现代信息技术助推常州居家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3-11-03龚丽媛周凌翱
杨 淼 龚丽媛 周凌翱
1.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2.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常州 213164;3.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常州市作为首批步入老龄化社区的城市之一,近年来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工作,增加社区养老福利供给,扩大城市养老机构组织与机构发展,并提出相应支持措施。老龄化工作效果初显,社区养老事业逐步蓬勃发展,虚拟的养老等信息化服务兴起。与此同时,由常州市民政部门负责开展的“邻里守护”长者志愿服务互助行动,对65岁以上的独居、70岁以上空巢长者进行了志愿服务,近90%以上的长者都表示十分满意常州的惠老政策。
1 常州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1.1 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不断提升
自2021年以来,常州市一直积极推进都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开发。据统计,目前我市共建有社会老人日间照料咨询服务管理中心约52家,社会老人助餐站约360个,社会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已实现大中城市的全面覆盖,社会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在我市覆盖面做到了近83.4%和50.2%。常州市政府已升级更新了42个社会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为我市近15.8万老人提供了日常生活照顾、家事料理、精神抚慰和居家上门服务,为2472户困难老人家庭居室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惠及5000多人。
1.2 政府提供相关扶持政策
常州市在各部口的养老业务的开展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同时构建完善养老机构监督与调查评价体系,养老机构人才培育、职业发展体系;鼓励加大养老机构发展,形成养老行业体系,并形成养老机构重点项目跟踪监督体系。
1.3 居家养老服务行业逐步抬头
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养老服务型行业也从传统服务型行业中异军突起,所占份额也连年增长。而常州市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老龄化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其健康养老服务行业也在逐步蓬勃发展,健康产业聚集区也应运而生。目前,常州市天宁区的健康养老服务业集聚区域已经被纳入江苏省省级的改革试点项目。集聚区内规划形成了“一街三廊五区”的主要功用架构,即“一街”为光华路健康养老业务一条街;“三廊”为京杭古运河社区体育娱乐廊道、采菱港生态观光娱乐廊道、丽华路慢行娱乐廊道;“五大功能区”即医疗服务功能区、养老服务功能区、卫生服务功能区、文化产业发展功能服务区、教育培训功能服务区[1]。
1.4 初步建立虚拟养老信息化平台
现代养老服务业的建设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移动互联网的支撑。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老年基本信息系统数据定时、自动收集的网络系统;建设老人长期照料护理系统的信息化基础网络平台;开展老人移动保健管理系统的智能集成终端产品,并开发老人保健指数监测技术。而12349公共服务平台,也提供了“虚拟养院”的初级功能。从2010年常州12349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创建至今,通过求助电话12349以及网络等信息平台载体,共吸纳了270余家加盟公司和社会志愿者,为民众提供了便捷服务。
2 常州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管理不规范
常州市的居家养老服务业目前处在蓬勃发展阶段,业务模式普遍较为粗放,并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行业监督管理机制,主要体现为业务内涵不规范、业务过程不系统、服务成效不彻底等方面。一是服务工作人员没有建立尊老爱老的服务观念,不少工作人员进入养老服务业都是迫于生计,自己本身也对服务这个职业的认同感降低了,在服务老年人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二是对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内容还没有具体的要求,老年人并不清楚自己能够获得什么公共服务,而服务工作人员也疲于应对日常任务[2]。三是缺乏完整的服务程序,首先服务内容的划分还没有细化,只单纯划分了“三无”老年人与一般老年人,服务项目内容也还处在相互混搭的阶段,甚至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还对业务流程不甚了解。四是家庭养老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较差,缺少“互联网+”网络资源辅助的渗透,使得公共服务效能、服务质量监督不充分,未能发挥督促提升的效果。
2.2 群众满意度不高
以江苏常州市新北区的某街道为例,据统计,目前该街道每天供应老人早餐250多份,供给老人寄宿床位126个,参加老年服务的人数30余人,保健护理人员不足10人。按照目前民政部门所提供的千名老年人中3%的床位数量(该街道需要200个左右床位)和每3名失能老人配备1名护理人员(该街道需要此类专业护理人员17名)的目标要求尚有很大差距。社会养老机构人员匮乏,而“4+2+1”为主导的家庭管理模式,使工作人员和子女对老人也无暇顾及,没有照料到长者的生活与文化关爱。老年人对满足需要的愿望主要依托于社会,导致对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要求日益增加,但街道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只在最基础的日常生活护理上,更多的是照顾孤寡高龄等困难老人。家庭养老业务还只是助餐、助洁的业务,针对老年人健康咨询、健康指导、文化教育和更加深入的心灵与文化等领域的需要还不能实现。另外,社会养老的文化系列服务大多以组织的方式,仍采用自上而下、政府为主、社区为辅的方式,常常因其了解不够深入,而项目类型单调,开展的积极性、参与率低下也经常出现。
2.3 队伍建设滞后
一是养老管理工作者人员不够专业化。由于养老服务行业工作者主要由原社会从业人员和下岗年龄偏大的员工构成,文化水平不高,这些工作者通常只接受过较短时间的培训,对复杂的操作流程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服务水平较低。受传统观念限制,社会养老服务行业的待遇水平相对低下,加上政府财政对社会养老服务人才补助水平较低,使得真正从事社会养老行业的人才数量不多,而较有专业技术水平的人才也较缺乏。二是服务力量缺乏规模化。养老助老机构的服务数量非常少,主要是学生或者少数社区组织的成员,如王德林“一加爱心社”等,而社区人员中自发志愿参与社区生活服务的人也很少,且大多为楼梯间长、社区片长等人,普通群众参与能力也较弱。志愿者们开展的社会养老服务项目志愿活动呈“运动式”,例如在学雷锋纪念日、重阳节、中秋节等特定日子,医养结合每天都要开展几场服务社会活动并进行合影,但常态化的服务社会活动却非常少。另外,由于绝大部分的义工队伍都没有规则性和组织性,养老医疗服务义工队参与的社会活动也大多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和自我意识。
2.4 信息化共享有待增强
建设养老业务信息库是开展“互联网+”社会居家养老业务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该平台首先要把老年人的基础信息进行记录,形成相应的信息库,便于养老业务供给人员对老年基础信息的了解,准确开展业务。而目前,江苏省常州市政府对老年人信息系统的收集也仅仅是简单地对老年人基本信息进行收集,但这也直接影响着在引入最先进的老人智能化产品时,人们更多的只是为满足老人普遍的生活需要,并没有对老年人信息提供多样化、针对性和个性化要求的信息收集。老人服务中心数据库中的信息系统数据,不能直接与医院、保险等信息连接,相对零散,并没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共享性。
2.5 适老智能化手段有待提升
老年人作为一种“弱势”群体,一方面“弱”在生理机能退化,另一方面“弱”在和时代脱节。很多老年人不会上网、发短信,甚至不会打电话,而“互联网+社区+居家”智能生活的方式,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才是能够有效解决老人的生理特点和认识盲区的最适老化智能生活方式[3]。比如老人在家里觉得不舒适按下智能呼叫器,会有人及时上门服务;而老年人在户外活动有智能终端可以进行定向帮助,从而避免了走失;老人不小心跌倒时红外线传感装置及时发出救援信号;老年人体检时大数据分析结果会告知老年人身体状况、相关历史数据比较情况和饮食起居注意事项等。
3 常州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互联网+”社会居家养老的建设传播
“互联网+”下,社会起到社会居家养老舆论传播的主体作用。中国老年人思想比较保守,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社会居家养老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对老年人进行宣讲,帮助其了解互联网对社区居家养老的积极作用,及时解答其疑惑,在沟通交流中拓展社区居家养老的接受群体,让更多的老年群体参与进来[4],切实感受到“互联网+”下社会居家养老的福利和便捷。家庭也应该大力配合宣传“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并正确引导老年人对于“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认识,帮助老年人了解其工作形式、过程和意义,真正消除老年人的心理担忧。
3.2 提升“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速度与质量
大力完善常州市65岁以上老年人信息数据库。在不透露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针对每个入库老年人的信息设置了独立的个人电子文档,以记录教育情况、社会收入水平、工作年龄、个人身体状况、住房状态、家庭教育状况、日常的乐趣与喜好等,对服务平台进行适老化改造。在建设服务平台的时候面向老年人进行适应性开发,使其相关功能可以更符合老人使用需求。例如服务平台在手机软件中获取老人的非隐私性特征信息,包括又不限于其个人档案以及日常浏览信息,统筹整理归纳后给老人推送其更加喜欢浏览的服务与信息内容,并建立服务评价制度让老人的使用体验不断优化,相关部门也可以针对该平台进行统一部署与宣传。例如在社区或街道张贴海报,进行相关职能教学,让使用者熟悉相关操作;投入适量经济支持,在建设平台的过程中上线相关的使用课程以及老年社区的主要新闻,加强老年人对平台的了解,不断满足其更为多元化的需求[4]。
3.3 激发多元主体参与“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活力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财力保障功能,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养老服务产业依然具有福利性特征,遵循的原则为政府领导、社会建立、市场参与,政府应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将继续增加对从事“互联网+”健康服务组织的财政支持,制定“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的财政预算,并确定下放方向;支持政府对“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管理进行公司个人所得税、经营税的减额和免额,并对其相关税费和手续费以较低的比例扣除;为“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设立特别政府基金,培养“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管理高品质服务项目,助力“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的改善提升;引导民间资金对有需要的老人群体,特别是对年龄在65岁以上、长期无人照顾、家庭经济困难、身心残疾的老人进行适当的优质服务,如供餐、助浴,更为重要的是进行上门照顾、精神抚慰等方面的服务增值业务,另外,还可进行老人信息摸查、身体状况测评等服务项目。
3.4 打造“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
依托云课堂开展“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业务培训。“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项技能性很强的工作,技能水平的高低对养老服务的质量以及老年人的满意度直接挂钩。因此,定时对“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十分必要,尽早尽快避免服务人员不专业等相关问题的频繁发生。培训重点主要涉及居家护理基本知识、正规护理技术操作指南以及居家护理心理学三个方面,涉及了居家护理对环境卫生、家庭饮食卫生的要求,居家护理日常用药,患者常用卧位及活动的护理,饮食护理,居家护理中常见症状、常见疾病的护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涉及床上擦浴、铺床法、口腔护理、压疮的预防与护理等实操指导。实施培训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培训教师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丰富的从业经验可以解决突发问题。根据行业特性,在培训过程中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可采取开设线下培训课程、线上直播课程、录播课程,外出学习实践等方式,培训内容要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培训过程中要对教学成效进行时刻观察,实现培训过程的动态调整;要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在培训期间或者培训结束后安排多次多角度的考核,实时掌握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培训结业后,还应该对“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进行后续的跟踪调查,不定期检查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对不符合要求者撤销其结业证书,并安排其参与下一轮培训课程。
3.5 创建基于云课堂的老年人在线学习平台
依托云课堂学习平台,创建适合老年人在线学习的课程,根据前期对花园新村近200位老人在线学习课程需求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确定了课程,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分别为:模块一,智能电子产品的使用;模块二,老年人养生护理知识;模块三,老年人居家求助常识;模块四,法律常识。课程内容完全对接老年人的意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打破现在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局面,既能满足大量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同时又解决场地、师资、经费不足等问题,且普通市民、工人、农民都可以参加。
云课堂依托强大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及时推送每位老年学员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热点,生成个人雷达图。课程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每月的线下交流辅导活动,为每位老年学员答疑解惑,真正将个性化的服务提供给每一位学员,加深老年人对互联网的认可和认识,老年人最终能够熟练使用智能产品,能够掌握基础的养生护理知识,能够及时进行社区求助,更好地鉴别网络虚假信息,真正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依、老有所得。
结语
通过利用“互联网+”等各种现代技术推动常州市的居家养老业务高质量发展,并紧紧围绕常州市的“532”战略部署要求,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持续擦亮“常有颐养”名片,为全市老人创造更优质的幸福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