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应用探究
2023-11-03李迟
李 迟
广东省粤东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 广东汕头 515000
1 概述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个人计算机已成为民用、工业、车辆、军工甚至航天领域的必需品。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相关知识,具备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是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基本能力要求,这使得“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成为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1]。
与高中、本科生不同,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多呈现在应用层面上,这使得多数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结构等的认知存在一定的缺陷,其突出呈现为两极:(1)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学生虽然在应用上具备相对优势,陷入“计算机理所当然可以直接应用”的误区,对计算机软硬件组成、工作原理理解不深,面对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等实操情景措手不及;(2)对计算机应用多停留在手机或者掌上设备上,对于台式、手提等计算机设备一窍不通,同时缺乏学习兴趣,从而无法适应基本的计算机故障处理事项[2]。
上述特点使得技工学校学生在对待“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时知其表、不知其里[3],存在内容专业性强、知识理论难以理解、实操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教学和实训效果不理想。围绕上述问题,通过提出基于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令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能够掌握相关学习目标,实现清晰的知识定位,从而提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根据研究目的,本文研究内容包括:采用基于目标导向的方法,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突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入门”和“实用”两个教学主体目标,实现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开展面向技工学校学生的教学模式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深度融入课程学习;在课程中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理论的学习水平和实操技能;采用对比实践教学方式,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 基于目标导向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简介及意义
2.1 教学模式简介
目标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建立系列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完成教学目标来达成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4]。
目标导向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制定目标。指的是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学习该课程最终能达到的效果,具体表现为知识的理解、素养的提高、技能的掌握。对于技工院校而言,教师必须充分地理解课程对学生在知识领域、未来工作的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
(2)展示目标。指的是教师根据制定的目标向学生展示,可以通过板书、投屏的方式进行表达。但是面向技工院校学生,在表达过程更要注重教学目标对学生今后在生活、工作的影响和作用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3)实施目标。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通过执行“目标引导、学习引导、评价引导、训练引导、分析及总结”几个环节,组织学生主动学习,从而达成教学效果。一般情况下,明确、合理、可测量、具有可达度的教学目标更有利于教学的实施。
(4)检测目标。指的是通过目标的实施,采用一定的方式来检测目标的达成度,一般可以采用考核、实验、调研等方式开展。
(5)达成目标。指的是在完成教学目标实施与检测之后,达到了教学目标的效果,并且根据这一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积累经验。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建立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避免“填鸭式”教学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思维不活跃、专业知识体系难深入等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明确的目标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教学目标的制订,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内容及成效[5]。针对不同课程性质以及应用背景,对教学目标进行清晰的定位,是目标导向教学模式的关键。
2.2 教学模式意义
基于目标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课程内容。对于不同的课程性质必须设计与之相符的教学目标,同时有效地向学生表达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投入其中,把原本严肃、死板的课程教学转变为求知与求学的获得过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围绕教学目标,有所侧重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在充分掌握书本知识之余,也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开展各项实训实验,从而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有效结合。
对于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而言,考虑技工院校学生本身的能力水平,应当重点突出“入门”和“实用”两个主题,并围绕这两个主题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从学生生活、就业等角度,向计算机专业学生表达教学目标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保障。
同时,基于目标导向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它可为技工院校《计算及组装与维护》提供一种教学设计框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专业背景、未来工作需求,建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系列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机组成和维护方法,是保障学生能够掌握现代社会基本的工作技能一项必要的教学手段。
3 面向目标导向教学模式在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3.1 实施方案
为确保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能够顺利开展,并且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面向目标导向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其实施方案如下。
(1)建立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入门”和“实用”两个主题,一方面针对技工院校学生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地选择实用性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另一方面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建立项目导向的实验实训内容,令学生能快速听懂、学会、懂得操作及实践。
(2)应用背景引入。注重计算机组装及维护在现实应用上的重要性,向学生解释这项工作与职业、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针对教材确定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预测学生在课程学习后可达到的效果,同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及进度表。
(3)现实案例讲授。借助现实案例,采用课堂讨论及分组分析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及涉及知识范畴。通过案例教学过程,一方面实现学生内心想法的获得,另一方面也向学生展现课程知识在现实中的重要性。
(4)项目式实训。将课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上述案例讲授原理及知识点。第二部分则在案例基础上,设置与课程进度相关的实训项目,考虑设备台数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限定时间内对所布置的项目开展讨论及技术训练,并对项目实训过程进行演示。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发布项目目标及操作指引的形式,让学生组织群体开展项目思考,并通过资料收集、课堂笔记、信息查阅等方式讨论项目完成思路,并在课堂上开展实训演示。通过参考现实案例的项目布置,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应用性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利用分组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利用群组效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独立思考与表达能力。学生也可以利用项目实训侧面了解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能力,即培养学习兴趣,又能形成一套良好的团队协作方法。
(5)课后练习。上述的案例教学、项目实训主要针对课堂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在课后作业上,通过布置相应的项目练习,利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自我组织对课后练习的思考、求解。这个过程注重团队之间的沟通,可有效避免学生对课程的个人偏见。同时,通过对项目作业完成情况的考核,评断学生掌握程度,针对理解不深刻、完成效率低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及反复检测,提升学生技能掌握程度。课后练习结果既要对学生的工作表示肯定,也要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不良思路进行纠正,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及提升学生自信心。
(6)技能提升。在前面几项方案实施之后,有阶段性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总结和分析,同时在授课过程将学习过程所遇到的重点、难点向学生阐述,通过提问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自主地对课程关键点深入理解。同时借助案例,说明在现实当中可能应用的相类似技能,令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现计算机组装和维护的各项技能的提升。
在目的导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将教学目的向学生进行表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计算机组装和维护是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技能。由此引导学生能够对课程学习重点、学习方式的整体把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现实案例的接轨,创造比较宽松的气氛,令学生能充分地理解课程的必要性和应用价值,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针对不全面、相对消极的态度,要从学生的思想出发,结合现实纠正学生人生观。
3.2 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本教学研究的课堂模式设计如下。
(1)课程在计算机综合实验教室进行,该实验室配备有若干台可拆卸的组装计算机,课前根据教学进度准备好当次实验实训内容,并根据学生意愿进行分组,每组4~5人,每组指定一名学生作为组长。
(2)由于课程讲授分为2节课,每节课40分钟,在课堂的前20分钟,由教师通过课件投影讲述本节课程的背景、内容以及相关的原理,根据教学计划向学生布置相关案例内容,并规定时间让学生参数相关的计算机拆装实训。
(3)待任务布置完成时,由学生以小组形式组织开展相关实训,一般来讲,实训内容不超过30分钟,实训结束后,让各组组长上讲台演示所布置任务的完成方法。
(4)由教师根据各小组组长演示的内容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并恰当地给予补充和纠正。
(5)引导实习小组组长对所讲授内容进行总结。
3.3 案例分析
本文选择两个理论成绩相接近的计算机专业班级,分别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和基于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开展比较分析。其过程对比情况如下:
(1)课堂准备。除了同传统模式一样准备演示课件,计算机实验室需准备各种台式计算机安装的设备,包括主机中的CPU、主板、内存、显卡、硬盘、电源、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课前准备好相关的实验说明。
(2)课堂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传统模式的课堂包括内容讲解和学生实训两部分,其中,内容讲解时间为65min,实训时间为15min;而本文的教学模式则分为内容讲解、实验实训、小组演示和教师分析四个部分,时间分配分别为20min、30min、20min和10min,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必要时用恰当的方式纠正学生的思路。
(3)测试方式。两种教学模式均采用规定时间内现场实训的方式进行测试。考核内容以学生拆装的步骤、完成结果、所花费时间为主要评价准则,三个部分分别占总评成绩的40%、40%、20%。
(4)测试效果评价。传统模式的测试平均分为63分,其中,拆装步骤正确率62%,完成结果正确率为65%,花费时间为拆装要求总时间的63%;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平均分为76分,拆装步骤正确率78%,完成结果正确率为75%,花费时间为拆装要求总时间的73%。
(5)情况分析。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复制化的培养,对学生思路的关注较少;而基于目的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课程实质和应用型,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根据上述的过程对比和分析发现,面向目的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自我思考、动手的能力提升。
结语
本文针对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课程《计算机组装及维护》的学习兴趣不高、课程要点掌握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并通过实际对比教学,验证了本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实践等关键能力。同时,通过课堂实施也表明了基于目的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技工院校《计算机组装及维护》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实践性强、操作空间大,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有效建立教学目标,有方向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