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观调研及就业引导策略研究
2023-11-02李雅珊
李雅珊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58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在就业结构方面,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一方面,传统制造业、房地产、教育培训等行业的就业需求将减少或增长缓慢;另一方面,高科技、文化创意、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就业需求将快速增长。近年来,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选择也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1],急需全面了解大学生就业观念[2],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在此背景下,笔者选取了一所多科性大学作为本次就业观调研的对象,并制定了引导计划,旨在通过本次调研切实了解高校学生面对就业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并帮助学生在调整就业观念、精准化开展就业服务、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
一、大学生就业观调研概况
1.调研对象与调研方式
该高校本科在校生有两万余人,男女比例为1.1∶1,有效问卷回收率超80%。在回收的问卷样本中,各年级人数大致相当,性别比例、专业划分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样本覆盖面广,可以较好地反映该学校本科生就业观念基本情况。问卷收集完成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调研内容
问卷内容从五个维度进行调研:一是学生基本情况,涉及年级、学科、性别等4题;二是学生就业期望,涉及就业形势总体评价、专业前景、职业规划等5题;三是就业规划情况,涉及自身能力素质评价、择业准备、实习实践情况等7题;四是就业选择倾向,涉及就业单位、就业地区、期望收入、基层就业意愿等18题;五是对于学校就业指导和实践工作的看法,涉及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新业态就业服务等4题。针对不同年级实际情况问卷设计略有不同。
二、调研结果
1.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评价
如图1所示,2023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总体评价并不十分乐观,担心企业因前期疫情影响,招聘人数、薪资待遇等有所降低,仅有15.59%的学生对就业形势较为看好。相对而言,生物工程类专业中有44.34%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较好或很好,这与生物制药行业在疫情期间得到较大发展,就业岗位及待遇比较优厚有关。
图1 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评价
2.学生就业期望情况
(1)职业与专业相关性情况
对未来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调研结果显示,有57.52%的学生表示期待未来能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这与该所高校“2022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为60.34%”的比例基本一致。调研发现,学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和其所选职业与专业的匹配度呈正相关关系,熟悉的专业领域可以给初入职场的学生带来更大的安全感,工作中具有更多优势并带来更大自信。
(2)就业意向情况
如图2所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期望集中在考取研究生、企业就业、考取公职、灵活就业四类。
图2 学生毕业后期望的就业状态
对比四个年级数据可知,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选择出现了明显变化:一是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考研意愿持续升高,超过三成的学生选择升学继续深造(包括出国)。二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就业意向发现,选择企业就业、出国出境、考取公职和参军的学生数量相对稳定,但暂缓就业的学生有所增加。这反映出临近毕业部分学生发现实际情况与就业期望之间存在差距,慢就业心态逐步增强。
(3)学生就业单位选择
①求职途径
学生认为实现就业的最佳途径为参加人才招聘会(42.97%)或者学校推荐(26.87%),校园招聘仍是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的主渠道。
②意向单位性质
如图3所示,对于单位性质的选择,学生首选为国有企业,其次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两项占比达到71.53%。
图3 学生首选就业单位
③期望薪资待遇
薪资待遇方面,学生期望的岗位月薪主要集中在4000~6000元(30.48%)和6000~8000元(29.60%)两个区间。
④期望就业区域
如表1所示,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上,前三位分别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回生源地”以及“学校所在地区”,选择到中西部、西南省区等欠发达地区的仅有1.30%。与之对应的,如图4所示,学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前三位是“有更多的发展机遇”“经济条件好,收入高”以及“喜欢当地的生活方式”。
表1 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倾向
3.学生就业规划情况
(1) 就业准备情况
在就业准备中,64.72%的学生认为应着重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考取相应证书。并且年级越高,选择“参加兼职接触社会”选项的学生越多,且不同专业需求有差异。
(2) 课外实习实践情况
据统计,81.93%的学生有在大学期间从事课外实习或兼职工作的计划,但仅有53.27%的学生付诸实践。其中,有近一半学生参与实习或兼职工作是为了获取额外收入。
(3)自身能力素质评价情况
调研显示,学生对自身能力和素质评价较高,对自身能力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学生比例均不足10%(如图5)。其中,学生对自身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职业规范、终身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五项个人素质最为满意,而对专业知识和技术与自身科学研究能力满意度偏低。
图4 学生选择就业区域时的首选考虑因素
图5 学生自身能力素质评价情况
4.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和实践工作的看法
近七成学生认为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与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于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帮助。超过半数的学生希望学到更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政策及相关法规、就业流程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面试礼仪、简历制作等)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新业态就业方面尤其突出,有65.27%的学生表示会选择新业态形式就业。此外,调研时发现,学生对就业心理调适、就业实习实训重视程度较低。
学生对于“先就业,后择业”的认可度较高。但仍有14.48%的学生存在“缓就业”“慢就业”甚至是“不就业”心态。同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愿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创业,但现实是仅有0.33%的学生选择创立企业。
三、学生就业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1.就业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职业规划
在校生面对未来就业问题较为茫然,学生对于自身不够了解,在择业中缺乏对社会的认知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系统性职业生涯规划。一是没有长期系统性的职业规划,在校期间不能有针对性地磨炼就业技能;二是对专业前景了解不足,学习态度不坚定;三是就业活动选择不明确,无法选择适合参与的竞赛、课题组、社团等活动;四是不能合理分配实践方向及时间,经调研,有半数参与课外实习的学生只是为了增加收入,未意识到实习对掌握知识、学习技能、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五是择业时存在从众心理,受他人影响程度较大,容易造成跟风考研、考公的情况;六是缺乏竞争精神,择业时抱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心态,存在“畏就业”“懒就业”的情况,信心不足。
2.对专业信心不足,学、岗不匹配
对未来从事职业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调研结果显示,仅有六成学生选择相关,这意味着四成左右的大学生不愿或者不敢在毕业后选择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工作岗位就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自信,感觉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学、岗不匹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结果。
3.实习实践投入时间精力不足,效果不理想
实习实践是学生向职场人生转变的关键预习期,经历这一环节,可以减少学生步入社会时产生的畏难情绪、缩短适应时间。课外实习实践可以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提升学习的动力,弥补自身不足,但调研显示,仅有半数学生有参与课外实习或兼职的经历。课程内的实习实践可以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而学生对实习实践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足,影响了课程效果。
4.自身社会定位不明确,盲目追求优厚待遇
调研数据表明,学生在择业中过于注重工资收入[3],存在期待薪资不合理的情况,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不明确,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单位性质选择上,学生更倾向国有企业及单位,工作稳定、待遇好的用人单位岗位竞争激烈,而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则面临岗位人员短缺的局面。然而,2022届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仅占全部毕业生的3.82%,学生最终的就业去向与其就业选择意向存在着较大差距。学生对国内一线城市的发展前景、薪资待遇、生活水平有较高的向往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对熟悉的环境、舒适的圈子的保守依赖,以及不愿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就业创业的现状。
5.对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平台使用了解不足
学生对于国家就业政策、创业政策、各城市人才引进优惠待遇、困难帮扶政策等了解不够充分,不能有效利用政策助力自身发展。目前学生实现就业的渠道途径主要是参加人才招聘会或者学校推荐,对于网络平台、社会平台、企业实习转正、朋辈推荐等多种就业渠道的使用仍显不足。
四、就业工作改进对策研究
构建学校就业反馈体系是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点。学生是否能够成功顺利就业,既取决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取决于学校对就业工作的推动措施、学生就业自身做出的努力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等,各个环节相互作用、互相促进。学校就业反馈体系由高校与学生反馈体系、高校与就业单位反馈体系、学生与就业单位反馈体系构成,如图6所示。首先学生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对自身职业发展做出规划:综合分析自身,确定职业价值观;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通过进修就业技能,打造复合型人才。学生带着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投入到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就业目标,提升技能水平,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校通过对在校生就业观调研、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用人单位满意度调研等,及时收集和掌握在校学生就业意向、往届学生就业状态及就业单位反馈的意见,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在校生的培养教育,为他们毕业后能获得满意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图6 就业反馈体系结构图
1.根据不同年级特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引导
大一阶段,学生有极强的专业认同感并充满求职热情,但缺乏社会认知,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系统深入的认识和分析。学生普遍对所学专业充满信心,就业选择优先考虑对口专业。学校应把握这一关键时期,在学生入学后即开展就业规划教育,为学生上好人生职业规划第一课,介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习计划、行业状况、发展趋势,介绍各学习阶段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进行专业认知教育,了解企业及行业现状,初步确立就业目标。
大二阶段,部分学生专业信心降低,对自身发展方向尚不明确。大二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初步了解,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了挫败感和畏难情绪,专业前景认可度降低,体现出这一阶段学生还未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职业规划的迷茫感尤为突出。学校应关注学生这一迷茫期,帮助学生规划就业方向。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应及早了解意向行业,分析自身就业技能,将目标分解、细化,制定阶段性、周期性计划,锁定目标行业积极实习实践。
大三阶段,学生出现实习目标不明确,升学倾向增加等现象。三年级的学生对所学专业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信心不足,计划考研升学的学生比例显著增加。这一时期学校一方面应增加对意向升学群体的帮扶,为学生提供考研自习室等硬件条件和专业知识学习系统等软件条件;对学习基础较差又想考研的同学,应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做好教育引导,避免跟风考研。另一方面,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督促学生“有效”实习,达到以实习促就业的效果。
大四阶段,学生稳定性需求增加,竞争意识不足,就业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加强。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重视就业地域分布的人数比例上升,就业区域倾向于选择有更多的发展机遇、经济条件好的地区。此外,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期间极少有暂缓就业的想法。然而,这个数据在大四明显升高。这一时期,学校应加强择业观教育,介绍国家就业政策、就业形势、行业现状及前景,鼓励学生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域、行业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对学生就业各方面给予足够的辅导和支持,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把握好应届生求职的最佳时机。
2.优化学科结构,增强专业自信
学科结构和学科体系的优化是高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大学学科建设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专注专业发展,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兼顾基础科学,不要让过于细致的学科划分阻碍创新思想的发展;另一个是走交叉融合之路,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加强交叉学科融合和学科集群的贯通培养,让学生在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对自身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索的同时,尽可能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并能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更多的关联、交叉和贯通,开阔研究的视野并形成多元的思维。例如在“智能+”时代 ,智能可以与传统专业相融合构建新兴学科,以更智能的机器、更智能的网络、更智能的交互方式,突破学科的边界,走多学科交叉的发展道路。
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和信息化、数字化经济带来的快速变化,根据市场需要、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调整专业结构,增减专业课程,增强学科与产业之间的联系,与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就业距离,激活学术创新,增强学生专业自信[4],为学生就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让更多的学生选择对口的专业岗位就业。
3.加强就业观念引领,激发学生就业内在驱动力
高校应在学生入学后以“开学第一课”进行就业观念引领,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就业市场情况、发展趋势等,介绍各年级段需要具备的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奋斗方向。对高校学生来说,积极的就业观念是顺利求职的催化剂和加速器[5],内驱的就业动力比外在的推动力有用得多。对高校毕业生而言,就业关键是要在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中找到自身所长与社会所需的结合点,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高校要通过深入细致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准就业方向,增强就业信心。
4.注重实习实训,精准对接需求
提升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丰富实习实训活动,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践需求,最大限度让学生参与到实习实训中来。一是充实课内实习实训。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践平台开展实习实训[6],特别是加强与生源地企业的合作,贴近专业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与能力相匹配的实习见习机会。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弥补知识盲点,将学校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成功转化,为学生就业时竞聘工作岗位增强竞争力。二是认真执行访企拓岗行动,做到访之有效,拓之有岗;学校与企业协作开展实训实践,创建基地,共同促进产教融合。三是助力学生课外实习实践,学校提供有方向性的、技能导向性的课外实习实践机会供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学校要做好消息的提供和渠道的建设,保障渠道的可靠性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性,保证学生课外实习实践过程的安全。
5.“三管齐下”构筑校园就业育人网络
一是推行全员导师制,充分发挥每名教师的教育职能。细化就业服务,适时向学生介绍就业形势、国家政策、行业前景、企业状况,增强专业认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发挥导师的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帮扶。二是深化就业观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调整就业心态[7]。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就业活动教育等育人关键环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观教育活动,将在校大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结合学生专业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引导学生找准职业方向,调整就业期望值,建构正确的择业观。可在关键节点提供就业服务,包括且不限于创新创业指导、职业素养培训、职业生涯访谈、就业典型案例、朋辈教育、就业技能培训、招聘宣讲会、生涯体验周、参观实践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自我价值和向往岗位,促进学生早日确定就业目标。三是对接就业需求,精准开展课程指导服务。将“就业育人”与“大思政”理念融入课堂,调整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现实,在教学中融入就业指导,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紧跟时代就业需求,打造学习服务平台,引导学生到国家急需的行业和领域建功立业。
6.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做好就业创业政策宣传
学校及社会应持续开拓就业渠道,用足用好岗位,通过构建“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立体多元的四级招聘平台,以最大力度让每个学生“有企可选,有业可择”,校企双方应推进校企更深层次互动,做好更精准的人才推荐,实现人岗匹配。面向学生全面解读国家和地方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推动政策进校园、进就业指导课、进招聘活动,指导毕业生用好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应征入伍、指导帮扶等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和各地出台的促就业政策措施,通过讲座、网页专栏、微博、微信公众号、站内信等渠道进行宣传,帮助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