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研究及传承路径分析
2023-11-02周霞王强
周霞 王强
摘要:随着南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兼容性等特点愈发显著。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均有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其集合了当地地域特征与民族理念,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然而,受基础设施匮乏、语言交流不畅、地理位置偏远等复杂因素影响,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十分有限,甚至难以持续进行。基于特殊的人文、地理背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将口述史研究方法引入传统体育的探究及传承路径分析之中,以期促进南疆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
基金项目:喀什大学校内科研课题资助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研究及传承路径分析”(项目编号:2020(168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1年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疆帕米尔高原濒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研究(项目编号:21BTY174);喀什大学2021年新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项目:新疆帕米尔高原濒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历史研究(项目编号:KDJDC012)。
相比于其他学科口述史研究,体育学口述史发展、应用较为滞后。但进入21世纪后,体育口述史研究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亦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如:《体媒人物——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口述史》、《新中国武术发展的集体记忆:一项口述史研究》等。然而,在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领域,人们却很难查阅到相关资料。学者埃里森曾多次提到,在研究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时,要注重口述历史资料的运用[1]。在我国加强全民体育运动发展的号召下,相关学者需对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予以关注和深入研究。同时,也需厘清体育口述史的内容和方式,即非简单的口述、访谈和记录,而是要在严谨的工作方法和规范下,加以探究。
1.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发展困境
进入新时期,国家有关政治、经济、体育、教育等先进思想理念逐渐向南疆少数民族聚集区渗入,当地政府也积极对其文化进行宣传、组织相关活动或赛事,在一定程度上为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了复兴土壤,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获得发展生机。然而,令人扼腕的是: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由于自身影响力有限,且受外来文化的挤压,正面临着一定的流失风险。因而,如何挖掘本地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别是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内涵,是当下值得学者思考、研究的一大问题。
1.1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地理大环境来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天山山脉为界,划分成南疆和北疆。北疆地区受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及传统人文因素影响,当地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而,聚集在北疆地区的蒙古族、哈萨克族依托经济、社会大环境优势,其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得以迅速发展。且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多在北疆地区举办,当地民族体育活动氛围相对浓厚;而南疆地区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皆处于劣势地位,聚集于此的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相对分散。尽管从某种意义而言,这些人口较少民族对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更加正宗,但却很难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因而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1.2思想观念更新慢
自1997年起,我国就开始将民族传统体育加入到体育的教育活动之中[2]。但由于当与地群众交流不畅,风俗人情与内地差异较大,因而政府难以在体育文化方面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且南疆地区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体育口述史多由老一辈传承人掌握,这些年龄较大的传承者思想相对保守,参与到现代竞技体育的模式之中有限,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创新发展方面贡献率不高。这也导致本民族的一些运动习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运动规则,随着时间发展,制约了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愿意继承本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当地体育文化正面临着濒危境遇。
1.3地理因素造成较大影响
南疆地区沙漠、戈壁所占面积较大,生态环境相对恶劣,这也导致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人口流失严重。南疆三地州信息流通受限以及不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人口较少民族的传统体育口述史难以流传到其他地域;且南疆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处于低层次阶段,这也令当地政府很难有多余资金支持少数民族傳统体育事业的发展。总而言之,尽管南疆地域广阔,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但由于其地理区位限制以及当地不同少数民族聚落相对分散等原因,也为相关学者的研究造成了不小挑战,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
1.4缺乏专业人才指导
由于南疆地处我国西北腹地,地理位置偏远,气候环境恶劣,再加之语言不畅等重重阻碍,许多其他民族的专业人才难以适应当地生活,对本地工作的长期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历史实践表明,中国社会对于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具有一定知识水平,能有效重构、发扬地方体育事业的技能型人才。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南疆地区有能力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高校较少。即便当地政府和学校有心举办相关活动,也局限于武术、摔跤等项目,未能突出地方少数民族特色。专业体育技能人才奇缺的境遇亦导致南疆地区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难以得到系统的重组和优化,在相关领域运动员培养上不能形成一定体系和规模,从而也形成了恶性循环。
2.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的价值
2.1是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总而言之,体育强则民强,体育强则国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谐统一理念以及伦理道德标准不仅对个人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还影响着一个民族的认知水平和精神气节。南疆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赛马、叼羊、摔跤等体育竞技活动,是当地人民智慧和民族文化的生动展现,也对推进南疆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人们亟须注意到:我国对于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的研究起步较晚,仅有少部分涉及当地体育项目、文化的资料和文献,且这些成果多属于客位的研究和论述,本地少数民族的口述和总结明显缺位,这也给当地体育文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4]。因此,相关学者需要认识到体育口述史对于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体育事业发展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于社会各界一道,深入挖掘和整理相关体育文化元素,深入贯彻执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
2.2有助于体育人类学的研究和实践
《历史与神圣性:历史人类学散论集》指出:在解释人类学的路径上,口述历史是地方性知识的表达,可能它在细节上有各种各样的出入,但仍旧可以被还原为当地的文化[5]。众所周知,我国体育人类学发展历程较短,直到20世纪末才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在近三十年探究过程中,相关学者通过实地访谈、文献收集、数理统计以及归纳总结等多种方法,对各地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聚集区进行体育人类学探究与实践。但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尽管如今中国的体育人类学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高质量论文层出不穷,广大学者以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促进了体育人类学的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涉及口述史学的相关论文、文献却少之又少。然而实际经验告诉人们,南疆地区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对于地方体育人类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甄别和分析相关历史。以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习俗为例:当地同胞对于本民族传统体育有关“且力西”等文化的阐述,对于南疆人类学研究颇具重要意义。正如学者王铭铭的观点所言:“田野工作,是对话的过程,是跟当地人交流的过程,我们不能光看东西,光考察事件,而缺乏了解当地人的解释[6]。”
3.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存在的若干问题
3.1民族史诗不是口述史
许多人会对口述史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认为只要是“口口相传”的故事便是口述史,从而忽略了其类型的不同含义。在南疆地区,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通过口述的形式,世代相传有关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这便是口述史的形式之一。因为这种形式的传播范围相对狭窄,一旦传承人或者被传承人出现意外状况,口述史就会遭受“断连”的境遇。然而,看似“口口相传”,实则以文字形式记录下的民族史诗,已经脱离了口述史的形式,需要进行后期学术上的整理。
3.2回忆录不是口述史
自己动手写作的回忆录看似存在对话段落,实则也已超脱了口述史的范围。因为书面化的语言可以随时修改,其真伪后人难以辨别,亦没有录音可以证明回忆录的真实程度[7]。
人们需要知道:口述者是多元化的,任何阶层都可以充当口述对象,而非传统的名家、学者。但为了提高人们对于相关内容的兴趣,许多不良商家会对基层口述者所描绘、书写的内容进行再加工,导致原本的口述内容变成了艺术性作品。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领域,此类问题更加频繁,普通人的声音难以被倾听。
3.3口述者普遍缺乏一定的知识背景
尽管与正统史学相比,口述史的记录不需要太高文学素养和文笔要求。但口述史质量的高低,与口述者学识背景、认知状况、思想观念以及实际经历都有着紧密联系。在少数民族聚集区,许多口述者都是年龄较大的老者,他们多出生于解放以前,受历史、空间等因素限制,难以完整表达出相关具体内容。特别是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需要具有一定历史背景或专业技能的人描述。而大部分口述者,仅能为下层、弱势群体的具体遭遇发声,不能及时挖掘传统民族体育中的文化元素。
4.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研究路径分析
4.1理解、辨别口述者讲述的具体内容
一般而言,狭义的口述史指的是录音设备或录像记录下当事者的亲身经历及回忆,广义的口述史则包括口口相传的民间传说、习俗。在此,笔者对广义口述史不做过多探究,而是以狭义口述史为基础进行分析。相较于官方史料,口述史能让历史成为鲜活的个体记忆来吸引人们兴趣,而非简单、冷漠的统计数字。随着社会发展愈发重视底层权力,口述史成为一种宝贵的社会记忆[8]。但在此过程中,需要人们理解、辨别口述者讲述的具体内容。
本文以南疆少数民族聚集区为研究对象,许多年龄较大的口述者虽然对本民族体育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很少有人能理解背后的真正价值内涵。这也造成了许多口述者在谈话过程中,存在刻意虚构或选择性忽视的现象,这就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讲述内容进行认真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2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选择合适的口述者
在南疆等多民族聚集、多种语言交融的复杂地区,研究者最首要的就是做好思想、理论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库尔勒、库车等地区地域文化与内地差异较大,人们理应提前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以及忌讳,避免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访谈者。像民族传统体育这类主观差异较大的事项,应该避免选择过于年轻的群体,因为年轻受访者往往阅历较浅,对本民族的体育文化了解不够深入、彻底;同时也要避免选择年纪过大、言语含糊的受访者,以避免其记忆错乱对口述史造成错误影响。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认为:应该选择30-70岁之间的本地居民作为受访者,且口述对象最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能够无障碍、完整表达自己所讲述的內容,尽可能避免口述史出现较大误差。同时,受访者的范围需要多样化,选择当地教师、民族艺人以及土著居民等人群作为访谈对象。
4.3如实整理、保存口述史相关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访谈结束后,就要对其内容及时进行整理和保存。首先,要根据音频、视频进行抄本。在此阶段,口述者和采访者对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历史、发展状况以及具体内容的印象都较为深刻,及时记录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口述史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要对访谈的录音,录像归档备份,建立索引,甚至做成时间轴,以方便自己或后来者查阅相关资料,以最快速度定位到南疆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口述史的内容;最后,要认真打磨、研究其中的细节问题,并加以思考和总结。口述史只是记录的一部分,并不代表着研究成果的全部。要想真正了解南疆不同民族地域体育文化的异同,就要在口述史的基础上对当前各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化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加以总结,客观公正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5.总结
综上所述,南疆作为多民族聚集的区域,具有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这也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当下需利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来探究南疆地区人口较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历程,以进行综合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夏天.体育口述史的价值与推进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137-141+158.
[2]况明亮,陈志强.浅析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探究与发展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8):63-64.
[3]习近平.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12):4-8.
[4]陈国余,郑一凡,吴超.论中国瑶族体育口述史料的抢救性搜集、整理与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0):15-19.
[5]侯胜川,赵子建.口述史学在体育学研究中的实践与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44(01):87-94.
[6]王铭铭.口述史?口承传统?人生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02):23-30.
[7]钱茂伟.口述史诸问题再思考[J].晋阳学刊,2016(05):69-76.
[8]李南星.谈口述档案与抢救“活档案”[J].档案学通讯,1998(0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