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通识教育作用下中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实践研究

2023-11-02戴菲

科学咨询 2023年16期
关键词:通识舞蹈艺术

戴菲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重庆 400010)

舞蹈教育活动由于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使欣赏者能够借助作品体验舞者的心灵感悟与人生境界,并由此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洗礼。因此舞蹈通识教育能够以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存在于通识教育中,并在整个通识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学校舞蹈课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一)我国学校舞蹈教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清末民初时期我国刚刚从西方引进学校教育的时候,曾出现过学校舞蹈教育,当时是类似西方把舞蹈课包含在体育课中,然而这种情况只持续了二十年左右,因战乱等原因中断。

1949年后,国家抓紧建设专业艺术院校,在百废待兴的历史时期急需艺术专业人才,而面向全体学生的舞蹈教育被忽视。1954年正式建立了中国第一所专业舞蹈教育机构——北京舞蹈学校。1987年经由国务院批准改制为高等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的建立使中国专业舞蹈教育得到了极大发展,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专业人才,但却始终远离普通学校。

20世纪90年代,国家正式提出“素质教育”,舞蹈教育在普通学校才逐渐兴起。舞蹈也终于成为普通学校招生的一个关注点。从高校舞蹈特长生降分录取,到高中、初中甚至小学的特长生招生政策,形成了一条直奔高考的升学通道。与此同时,在普通中学艺术课程改革中,音乐课加入了“音乐与舞蹈”模块;新增了一种“综合艺术课”,包括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的内容。另外,教育部开办全国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也推动了学校舞蹈艺术教育。各地区不断涌现市级区级学生艺术团管理模式,以北京“金帆”艺术团尤为突出。这些成果无一不使像我这样奋斗在一线的普通中学舞蹈教师为之振奋鼓舞,正是因为这些活动的开展实施才有了我们大展拳脚的舞台和空间。

(二)学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反思与舞蹈通识教育的提出

教育界反思舞蹈“特长生”这一特殊现象时也不得不承认,它惠及的毕竟仍是少数。从本质上看仍属于精英化教育的延续,从课程内容到训练模式仍然采用专业训练方式。教育部已出台相应政策逐步缩减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与此同时大力推进学校美育教育,实现艺术教育的有教无类,做到在艺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舞蹈通识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突破我国传统舞蹈教育以培育专业舞蹈艺术家为目标的局限,服务于面向全体学生的美育教育,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美化生活,培养和造就全新的未来中国公民。

从国内调查现状来看,我国普通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的舞蹈通识教育相对欧美国家还比较落后。主要矛盾集中在教材开发上。以吕艺生老师为代表的一大批舞蹈家们以极高的热情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全身心投入舞蹈普及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中,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吕艺生老师所推行的“素质教育舞蹈”课,从观念到施教内容,特别是教学方法基本上可与国际先进舞蹈教育接轨,相应的教材、课例和教学法已于2014问世;史渊萍老师带领北京海淀区中小学舞蹈骨干教师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实践,编著《中学舞蹈艺术教程(初中)》于2019年正式出版发行,这些舞蹈教育资源的问世对科学有效地开展舞蹈通识课程起到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教育部在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首次将舞蹈课程正式纳入义务教育新课标,舞蹈课程不再是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块,成为真正独立的艺术类学科。新课标明确了舞蹈艺术课程的内容、标准和教学目标,是舞蹈艺术美育教育在课程体系中实施的依据和保障。对整个中学阶段包括高中阶段的舞蹈课程实施给出了新的理念和标准,也对舞蹈美育教育赋予了时代的使命。

二、舞蹈通识教育作用下中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实践

(一)引入“大舞蹈观”理念

通过引入“大舞蹈观”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舞蹈观”是将现有的舞蹈教育逐步发展为舞蹈“基础性+通识化”教育,在提高中学生舞蹈技能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各中学的舞蹈教育是较为基础性的,这种教育在培养舞蹈人才时,会造成学生舞蹈表演风格的固定化性和模式化,长此以往,学生的艺术学习素养不仅得不到提高,反而会受到限制。因此,各中学的舞蹈通识教育应该树立“大舞蹈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舞蹈技能,还要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流派和舞蹈美学的基本知识。呼吁将舞蹈通识教育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教育理念联系起来。这种教育理念融合了人文社会科学,能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也能够提高中学舞蹈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二)完善舞蹈通识教育的内容

中学开展的舞蹈教育往往是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学习某一舞种的意愿进行的,结果是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舞种比较擅长,对其他舞种的文化知之甚少。然而,由于不同的舞蹈流派是相互关联的,如果学生只关注自己选择的专业舞蹈流派而不学习其他舞蹈流派,就会缺乏整体意识,无法提高整体的舞蹈素养。

通过完善舞蹈通识教育的内容,全面提升舞蹈课程开展效度。舞蹈通识教育包括舞蹈教育和跨学科教育,所以各中学应该完善这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学习舞蹈的学生,懂得欣赏舞蹈之美,掌握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联系一种类型的舞蹈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学生对舞蹈艺术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舞蹈通识教育意味着学生不仅要掌握舞蹈学科的知识,还要掌握其他跨学科的知识。然而,教师也需要根据舞蹈专业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自身的水平确定合理的跨学科课程,以突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例如,舞蹈动作的质感可分为四个方面,即时间、空间、力度、流畅度。通过开展舞蹈动作的质感通识教育,帮助学生从舞蹈的美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语言描绘舞蹈带给自己的感受并能够从舞蹈动作的质感欣赏舞蹈的美。

(三)完善舞蹈通识教育的评价机制

通过完善舞蹈通识教育的评价机制,提高通识教育的效率。虽然目前我国很多中学都开设了舞蹈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的教学和考核效果很差,尤其是有关学生舞蹈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在舞蹈通识教育整体考核体系中的比例极低,严重影响舞蹈教育中通识教育课程的后续开展。因此,中学舞蹈教师应更加重视舞蹈通识教育的开展,完善舞蹈通识教育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参与舞蹈通识教育学习的基本情况、学习态度和形象方法、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各方面纳入评价体系,以全面提高舞蹈通识教育的实施效果。

三、我校舞蹈通识课程的教学策略

舞蹈通识课程在中学阶段有效实施的关键点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求质求新,在没有统一中学阶段舞蹈教材的当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思考。

我们在进行舞蹈通识课教学的时候紧扣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找准教学方法和思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舞蹈的美,创造舞蹈的美,从而塑造美好心灵和人格。

(一)明确教学目标

围绕课程整体目标制定课堂教学目标非常重要,特别是处于起步阶段的舞蹈艺术美育课程,切忌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毫无逻辑地开展教学活动,从备课阶段到教学过程到评价设计都需要我们不断回看教学目标,审视课程内容,做到每一个环节丝丝入扣,逻辑严密循序渐进,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进而达成课程整体目标。

(二)精选教学内容

在2022年的新课标中,明确舞蹈学科课程内容包括“表现”“创造”“欣赏”和“融合”四类艺术实践,涵盖14项具体学习内容。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着重于舞种体验和模仿学习,辅之以舞段编创和即兴表演。学生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充分认识感知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增强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创作和思考,从而进一步感受舞蹈艺术的魅力。

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则是在学生充分积累舞蹈语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编创实践,在教学中注意把舞蹈美育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生活充分融合,拉近舞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让舞蹈美育融入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

1.强化基础理论知识学习

通过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建立舞蹈艺术的正确认知能力,学习舞蹈的基本原理、审美特征、舞蹈作品的内容与表现形式、舞蹈的多种表现手法等。

2.丰富优秀作品赏析方式

通过图片视频资料等方式,对中外舞蹈作品、舞剧名作进行赏析,提升学生的舞蹈审美能力,开阔视野,激发灵感,从而启发学生的创作表演思路。

3.创新作品模仿练习设计

学生最终能动起来,并能通过有一定艺术审美的肢体动作准确表达内心情感,是舞蹈美育目标性学习任务达成的关键。这就需要前期一定量的模仿学习,从而达到了解身体结构,掌握舞蹈动作规律和审美特点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模仿不用着力强调动作的规范性,而是在动作的精神内涵和底层逻辑去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时刻强调形体动作和情感的高度融合,用心表达的舞姿最美。

4.创编实践作品成果展示

教师需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启发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宽松环境,从小游戏小练习入手逐步解放天性大胆表现。从拓展创编到材料编创再到主题创作,由小到大由简至难。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珍视并保护好学生的热情和灵感,多鼓励多引导,挖掘潜质,带领学生寻找到闪光点和创作规律,最终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完整的作品呈现,并能讲解其创作意图和审美点。

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完成非常重要,虽然过程中会有很多曲折和困难,学生也未必能达到想象中的高度,但是能否走完全程,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创编体验,对增加学生的舞蹈素养,理解舞蹈的真正内涵,有着极其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三)创新教学方法

结合现在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习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用目标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参与实践。舞蹈本身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戏剧、音乐、文学、美术等都包含其中,在目标设计的时候尽量惠及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进来。

以分组创编小舞剧为结课目标为例,在协作完成舞剧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担任编剧、导演、演员、舞美设计、道具制作等不同任务,每位学生在多纬度多空间的艺术创造领域参与小舞剧的创作实施。这样的教学设计新颖有趣且容易让学生跃跃欲试,每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事做,也能做事,团队意识增强的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责任心和担当意识。

四、结束语

在对于学生心智培养的过程中,舞蹈通识教育能够有助于受教育者形成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舞蹈通识教育集中发展了中学生完整的身心结构,特别是细腻的感知能力以及与情感和想象密切相关的直觉力。在舞蹈通识教育活动中,直觉往往出现在想象力最活跃的阶段。直觉的产生不仅依赖于学习者敏锐的艺术感知力,还需要拥有丰富而深厚的“内在图式”,由此实现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

猜你喜欢

通识舞蹈艺术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纸的艺术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我和舞蹈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