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教育实践探索
2023-11-02赵楠
赵楠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晋中 030619)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立德树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必须坚持道德教育的关键作用。把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有效融合,会对大学生正确思想意识的形成产生新的时代价值。
一、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教育概述
(一)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中重点在于传统、文化,“传统”是时代孕育的结果,是思想、道德、文化、制度、艺术等积累形成的抽象表达,“文化”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本民族在本身的历史文化形态下创造出来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经济、思想、艺术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总和,带有显著的民族特质。
(二)道德教育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提到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受教育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而随着教育活动的深入,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显,道德教育成了受教育者不断构建道德品质的过程,最终促使人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道德教育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端共同起作用。
(三)中华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相融相通
我国有深厚的道德文化底蕴,古代道德教育基本完备,从诸子百家思想中以儒家“仁义”为代表的道德教育成为主流,到“宋明理学”标志着道德教育发展比较成熟,鼓励“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以民为本理念,“行胜于言、经世致用、格物致知”的求实务实德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立德安天下追求。在当下社会,文化碰撞和丰裕的物质生活是道德乱象的症结,也拷问着人们内心的道德底线,尤其是思想观念、道德意识还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党和国家不断进行制度规范,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下,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成为关键词,新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变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就在于凝结起了独特的文化追求和精神标识,这也正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
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是相互依托的,道德教育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中深含的信仰、精神的元素,中华传统文化离不开道德教育的涵养和内化。将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相融合,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必然需求,也是适应新时代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教育的价值意蕴
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内生动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新时代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强大精神武器。
(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历史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对于道德教育至关重要,意味着传承精神基因。我国古代各家思想中始终没有停下对仁爱、民本、诚信、正义等理念的探索,从勤劳与智慧中凝练出自强不息、见义勇为、俭约自守等传统美德,把扶危济困、求同存异、孝老爱亲的人文气息发扬光大。这些优秀品质也集合了道德元素,是新时代条件下个人思想观念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更是引领道德教育的思想巅峰。这些串联起了个人的思想意识脉络,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在引导大学生塑造道德意识,形成道德习惯,培育道德行为上形成效应,夯实新时代条件下应对各种形势与挑战的思想基础。
(二)文化传承的内在需求
文化只有传承才得以延续。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魂,系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振兴,我国民族得以延续,就在于文化之根生生不息,如果没有了传承,就意味着断绝,就不存在中华传统文化,所以传承是核心。一方面,对于国人来说文化是镌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宝贵财富。因此要以建立和培育道德观念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基点,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处在职业教育中的我们,主要职责是向社会各行业领域输送技能型人才,技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工匠人工艺技巧精湛但传承范围和对象受限最终造成遗失,所以职业院校应该承担起守护传统工艺的职责,引进匠人人才,开展工艺传承,扩大受众,传承传统工艺。
(三)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客观需求
从大学生个性特征和所处时代来看,道德是重点环节。古代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中,不乏对道德的阐述且占据主要地位,修身是重要环节,涉及家人、朋友和为官等各方面形成庞大的道德系统,在不断的文化涵养中形成了整个民族的道德观,是社会良性循环的根本。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关系到国家、民族、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相伴,让道德在文化中浸润,促使大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感悟德行的力量,进而主动寻求更高尚的道德风貌。当前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等思想观念,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净化思想守好底线。成人在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成道在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行,游于艺”,无一不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引导大学生形成道德修养的深层思想需求。
(四)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需求
当前,中华传统文化正在经历新的热度,在此基础上拓展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迫在眉睫。文化越来越多元,要在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文化中找到方向,要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命脉,学会辨别与流行文化、速食文化、功利文化的差别,在厚重的文化滋养中突显优势、重建自信,引导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整合,多维度吸收、包容文化差异,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如借鉴先进教育形式,打破知识传播壁垒,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拓展,更是给中华传统文化深入道德教育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包括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网上调查、学生分组模拟教学、微电影制作等,广泛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来达到更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觉接受道德教育。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的困境
混合式教学模式意在更新传统、实现融合,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力,以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教育方面:
(一)教学针对性不足,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
中华传统文化涵盖面广,线上教学平台采用音视频、分组任务、在线互动等形式,促使学生自主性学习,比如通过展现英雄人物、历史事件、思想观念等来明确道德意志,激励道德行为,但实际教学效果还有待加强。在道德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主动,存在与学生思维无法契合的情况,大学生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态度不明确,有的认为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必要,有的认为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中可有可无。中华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和个人成长成才等方面都不可或缺,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亟待转变。
(二)缺乏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平衡协调
在道德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输出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学校,作为传统文化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占据主要地位,过去传统的道德教育中重在老师单向输出,学生自主性不强,而真正的道德教育体现在各个方面,课本内容、家庭教育、大众媒体、社会环境等都是影响因素,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学习都容易产生偏向,混合式教学的最终指向是集各种教学形式于一体,突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优势,使中华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更加契合,如果只强调教师主导或只注重学生主体,都不能突出中华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2]。
(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融入道德教育不能泛化
大部分学生在提到中华传统文化时,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网络宣传等渠道,无形之中固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而隐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内核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大学生对界定中华传统文化范畴没有清晰定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度广度认知亟待扩展延伸,让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树立有更有力的支撑。比如古代儒释道等思想学说、“唐诗宋词、国画、京剧”等文学艺术、“仁爱、孝道、谦让”等美德,“爱国主义”等民族精神,“古代建筑”等特色文化,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不是笼统片面的其中某方面,而是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层面。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教育实践路径
思政课教学中,旨在拓展形式多样、内容鲜活、贴近学生的教学环节,激发积极性、主动性,提供更多道德教育实践渠道,寓教于乐,真实地把传统教学和当前时代结合起来,做到讲好有意义的思政课。
(一)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思政课中的道德教育而言,从共享名校教学资源到自建教学模块添加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线上教学已经逐步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3]。自疫情防控以来,思政课教学转变以往课题教学为主的模式。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在“精神的起源和发展”中,教师邀请学生通过网络视频等形式分享熟悉或喜欢的古代人物,体悟这些人身上蕴含的“三不朽”崇高精神境界。在超星“学习通”设置学习任务,通过“选人”调动课堂气氛,学生结合PPT、口述、视频、图文等展现方式,呈现古代名士的高洁立身形象和士族社会孕育下的道德修养;在“做忠诚的爱国者”中,从山西地域特色出发介绍自己的家乡,在超星“学习通”开展分组任务,以市县为单位分工合作,通过方言对话、唱歌、制作视频等方式,分享家乡的历史人物、特色文化、美景美食等,让大家了解全国各地文化风俗民情,增强对自然和人文文化的情感依赖,从而对国家民族产生文化自信,从中汲取所蕴含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传承。
(二)坚守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政课主阵地
思政课教学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拓展了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方法。从“复学第一课”的顺利开展,到学期课程内容的讲授,教师抓住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举国“战疫”中凝聚道德责任。思政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仁义礼智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明辨是非”“知行合一”等道德元素贯穿始终,渗透到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牢固大学生思想意识和行动指南。当前阶段,结合网络授课方式,解锁更多形式的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调查、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4],并完善超星“学习通”平台添加教学设计,以集体备课等方式共享专题教学内容,丰富线下教学的储备库。
(三)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堂氛围
思政课堂从学生角度出发,要自觉接纳中华传统文化,涵养道德素质,作为新时代条件下增强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准则[5]。在思政课逐步完善的教学模式下,学会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如参与教师发布的专题讨论,“如何看待古代士人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个人理想和国家抱负?”随堂练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根据课堂内容参与互动,参与“选人”“抢答”“投票”“问卷”等学习任务,激发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中体悟道德引导的力量,增强遵守道德规范意识,完成从知识吸取到内化为心外化于行的现实转化。
(四)构建多元思政育人评价体系
思政课既要重视思政课堂教学设计,更要严格教学评价。增强教师的示范性和教学的引导性[6],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挖掘中华传统文化道德元素,引导学生坚守道德规范,丰富道德教育的内涵,并明确道德教育的根本是坚定文化自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输入,寻找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与学生思想的契合点,丰富教学资源,实现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思考,形成课程系统性学习氛围,促使道德品质形成;而教学评价,职业学校育人主要关注企业与社会的评价,关键在检验学生与企业、岗位的匹配度,注重育人效果的设置与反馈,有没有真正起到道德引领作用等。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道德教育要想真正走近大学生,道德观念要想真正植入大学生的思想血液,就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让道德教育在大学生内心扎根,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更有效地实现个人道德素质的构建,进而让整个社会崇善,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