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11-02巫英万子卿陶思源

中国国情国力 2023年7期
关键词:同济科技园生态圈

巫英 万子卿 陶思源

上海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建设依托高校A+优势学科,聚焦重点产业方向,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大学科技园萌芽于高校优势学科,依托高校建立。伴随高校知识外溢,吸引企业、中介机构、投资机构、公共技术平台等要素环高校集聚,形成环高校产业集群。继而,在“政产学研金服用”多元主体协同作用下,逐渐打造形成融知识创新、产业制造、休闲互动为一体的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知识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

一、上海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现状

上海市大学科技园经历30余年的发展,现有15家市级大学科技园中已有14家被评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围绕2020年上海市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市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对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建设提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聚焦辐射带动”四大核心功能,上海市大学科技园区建设已取得一系列成效。成果转化方面,据统计,上海市来源于高校的成果转化数量占比超过45%。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企业孵化方面,大学科技园的在孵企业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上海市大学科技园积极接纳大学生实习和应届毕业生就业,成为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此外,在孵企业营收总量可观,通过上缴税收等辐射带动区域经济成果显著。

结合环同济(杨浦)知识经济圈、环交大“大零号湾”、环上大科技园、复旦创新走廊、上海财经大学金融谷和环上理工创新创业街区等具体案例,上海环高校创业生态圈的培育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三阶段发展模式:

(一)大学科技园阶段

国家重视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高校科研成果落地需求强烈,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应运而生,助力高校成果转化和扶持师生创业[1]。袁传思、贾晓(2020)调查指出,在这一阶段,目前国内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要有兴办产业实体、高校将科技成果许可或转让给企业以及传统的校企产学研合作[2]。

从制度上,大学科技园鼓励师生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如同济大学于2001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同济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管理体系上,成立科技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入园企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保障。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高校作为专业技术支持与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优势互补,助推大学科技园升级发展,吸引和服务好更多企业入驻。如2001年同济大学科技园总部大楼揭牌伊始,上海科投同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设机器人工程中心等一批高科技企业作为首批企业入驻园区。

孵化服务使得园区积淀了创新创业的肥沃土壤,打造出一系列骨干企业,加速高校优势科技领域的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如同济大学科技园培育出同济科技、同济环保、同济同捷等一大批高科技骨干企业;复旦大学科技园培育了一批如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旦光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业界瞩目的企业;上海交大培育孵化了如汉朔科技、德康医疗、德欧电气等一批优质科技型企业。

(二)环高校产业集群阶段

在高校优势学科的知识溢出效应、政府政策的吸引、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环高校产业加速集聚,形成产业集群。颜永才(2013)定义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在于,在特定区域和产业领域内创新种群内部架构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3]。如环同济(杨浦)聚焦现代设计产业方向,形成大众“草根”创业特征;环交大“硬科技”创业特色明显。

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上海市政府在市区两级层面的项目布局、土地规划、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环高校区域内的企业优先支持。市级层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市大学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区级层面,如杨浦区科委针对科技型园区提供税收返还政策,人社局针对园区提供创业孵化基地政策。高校也制定配套政策,进一步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师生创新创业,如上海交大制定《上海交通大学新时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等。同时,高校积极设立专项基金,助力师生创业,如同济大学创业谷梦想助力专项创业基金。

校企合作深化,提高创业成功率。如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中,“同济元素”占比高达78%,其中包括直接由同济师生和校友创始的企业、科技成果来自同济大学的企业以及长期和同济大学教授合作的企业等。数据显示,创业企业的平均存活时间不到3年,而环同济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科研成果、人才资源,创业企业3年存活率超过90%。

创业服务机构集聚,更细颗粒度的创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中介机构、投资机构、政府服务机构等多方入驻,如环交大“大零号湾”内,区行政服务分中心、科创服务中心、高端人才服务中心整体入驻“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为科创企业提供行政办事受理、科创、人才等公共服务。同时,园区积极推动银行、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落地,力争建成“投、担、贷”为一体,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方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三)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

随着产业集聚、规模的扩大,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环高校配套更加完善,逐步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一体的区域创新生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由创新主体和环境要素构成,其中创新主体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参与创新活动的组织机构,创新创业环境是指围绕创新创业主体,影响其创业行为的一切外部因素。因此,在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建设中,需要运用政府、市场、企业的力量,形成以“创新—创业—产业”为链条的创新创业系统[4]。

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区域交流[5]。如在区校合作下,成立复旦创新走廊产学研联盟。通过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调动和凝聚了多元力量,初步形成了集研发、投资、创新、创业为一体的多元主体参与、多元信息共享的成长格局。

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如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内形成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的“热带雨林”式设计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环上大科技园在原有5个基地的基础上,计划新增3个授牌基地,串联起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释放大企业创新活力,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潜力,联合开展共性技术创新、开发、攻关,实施技术转移,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企业发展生态。如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形成了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六大集团为龙头,众多中小企业遍布其中的“企业生态系统”。

进一步完善生活配套,完善教育、住房、医疗、交通、商场、生态环境建设。如交大与闵行区合作共建“环交大闵行校区基础教育生态区”;与闵行区、紫竹高新区、瑞金医院签署协议,开展区域医疗资源整合提升,推动在“大零号湾”区域建设一所高水平医院。

二、上海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存在的不足

总体来看,上海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发展普遍还处于2.0环高校产业集群阶段,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不够高、多主体协同程度不够深以及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不够完善等问题。

(一)“串珠成链”的集聚格局有待深化

生态圈内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生态圈内在招商政策、行政审批、土地流转、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行政壁垒,阻碍要素的有效配置与完整有效的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发展。科技成果从研发、孵化、转化到产业化流程链条还不够健全,制约了成果转化效率。

1.园区产业集中度不够高。多数园区产业发展向多方发力,导致资源分散,从而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据统计,上海市六成以上园区主导产业方向超过4个,细分产业规模小。同时,产业偏传统,新兴前沿产业集聚度不高。

2.与高校优势学科的关联度不够紧密。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所依托大学的学科水平有密切联系,优势学科的人才和科研成果优势成为大学科技园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基础,如复旦大学的微电子集成电路、同济大学的建筑设计等。但是,部分大学科技园及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建设与优势学科的关联不够深入,尚未形成明显的集聚格局。

3.与区域主导产业融合度不够充分。2019年3月,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的《关于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多年来,上海杨浦区政府与同济大学合作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推动建设现代设计产业集群[6]。2020年6月,宝山区与上海大学携手打造环上大科技创新圈,共建环上大科技园。2022年8月,闵行区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共同打造环交大“大零号湾”创新策源功能区。但大部分大学科技园还有待与区域主导产业形成深度融合。

(二)多主体协同的创新格局仍需完善

1.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良性协同创新格局有待提升。上海各类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内科技成果总量大、种类多,但部分科技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与企业需求结合不够及时,转化和产业化程度都有待提升。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OTL)与大学科技园的协同联动机制还不够畅通,导致许多高校成果尚未将大学科技园作为首选转化地。据调查,超过80%大学科技园区认为对高校成果实施转化后,缺乏科学的利益共享机制,存在较多的只能“种树”不能“乘凉”现象,导致大学科技园积极性不高;部分高校师生因知识产权归属、确权认定手续复杂、流程缓慢等问题,也存在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积极性不高的现象。

2.大中小企业联动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生态圈内企业结构不够合理。当前,上海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中,普遍缺少龙头企业和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占比高达70%—80%,高端创新资源不多,创新引领发展的动能不够强劲,高科技、高层次专业人才仍然缺乏。即便是生态相对较好的环同济(杨浦)知识经济圈也处在进一步的探索加强企业间战略合作的阶段,以实现设计产业“内循环”,构建大中小企业共融发展的生态系统。

(三)公共服务配套亟待提升

1.作为产城融合发展的落地空间,大部分大学科技园仍然侧重发展“产”的空间,而弱化或忽视“城”的空间,园区缺乏应有的商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配套项目的空间布局。尤其是部分大学科技园内缺乏必备的配套性居住、医院学校、高端商业等,成为大学科技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2.新基建时代的到来对信息基础设施(如物联网、5G、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建设,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的配套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生态圈内的绿色环境建设同样有待完善。

三、上海发展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统筹规划,推动协同创新

推动协同创新链条的搭建,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加强协同创新,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仪器设施共享、研究人员流动,在前沿科技、重大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构建信用契约、责任担当、利益共赢等协同机制。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产业技术创新、技术标准制定、产业规划与技术路线图编制、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培育集群竞争优势。发挥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各类主体协同创新中的协调服务作用。吸引国内各类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在沪设立总部、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7]。

(二)加强多方联动,完善创新链条

1.加强政府、高校院所、园区、企业、第三方等多方联动。政府与高校联动,探索将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的建设纳入区校合作框架协议,并将建设发展情况纳入区校联动的重大讨论议题,全力争取区政府和相关高校加大对生态圈建设的支持力度。园区与高校联动,引导大学科技园建立与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引导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专业化平台、机构的对接,鼓励园区建设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部门,提升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提升转化功能。校企联动,鼓励和引导高校围绕重点学科方向采取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功能型平台、校外转化基地等方式率先将高校成果进行辐射溢出。与第三方联动,集聚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服务机构(知识产权、投融资、法律、成果转化)等,为“双创”企业提供从创新至产业化全链条各环节的综合服务。

2.发挥高校的重要作用[8]。一是充分利用高校学科优势,引领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同时,发挥高校集聚效应,吸引优质人才就业和龙头企业落地,从而使得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涌入生态圈。二是提升高校和科技园的成果转化动力。建立高水准的高校成果转化机构,理顺高校成果转化机构与科技园之间协同联动机制。引导大学科技园建立与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发挥大学科技园对高校成果转化项目的专业化对接能力,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三)促进需求对接,激发创新活力

1.建立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体系。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通过部门联动、上下推动、市场带动,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大企业带动作用[9],促进大中小企业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七链”全面融通。上海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可以因地制宜,一圈一策,搭建各具特色的大中小企业融通体系。

2.开展活动促进大中小企业对接。可由上海市区两级政府牵头,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动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推动大中小企业的接触与交流,有序推进达成合作。

(四)搭建公共平台,完善服务体系

1.完善孵化服务体系。依托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等专业化服务平台,培育和引进专业化服务机构。举办高层次、品牌化的创业培训、政策宣讲、学术论坛、创业大赛等活动。提升生态圈内公共服务的能级,如“大零号湾”科创大厦的公共服务能级,运用新技术、采用新模式,打造“智慧+政务”服务。

2.完善园区投资服务功能。探索制度突破,支持大学科技园投资设立基金,并搭建与成果转化过程相适应、与企业成长阶段相匹配的多层次创业投资体系,拓展投资渠道,减少国资“不能投”问题。允许符合条件的国有载体先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专注投资初创和成长期企业,并在基金管理、资金募集、投资和退出等方面给予载体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同时,简化投资流程,破解大学科技园“不便投”问题。探索设立绿色通道,减少审批环节和流程,优化项目退出机制。此外,建立容错机制,杜绝“不敢投”问题。对国有载体做出的有关投资决策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且勤勉尽责、未牟取非法利益的,依法免除相关责任。突破现有国资保值增值的评价机制,构建以投资周期或投资总回报率为导向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评价机制。

3.提升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创业资本多渠道供给,力争建成“投、担、贷”为一体,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方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探索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探索由政府结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建立一定规模的风险补偿资金池,采用专管专用方式,用于园区企业贴息和部分补偿银行损失,提升银行授信意愿,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探索建立投贷联动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对园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扩大科技企业的融资能力,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此外,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同时提高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的能力,推动社会资本聚焦城市产业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重点产业布局。

(五)推进空间融合,完善功能布局

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地理优势明显,但承载空间较小,资源有限。建议突出重点、优化布局、整合利用,促进产城融合,创造更大价值。

1.统筹整体规划,政府与社会资本合力,通过资本的市场化运作手段,推动载体周边区域的功能提升和资源置换整合,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城市更新深度融合。

2.引导园区转型,提质增效。在年度考核中,探索增加科技类实体企业落地率指标。引导科技园区采用“腾笼换鸟”方式,逐步淘汰科技含量低的企业,吸引更多优质注册企业回园区实地办公,通过优化调整,提升载体空间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完善环高校创新创业生态圈内的生活配套设施,改善周边出行环境,根据区域位置与交通状况,实现直通地铁、轻轨或快速公交;抓好商业街、步行街、餐饮集聚区等布局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高质量基础教育,整合区域医疗资源,建设高水平医院等,全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高生态圈宜业宜居指数。

猜你喜欢

同济科技园生态圈
上海同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无损检测进展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同济大学:既仰望星空也脚踏实地
同济堂矛盾说法引“问询” 频繁出错惹市值蒸发50亿
新区制造生态圈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
跑步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