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省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个转变
2023-11-01吕红军崔丽英
吕红军 崔丽英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实现“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1]。各省级人民政府作为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应站在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进行职业教育整省层面的顶层设计。本研究以某省7所职业本科院校、11所高职专科院校以及9所中等职业院校中高层管理者的访谈结果为基础,站在省级人民政府层面统筹思考,设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并“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即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依托新的发展理念,紧密对接市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推进体系化。目前,国家政策层面的指导思想清晰明确,各项制度建设以及具体指标完善有条不紊地推进,但各省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基于本省产业的政策差异性不足,有的省份“在建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标及推进体系建设的实践中既缺少全面系统地调研,也缺少理论准备”[2]。这种不均衡也体现在各省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同(如表1所示)。“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高职教育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为1.39%;西部地区次之,为1.20%;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经济增长贡献率最低,为1.13%”[3]。可见,各省域范围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设计并统筹推进。本研究认为,各省级人民政府的相关举措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关键所在,需要作为主要关注点予以重视。
表1 全国及各省份2001-2018年高职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及主要计算指标情况(单位:%)①
(二)调研设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从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出发,更倾向于“大职教观”,将职业教育边界延伸到职业培训、劳动教育和职业启蒙教育[4]。“大职教观”体现的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全局性与系统性。本研究通过访谈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等各层次职业教育院校中层与高层管理人员,及其所属市级相关协会负责人,对各利益相关者在具体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与协同育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从中分析出影响各省职业教育办学者高质量办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市场对人才供给质量不满意的原因在哪里,各级人民政府在助力职业教育发展时的困惑又集中在哪些环节。通过不同社会身份、不同站位,全方位了解阻碍“大职教观”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所在,将系统论、信息论以及协同理论运用于省级层面职业教育领域治理各环节,以政策、品牌、教师为研究对象,从治理观念、办学观念以及教学观念三个层面着手,深入挖掘一个省份整体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问题,尝试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切入点,给出解决问题的方略。
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各省级人民政府不同程度加大了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种施政力度。本研究通过省域职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化整为零,提高各省职业教育质量,再化零为整,双向推导,推动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数据显示,各省域之间职业教育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各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三个普遍性问题。
(一)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度效能不高
被调研者认为本省职业教育政策效能有待加强,当前本省职业教育政策,存在模块功能的均衡性不足,如重指令性要求,轻时效性验证。政策间协调性不够,如权责不够清晰,内容存在矛盾等,主要问题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同一政府内部各机构间的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存在不连贯、衔接不紧密甚至矛盾的情况;二是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架构有缺项,服务性质的文件略显不足,主要体现在现有职业教育相关文件宏观要求多,缺乏地方特色,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性与标准性的文件稍显欠缺;三是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效能性不足,尚未形成政策闭环,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谁监督、监督什么、如何监督等机制不健全,致使权威政策落实不到位,具体实施时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科研成果对品牌建设的引领不强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就是他认识世界的蓝图”。调研数据显示,不少办学者建议应多举办类似于座谈、培训等交流活动,原因是他们在办学实践中遇到了很多困惑,如迫切想知道新发展理念与新政策在具体实践中如何具体运用以提升办学质量等。宏观来讲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是有着统一目标和战略要求的,但在具体实施上,受限于办学者尤其是各办学机构管理者知识结构以及各省的整体教育生态环境的制约。当前,省一级别的职业教育领域高质量发展系统性设计尚显不足,品牌建设有待加强。如各省普遍存在科研服务品牌建设不足现象,即职业教育领域的“科研成果”与“理论引领实践需求”之间供需失衡,尤其是教育“弱省”。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5],“假问题”将无法有效引领实践,也很难形成地方特色。
(三)全方位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这一政策的出台更加明确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使其与产业链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但现实情况是,各省职业教育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合一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各层次职业院校的定位未能很好地与自身发展实际、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及市场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而盲目“随大流”转型升级,导致无效和内耗。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送至办学者,办学者培育出的中等、高等专科、高等本科乃至专业硕士和博士人才存在多角度岗位胜任力不足,使得人才链断档,“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之间未能有效承接融合,尤其是教育链和产业链之间的桥梁尚未有效构建,存在脱节问题。
三、省域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构建
省域职业教育作为“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6]的重要力量,必须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大力推进“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具有本省省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之所以被称为体系,其本身意味着系统性,即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将现代系统论、信息论与协同学等诸多学科的理念、技术与方法综合运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进而构建切实与各省产业结构相匹配、与各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且独具特色的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省需要将本省职业教育视为具有结构化的系统形态,以系统设计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本省各层面丰富的资源信息,发挥本省职业教育领域各利益相关者协同创新优势,从转变观念开始,最优化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着重于分析本省省域职业教育相关的全部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进行定性、分类,加以结构化,进而以行政手段作为抓手,推动构建可监测、可增效、可操作的省域职业教育发展管理系统。只有做到系统化,才能发挥新发展理念整体地指导职业教育各环节实践的作用,才能将支离破碎的职业教育各层面治理与办学实践活动进行有效整合,并有效打造省域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命运共同体,切实使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供给方面提质增效,进而实现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
面对当前各省普遍存在的制度效益不佳、品牌打造不足及四链衔接不充分等问题,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三个转变”,本研究认为,各省在本省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时,应深入推进三个观念的转变,即治理观念、办学观念与教学观念的转变。
(一)转变治理观念,建立健全省域职业教育政策评估机制
政府的政策作为职业教育办学机构的指南针,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近几年,国家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制度较之前更为密集,各省制度建设能做到紧跟国家步伐,同年或次年即出台本省同主题相关制度,但访谈结果显示,部分省域职业教育政策执行成效相对较弱。“职教攻坚之所以能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制定了适切的政策措施;二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一以贯之的强力推动;三是学校、行业企业等办学主体的紧密配合[7]”。因此,增强政策的系统性与效能性至关重要。各省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基本上能够做到“上承国家意志、中符地方特色、下能指导操作”,但在具体执行效益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即如何增强省域政策的效能性。效能性主要体现在政策执行的效度是否形成闭环,政策中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否及时完成。如何避免出现同一薄弱环节或同一目标任务在不同时期的同类文件中被重复原样提及,各省应建立健全本省职业教育政策评估机制。
1.建立畅通的信息收集处理与反馈渠道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8]。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启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如何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层面发展中强化类型、打造特色、避免职业教育同质化,需要省级政府助力职业教育办学者提质培优。作为省级政府“及时搭建高端平台,建立省级政府、企业、高职院校、行业、研究机构之间的定期沟通、会商机制”[9]是解决问题的首要途径。因此,可以成立或责成相关机构专门负责各利益相关者对职业教育领域相关问题进行多主体、全方位地搜集及反馈。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讲,如果想搜集到较为全面、客观的职业教育领域相关数据,必须扩大它的信源,而新时代的信道是多样化的,只有找到足够广的信源,并通过对丰富信道的运用,才能使收集的信息为省级政府政策动态调整发挥着切实有效的参考价值。因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信源主体方面,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办学者主体,以及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如教师、在校学生、企业、行业乃至家长与校友等,各商会、协会、委员会等社会团体平台的积极作用;二是信息渠道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搭建线上线下多渠道职业教育领域问题反馈途径,建立本省内职业教育沟通链接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群、QQ 群以及专门办事处等,及时对接职业教育办学者以及用人单位遇到的各方面困难,搜集其反馈的问题,完善常态化职业教育供需双方的诉求受理沟通联系机制;三是信息处理方面,及时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定性与分类,建立省域职业教育领域信息资源库,形成问题清单、责任单位列表与办结时间表,同时规范问题受理、转办、督办及反馈、评价流程,定期更新问题清单与回访问题解决成效。
2.成立职业教育督政团全过程参与督政工作
检验一项政策实用性以及落实得扎实与否,最具有话语权的理应是这一政策所适用的群体。职业教育办学者作为政策实施与受益的主体,可以切身体会到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在具体政策落实方面的情况,以及各相关政策间的衔接性等,是督政团的最佳群体。因此,各省应成立以职业教育办学者为主体的职业教育领域督政团,针对本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的职业教育领域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揭短”“挑刺”,实现对政务实效性的本位监督;通过预警机制充分发挥督政团在政策执行中期与后期相关信息的有效反馈作用,促进各级人民政府对相关政策的及时反省与动态修订;鉴于职业教育的中等、高等专科乃至职业本科等系列不同学历层次教育的实际情况,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自身需履行的主要职责,分层分类成立不同层级教育办学主体参与的职业教育督政工作团;通过制度对督导团成员进行责权利的约束,明确督政团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职业教育相关政策不定时督查的职责,明确督政团对职业教育相关制度文件的衔接性问题进行定期梳理,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主管部门。同时对有优异表现的督政团及其成员给予相应的表彰,纳入其团体或个体的绩效考核,使其成为促进职业教育领域政府与办学者之间命运共同体牢固根基的一种有效手段。
3.建立健全政策评估制度增强政策的效益性
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指出:“一个社会的政治成熟度与其制度化水平密切相关”[10]。一项政策的高度与效度,需要集体的力量参与研究和设计,而公众参与政策评估可以更好地提升一项政策的程序效能和结果效能。因此,“公众参与教育政策执行评估有其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从理论角度而言,契合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11]对于省域职业教育政策要实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在制定政策时能“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从党的事业高度、从人心向背的高度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工作职责”[12]。需要健全各省职业教育政策评估的组织化制度,通过完善职业教育领域政策义务监督员制度,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多角度全视角对省域职业教育领域相关政策予以闭环助力。政策评估主要是通过义务监督员制度,对前面职业教育供需双方现实遇到之问题与政策执行中疏漏之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聘请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协会代表、新闻媒体记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及科研人员担任职业教育政策义务监督员,通过合理配置来自不同层面的监督员、并针对不同职责的监督员开展培训,组织监督员对职业教育相关政策各环节进行监督。一是通过政策征询机制,政策出台前在一定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将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有效避免制度上的重大缺陷及在执行后带来的不良后果;二是完善职业教育政策长效机制,以职业教育相关制度落实的政策效果作为评估重点,建立对职业教育重大政策事前、事后评估的长效机制,尤其注重政策的执行力度情况,推进职业教育领域政策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政策更加科学精准、务实管用。
(二)转变办学观念,打造省域职业教育品牌竞争力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充分凸显了职业教育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为职业教育办学者带来奋斗的热情。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职业院校办学者均有着强烈的“自我良性发展”意识与“希望高质量办好职业教育”的意识,但局限于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困境,缺乏前瞻性办学理念的支撑,无法可持续、系统化、战略性提升办学综合质量。“协同发展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13],协同理论强调的是合作,影响省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众多,如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三产及新兴产业结构、就业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等。这些影响因素都是自成一体的,实际上这些具有领域特色的系统之间却有着结构上的相似性,都离不开人力资本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政府作为领头雁进行统筹,以科学研究为切入点,将科研这一载体作为桥梁,构架一座能够承载多方并能将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与科研方向、办学者人才培养重点有机融合的桥梁,通过有战略设计的科研成果产出,使得与职业教育的各利益群体由表象的无序自由发展到本质的有序规律发展,最终实现助力职业院校办学理念优化与品牌竞争力提升。突破利益相关者的个体行为,由政府出面将各办学者、研究者从“个体的、零散的”状态整合为“有组织、系统的”命运共同体。实现政府从宏观的角度把握职业教育整体框架与发展走向,针对性“优化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引导高职院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克服‘千校一面’‘同质化’的趋向”[14],打造具备各省域职业教育的特色与品牌,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与国际职业教育领域教育强国的并跑与领跑。
1.坚持开放办学,优化建言献策的良好环境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能够为经济社会提供具有一定岗位胜任力的各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无论是从教学内容、培育模式还是教学方法而言,如何跟上时代步伐符合新时代要求,靠的不仅仅是院校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规划,还需要来自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界人士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新理念、新观点与新理论等对办学者予以具体指导,对执政者予以合理建议,以促成各省职业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形成持久闭环的“会问(能发现并找出问题)、能答(可以用理论予以诠释和引领)、可做(能够给出具体解决措施)”的“实践——理论——实践”良性加速循环机制,进而形成一定时期限度内有限人力资源配置产出最优化的发展内循环大格局,即充分发挥内生资源优势,将本省内有能力可完成“任务”的一方与有需求可以供给“任务”的一方通过不同的渠道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可以供给“任务”的一方为政府和职业院校乃至行业与企业,而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一方为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乃至职业院校或其他高等院校,两方面之间的桥梁便是制度。政府通过制定具有本省特色的《XX 省关于职业教育建言献策管理办法》等,进一步明确各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平台等机构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建言献策的征集范围、路径与要求,以激发各行业人士热心于建言的使命感;明确建言献策的奖励标准与适时为建言献策者提供持续研究的平台,给予建言献策者参与地方治理的获得感;明确提供优秀建言献策人士的表彰内容,并将其纳入各自所属机构提薪晋升等年度考核中,强化其智慧贡献的认同感。实现以制度保障激发各战线人员持续建言的热情与动力。
2.整合交流平台,营造科研兴教的学术氛围
各省在职业教育领域设置的职业教育相关联盟、协会及科研机构等,虽然数量不等、名称不同,但设置目的与目标应是一致的,即从不同层面助力本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如何充分发挥各不同机构自身优势形成合力,助推各省职业教育高质量体系的构建,需要各省级政府进行统筹,形成各省职业教育领域的“参谋团、咨询团和推动队”,通过科学研究将散落在本省域各地各处的新观念、新思想形成能够切实指导职业教育实践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一是充分发挥各联盟、协会、委员会等社会团体以及教指委、行指委等特色资源优势,聚焦职业教育某一领域问题,形成特色研究成果。即梳理本省现有的各职业教育专业类指导委员会、各高等院校下属的“职业教育研究所”和“职业教育评估所”,以及依托高校或各市级人民政府相关机构设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相关研究机构、各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工匠联盟以及各校企联盟等群团组织平台,进一步明确其定位及主要职责,整合功能,协同发力;二是搭建科研成果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围绕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启动研制“XX 省职业教育办学指南”的编制工作。聚焦各省职业教育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围绕国家职教文件中提到的“职教高考”制度,中等职业学院试办“社区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以及“高标准”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进“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省级分行,深化“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等,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内容开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性学术交流活动;三是就本省内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各产业人才需求进行全面梳理,要立足于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站在为2035 年实现“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的高度,有效推动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好系列科研工作,促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运行。通过合并、重组,各省级人民政府应从政策规划引领的角度,打造一批与产业对接的职业教育领域的“原字号”“老字号”“新字号”精品,实施供给储备式人才发展战略。
3.强化阵地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省域品牌
加强宣传工作是各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宣传的内容既有职业教育政策及其解读,也有本省创新性科研成果的推广,更有本省职业院校典型案例的展示。宣传工作是各省职业教育领域坚定“四个自信”的中微观成果展现,同时也能够使本省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让省内外直至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最新理念、最新成果,第一时间通过不同渠道呈现给各利益相关者,助力其实现自身主体功能。一是进一步构建或丰富完善本省的“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第一宣传阵地,打造具有本省特色的职业教育网络宣传平台,如辽宁省的“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②、江苏省的“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③等,加强科研成果的宣传力度,完备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库,以先进理念引领和典型案例带动促进本省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二是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群体多等特点,与各联盟、协会、委员会等联合做好第二宣传阵地建设;三是打造本省优质的职业教育领域学术刊物,通过提质优化现有职业教育类期刊或应用型院校与职业院校相关学报,创办具有省域属性的高层次职业教育类学报,同时针对性培育定位不同的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为省内外广大职业院校教师提供科研交流与成果推广的多功能学术通道。这一举措既可提升本省内职业院校教师研发热情,也可通过专题栏目的设置有效丰富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理论成果。
(三)转变教学观念,培养高质量师资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5]。“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支撑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力量”[16]。教师作为学生精神的塑造者,是学生发展的第一源动力。新时代要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必须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湛、改革创新,能作为、有担当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由各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系统化开展轮训制度、落实“流动岗位”制度与高水平建设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等工作,以教师为桥梁,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1.转变身份认同,实现职业院校教师人生价值与教育行为的有机统一
目前,职业教师整体综合素质偏弱这一现象,不仅仅是表象上教师学历单一造成的,也存在本质上教师自身对于职业院校教师这一身份的“自我否定”,即职业院校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偏低,这一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其潜意识下不自觉的行为模式也会不同程度地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想职业院校教师能够昂首挺胸骄傲地站在讲堂上,必须增强其职业认同感,通过提升其人生价值观进而优化其教育行为,为其营造不断追求生命的发展和完善的内外部环境,打牢职业院校教师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志气和底气。一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神圣感,使其发自内心地敬业爱岗、乐于坚守。各省可根据本省产业结构特点与地域风情等,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不同形式的免费进修以及顶岗任职等机会,对职业院校教师开放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文化属性居多的场馆等,进一步拓宽其视野,使其认可自身职业院校教师这一角色定位;二是要给予职业院校教师充分成长的机会,着力解决他们能够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加强不同层面的岗位胜任力提升工程,助力其不断健康成长,使其有充实感、满足感与获得感。根据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为职业院校教师搭建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类的培训,协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与专业认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职业院校教师创设积极向上、互助共赢的良性生态校园文化环境,助力职业院校教师愿意表达自己并主动向学生传递正能量;通过给予职业院校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的机会,促成其自身发展与学校愿景达成共识,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关系,促进其发展自觉。
2.转变培训方式,实现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与产教融合的有机统一
职业院校教师不仅肩负着尚未走出校园大门的青年学子的培养任务,还同时肩负着《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教职成〔2019〕12 号)中提出的“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的职业培训任务。因此,以往以理论形式为主的培训已经不能满足职业院校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现实需求。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必须根据实际需求多管齐下,其主要途径是产教融合、理实一体的有机衔接,切实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一是术业有专攻,政府需指导职业院校针对师资队伍专业与教授对象不同等岗位职责进行一次内部分类,为下一步针对性培训奠定基础;二是发挥职业院校外部协同育人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或共建二级学院,开展不定期参观、考察与实践或学术交流等形式拓宽教师视野,或通过项目制的形式将实际研发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教与学”的双向提升;三是多形式开展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培训活动,省级政府统筹适时发展市级或多主体联合属性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训方面,可以借鉴2021年11月24日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的做法,有针对性开展分类、分层、分主题的理论引领实践的有效服务与指导培训活动,构建覆盖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全周期、全类型、全范围、全手段”的培训规划,使更多职业院校师资多角度获取最新的教学理念。
3.转变评价方式,实现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与工匠精神的有机统一
评价是潜移默化影响教师行为的导向性因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技术技能型人才注重的是动手能力和工匠精神。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评价应强调以下两点。一是注重教师在学生技能大赛中的贡献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重点工作”[17]。这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群众性竞赛活动”④,这一赛台是人才培养质量比拼的重要擂台,因此,各省应明确加大职业技能大赛在教师评价中的占比,引导各职业院校加强校内外职业类大赛对广大师生的有效磨练。二是要注重职业院校教师的工匠精神在其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体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更多新内容,需要做到“道技合一”“德艺双馨”,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18]。执着专注体现在目标上的明确,为匠心,为方向,是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即“灵魂”,教师要能为学生渗透这一精神;精益求精体现在标准上的高度,为匠术,为方法,是工匠精神的实践内容即“核心”,教师要能为学生讲透这一方法;一丝不苟体现在态度上的端正,为匠德,为品质,是工匠精神的价值取向,即“根本”,教师要能通过师德成为学生的榜样;追求卓越体现在结果上的质量,为匠技,为能力,是工匠精神的理实高度即“升华”,教师要能为学生参悟这一技术理论。关于工匠精神的四点应作为职业院校教师评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国家的持续推进,需要各省级人民政府的积极配合主动作为,需要各层面对教育部相关政策的有效执行。各省级人民政府只有明确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多维度工作层面转变观念,方能实现本省域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注释:
①王应密,韦瑞瑞.21 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4):103-107.
②辽宁省职业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EB/OL].[2023.05.25].http://www.lnve.net/index.html.
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室——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EB/OL].[2023.05.25]http://zjs.jsies.cn/.
④职业技能竞赛.360百科[EB/OL].[2023.05.25].https://baike.so..com/doc/2350602-248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