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和夹板外固定疗效分析

2023-11-01杨景文

健康之家 2023年18期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

杨景文

摘要: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骨折采用石膏固定和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实验组采用夹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腕关节活动及腕关节功能。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oone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Gartland-Weley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夹板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缓解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且腕关节恢复程度更高。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石膏固定

日常生活中,外界暴力往往是诱发骨折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老年人,骨骼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在受到外界暴力时往往难以支撑,十分容易造成骨折[1]。临床上主要采用骨折断端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帮助患者恢复骨骼完整性。经过复位治疗后,临床上通常会采用石膏与夹板等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外固定,从而确保骨骼的有效愈合[2]。本研究旨在分析桡骨远端骨折采用石膏固定和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7~70岁,平均(50.20±2.37)岁。实验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5~71岁,平均(50.12±2.28)岁。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内容表示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石膏固定:采用手法复位方法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处理;随后,使用较长的石膏超腕固定患者骨折部位;使用X线片进行复查,分析骨折固定情况。患者石膏固定1周后应进行门诊复诊,以便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避免出现移位问题。石膏固定3周后,更换功能位石膏托。固定4周后,根据患者康复情况选择是否去掉石膏托。去除石膏托后,引导患者利用相应的康复器具进行腕关节功能练习。

实验组采用夹板外固定:利用正骨手法对骨折部位进行復位;观察患者骨折部位情况,并灵活放置棉垫;随后,选用“克雷斯”小夹板对患者掌、背、尺、桡等部位进行外固定。固定期间应注意合理控制加压稳定性,以免出现骨折移位。对于腕关节,应通过超腕进行固定,同时有效控制夹板扎带的松紧度。在复位完成后,结合X线检查观察患者复位情况。在康复阶段,应关注患者康复要点。若患者出现肢体麻木,应及时入院寻求医生帮助。康复阶段,第1周是关键时间段,患者每2 d应入院进行1次复诊,密切观察夹板松紧情况及患者五指血运、感觉和活动功能;复查Ⅹ线观察骨折端移位情况,以便于医生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小夹板。1周后,患者每4 d返院复诊1次,4周后复查X线判断骨折愈合情况,依据实际情况去除小夹板,并引导其进行腕关节活动功能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

(2)比较两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3)比较两组生活质量:使用问卷调查,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4)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性:采用腕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ooney)评估,得分越高表示腕关节功能越好。

(5)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使用Gartland-Weley功能评分评分,得分越低表示患者腕关节情况越好。

(6)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表示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表示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表示未满足上述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腕关节活动性比较

实验组Coone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腕关节功能比较

实验组Gartland-Weley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2.6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可导致患者手腕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该疾病与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因素有关,且暴力的方向、强度及患者受创时的姿势都会对伤情有极大影响。通常情况下,发生骨折后,患者骨折部位可出现较为明显的肿痛。在临床治疗期间,主要采用石膏固定的方式进行外固定治疗[3]。

然而,通过对大量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患者骨折的同时相关部位会出现肿痛问题,而在石膏固定后的康复阶段,待肿胀组织减轻后,石膏托的固定效果会显著下降,不利于保障患者肢体固定的稳定性,所以临床上主要使用夹板治疗改善这一不足。夹板外固定是我国中医骨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骨折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夹板外固定,有助于促进骨折部位固定的稳定性。同时,该疗法可以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夹板的位置和固定强度,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此外,在接受夹板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患肢血液循环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好,有利于加快肿胀消退,促进患肢功能改善。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夹板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韧带、肌腱以及肌肉等组织功能,对骨折复位效果的提升和预后健康水平的优化至关重要[4]。

因骨折治疗期间,夹板可以通过结合扎带和杠杆力等因素的约束,帮助患者平衡骨折部位肌肉张力和肢体重力,对于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一治疗模式并不会对患者其他组织功能造成影响,有利于降低肌腱粘连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从治疗安全性的角度来看,该疗法不需要对石膏进行二次更换,降低了更换过程中对骨折部位造成创伤的可能性。此外,夹板治疗价格低廉,可以充分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经济负担。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与石膏治疗相比,夹板治疗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充分改善预后[5]。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Coone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Gartland-Weley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夹板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水平相对更高,且骨折愈合用时更短,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夹板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且腕关节功能恢复快。

参考文献

[1] 于训意.中医手法整复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尺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48-49.

[2] 王瑞龙.中药外敷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4):564-565.

[3] 李跃,万春友,徐卫国,等.指套悬吊牵引结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新鲜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2018,30(5):50-52.

[4] 任太全,刘勇,孙锋,等.石膏、夹板分期交替固定在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8):86-91.

[5] 魏明,杨凤云.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J].医疗装备,2020,33(4):58-59.

猜你喜欢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分析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