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索

2023-11-01霍瑞丽李文涛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9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创业教育

霍瑞丽 李文涛

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面临着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南京工业大学秉持建设创业型大学的初心,坚持引育并举,在培养专职创业教育师资的基础上,以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发展。通过多元化的经费保障、科学化的成果评价、精准化的能效激励建立起契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历经三年多的实践,学校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相关实践可为同类型高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业型师资;创业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5-0181-04

开展创业教育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持续深入,学生创业的意愿愈发浓烈,但是实际创业率仍然较低。在创业实践中,既有创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也有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不足的情况,与此同时,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师资短缺也成为制约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一、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困境分析

一是师资数量不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2.8万人,相当数量的高校认为师资不足是顺利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瓶颈。伴随着创业教育的普及和高校在校生的人数增长,创业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将越发凸显。

二是创业理论素养不足。大部分的创业教育师资专业背景较为薄弱,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专业理论训练[1]。

三是实践指导能力不足。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教师欠缺创业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之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既无法邀请到具有创业经验的人员,也难以有效协同公务员、法律界人士、专业技术人員、风险投资商等,导致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脱节[2]。

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作为一所“工科控股”的地方高校,南京工业大学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创业型大学建设需要从产业界等领域持续汲取发展养分。关键在于补充一批高质量的创业型师资并推动现有教师转型,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业型师资队伍。

经过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已成为学校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研究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建设现代大学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师资来源多样化

创业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职业化、专兼职结合且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创业就业指导、团体辅导、个体咨询及相关活动。

1. 内部挖潜,培养专业师资

由各学院专职辅导员以及有意愿参与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组成教研室,做好创业教育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工作,引导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保证创业教育的可操作性。教研室行政上隶属于学生工作处领导,但教研室成员按照专业教师管理。将参加“了解你的企业(KYB)”、“创办你的企业(SYB)”创业培训师资班并顺利结业的教师纳入首批师资队伍。在不断扩充教研室队伍的同时,从经济、管理、法律、心理等学科聘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拥有一定创业经验的教师充实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为学生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

关注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借助各种学习形式,对现有师资进行业务培训,提升创业教育水平。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与专业培训公司合作加强“KAB”“SYB”等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分批遴选师资外出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用3年时间安排全部辅导员轮流参加创业教育技能培训,提升队伍的专业素质,增强实际授课能力。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学校将就业市场、信息管理、创业指导等工作切块分类,由专人负责,全方位打造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实现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系统开展创业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注重课程、教材、案例库、测评体系等教学资源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改革。打造“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等“金课”,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指导》等精品教材,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和创业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2. 产教融合,引进产业人才

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很强,对师资队伍的创业实践经验有一定的要求。较多的高校教师“从高校走向高校”,人生经历比较单一,缺乏在一线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经历。为此,学校面向校外实务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杰出校友等选聘创业教育导师。经学科、人事、科研、教务等部门磋商,明确了学校学科与专业发展的优先级,先行聚焦高性能材料、智能制造与医工结合三大领域,精准发力,确保了创业型师资规划与学科规划的深度融合。

现阶段,学校注重延揽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具体如有多项国外高水平发明专利和有海外创业基础的人员;已在境外开办高新技术企业,有明显技术优势和回国创业意愿的自主创业人才;有自有技术,已获得国内重大投资资助的人才;具有强烈的教育报国情怀,具备丰富的创新实践、创新管理或创业教育经验的人才。

三年来,学校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为牵引、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青年人才为骨干,注重学科、科技、人才三联动,先后全职引进和兼职聘任著名企业界人士、杰出校友、创业成功人士、创业教育培训讲师、创业教育专家学者等100余人担任“创业导师”,逐步形成丰富的创业教育专家库,实现创业教育师资的高素质、多元化。例如学校每月邀请与南京市联合选出的“海内外领军人才”来校为本科生讲学、做学术报告,以他们自身的成长、创新、创业经历,教育和启发学生。办好“大学生创业讲坛”“中小企业家创业论坛”“研究生科技创新论坛”等主题活动,通过定期邀请校外专家、教授、企业家、校友,举办各类创业讲座、报告会等方式,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理论研究水平。联系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邀请人力资源专家共同组建学生求职就业创业导师组,通过专场招聘、干货分享等形式,培训针对不同目标行业学生的求职能力和就业创业技能。邀请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校友组成职业发展与规划导师组,为后辈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帮助。

3. 内外协同,促进交流互鉴

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线上线下联动,研讨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学术交流,掌握国内外创业教育动态和趋势,把握热点、焦点问题,不断提高创业教育研究水平。设置创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以学校创业教育教研室为平台,鼓励和支持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和有关人员积极开展具有南京工业大学创业教育特色的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制订了分层次(普惠教育和英才培育)、分阶段(理论学习、素质积累、创业实践)、分专业按个性化需求予以实施的培养方案。在总结培养成效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创业教育领域学术论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创业教育教材建设,结合学校各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点,组织编写适用并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建立创业教育师资引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有计划地组织安排教师前往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高的国家和地区访学,拓宽学术视野,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二)经费保障多元化

学校设立创业教育师资引育专项经费,按不低于江苏省专项经费1■1配套,并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创业教育硬件配置、授课课时津贴等提供经费保障。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及学校各种资源,通过自筹、社会捐助、个人支持等多种渠道筹措创业教育师资发展基金。例如,利用现有资源积极申报人才项目,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参与由政府和社会资金扶持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项目;引入“天使投资”,以“师导生创”等措施促使大学生创业者队伍在创业导师等的指导下发展壮大。学校还募集建立了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用于扶持重点创业项目,着力引导学生在创业导师的带领下,面向高新技术产业、资源节约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创业实践。使各类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合理配置,保证使用效率。

1. 成果评价科学化

在成效评价方面,学校关注教师履行基本职责时体现出的价值。在人才培养上,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突出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感召力及提升学生竞争力,依托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强调教师的创业教育及其成果对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实际贡献。在创业导师指导下的学生双创成果孵化上,面向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避免“从论文到论文”的选题研究,克服工科高校的理科化倾向。推动师生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合理流动,带来更多创新前沿、产业前沿的信息,进而推进成果转化,实现新创业。

2. 能效激励精准化

在激励机制方面,实现“一人一策”,个性化拟定创业型师资的薪酬待遇及关键条款,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人才自身定位,根据人才进校后的发展状况,鼓励其融入教学一体化团队,对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生产实习、课题选题等人才培养的全流程进行完善。鼓励其赋能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组建研究团队,为本科生授课,落地面向产业的科研项目,将科研团队发展成产业技术供给端,学校享有一定创业期权[3]。实施例外管理,对产业界重要领域的领军人才及其创业教育教学采取灵活的例外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头雁效应”,探索引才、聚才、育才新机制,采取团队式考核方案,鼓励打造学科交叉、学缘结构多样、年龄结构合理的创业型团队。

三、创业教育师资工作成效

学校通过创业型师资队伍的引育,整合学术与行业资源,将化工等传统学科与时代新兴技术交叉,培养一批复合型工程创新人才,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获得奖励。通过产教融合,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企业,引导初创企业将研发中心建在学校,借力导师优质的创新创业资源,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孵化创业成果。

(一)体制机制有创新

总结提炼可推广、可复制的管理运行经验,推动创业教育师资与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取得实效。在人才引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战略设计与组织引领作用,各相关单位成员高度重视、同心协力、分工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引育计划的科学化、系统性和组织度。相关学科、学院、专业根据条件成熟度,向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报告人才引育的工作计划和执行情况,获得了精准的政策扶持和条件支撑。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助推了相关学科、学院、专业的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学校已将其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并赋予必要的权重,加强激励与约束[4]。2018年以来,学校年均引进创业型师资12人、获批江苏省双创博士19人。

(二)教学科研有成果

学校坚持以项目研究为平台,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创业教育的研究层次和研究水平,不断推进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相关师资在“南京工业大学就业网”中开设的创业网络课程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以“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开展了有关创业教育的专项研究,2018—2020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20余篇。学校定期制作反映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的巡礼集,使教师创业教育的成果直观化、亮色化。在校报开辟主题专栏,宣传创业教育师资的工作成效,每学期都在校内外媒体发表相关专题报道,扩大了学校创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学校先后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三)实践活动有特色

三年来,创业型师资积极参加第二课堂辅导活动,主动争取资源,扶持社团建设,激发创业热情,营造创业氛围[5]。学校与创业型教师及其团队紧密合作,依托其领衔的学科性公司,年均新增10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依托学科性公司的专业力量,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创業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形成省内有特色的创业教育品牌活动。年均新增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0项,立项数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1项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典型案例,1项入围第十二届全国“大创年会”展示项目。学校在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B类以上竞赛活动领域中,学生2019年获奖66项,2020年获奖141项。

(四)创业成果有孵化

学校整合南京工业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一园三区”的平台资源,发挥创业型师资的经验优势,从合作模式、合作机制建立,创业教育资源共享,大学生创业孵化配套条件提供等方面入手,理順大学生创业孵化的各个环节,实现在校大学生从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到创业孵化、最终实施创业的无缝对接,塑造了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创业孵化生态环境。学校创业型师资团队联合学校设立了专项基金,扶持学生创办的“预创业实践孵化园”入园企业,鼓励创业成功学生以盈利返还等形式充实“大学生预创业专项基金”[6]。得益于学校的扶持,在创业型师资团队的支持下,南京八天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斯梅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科宁化工有限公司等初创企业,不仅营运良好,还为同校的学子提供了就业岗位。

四、结语

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探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的有效路径。

学校还调整教师引培标准,以力破“五唯”为切口,鼓励创业型师资创设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创业教育,促进学生接触创业、了解创业、热爱创业,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敏于实践的能力,涌现了一批大学生创业人才,孵化了一批大学生创业项目,建成了一批大学生创业实体。

参考文献:

[1] 张文辉. 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实践[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0):2-4.

[2] 梁景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 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20.

[3] 覃园媛. 技工院校《电子装配》课程一体化教学探究[J]. 新一代:理论版,2022(17):23-25.

[4] 刘静静. 聚力教师队伍建设,助推学校高位发展[J]. 教育家,2023(02):48.

[5] 赵诗若,梅石. 创业型高职院校建设与教师转型的路径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8):54-56.

[6] 傅颖异. 武汉市创业孵化园运营绩效评价研究[D].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22.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创业教育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