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路径研究

2023-10-31张莉鑫

高校辅导员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新人立德树人

张莉鑫

摘 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德树人”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德育思想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的理论渊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科学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方面工作,努力探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新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2-0044-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遵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教育这项德政工程对人的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地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责任,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立德树人提出的理论渊源与现实逻辑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完善,中国共产党逐步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体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把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以及社情的基础上,对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系统论述,具有丰厚的理论逻辑和深切的现实逻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指南。

(一)立德树人提出的理论渊源

1.立德树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发展

教育首先必须培养人的灵魂和思想。立德树人的提出,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熠熠光辉,唯物史观是其中最为深刻的体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最终目标和价值旨归,[3]新时代立德树人思想是对这一理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彰显,教育者应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根本上来说,立德树人的理论源泉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立德树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德树人”思想的继承发展

立德树人关注人格养成和品性提升,这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德风尚是一脉相承的。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儒家提出的“五常”之道即仁、义、礼、智、信,业已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儒家的德不是简单的论述人的品德,而是蕴含大德(宇宙伦理)的“德”(国家伦理、社会伦理和个人伦理)。孔子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则从国家和个人层面强调以德治国和以德树人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思想还十分注重对人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如孔子所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原本相近,后天的教化和影响才使人们的志趣、爱好等出现差异。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传统思想对教育与环境在人格培养中作用的强调与重视。[4]就此而言,立德树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以德树人”思想一脉相承。

3.立德树人是对中国共产党德育思想的继承发展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形成并不断发展了德育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他首次阐述了我国的教育方針:“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5]改革开放时期,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目标,[6]他强调:“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7]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深化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党的重要理论创新。面向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立德树人提出的现实逻辑

1.立德树人的提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中国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从外部环境来看,当今世界形势云谲波诡、跌宕起伏;就国内发展而言,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有信心、也更加有能力建设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肩负着国家的重托和时代的责任,立德树人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提供了重要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形势下,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把握。

2.立德树人的提出是解决当前社会和教育问题的迫切需要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带来价值观念的冲突。一方面,科技革命的日新月异,带来物质文明的极大丰足;另一方面,不同的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极易导致人们精神迷茫和人文价值失落。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座谈时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9]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3.立德树人的提出是对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

党的教育方针从一贯强调“全面发展”到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在坚持教育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强调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了青年的现实考验和未来潜力的辩证关系,科学地阐述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只有先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国家需要、人民期待的时刻勇担时代重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创新成果和科学指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高举理想信念旗帜,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学思践悟中感受真理的魅力,追随信仰的脚步,走好青春的征程。

二、立德树人的核心意蕴

立德树人具有丰富的核心意蕴,包含“立德”与“树人”两个重要内容。其中,“立德”是“树人”的前置性条件,“树人”相对于“立德”而言则是归宿。立德树人核心内涵包含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以及怎样立德、如何树人等重要问题。

(一)“育人”与“育才”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蕴含着“立德”与“树人”,即“育人”与“育才”的辩证统一关系。立德树人回答的是“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如何立德树人”的问题。在立德树人内涵中,“育人”和“育才”是一对互相统一和贯通的关系。唯立德方能育人,唯育人方能育才。如果未能“立德”,则“树人”无从谈起,《周易》以“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对此进行了精辟分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要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全过程,“从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力量的高度,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理念与宗旨”。[10]

(二)立德树人中“德”的含义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1]第一,明大德。明大德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强化大学生涵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第二,守公德。守公德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鼓励学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第三,严私德。严私德是指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既要遵公法,也要守私德,不断提升个人品德,增强个人修养,做到崇德修身、明礼诚信。三者相辅相成,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和必备品质。

(三)立德树人包含主客体双重要求

立德树人包含三个层面,既是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也是对教育者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国家的一种要求。首先,在国家层面,坚持党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其次,对教育者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的时代要求。[12]最后,在受教育者层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实现“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三者的辩证统一,引导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到立德树人这一实践中,认真学习思政课,自觉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三、立德树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创新路径

正确把握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时代新人的前提。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工作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13]一方面,立德树人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平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路径可以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教育等五个方面予以探索。

(一)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立德树人,开启思想政治工作新篇章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教育引导,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一是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勇做走在新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二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报告为依托,通过开展党史教育专题讲座,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等红色教育,开展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是高校通过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让青年学生在聆听感人故事、学习先进事迹中深度感受时代榜样力量,深入学习英雄楷模精神,从而坚定理想信念。

(二)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立德树人,铸造思想政治工作新灵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回顾与感悟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骨髓、融入血脉,激发青年学生“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的昂扬精神和爱国之志。高校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通过开设系列高质量、重思想、强引领的课程,开展系列讲座、活动,充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领高校学生在党史学习中燃起爱国之志和家国情怀。高校还要注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立德树人,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新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4]高等教育重在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青年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要注重在创新教育中立德树人,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亮点。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新征程,加快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堂,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引导其“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15]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树立先进典型,激发青年人敢于挑战前沿、敢于探索未知、敢闯科研“无人区”“禁区”的“初生牛犊”精神,增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对科学真理、科学精神的执着追求,成为新时代理论创新、科学创新、技术攻坚战场上的“弄潮儿”“主人翁”。

(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立德树人,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新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立德树人的活水源泉和经验智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探寻在现代社会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思路和实现途径,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比如,《大学》中的“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德育资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建设,让教师学习传承“知行合一”“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念,潜心立德树人。另一方面,要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品德教育,锻造坚强意志和高尚品格。通过这些举措,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

(五)在社会实践教育中立德树人,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外延

社会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高校要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在知行合一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外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6]这为我们善用社会大课堂,讲好“大思政课”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为立德树人搭建广阔舞台。通过社会实践教育,高校大学生能够在身体力行中不断了解社會、亲近人民、把脉时代、认识中国,在劳动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塑造品格,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同时,社会实践基地也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要在实践中打造面向青年的“大思政课”,将思政课开设在田间地头、企业工厂、基层一线,开设在祖国大地上。在社会实践教育中,青年学子“勤于学、敏于思、躬于行”,而后成于思、思行并举。“君子强学而力行”,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勉励相契合,有助于在社会实践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有助于不断探索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外延。

参考文献:

[1][9][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34,44,33-34.

[2]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3]朱忆天,李莉.习近平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核心意蕴与践行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17-23.

[4]唐士其.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82.

[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0.

[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4.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02).

[10]郝平.深化“四史”教育 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力量[J].中国高等教育,2021,(12):5-6.

[1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02).

[12]在教师节到来之际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强调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人民日报,2020-09-10(001).

[13]周晶.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有效路径研究[J].时代论坛,2021,(08):92-93.

[15][16]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4,20-21.

(责任编辑:黄立清)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新人立德树人
时代新人的成长环境
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如何让十九大精神浸润学子心平
立德树人与初中地理课堂的亲密接触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基于网络舆论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