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创新趋势

2023-10-31周葆华夏雯婧

对外传播 2023年10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技术创新传统文化

周葆华 夏雯婧

【内容提要】本文首次基于专利数据库,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创新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创新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主要来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以机构主体为主(主要是高校和企业)。所针对的传统文化类型以传统文化总体为主,其次是语言文字、传统建筑或古迹、文物或博物馆等,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创新占比最多的是虚拟现实技术,随后包括数字化系统和平台、展示装置或系统,以及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研究结合经验发现对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技术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 国际传播 技术创新 专利

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如何与新兴技术结合?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历时性的发展趋势和区域性的分布特征如何?哪些主体参与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创新?具体针对哪些传统文化类型?哪些新技术得到应用?回溯以往文献,现有涉及科技与中国国际传播关系的研究主要在理论思辩层面展开,提出应该抓住科技发展机遇,进一步丰富中国文化的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效能①;因应技术革新重视传播中的权力结构和内容构建,优化国际传播评价体系②;科技赋能国际传播,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出海的数字基建③。也有研究聚焦特定技术,探讨诸如数字游戏等新技术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④。不过,目前还缺乏对于传统文化传播技术创新比较系统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希望突破這一学术囿限,通过专利数据库,分析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创新。

我们使用“文化”为核心关键词在谷歌专利数据库中进行搜索(设定时间为2010年至今,地区范围为中国大陆),初始获得14186项⑤。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人工逐一阅读的方式筛选符合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技术应用的专利,最终获得655项⑥。两位作者采取共同讨论、逐一确认的方式对全部数据进行了编码。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创新的技术应用:时空和主体分布

首先,研究发现,从2010年至今,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相关的技术专利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图1),2010年仅有4项,2011年最低(仅有2项),2021年则达到最高(113项),2022年有91项。若以五年分期,2010-2014年共有43项(平均每年8项左右),2015-2019年迅速增长到272项(平均每年54项左右),2020年以来已有340项(平均每年85项左右),充分显示出社会各界对于运用技术创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热情。

从空间分布看,专利申请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其中申请专利最多是广东省(72项,占比11.0%),其次是北京市(63项,占比9.6%),第三是江苏省(48项,占比7.3%),随后依次是浙江(43项,占比6.6%)、湖北(42项,占比6.4%)、河南(40项,占比6.1%)、陕西(37项,占比5.6%)、山东(35项,占比5.3%)等,相对较少的是西藏和海南(分别有4项)、宁夏(1项)。由此可见,针对传统文化传播提出技术专利的主要来自两类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广东、江苏和浙江),以及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如陕西、湖北、河南、山东)。就大区分布而言(表1),东部地区专利申请的数量最多(占比近一半,47.8%),中部、西部和东北则依次减少。

传统文化传播技术创新的主体以机构为主,占比高达85.2%,其中单一机构占比80.8%,机构合作占比4.4%;申请专利的个人占比为14.5%,其中个体和合作分别占比13.4%和1.1%,另有0.3%的专利为机构和个人合作申请(表2)。

具体分析其中的机构申请主体(N=561),发现高校占比最高(322项专利,占比57.4%),其次是企业(214项,占比38.1%),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占比则较少(表3)。从历时性变化看,2010-2014年,高校和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44.4%和50.0%,即当时企业申请与传统文化传播相关的技术专利更为活跃;但是到2015-2019年,两者的占比已经改写为56.0%和38.9%;2020-2023年则分别占比60.1%和36.1%。由此可见,可能由于国家政策和科研制度的倡导,高校开展与传统文化传播相关的技术创新变得日趋活跃,成为主力军。

二、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类型

本研究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具体类型划分为18类(表4),结果发现:技术创新专利所聚焦的传统文化以泛化性的传统文化总体为主(179项,占比27.3%);其次是语言文字(96项,占比14.7%),第三是传统建筑或古迹(65项,占比9.9%);占比超过5%的还包括文物或博物馆(39项,占比6.0%)、区域与民族文化(39项,占比6.0%)、传统工艺(38项,占比5.8%)、传统文学与国学(34项,占比5.2%),以及传统民俗(33项,占比5.0%)。值得重视的是,样本中反发现了一项关于中国古代科技(计量技术)的传播创新技术专利。这方面有待继续加强。

就历时性变化看,研究发现三个时间段(2010-2014年,2015-2019年,2020年至今)的传统文化聚焦存在差异:第一,面向传统文化总体的占比逐步上升,从18.6%变成24.6%,再到30.6%,说明研究更加追求技术应用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普适性;第二,聚焦“语言文字”传播技术创新的比例逐步下降,从25.6%变成15.1%,再到12.9%,说明早期汉语的对外教学和传播占据较大比重,现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则日趋丰富化、多元化;第三,有若干传统文化类型在第一个阶段没有出现,到第二和第三个阶段才开始出现,包括区域与民族文化、传统村落文化、中医药文化、传统身体表演艺术、传统农业文化、传统宗教文化、传统服饰文化,以及作为其他的古代科技等八类。

从不同区域的专利申请主体比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对“传统建筑或古迹”的关注程度(占比分别为11.5%和10.4%)比西部和东北地区更高(占比6.7%和7.6%);西部地区对区域与民族文化(占比15.1%)、文物或博物馆(占比8.4%)和传统村落文化(占比6.7%)的关注程度比其他地区更高;东北地区对语言文字(占比22.8%)的关注程度比其他地区更高。

从不同类型的机构主体比较来看,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传统文化总体的关注上基本一致(占比分别为27.3%和29.0%);企业对传统建筑或古迹的关注程度(占比16.4%)比高校/科研机构(占比7.3%)更高,而高校/科研机构对语言文字和区域与民族文化(占比分别为17.0%和9.4%)的关注程度比企业对其关注度(占比分别为9.3%和1.4%)更高。

三、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创新的具体技术类型

本研究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创新的具体技术类型划分为17类(表5),结果发现:占比最高的技术应用是虚拟现实技术(120项,占比18.3%);其次是数字化系统和平台(99项,占比15.1%),第三是展示装置或系统(98项,占比15.0%);占比超过5%的还包括计算机视觉(77项,占比11.8%)、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61项,占比9.3%)、交互装置或系统(45项,占比6.9%),以及语言翻译技术(33项,占比5.0%)。应用相对较少的技术包括机器人、物联网和游戏等。

这些技术创新出现最早的包括移动端及其应用、语言翻译技术等,它们均在2010年就已经成为专利申请的技术应用;有些则出现相对较晚,如深度学习、知识图谱、区块链和物联网,在2016年才成为专利申请的主要技术。本研究特别关注了从2022年11月底异军突起的 ChatGPT等大模型技术应用,发现尽管部分专利涉及到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或预训练模型,但直接以大模型技术为主要技术重心的传统文化传播创新应用还不多见(只有个别研究提及)。

研究分析了技术应用分布的时空和主体差异。从时间维度来看,一些新技术应用在2015年以后得到了快速增长。例如: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占比分别从第一阶段的4.7%和0%,增长到第二阶段的8.1%和2.2%,以及第三阶段的10.9%和5.0%;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占比从第一阶段的4.7%快速增长到第二阶段的16.2%,以及第三阶段的21.8%。相应地,语言翻译技术的占比则从第一阶段的11.6%降低到第二阶段的5.5%,以及第三阶段的3.8%。在地区分布上,东部和中部地区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比例(分别为22.0%和18.8%)高于东北和西部(分别为13.9%和10.9%),不过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数据技术上的应用却并无优势。就专利申请的机构主体而言,高校/科研机构在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应用上(占比分别为10.9%和5.9%)高于企业(占比分别为7.9%和0.9%);企业对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化系统和平台(占比分别为22.0%和19.2%)的应用程度高于高校/科研机构(占比分别为16.4%和11.1%),对区块链应用的热情也高于后者(占比5.6% vs.1.2%)。由此可见,高校/科研机构更加关注数据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企业则对呈现/体验、系统/平台建设等应用技术更为投入。

四、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创新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

本部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几种主要的技术应用进行案例分析。首先,虚拟现实(VR、AR、三维场景等)作为一种涵盖多媒体、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仿真、传感等多种新兴技术的交互性数字媒介,通过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创建高逼真的虚拟空间,使用户获得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使中华文化传承向新的空间维度延展,有潜力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例如,清华大学开发了“一种基于扩展现实技术的城市文化游戏交互系统”(2023),以改善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记忆断层现象,以及现有的偏单向输出且互动性较弱的国际传播方式。该城市文化交互系统设置了包括城市增强现实游戏模块(AR轻度交互)、古迹混合现实游戏模块(MR重度体验)以及数据流转模块在内的三类分区,基于XR技术构建实景开放游戏地图,扩展历史街区文化和历史古迹背后的故事。以山西大同为例,用户可以在大同AR游戏《寻觅三代京华》里完成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游戏,在云冈石窟MR游戏《云石言》、悬空寺MR游戏《悬梁志》和华严寺MR游戏《华塔藏》中体验穿越重建之旅。这些都可以为面向海外受众的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播带来契机。在另一项与戏曲文化传播相关的专利技术里,天津大学发明了“一种沉浸式动作VR学习系统中基于体感交互的设计方法”(2023)。除了场景漫游和沉浸式动作展示等功能模块外,他们引入信息更多元、交互更自然的体感交互技术(Somatosensory interaction),将传统京剧的动作学习以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展现出来,给予受众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反馈,能让其沉浸在京剧学习的过程中。以《霸王别姬》为例,该技术利用C4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构造虞姬这一角色的具体形象特征和服饰妆容特点,基于“恭王府大戏楼”搭建所需AR虚拟场景,辅之以Kinect动作识别模块和Unity3D开发引擎,对于京剧的国际传播具有價值。

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广阔前景。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图谱、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播朝着更加智能、精准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其中,数据挖掘(data mining)和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在数据分析、预测建模和智能推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帮助优化传播策略和提高传播效率,助推传统文化出海。例如,安徽大学的一项专利“基于改进构造性覆盖类算法的数字文化可视化方法”(2022),通过聚类算法挖掘处理大量零散而不成体系的徽州历史名人信息,并通过可视化手段高效展示,推动徽州文化的国际传播。深度学习技术(deep learning),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坏神经网络(RNN)等模型,具有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信息的能力。云南师范大学的“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民族文化资源聚类分析方法”(2019)采用doc2vec来处理大规模民族资源文本数据。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技术有机连接多领域知识实体及其关联关系,有助于精准理解和分析大规模的复杂数据。“一种文博知识图谱系统构建方法”(2023)针对博物馆存在的大量实物收藏和知识相对碎片化的情况,构建文博知识图谱系统,实现三维图谱的可视化开发以及智能交互。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还提出接入ChatGPT大模型工具,实现知识图谱的智能化回答和个性化推荐,使文物历史知识的展示更为生动,为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计算机视觉技术(computer vision)作为一项研究如何使计算机系统具备对图像和视频的智能感知和理解能力的前沿技术,核心目标在于从视觉数据中提取高层次的语义信息,包括物体识别、场景分析、运动跟踪检测和三维重建等,以达到模拟和复刻人类视觉系统功能的效果,因而在古文字、古建筑、古代绘画和壁画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现有纳西族文化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无法提取单个民族文字的情况,中央民族大学的“一种东巴文的文字切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2022)使用了该项技术,按照东巴文图像中横线位置的特征对其进行图像切割处理,然后将所得图像输入用以识别特定目标的检测模型,其中包括骨干特征提取网络、加强特征提取模块和检测头模块,根据输出结果得到带竖线位置的东巴文行图像,实现单个文字的提取。“一种洞窟壁画数字化还原方法”(2012)借助计算机视觉技术解决洞窟壁画在层次和色彩方面的还原问题。“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图像处理的陶瓷纹饰提取方法”(2020)提出结合卷积神经网络(U-2-Net)和计算机视觉处理方法的新型陶瓷纹饰提取技术,均为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助力。

数字化系统和平台、展示装置与系统,以及交互装置与系统同样占据较大比重。其中,数字化系统和平台主要指向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过程(包括数据库建设、网络平台打造等)。例如,“基于大数据的戏曲文化旅游在线平台”(2020)通过构建全国各地剧院、古戏台、戏曲博物馆、戏曲人物以及戏迷票友协会等多个数据库,应对传统戏曲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碎片化、资源分散、融合受阻等现实问题。戏曲在线平台的搭建不仅有助于保护和挖掘各地区各民族的戏曲资源,还为文化产品周边生态系统提供更为多样的补充。另一方面,展示技术,特别是交互装置技术同样改变了文化传播的媒介形式,通过互动式文化体验,使受众从被动接受者转为积极参与者,从而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的粘黏性与吸引力。例如,“一种影像投影互动演示装置及施工方法”(2021)指出,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通常采用在屏幕上随机播放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的方式,观众无法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选择,因而提出一种影像投影互动的演示装置。此系统通过分层投影与互动传感器,实现城市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影片的交互式展示,提升观众的自主选择与学习体验。“一种基于墙面投影的羌族文化及语言的辅助教学装置及方法”(2022)也以趣味互动形式传递羌族语言文化,结合体感互动、红外触碰和语音识别等技术,显著提高参与者的学习效率。

五、小结

综上,本文首次基于专利数据库,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创新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证研究,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第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创新已经得到高度重视,呈现明显上升的发展趋势。针对传统文化传播提出技术专利的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地区和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以机构主体为主。其中高校和企业是最主要的两类机构,在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二,所针对的传统文化类型覆盖18类,以普适性的传统文化总体为主,其次是语言文字、传统建筑或古迹、文物或博物馆、区域与民族文化、传统工艺等。早期对外汉语教学和传播占据较大比重,近年来则日趋多元化,区域与民族文化、传统村落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的关注度明显上升;第三,传统文化传播的技术创新覆盖了17类。其中占比最多的是虚拟现实技术,随后包括数字化系统和平台、展示裝置或系统、交互装置或系统,以及包括计算机视觉、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在内的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数据技术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本文的经验发现也提示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技术创新的若干发展方向:第一,传统文化传播技术创新的地区与主体均衡性可以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科研机构可以在这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第二,传统文化的类型多元性还可继续扩展,目前主要集中于传统建筑或古迹、文物或博物馆等主要类型,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古代思想传播的技术创新则相对不足,这可以成为未来发展的增长点;第三,大模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影响和改变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形态,传统文化传播应该加强对这一新兴前沿技术的应用探索;最后,本研究所分析的专利技术尽管都具有用于国际传播的潜力,但如何更好地实际落地,更有效地针对国际受众,不断增长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A060)、国家社科基金人才项目(22VRC186)、复旦大学文科先导和创新团队项目(IDH3353070)的阶段性成果。

周葆华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研究员,复旦大学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研究员;夏雯婧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

「注释」

①程曼丽:《新时代中国价值的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中国出版》2023年第13期,第5-12页。

②周庆安、刘勇亮:《以中国为方法:全球化格局下国际传播效能再探讨》,《中国出版》2023年第13期,第13-18页。

③史安斌、朱泓宇:《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理论升维与实践创新》,《新闻与写作》2023年第7期, 第45-54页。

④何威、牛雪莹:《数字游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趋势、方法与特点》,《对外传播》2022年第9期,第21-25页。

⑤“谷歌专利”数据库被认为是一个可以有效代表技术创新应用的数据来源(网址https://patents.google.com)。参见吕舒宁:《场域视角下的新闻技术创新》,《传播与社会学刊》2022年总第59期,第147-175页。

⑥需要指出,专利介绍中一般采用“传播”概念,很少直接采用“国际传播”的表述,但具有国际传播的潜力。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技术创新传统文化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