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价值及发展路径
2023-10-31刘睿媛
刘睿媛
摘要: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数字化教育变革的时代要求,更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现阶段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存在职业院校对数字化转型内涵理解不当,部分职业院校由于负担过重而无力应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挑战。职业教育只有通过重塑人才培养定位、强化制度保障、打造资源引领、夯实数据赋能等路径,才能切实培育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产教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8-0064-04
随着全球信息化、数字化的飞速发展,“数字”“智能”“对话”等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核心词。如何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球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科技与教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因此,职业教育要立足现阶段发展形势,进一步明晰存在的问题,探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性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数字化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了职业教育体系的运行结构,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化背景下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需要厘清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现状。
(一)职业院校未正确理解数字化转型内涵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下我国职业院校正在进行的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教学改革,其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对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核心要义是否具有科学认识与正确理解。然而,部分职业院校工作人员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国家政策和普遍性内涵不够了解,大大影响了这场数字教育革命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耗费论”,将数字化转型视为一种“昂贵”的教育投资和耗时耗力的教育工程,且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第二,“事不关己论”,将数字化转型视为“重点示范校”该做的事情,认为与普通学校无关;第三,“观察等待论”,将数字化转型视为“即时性”教学改革,认为只是在当下这个时间段内被提倡,不会被持续性推广。
(二)部分職业院校无力应对数字化转型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建设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和先进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因此,它是一次成本投入高、周期运行长、效果呈现慢的教育工程,其成本并非每一所职业院校都能承担。一方面,部分职业院校的资金储备相对滞后,无法担负教育改革的运行成本,比如数字化资源、数字化软件、数字化平台等的系统改造与升级;另一方面,大部分职业院校不能提供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无法有效解决教师数字化技术技能薄弱的问题。
(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我国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动态调节作用,致使优质教育资源涌向经济发达地区,没有形成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与互动的良性循环,加深了我国职业教育的两极分化趋势——经济发达地区借助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发展得越来越好,经济落后地区因资源匮乏愈发落后。因此,尽管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弱势群体仍然缺少拥有优质数字资源的机会,阻碍了全体教育对象的协同发展。
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取向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理路。
(一)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应然要求
为应对全球数字化发展战略,教育部于2022年开启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从此拉开了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序幕,在政策制定、校园建设和项目行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我国数字化经济已进入全方位扩展期,产业结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并逐步转型、优化和升级[1]。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职业院校应与时俱进,主动适应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的要求,顺势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数字化转型与产业链、信息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无缝衔接与有机融合。
(二)数字化教育革命的时代要求
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ChatGPT等全新数字技术将全球发展带入第四次革命——数字革命,这场革命是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变革性和颠覆性的革命,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根本性的生存之问。职业院校需要培养一大批高质量复合型的数字化技术技能人才,为建设人才强国提供有力的数字化服务与战略性支撑。因此,职业院校只有顺时而变,顺势而为,重新定位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目标,全面升级数字化教育内容,主动创新数字化教育手段与策略,才能打赢这场“教育持久战”。
(三)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新一代智能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席卷市场、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逐步取代了过去占据主导地位的机械性劳动、简单重复性劳动以及低能级性劳动。社会快速变革,个体须主动提高自身综合性数字素养,从而成为更加具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迫切要求职业教育为其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优质教育服务,促使职业教育更聚焦个体内在需要,更满足个体发展要求,更能激发个体创新性思维,更能培养个体数字化素养。正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应为个体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教育和服务[2]。
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发展战略,破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理念更新以及实践模式逐步优化,实现数字化转型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的目标,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需要主动变革,创新发展路径。
(一)重塑人才培养定位
当今社会正处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大变革的全新时代,世界经济正在进行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场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教育革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念与思维方式应渗透于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每节课的教学之中[3]5,使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如盐融水”般融入每一个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课堂,使课堂有用、有趣、有效。
首先,职业教育应重塑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培养满足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产教校企深度融合为根本方针,合力打造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能量,促使学生实现积极、主动、向上式发展,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人文素养和数字化能力。
其次,职业教育应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数字教育技能,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开拓学生的专业思维、数字思维、智能思维,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信息化职业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从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最后,职业教育应提高管理者对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职业教育管理者应立足学校整体规划,明确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把握“立德”“育人”“铸魂”的正确理念,正确处理好“有用和易用的关系”“高效和高端的关系”,切实保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能为职业教育发展发挥实际“作用”和“效用”,提高自身数字化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强化制度保障
职业教育转型的关键路径之一是“理清依靠什么进行根本转型”和“追问职业教育如何转型”[4]。
首先,职业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学校特色、校内外教育资源、岗位实践、学生发展实际,制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可参照的体制机制,从而明晰数字化转型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逐步健全数字体系新生态的转型模式、组织方式和实施流程,动态优化体制机制标准。
其次,健全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制度。一方面,通过实施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培训计划,学校管理层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培训,广泛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使师生的“教”与“学”活动能够处处彰显数字化特色,全方位提高师生的数字综合素养和数字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多次开展融通深度大数据学习的信息化培训,帮助教师逐步优化数字化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师的数字化技术技能应用水平,从而强化教师的数字意识,全方位提升教师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数字化应用水平和综合数字素养。
最后,健全数字化技术服务制度。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迫切需要全员提升数字素养。职业院校应大力提高各业务部门的数字化服务能力。职业院校业务部门是服务各项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为学校各项活动的运转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人员的数字化素养对学校数字化转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应不断完善数字化技术服务制度,有效利用校内外资源大力提升技术服务水平,为教师参与信息化大赛和教师能力大赛提供强有力的数字技术支撑。
(三)推动资源建设
数字化资源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其“质”与“量”是影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点[3]5。
一方面,国家层面应采取最佳路径优化职教智慧教育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比如专业人才培养中心、课程与教材中心、微课资源中心、虚拟实训中心、在线精品课中心、师生服务中心等,推动数字化资源真正服务于多元化平台建设,丰富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元素,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促成数字化思维的真正形成。应不断建设并逐步完善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制度,全方位合力打造国家、省、市、校、社区五级联通机制。另一方面,应切实加强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及数字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捕捉最新的数字化理念,提高数字化服务校园建设的水平。始终坚持校企深度合作,校企合力开发职业技能培训新模式,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为教师提供多元化数字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邀请企业导师走进课堂,实现校企合作共建数字校园的共赢局面。有效制定并逐步优化数字校园建设的评价体系,立足数字校园现有的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持续化维护和客观性评价,形成更为优化的资源配置,从而明确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向,推动数字校园实现“内涵式”“卓越式”“科学式”发展。
职业院校要立足师生“教”与“学”的内在需求,掌握时代发展最新资讯与资源,丰富数字化内容建设,优化数字化平台功能,为师生提供更加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人性化的服务。学校还可以树立数字校园建设的典型,通过多元数字化宣传方式,推广数字校园建设的优秀做法和成功案例,为深化校园数字化建设提供参照路径。
(四)强化数据赋能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服务方式、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核心要素方面[5]。如何强化数据赋能,实现职业教育的服务精细化、学习个性化、教学分层化、评价科学化,是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
首先,建立数据共建共享机制。职业院校应积极建立数据中心,将学校内部基础运营数据(如日常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数据)与学校外部公共数据(如校企合作、学生就业、人才培养评估等数据)相融通,打造职业教育数据库,为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其次,深度挖掘数据的内隐价值。学校要健全职业教育的管理平台功能,通过平台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学习成果等过程性数据,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提炼,最终形成有效的可视化分析图,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且直观的教学评价,为教师提供可参考的教学改进建议。学校利用平台资源的反馈情况,实现数据分析、总结与服务等多项功能,为职业教育行政部门实现服务精细化、评价科学化、管理高效化提供强有力支撑。
最后,推动职业教育业务再造。数字化即数据的业务化,数字化转型即数据业务的再创造。职业院校通过收集、挖掘、分析、总结数据,按照数据组织和管理各项业务,有效地打破了数据之间的割裂状态,有利于实现“数据对话数据”的新模式,建设一站式职业教育数据服务平台,再创造职业教育数据化新生态。
在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崭新时代,职业教育应主动顺应时代之势,进行数字化创新性变革,培育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产教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格局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新生态,助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快速实现,展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新风貌。
参考文献:
[1]杨勇,林旭,康欢.信息技术助力职业教育生态重构:内生逻辑、标靶方向与推展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9):24,27.
[2]郅庭瑾.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育:诠释、悖离与超越[J].上海教育科研,2013(4):5,8.
[3]韩锡斌,杨成明,周潜.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11).
[4]顾荣军,马玉菲,周凯.智能时代职业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时间困境与路径突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4):18.
[5]黄孝章,代曼宁.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1(42):65,68.
责任編辑: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