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非遗美育课程建构的实践与思考
2023-10-31郑鹏
郑鹏
【项目简介】
基于国家文化发展与振兴战略,淮安市淮阴小学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核心素养内涵理念,提出小学非遗美育课程项目建设。该项目通过创生环境、开发课程、建构范式,打造有鲜明印记和特色内涵的美育品牌,来化解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带来的非遗传承与发展困境,助力家乡和民族文化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内涵,被列为江苏省2021中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内涵项目。
摘要:“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聚焦点和指向,在建立非遗美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核心素养导向下非遗美育课程的建构,应当以儿童为中心,以课程为抓手,以育人为指向,通过创生环境、开发课程、建构范式,打造有鲜明印记和特色内涵的美育品牌,促进以文化为旨归的学校内涵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遗存;非遗文化;美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8-0029-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体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丰富艺术课程内容,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因此,学校结合区域内丰富的非遗文化資源,以“课程”为载体,以“美育”为形式,建构体现学校个性的“非遗美育”校本课程。
一、非遗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研究背景
(一)地域文化遗存急需抢救与保护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淮安市淮阴小学位于古盐河与古黄河之间,周边有千年古县、母爱之都、韩信故里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拥有淮阴布艺、剪纸、西坝武术、马头灯舞等4个省级非遗传统项目、6个市级非遗传统项目、61个区级非遗传统项目,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非遗项目面临传承与发展困境,作为以弘扬家乡和民族文化为己任的淮阴小学,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有条件为地域文化遗存的抢救与保护做出努力,通过开展非遗美育教育传承家乡文化和民族精神。
(二)非遗物态资源急需整合与利用
在学校非遗文化教育中,物态资源的整合同样非常重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涉及不同领域、遍布市内不同地区的众多非遗物态资源急需得到保护。如何将这些非遗物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利用,使其有助于学校特色发展,同时提高学生对非遗资源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学校在教育理念、课程内涵、推进策略、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顶层规划、学术引领和智力整合,综合推进物态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同时,学校借助与中国教育科学院合作办学契机,邀请中国教育科学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团队到校指导建设方向;与淮阴师范学院组成结对单位,聘请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教授为项目指导专家,助推项目实施;聘请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许亚玲,“兰亭奖”得主吴自标,剪纸名家庞玉超等10余位本土非遗传承人为学校的专业指导老师,传授技艺、培育师生。在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引领下,师生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学校课程体系急需补充与优化
《中华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由启蒙教育入手,介绍中华民族重要历史人物、传统节日、节气与风俗、发明发现、特色技艺等,培养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同时,2022版的艺术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在开好音乐、美术、书法的课程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艺术课程,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1]。小学非遗课程的建构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价值,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文化自信急需提升
非遗美育课程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非遗美育课程的建设,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学校着力打造非遗美育新范式,让学生浸润于非遗文化氛围中,以美立德,以美治言,以美导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教育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厚植了爱国情怀。学习非遗艺术和技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和力量,提高其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审美情趣。通过学习非遗技艺,学生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建立非遗美育课程体系的实践路径
非遗美育课程是提升学生美育能力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学校通过非遗美育特色文化建设,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营造育人环境,构建非遗美育课程,搭建育人平台,建设非遗美育社团,打造新型课堂样态,探索非遗美育实践路径,促进学生、教师、课程共同成长,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目标。
(一)创生环境,整体规划
环境是学校课程建构的外像体现,学校遵循“一切美好源于双手创造”的教育理念,科学规划整个校园的生态环境,使校园的每一个场景和每一个设施不仅具有美学的装饰价值,更要成为非遗文化艺术的杰作,并以此形成独特隐形的课程,具有美学文化内涵,在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2]。
1.设计楼廊墙径,凸显文化内涵
学校的楼廊墙径融合非遗文化元素,打造民间文学长廊、民俗文化长廊、淮海戏“小荷花”文化长廊、淮小印社美育长廊、红剪刀艺术长廊、“鞠通”中草药长廊、淮扬美食长廊等极具地方特色的七大非遗文化长廊,在各楼的主通道布置学生非遗美育作品展示区,建设“非遗馆”成果陈列室,各教室设置非遗美育文化区,普及非遗美育的相关知识,真正从内而外呈现非遗美育内涵。
2.打造主题景观,营造非遗空间
学校注重非遗美育主题景观的打造,创设“一楼两场三苑四坊”,通过建楼、设场、置苑、搭坊,整体构建教学载体。学校修建非遗美育文化楼,布置10余间专用功能教室;兴建能容纳500人的“淮小剧场”和占地30余亩的行知农场;设计以医药、美食、曲艺为主题的鞠通苑、淮扬苑、荷花苑;搭建兰亭坊、布艺坊、红剪刀坊、精武坊四大工作坊。这些主题景观让非遗文化愈加鲜活生动,为传承非遗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和艺术品质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开发课程,活化非遗
多元的课程开发将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形成。学校在非遗课程体系建构中坚持以“围绕非遗核心,满足学生需求,提高艺术素养,凸显办学特色”为总体目标。在非遗课程体系建构中坚持“非遗课程人人参与,拓展课程适时补充,研究课程个性发展”的课程实施策略。
1.落实非遗课程,让课堂“动”起来
非遗课程是指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课程,非遗课程的设置应该依托于国家课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学校在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同时,鼓励各学科教师积极探寻非遗课程与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并以美育为导向,在非遗领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形成主动审美的意识,活化课堂形式,创新课堂样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体验,形成以非遗为内容、美育为形式的“育美”新范式。
2.研发拓展课程,让非遗“活”起来
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宗旨,着力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3]。学校在已有行知田园课程基础上,整合完善民间文学、传统的美术、曲艺、医学、体育等课程,共计40余种拓展课程,占校本课程总数的50%。同时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带领学生走进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长廊、淮安市美术馆、淮安大剧院等校外非遗基地开展实境体验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非遗场景中学习。
3.深化研究课程,让非遗“亮”起来
研究型课程是以问题为起点、以研究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力,强调团队合作,重视实践体验的一门课程。学校积极统筹社会资源,使周边艺术场馆成为非遗美育课程的研究基地。引导学生“跟着读本去旅行”,踏入研究基地,编写《非遗美育》研学手册,设计《非遗美育课程评价标准》。开展“我是非遗小达人”争章活动,引导学生走近非遗、学习非遗、研究非遺、传承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与非遗一同生长。非遗成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热爱祖国,厚植家国情怀的纽带和桥梁,打通了课堂与生活的藩篱,融通了书本与实践的界限,使学生既在生活中学非遗,也在非遗中历成长。
(三)滋养师生,厚植情怀
在非遗美育特色文化建设中,教师是发展的源泉,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渠道、多个层面加强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使教师成为技艺精湛、勇于创新的非遗传承人。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多个平台、多种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传承非遗。教师更加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学生在课程活动中逐步形成“博爱尚美”的气质,逐步培养“淮娃”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品质,涵育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同时,学生通过校内外各类各级非遗平台进行特长展示,不断开阔眼界,使尚美“淮娃”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1.整合人才资源,夯实梯队基石
学校充分发挥集团总校的优势,有效整合集团各校师资力量,成立了共计40多人的非遗文化研究专业团队。学校还根据课程类别组建非遗美育名师工作室6个,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2.打造非遗社团,涵育守艺少年
社团活动是非遗美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学校整合多方资源,开设了40多个校级非遗社团,为学生们提供喜闻乐见的课程“自助餐”。学校于每天下午开设1小时的社团活动,真正实现教育部关于学生体艺“+1”的要求。每个学期,学生通过申报“非遗美育”课程护照来获取积分。通过申报校园“非遗吉尼斯”,评选“非遗美育达人”,每个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至少能够掌握两项非遗技艺。
(四)拓宽路径,以创涵美
1.开展主题活动,普及非遗知识
学校利用学校非遗文化场馆每周一次开展非遗主题班队活动,每月一次邀请省、市、区非遗协会专家来校或借助网络直播平台开展非遗文化的讲座,每季一次走进社会非遗文化场馆。通过一系列非遗主题的美育活动,教师和学生对当地的非遗资源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也加深了师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组织非遗竞赛活动,丰富美育内涵
学校定期开展非遗知识竞赛、非遗纪录片制作、非遗创新大赛等各类校级竞赛活动。在每次活动中,学校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社会人士参观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非遗知识,展示才艺,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非遗传习积极性。同时学校还选拔优秀节目参加“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等各级各类的展演活动。
3.拓展家校社协同路径,营造美育氛围
学校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和家长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找散落在各个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将其融入大型节日主题活动,丰富传统文化体验,夯实主题教育实践,策划志愿服务和社会活动,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非遗美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校逐步形成了独特的非遗美育教育风格。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从显性文化到隐性文化,都散发着独特的非遗美育文化气息,促进师生不断探索非遗美育教育样态,不断丰富学校“非遗美育”文化内涵和外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2]张帷玮.非遗进校园活动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N].中国教育报,2021-03-01(11).
[3]朱黎兵.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非遗+教学实践研究[N].中国教育报,2021-04-08(1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