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1+X 证书制度、岗课赛证融通创新高职助产人才培养路径

2023-10-31初钰华崔亚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融通助产职业技能

初钰华,崔亚敏,赵 雪,刘 颖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指出,推动“岗课赛证融通”综合育人,提高教育质量。《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1](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实施1+X 证书制度,为人才培养工作及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和创新实践[2]。本文针对高职助产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困惑,从技术岗位需求出发,依托1+X 证书制度和岗课赛证融通,创新高职助产人才培养路径,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1 高职助产人才培养中的困惑

1.1 如何落实课证融通

《方案》明确指出,试点院校要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调研中发现,1+X 证书制度与专业课程融会贯通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比如,现有学历课程与证书考试内容没有衔接,授课内容与证书考试内容相关性较低,多采用集中培训、业余训练等方式完成1+X 证书培训及考核,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同时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影响了职业技能提升效果。只有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践中融入1+X 证书考试内容,做到整体规划、同步设计,才能进一步推动“1+X”证书制度的贯彻落实[2]。

1.2 如何实现岗课融通

《方案》强调要深化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场所、资源,协同开展教学培训与评价组织工作,加强高校与企业在相关领域合作项目与试点工作的统筹衔接。这说明1+X 证书制度不是简单的考证,而是更注重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社会实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目前,由于岗位、课程、证书等的对象定位、实施主体、需求等不同,其基本特征也不一致,导致在标准、流程、评价等方面存在差异,整合难度较大[3]。同时,单纯采用理论知识+技能的双重考核模式,也不能高效考核学生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这就要求高职高专在精准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新方法,加强与相关行业、对口企业、政府部门的沟通,做好调研分析工作。

1.3 如何实施赛教融通

引导创新、落实任务、强化竞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探索岗课赛证一体化育人模式,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生态。但目前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中融入竞赛内容、竞赛标准的力度较小。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积极参与各类大赛的同时构建有效的赛教融通机制,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2 依托1+X 证书制度、岗课赛证融通创新助产人才培养路径的措施

依托1+X 证书制度、岗课赛证融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岗课融通:课堂中融入企业文化、综合素养、行业规范,将学校教研成果注入行业企业,将行业企业大师作为教学资源引入教学实践。(2)课证融通: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内容,转变教育教学思维及方法手段,依托1+X 证书制度推进“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3)赛教融通:在人才培养路径中融入各级职业技能竞赛标准,编写助产技能与综合能力训练教材,建设虚拟仿真助产实训基地。综合以上各方面,结合助产岗位群和行业发展需求分析,明确人才培养路径,细化人才培养方向,多渠道培养助产人才。结合1+X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各级竞赛标准,促进教学活动适应职业化、专业化发展[4],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具体措施如下。

2.1 完善“双主体、全过程、多元化”的助产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双主体、全过程、多元化”的助产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1)“双主体”即专任教师与企业师傅在岗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企业两个场所传授理论知识,指导岗位技能,确定毕业生的职业定位,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与道德教育。(2)“全过程”即专兼职教师共同研讨,使教学过程无缝衔接工作过程,做到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考核评价标准等融会贯通,将敬业精神与专业素养培养融会贯通。(3)“多元化”即融合1+X 证书制度,开展多方位人才培养,如产后恢复、中医护理、母婴护理、涉外护理等。在满足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同时,实现素质教育的全程化、教学资源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以此培养学生的职业修养、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专科技能和综合素养,最终成为适应岗位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图1 “双主体、全过程、多元化”的助产人才培养模式Figure 1 A "dual subject,full process,and diversified" midwifery talent training model

2.2 优化“以岗定课、以课融证、多方向发展”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学校教学和科研成果注入行业,行业师傅的技术、临床案例、项目等融入课程教学,实现以岗定课;结合1+X 证书制度,将行业文化、职业素养、行业标准融入课程,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1+X 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引入课程,实现以课融证;对接健康服务产业,面向国内外医疗机构、母婴护理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护理、助产及母婴保健岗位,实现多方向拓展,并融入创新创业内容[5],优化模块式课程体系(见图2)。

图2 “以岗定课、以课融证、多方向发展”的模块式课程体系Figure 2 Modular course system with "post based course,course integration,and multi-directional development"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以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素养为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以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以培养核心胜任力和职业素养为主,能力拓展模块以培养职业拓展能力为主,职业方向模块以培养学生面向助产相关岗位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为主[6]。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和医养健康产业,结合1+X 证书制度与省级职业教育中医特色母婴护理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积极设立母婴护理、产后恢复、中医护理、涉外护理等方向,扩大助产服务领域。以此培养中医助产、养生保健人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能在国内外各级医疗机构工作的涉外高级助产人才,培养能从事母婴健康指导与综合干预、进行母婴健康管理的人才。通过设立不同专业方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在通学的基础上掌握专业领域的某一特殊技能,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

2.3 明确课证融通课程标准,重构专业教材内容

依托1+X 证书制度,对接专业教育教学标准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明确课证融通课程标准[2]。就我校而言,与助产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有1+X 母婴护理、产后恢复两种。基于课证融通课程标准,重构与1+X 证书考试培训密切相关的教材内容,使得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标准有机融合。比如1+X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主要涉及助产学(专业核心课程)、妇幼保健与优生优育(专业核心课程)、儿科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母婴护理(职业方向课程)4 门课程,涵盖女性各阶段的身心特点及保健知识、孕产妇膳食与食疗、孕产妇常见疾病观察与护理、婴幼儿日常生活护理、婴幼儿常见疾病观察与护理、婴幼儿意外伤害预防及处理、婴幼儿推拿技术等内容。

2.4 开发“校企合作、以人为本、岗位导向”的教学资源

坚持以人为本,教学资源的开发既要满足校内师生的需求,还要关注行业企业员工的需求;以岗位人才需求为导向,引进行业企业规程、标准和案例等,以丰富实践教学资源;联合行业企业开发双方共享的教学资源;开发数字化资源,形成线上与线下混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拓展教学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

2.5 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

以1+X 证书制度为依托,坚持翻转课堂、混合教学、行动导向相融合的教学理念,博采众长,以点带面,积极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7],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优化实践教学,将课程与信息有机融合,打造校企共享的在线开放课堂。运用探讨式、角色扮演式、反思式、协作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见图3)的优势,实现学习过程衔接工作过程、教学过程衔接临床过程,理论、实习、实训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专业素养以及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团队协作、批判性思维、循证护理、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将课程考核从终结性评价为主向过程性评价为主转变,真正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图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流程Figure 3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process

2.6 构建“德技双馨、创新协作、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依托1+X 证书制度,通过临床实践、岗位操作演练、临床标准及规范的开发和技术创新,让教师在学习新规范、新知识、新流程、新技术、新方法、岗位职责、用人标准、企业文化等基础上[7],提升职业和创新能力,推动专业师资队伍整体能力的提升;通过聘请企业技师到校兼职授课,使学校教师与企业技师共同成长,形成一支相互促进的师资队伍;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动手能力,传承工匠精神;通过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到知名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兼职教师采取试讲制、聘用制,定期进行授课培训,以点带面,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2.7 构建“校企共育、能力递进、综合提升”的实践教学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校企共育、能力递进、综合提升”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内容对接岗位标准、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学业考核对接岗位品评,将行业及岗位标准、核心课程标准、行业技能、1+X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融入技能培训、职业素质培养、顶岗实习中,使学生胜任临床助产或护理、妇幼卫生保健等工作。通过“三考核、两监控、三内容”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三考核”即毕业前综合技能考核、实习准入技能考核和实训技能考核;“两监控”即对学生实施过程监控,对专兼职教师实施终结监控;“三内容”即考核内容包括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3 个方面,其中1+X 职业技能考核包含在专项技能中。

2.8 构建“四融合”赛教融合机制

建立学习内容融合比赛项目、学习资源融合比赛资源、学习过程融合比赛过程、学习评价融合比赛评价的“四融合”赛教融合机制,坚持以技术过硬、本领过硬为育人之道。(1)学习内容融合比赛项目:邀请临床助产专家对各类助产竞赛的标准、流程进行剖析,并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提炼,转化为专业课的学习项目,提升学生的比赛能力。(2)学习资源融合比赛资源: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力度,结合比赛要求增强助产技能教学效果,制作优秀选手比赛训练视频,供技能教学使用。(3)学习过程融合比赛过程:①进行课程教学大比武活动。每门课程根据课程特点采取班级小组竞赛和个人竞赛相结合的方式,设定竞赛目标,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②开展校级助产综合技能竞赛。每年组织校级助产综合技能竞赛,针对指定的竞赛项目、标准、规则等,邀请临床助产专家共同研讨,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级竞赛,促进学生综合助产技能的提升。(4)学习评价融合比赛评价:结合竞赛标准,参照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和国赛要求,按照临床工作过程进一步完善学习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对岗位素养、临床思维、理论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通过赛教融合促进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实践证明,依托1+X 证书制度、岗课赛证融通,以助产岗位群为基础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双主体、全过程、多元化”的助产人才培养模式,“以岗定课、以课融证、多方向发展”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明确的课证融通课程标准和重构的专业教材内容,“校企合作、以人为本、岗位导向”的教学资源,“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虚实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德技双馨、创新协作、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校企共育、能力递进、综合提升”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四融合”赛教融合机制等,创新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路径,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就业创业能力,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融通助产职业技能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