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3-10-31唐瑰琦何志军邱爱珠杜冰冰毛韵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药理学思政课程

唐瑰琦,何志军,邱爱珠,杜冰冰,毛韵琴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2020 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药理学是医学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为阐明药物作用及机制、指导临床用药、防治不良反应等提供理论依据。针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以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为主线,紧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5 个重点,围绕学生道德修养、人文修养、社会责任等培育展开,以药理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将思政元素与理论知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切实提升立德树人成效。

1 课程思政设计理念与思路(见图1)

图1 课程思政建设路径Figure 1 Construction path of course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2 课程思政的实施

2.1 教师团队的思政建设

教师团队思政建设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中之重,理论课、实验课教师要全体参加。定期开展“学习强国”、师德师风读本专题学习,通过不同形式的思政理论与教学方法的学习,提升教学团队的思政教育水平。在集体备课环节,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找准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挖掘具有特色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及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中,通过思政建设研讨会逐步推进[1],促使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德”与“行”的统一。

2.2 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见图2)

图2 课程思政实施路径Figure 2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2.3 思政资源库建设

思政资源库以思政案例、教学PPT、题库等为主,着重从专业领域、职业道德、学科前沿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

2.3.1 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 中药是我国瑰宝,中药相关典故中蕴含着“大医精诚”“橘井泉香”的仁心仁术,本草典籍中内含“博极其源”“精勤不倦”的科学精神,医案医话中包含着“众志成城”“砥砺前行”的爱国情怀[2]。将中药学发展背景与课程相关知识相结合,既能丰富课程内容,又能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2.3.2 与爱国主义题材紧密联系 将屠呦呦、钟南山、张定宇等在医药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与药物发展应用情况导入课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文化自信及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将个人理想与发展同祖国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

2.3.3 与身边奉献精神题材紧密联系 关注身边、校园、社会中普通医务工作者的正能量案例,如以我校师生志愿者事迹为案例,弘扬敬业、奉献精神,使学生理解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与不易,增强其职业道德感及认同感。

2.3.4 与学科科研前沿紧密联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一直随着医药行业对病毒了解的深入不断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提出,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适用人群为发病5 天以内的轻、中型且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成年患者。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1 类创新药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商品名称:先诺欣)、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1 类创新药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商品名称:民得维)上市[3]。在“抗病毒”章节讲授中,将当下研究热点、我国新药发展趋势与思政案例相结合,使学生关注临床药物治疗热点与新进展,培养其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及素养。

2.3.5 与医疗道德法规紧密联系 医务工作者从业过程中需遵守《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将医药法规与相关知识串联,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良好品质。

2.4 教学文书的修订

2.4.1 课程标准修订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专业培养方向,经过多次探讨,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素质目标为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具有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及善于运用药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职业道德及良好的用药安全意识。

2.4.2 教案修订 制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理论课及实验课教案中融入素质目标,内容包括具体实施方案、思政教育完成度等,观察并记录实施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方案细则。

2.5 教学内容设计

2.5.1 课前、课中、课后“全程结合”课前以知识链接的形式发布思政小故事,课中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课后开展思政知识拓展。如在“镇痛药”章节讲授中,要求学生课后关注“中国禁毒”微信公众号,学习“虎门销烟”历史,观看警方缉毒生死瞬间视频,了解各类新型毒品知识,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习药物依赖性相关知识,而且进行了禁毒宣教,增强了其法治意识及禁止滥用药物意识。药理学理论知识思政教育部分内容见表1。

表1 药理学理论知识思政教育设计(部分)Table 1 Design of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harmacological theory knowledge(partial)

2.5.2 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辩证结合”药理学实验作为理论知识的补充,可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20 节实验课,在动物基本操作教学中,加入实验动物伦理审查流程了解的环节,探讨实验动物的权益保护,进一步了解药理学实验研究背景、新药开发等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养成“关注动物伦理,善待实验动物”的习惯,使其合理规范地开展实验。实验结束后以网上献花的形式,呼吁学生心怀感恩,科学、人道地开展动物实验,使其尊重每一个生命,培养其科学严谨的思维、仁爱仁心的职业素养,进而在将来的执业活动中有责任、有担当。药理学实验内容思政教育部分内容见表2。

表2 药理学实验内容思政教育设计(部分)Table 2 Design of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 content(partial)

2.5.3 线上、线下思政融入“全方位结合”近年来,我校药理学课程依托智慧职教、超星等线上平台实施教学,顺利开展了线上线下教学及考核。在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在线上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要求学生学习思政资源库内容,并统计学习进度;线下授课以医学知识为主,教师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与时间开展思政教育。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药理学思政内容及资源,如开展“开学第一课”、讲授医药行业杰出人物故事及中国原研药进展等。在校内常规教学中,线上思政教育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学能力,且联系实际案例的教学方式可引导学生提升职业道德,增强文化自信及救死扶伤的责任感。

2.5.4 思政学习与药物应用的“模拟结合”在讲授“抗高血压药”时,设置用药分析、案例讨论环节,要求学生课前分组调查身边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并结合书本或其他途径获取的知识展开分析,引导其分析以下几个问题:案例中患者为什么使用某抗高血压药物?有无联合使用药物?联合用药的原则有哪些?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有哪些主要副作用?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讲述调查报告。通过上述“调查—讨论—制作报告—展示”的递进式学习模式,形成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5.5 思政教育与学院特色活动“深度结合”在学院举办的“同心抗疫、剧动青春”心理情景剧比赛中,学生扮演医生实施临床诊疗,教师担任用药顾问并协助学生修改剧本台词,师生共同探索,将课程知识、课外活动与思政教育进行了深度融合。

3 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

课程思政应从教师、教学、学生3 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别对应教师自评、学院督导专家教学评价及学生自评。

教师自评为思政目标达成度评价,教师自评得分;专家评价主要根据课程教学的育德作用,考查教师的思政素养、育德意识及课程思政实施成效,由教学督导专家评分;学生自评围绕素养维度、知识维度及行为维度展开,包括对课前、课中、课后的自学能力、课堂表现、日常行为等的评价。

4 课程思政建设成效分析

在学生学习完药理学总论章节后通过问卷星发放电子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2 份。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认为需要加强课程思政与医学知识的结合,对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的隐性结合未持排斥、抗拒态度;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始终;要想成为卓越的医生需要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丰富的理论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及熟练的临床技能;比较乐于通过参与社会或课堂实践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接受思政教育。学生药理学课程思政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学生药理学课程思政问卷调查结果(部分)(%)Table 3 Students' pharmacology Ideological & Political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partial)(%)

5 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

课程思政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核心始终是教师,教师的言行举止能影响学生的行为,并对学生思想观念产生影响。思政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因此更需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进而调整教师的“教”。

5.1 精准定位———结合专业、职业需求,通过主题活动,在实践中加强思政教育

探索“药物基本知识”“处方学知识”等实践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结合医疗咨询服务、义诊等志愿者主题活动,真正做到让学生知行合一,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其职业责任感。

5.2 观念转变——以教学为载体,从“单向灌输”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交互”转变

积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发放任务单。如在“抗菌药概论”章节教学中,任务一:了解抗菌药物研制背景;任务二:目前我国抗菌药物研发现状;任务三:目前常用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哪些种类。通过设置分级递进式任务等形式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并借助学习平台的在线讨论功能实时互动。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自学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知识加工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任务的逐步完成,达到使学生初步学习知识的目的;了解国内药物研发领域新进展后,增强了自信心;与教师互动获得在线奖励时,学生能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这都将成为后期继续学习的动力。

5.3 扩增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突破时空界限

构建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药理学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库学习平台,将课程思政体系化、模块化,并在线上微课、在线课堂等中融入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课堂外借助新媒体手段自主学习思政知识来促进课程思政建设[5]。同时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其他医学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充分发挥药理学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协同育人作用[6]。

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在文化自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培养中初步显露出了作用,使学生明确了科学严谨的执业原则及合理规范的用药原则。目前思政教育与课程的结合仍处于逐步探索阶段,存在覆盖面不够广、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今后将探索提升教师团队凝聚力、学生思政学习日常管理的可行性、思政评价体系合理性等的路径,以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医学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长远规划和不断努力。通过教师团队的不断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的结合铸魂育人,引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药理学思政课程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艺术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