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育人视角下高校心理档案建设的优化路径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构想
2023-11-23唐宇,崔轶,周娜,李玲
唐 宇,崔 轶,周 娜,李 玲
(海军军医大学,上海 200433)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7 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列出十大育人体系,心理育人位列其中[1]。2018 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进一步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出要基本形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即推进知识教育、开展宣传活动、强化咨询服务、加强预防干预[2]。
1 心理档案建设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心理育人作为大学生培养的新要求,必然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目标、新使命。在此目标指引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除要加强经验总结、提升教学能力和理论素养外,还要加强对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无论是学生心理基本情况、接受心理辅导的记录还是针对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和心理教育的设计及结果,都需要以心理档案形式记录下来。可以说,完善的心理档案有利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对象认知特点、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发展状况等的了解,这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也能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成效。
可见,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既为相关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不断探索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建设路径,是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2 心理档案应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高校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开设了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由于各种限制,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仍处于初步阶段,在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2.1 心理档案涉及的内容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需要
高校心理档案以入学普测、个别心理辅导记录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记录为主,主要目的是防范并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换言之,目前的心理档案仅能支持基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满足心理育人的新要求。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测时,使用较多的量表有SCL-90(症状自评量表)、UPI(大学生人格问卷)、EPQ(艾森克人格问卷)、16PF(16 种人格因素问卷)等,这些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可以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但对更为细微、精确的心理问题则难以反映出来。比如从学生发展阶段来看,大一新生的发展议题更多是适应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学业问题则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同样的心理健康症状背后的原因可能大相径庭,但在传统心理档案中难以体现。此外,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学生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叶晓燕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对广州某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较为集中的是睡眠不足、网络依赖,而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2.44%、58.52%[3];昌敬惠等的研究发现,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焦虑发生率是26.60%,抑郁发生率是21.16%[4]。这种突发情况无法体现在心理档案的日常记录中,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很难为其提供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服务。
2.2 心理档案建设未能关注社会新动向
心理档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存储方式而言,经历了从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转化的过程,而内容上也应当反映新时期新条件下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关心讨论的议题。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工作者经常会发现当前学生的情况和动向与以往的学生不一样,需要对新情况有全盘把握以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举例来说,国内最早关注空心病的学者是徐凯文,他经过多年观察总结发现1990 年之后出生的人群出现了一种类似抑郁症的心理障碍,看上去与抑郁症相似但生物治疗对其无效,传统心理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这类人群甚至不具备抑郁症患者典型的原生家庭特征,他称之为“一种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即空心病。这种价值观的缺失是一种“时代病”,即20 世纪90 年代及之后出生的学生在新社会条件下出现的一种价值观缺失、生存意义缺乏的状态[5-6],这种现象伴随的是一些亚文化话题的流行,如“内卷”“躺平”“佛系”“摆烂”等[7],当青年学生处于相应的状态时,他们会用上述词汇来对社会、生活、自我状况进行嘲讽[8]。这些问题不单单是行为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也影响了青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但由于这类话题具有时代性,所谈及的概念在传播之中会发生嬗变,定义模糊,界限不严,较难以精准测量方式观察记录。如关于空心病的话题,西安交通大学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3 000 多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除了10% 的人患有空心病外,还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有相关症状[9]。这类调查只能粗略地反映学生的情况,难以形成心理档案信息,也就难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利用。
2.3 心理档案最终的结果很难为学校其他教育部门利用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负责人就《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中指出,制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总体思路之一是“推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10]。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学生心理教育往往被认为是心理健康教师与辅导员的责任,其他人员(如学校行政管理者、专业课教师、安保人员等)参与较少。同时,心理档案利用率不高,学校管理层在进行决策、活动安排时,也很少考虑心理档案中反映出的问题。
心理档案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如专业人员不足、学校不够重视、心理档案利用意识尚未形成等[11-12],究其根本,是目前心理档案尚不能完全满足新条件下的新要求,需要解决心理档案建设缺乏有效的中层理论指导的问题。在心理育人理念指导下,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由预防学生心理疾病、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向促进学生心理、人格全面健康发展转变,心理档案建设也要在贯彻心理育人理念的基础上,反映新时期青年学生的特点。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此为抓手,运用新理论指导心理档案的建设,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机统一。
3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建设心理档案的设想
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居于主导地位,他将人生活的环境以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称之为“行为系统”,并把该系统分为由小到大的4 个层次,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从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出发,强调各层级的环境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13]。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充分考虑在校期间生态系统各层级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心理档案更能从多角度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也更具指导意义。
大学生处于个体发展的成年早期(18~35 岁),是个体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表现为个体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以及自我同一性的确立。此阶段的个体需要根据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学习并内化知识,探索未来的职业路径,同时由于身心发展成熟,有了形成亲密关系的需要,他们既具有自主性同时又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14]。根据以上特点,参考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在建设心理档案并将其应用于教育工作中时,可以从4 个层级考虑。
3.1 个体发展的微观系统
对高校学生来说,微观系统指的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以及相应的活动模式,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同伴关系。
3.1.1 学校环境 微观系统中的学校环境,指的是学生所在的宿舍、班级等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中,个体的行为模式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会对个体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其个性特征、学业成绩也会对宿舍和班级其他成员、管理教师和任课教师等产生影响。
3.1.2 家庭环境 对于大学生而言,家庭这一微观系统的影响力开始下降,但早期的家庭环境奠定了学生目前的心理基础,会影响其适应性行为。例如留守儿童出身的学生,其心理特点与其他学生明显不同。一项调查显示,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抑郁、焦虑、自杀风险更高,自尊、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生存理由及生活满意度各项得分更低[15]。
3.1.3 同伴关系 从个体发展角度来说,同伴关系的影响从中学时代开始上升,到成年早期达到很高水平,对大学生群体而言,这一时期是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阶段,同伴关系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同伴关系及其中的自我描述维度与学业成绩和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同伴关系中的自我描述、友谊关系两个维度对学业成绩和能力有显著预测作用[16]。此外,同伴关系还应考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借助网络大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爱好并打破时空约束建立不同于传统关系的伙伴关系[17],虚拟网络空间认识的同伴对个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在传统心理档案中这一方面很难体现出来。
综上可知,个体发展的微观系统是个体可以直接感知的,其行为反应可以反作用于环境。在传统心理档案中对个人信息的记录相对较为详尽,在此基础上,学生自我评价、他人(如辅导员、舍友、班级成员、朋友等)对学生的评价也应纳入心理档案。在这一层级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别干预或小团体干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体现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个性特征、人际关系、心理韧性等后,通过心理咨询、疏导、干预的方式帮助学生接纳自我,形成正确的认知,成为解决这一层级问题的主要方式。
3.2 个体发展的中间系统
此系统中,主要考虑学校、家庭、同伴群体等微环境的相互影响,体现为教育合力的作用。在布朗芬布伦纳看来,如果各个微观系统可以形成合力,即开展一致性教育,对于个体发展而言是有利的;如果未能形成合力,则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1)班级、宿舍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是其适应未来生活的主要环境。与基础教育阶段不同,这一时期大学生要进一步适应与陌生人共同生活,发生人际冲突的可能性上升。鉴于以上特点,学校生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但由于学制限制,这种影响又具有阶段性特点。
(2)家庭在个体发展早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群体离家生活对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重要的生活事件,这意味着家庭成员要通过调整教育模式来减轻个体离开家庭带来的影响。
(3)不同于学校和家庭,个体的同伴群体相对而言并不稳定,更多是非正式的甚至临时的,特别是进入大学之后,个体交友范围变得更广,甚至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交友。这意味着同伴群体这一微观环境充满各种不确定性,但同时也说明个体可以通过自主选择的方式塑造周围的微环境。
可见,上述3 个主要的微观环境系统都从不同方面为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了资源,在这一层级,心理档案要在记录微观环境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3 个主要微观环境的互动过程。具体而言,从学校层面来看,心理班会或心理互助小组成为观察学校对个体影响的有力参考;从家庭层面来看,对特殊家庭出身的学生要给予重点关注,收集基本信息时需要了解留守儿童、单亲或离异家庭等背景,耐心与家庭成员沟通了解情况,并与学生自述交叉印证,形成档案内容记录下来;从同伴关系层面来看,通过座谈、团体心理训练等教育方式将学生的互动模式记录下来,作为心理档案的一部分。
在进行有效记录的基础上,加强家校合作,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学生深入参与学校各类活动,融入集体生活;加大教师、同学等的关心帮扶力度。心理档案可以成为资料记录和信息反馈的有力工具,并为以后的活动开展提供依据。例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时,根据心理档案的记录,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微观环境及其互动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组织、实施;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参考心理档案反映的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形式等。
3.3 个体发展的外部系统
所谓外部系统,指的是那些个体没有直接参与但可以间接影响其成长的环境系统,如家长的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社区,媒体等。对于大学生而言有重要影响的外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3.3.1 学校管理 如果说大学生直接接触的宿舍、班级是微观系统,那么在此之上的院系、学校管理则属于个体发展的外部系统。作为外部系统,学校管理不直接作用于学生,而是以政策规定、开展活动的方式间接影响其心理状态。俞国良等研究发现,仅有71.7% 的教育管理者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制度落实情况很好[18]。这说明虽然目前高等学校教育制度较为完善,但在落实上仍有不足,这种情况势必会影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3.3.2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指在学校、家庭之外学生接受的教育,具有灵活、多样、自主的特点,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学校所在的城市、社区如果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氛围,则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有利的。
3.3.3 大众媒体 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智能手机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网络社交对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方面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获得心理学知识,拓展自己的社会网络,获得社会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真假难辨,有可能会对大学生的生命健康观形成误导。
外部系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社会教育和大众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相对不可控的[19]。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制定与制度落实十分关键。体现在心理档案建设与利用上,则需要学校层面的设计,即学校要指导心理档案建设,从心理档案的记录中挖掘重要信息,监督评审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落实。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1)完善心理档案的记录。心理档案作为经常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记录了学生的日常心理状态和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学校管理者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同时,以督促学校各级完善心理档案记录为抓手,不仅为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制度化打下坚实基础。(2)提取心理档案的有效信息。学生心理档案中记录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除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外,还包括学习状态、对学校管理制度的看法等,这些可为学校后续制定、修订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提供参考。(3)监督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落实。从学校层级来看,心理档案的记录不仅仅是专职心理教师的职责,而是学校所有教育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心理档案记录的检查和督促,可以有效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落实情况,并促进各方教育力量协作,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3.4 个体发展的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主要指文化环境与次生文化环境,个体自出生便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这一系统可以通过外部系统、中间系统、微观系统对个体施加间接影响。
3.4.1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有着连续、稳定的特点。例如对于东亚文化圈而言,学业成绩优异成为家庭对孩子的普遍要求,相应地家庭各成员会为这个目标而努力:父母想尽办法为孩子提供学习上的便利,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和期待完成学业。如果目标设置恰当、要求合理,孩子可以具备吃苦耐劳精神、延迟满足能力,学习能力也相应得到提升;反之,孩子若因迟迟满足不了要求而屡受挫折,则会不利于其发展。此外,中国传统观念中将心理疾病与道德问题挂钩,学生因此存有病耻感,这成为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20]。
3.4.2 时代精神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点,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主要为“00 后”,更注重个性的独立和自由,有自己的判断并质疑权威,更多以自我为中心,较少考虑他人[21]。家长、教师和其他管理者与“00 后”学生群体之间必然会存在代沟,这种差距不仅是实际年龄的差异,也体现为青年时代所形成的认知图式的差异。这种代际观念的冲突,会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3.4.3 亚文化 现代社会崇尚开放、多元精神,相应地在主流文化之外也会存在诸多亚文化,学校的各类社团即是亚文化的体现。除此之外,网络空间也为各类亚文化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无论学生是喜欢动漫还是崇尚运动,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丰富的资源,并结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亚文化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同,有些处于较为健康状态,有些则相反。例如,一项针对国内青少年亚文化社交群体——Brony 群体的研究表明,该群体主要由青春期至成年初期的人组成,SCL-90 量表得分低于全国常模,总体而言心理健康程度较低[22]。而一项关于高校体育社团成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表明,体育社团大学生SCL-90 量表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惧、偏执和精神病因子得分显著低于非体育社团大学生,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更好[23]。
此外,社会重大事件也会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学生微观系统中的家庭环境极易受到影响;由于疫情管控等因素,作为外部系统的学校管理势必会加强,如采取封闭措施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影响。兰州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校园封闭管理以及集中隔离期间,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检出率较平常更高[24]。
宏观系统对于个体的影响是间接的,相较于外部系统来说更不明显。这要求学校在建设心理档案时充分考虑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特点,运用量表时注意本土化修订,重视传统文化下家庭、道德方面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重大事件尤其是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需要动态监测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进行心理普测,收集相关数据,形成普测报告,设计针对性的辅导或干预方案,及时完成建档。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在心理档案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与学校其他部门合作开发线上课程、制作宣传视频等,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将学生的反馈记入心理档案,研判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针对心理档案中反映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引导,倡导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矫正消极的亚文化。
4 结语
生态系统理论从客观视角出发,以系统、分层观念帮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整体上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指导意义。以此建立心理档案,更有利于整合高校内部各种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更有效的信息搜集、行为调控和问题干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1)适时进行学生心理普测,建立动态心理档案,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客观依据。目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由此产生的自杀、犯罪问题时有发生。《2022 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中50%的为在校学生,其中41%的曾因抑郁休学,学业压力、家庭环境等是导致学生抑郁的原因。显然,对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普测,配合对特殊时期重点人群的心理筛查,建立动态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了解学生心理基本情况,及时确定重点关注人群,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校园危机预警能力。
(2)心理档案的建设过程既是推进心理健康宣教的过程,也是锻炼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过程。心理档案建设各环节都涵盖着心理健康宣教工作,并为其做好资料准备。通常在心理测评前会告知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的一般知识,澄清部分误解,而在普测后会为其进行答疑解惑。这样,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自身情况,也会加深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而心理档案建设过程中,除心理健康教师外,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其他人员也会参与其中,从做中学,从而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
(3)心理档案的建设为学校有效管理学生、制定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高校实现有效管理的前提是对大学生基本心理特征有深刻而详细的了解,建设心理档案可以帮助学校管理者准确把握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行为模式特点等,为实现科学管理、人文管理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