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导向下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建设
2023-10-31闫淑彤
夏 侠,闫淑彤
(新疆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服装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其存在和发展与现代消费体系息息相关。服饰的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基本前提,从事服装设计工作必须明确服务对象,在培养相关人才的过程中,有必要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职业发展和产业环境的关联。我国几乎各个省份都有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高校,但各地高校所处的产业环境存在差异,在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目标下,如何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的准确定位尤为重要。与原封不动地照搬外地院校的教学计划相比,因地制宜地在课程设置和方向侧重上体现适应性变化更加符合教育规律。
1 地区产业环境和专业建设的关系
市场需求规模、供应链协同、人力资源供给三要素决定了地区行业环境,此外,政府管理效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运转体系、科技成果转化、产业优惠扶持和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上述条件为更优越的地区更容易为企业发展提供便利,但并不是每个省份都拥有这样的条件,各地高校所处的产业环境不尽相同,学生面对的教学资源、实习基地、行业信息、材料采购、就业机会等也有较大差别。营商环境的差异导致产业集群多集中在南方沿海,相比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高校,其他地区的高校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方面就必须考虑如何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也要更好地挖掘和彰显自身优势,在打牢专业技能基础的前提下突出特色,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同样可以做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尽管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原材料基地,但产业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仍有很大差距,纺织服装企业数量有限,其中相当一部分还与时装行业关系较远,比如生产毛纱、棉纱、粘胶纤维、白坯布、无纺布的初级加工企业,生产工装、手套等功能性产品的加工企业,生产地毯、床上用品的家纺企业,生产环锭纺、转杯纺等配套设备的纺织机械企业,真正主营服装设计与开发的企业不多,而且上规模的更少。因此,新疆高校中的服装设计专业建设就需要依据当前的行业状况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做到扬长避短、顺势而为。面对本地市场上可选面料较少的现状,开展造型前卫的创意时装设计和应用新科技材料的服装设计有很大不便,那么在专业训练中就应适当地调整课时分配比重,在确保学生练就扎实工艺基本功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基于经典款式和面料进行再创造。通过吸取蕴含在其中的共性规律,用对内容的深度理解带动外在形式的创新,这样即使是用常见的牛仔面料也能拓展出新颖的创意和多样化的造型;此外,重视有助于提升学生市场意识的课程建设,强调设计与消费之间的密切联系,避免故弄玄虚的创作行为成为主流,让设计服务社会的理念根植于学生心中,如此有助于帮助学生尽早地明确职业目标[1]。
2 加强专业基础课的存在价值
服装设计方向的课程搭配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曾经的教学方式不一定适用于当前需求,专业基础课的存在意义是为后续专业主干课做准备,促进学生业务能力的提高。但从目前来看,很多院校的相关课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不利于人才培养规划的实现,为了提高效率,在课程建设和调整过程中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及早发现和改革现有不利因素,突出专业基础课应该发挥的作用,从而尽可能地优化教学效果。
2.1 明确专业基础课的针对性
服装设计专业课整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学习基础设计方法与经典成衣款式制作,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并制作原创作品。前一个阶段学过的课程内容,在后一个阶段应放到实践中去验证和提高。部分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理论课存在一定程度的前后内容重复问题,比如服装史、服装美学、服饰文化、民族服饰等课程中就有很多重叠的内容,由于原本所占课时量就不多,造成的影响有限,通过适当整合即可解决;相比专业技能课和理论课,服装设计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许多院校的设计专业是在以前美术系的基础上建设起来,因此在专业基础课中保留了大量绘画类课程,比如一年级大部分课时被素描、色彩这样所谓的专业基础课所占据,甚至有的学校的设计类专业一年级学生完全交由基础教研室(教学部)负责,等于大学四年中只在后三年真正接触专业,导致第一年的时间多数被消耗在绘画训练上面,所学内容对专业提升无实际帮助,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进度和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将绘画基础课改为真正的专业基础课。学生既然已通过了入学专业考试,就证明其已具备了学习设计所需要的美术基本功,入学后更重要的是尽快转向实用化的设计思维。
2.2 改进专业基础课程内容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度问题,大一第一学期可以先从人物速写向时装人物插画过渡,由黑白到彩色,打牢学生的人体造型与配色基础能力。通过时装人物插画这一切入口对各种服装款式和色彩搭配产生初步认识,在掌握了基本造型规律之后,可以临摹当代优秀插画师的作品,多方探索个人风格,打破之前养成的单一表现手法。经过这一过渡阶段,学生就可以进一步接触更有方向针对性的服装制版基础、服装工艺基础课程。在了解基本的服装成型原理之后,大一第二学期学习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便有了一定的前期准备,此时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不会只注重视觉效果,也会有考虑加工制作相关因素的意识。服装设计基础课应包含一部分手绘服装效果图训练单元,通过对比后者与时装人物插画的差异,学生可以更清晰地区分设计与绘画之间的不同。
此外,在一些院校中至今仍把一百年前设计教育初创期的方法奉为圭臬,实际上德国包豪斯学院当时开设的课程很多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探索性和实验性,很多已不适合今天的设计专业需求,有一些内容也完全可以被融入其他课程[2]。比如平面构成训练可以在服装图案设计中体现,色彩构成相关原理可以在服饰色彩设计中传授,立体构成更是贯穿于服装结构设计与成型工艺的全过程,在大一开设缺乏明确方向性的构成课实属多余。之所以在“基础课”前冠以“专业”二字,就是表示专业基础课是有所侧重的,其目的是帮助具有一定美术功底的学生向具体的设计方向顺利过渡,对于学生转化思维方式和表达手段应该起到积极作用,因此,以明确的目标意识为导向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打造一套真正有价值的基础课程组合十分必要。
3 重视工艺训练和创作实践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与调整,我国大学教育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课程结构体系,无论专业方向有多大差异,人才培养方案中均包含思想政治类课程、社科通识类课程等,与专业主干课一起组成了完整的体系,有助于学生丰富知识结构进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固然非常必要,但获得一定深度的专业能力也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所谓“隔行如隔山”,只有专注于某个领域,通过长期的训练并投入精力才有资格进入具有门槛的行业之中。无论各种课程或活动如何丰富多彩,过硬的专业技能仍然是大部分学生今后安身立命的根本,紧密联系实际生产与销售的服装设计方向尤其强调专业主干课的实用性,脱离了服务于市场的根本使命,所谓的服装设计只能沦为自娱自乐。在专业主干课中,工艺训练和创作实践是最为核心的内容,除了具体的操作技巧和创意理念,学习如何基于科学的方法开展以上两项工作也非常重要。
3.1 工艺训练的重要性
服装设计是设计学科下的一个分支方向,但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设计理论研究者认为,设计是为现代人、现代经济、现代市场和现代社会提供服务的一种积极活动[3]。人类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实施的营造和美化活动古已有之,但通常所说的设计专指在20 世纪以后因工业化大批量生产而出现的现代设计。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前,设计主要以工艺美术的形式存在,被统称为“传统设计”;在工业革命之后,社会生产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手工定制的方式已不再是主流,设计者和加工者之间的职业分工变得明确。与手工业时代的造物方式相比,现代设计和技术进步相统一,并且所服务的人群更为广泛。值得注意的是,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必须包含大量的手工操作训练,至少在创作初期设计与加工不可分离。由于款式开发和制作工艺有着直接关联,不熟悉制版、剪裁的人难以对服装设计有更深的理解,尤其是高级成衣,多为精工细作,对设计和工艺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即便是大众成衣,在前期开发阶段设计师和制作部门也需要进行深入沟通,仅靠图纸不足以保证双方开展顺畅合作,设计者只有熟悉加工方法才能知道自己的创意构想能不能做成样衣。即使在校学生暂时不参与实际的市场化项目,但大部分面向学生举办的设计比赛对此也有要求,参加者不仅要提交服装效果图,还需提供作品实物,甚至还必须去现场制作,如此才能真实全面地展现综合能力。因此,制作工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理应在教学过程中予以重视。
3.2 区分不同的项目需求
创作训练贯穿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其重要性随学业的推进越发凸显。针对各种展演、比赛、任务等,应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置每个阶段的进阶目标,逐渐提高标准,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新工艺融入创意,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并获得更加显著的能力提升[4]。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都是服装设计创作实践,但展演、比赛、商业和公益项目等对作品的要求并不相同,在前期的专业课程中,需要专门设置对各种实践类型进行介绍的环节,让学生学会针对各种主题制定不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增加获得成绩的可能性。
由于服装分为多种类型,对应的设计方法也存在一定差异,按照项目需求的不同,整体上可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侧重形式感和视觉效果,鼓励探索新颖的创意,对作品后续是否能够推向市场不做太多要求,如学生毕业作品展、商家引流宣传活动、概念化的设计命题比赛等。面对这样的项目,设计者尽可以自由发挥,充分实现个性化理念表达。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参与此类项目的体验类似创意训练,如果按照开发成衣的方式进行设计就会显得过于常规,难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因此也没有必要当做真实的商业化时装设计来看待;与前一种相反,另一类项目是以服务于具体人群为目标的,一般是由企业或行业协会提出相对明确的要求,设计者要在此基础上开展创作。无论是定制礼服、高级成衣还是快销时装,市场接受度永远都是衡量设计方案优劣的重要标准,即使是针对特定人群设计的功能性服装,也要充分考虑是否达到了对方的实际需要[5]。面对此类任务,如果还按照随心所欲的方式展现天马行空的创意肯定是不行的,专业教师应尽早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项目需求之间的显著差异,懂得用正确的方法分别应对上述两类实践项目,避免用单一思路解决问题,如此才能在大学阶段取得更好的成绩。
4 结语
高校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相关课程设置不仅包括科学高效地传授实操技能,还要涉及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品牌运营、创新创业等内容,懂得行业现状并具备良好业务能力的人才,才有可能在未来抓住机遇并带来改变,也只有真正基于市场需求规划课程建设,才能培养出具有广阔视野并积极寻求突破的高层次服装设计人才。与其亦步亦趋,不如提前布局,能否保持与时俱进是衡量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需要定期合理地更新,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实施相关调整的重要参考。近几年我国之所以有几十所高校陆续撤销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在根本上都是因为长期不重视课程建设而造成的结果,培养的学生如果不能适应真实的市场需求,专业发展自然难以为继[6]。设计不应只停留在纸面上,用实践检验课程效果,拉近课堂教学和市场需求之间的距离,是实现“早出成绩、多出成绩”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