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老年教育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3-10-30刘徽吕婵
刘徽 吕婵
摘 要: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教育急需建立一套政府主导的协同系统,社区老年教育成为老年教育有效实施的最佳途径。通过对辽宁省老年群体教育需求的调研,采取线下和线上两种问卷调查方式,在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现状、对老年教育认知情况、期望的学习场所、学习时间特点、费用倾向、课程偏好情况、再就业意愿等七个方面进行结果分析,提出老年教育应构建政府主导的网格化社区老年教育系统、引入社会多方力量建设多渠道社区老年教育、依托老年群体需求设置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构建“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的融通互认机制等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老年教育;社区老年教育;教育需求;协同管理;老年教育系统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48
0 引言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18.7%,社区老年教育作为老年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够适应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老年教育就近实现等特征,是构建积极老龄化学习型社区的最佳途径。
针对老年群體开展老年教育需求调研,全面掌握老年教育需求状况,为社区老年教育提供科学、严谨的支撑,以满足老年人的教育需求为基础,为社区老年教育优化课程体系、实施教学实践、提高普及率和提升效率等方面提供适合的改革策略。
1 对辽宁省老年教育需求的调查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辽宁省内老年人展开调查,共计发放700份问卷,纸质版问卷436份,电子版问卷264份;回收问卷615份,纸质问卷351份,电子问卷264份;有效问卷522份,纸质有效问卷299份,电子有效问卷223份。问卷回收率878%,有效问卷率848%。参与调研的性别分布上:男性217人,占比4157%;女性305人,占比5842%,说明老年教育实际实施过程中,女性群体参与较多,占有主体地位。年龄段分布上:60~65岁235人,占比4502%;66~70岁166人,占比3180%;70岁以上121人,占比2318%。
1.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相结合,自己填写和调研员代填写相结合,通过调研员对社区居民老年群体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受访者自愿参与完成,问卷质量填写可以保证,数据真实有效。
1.3 研究内容
辽宁省内城镇老年群体社区教育的需求情况,具体包括老年人的参与意愿、希望开设的课程、期望的社区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等。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表格录入数据,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老年人参与社区教育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次数,1~2次172人(3055%)、3~4次154人(2735%)、5次以上53人(941%),没有参加过184人(3268%)。老年人总体参与老年教育频次较少,老年教育没有成为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老年教育普及率较低。老年教育在老年群体的宣传力度不够,在社区层面的宣传还没有形成网格化、常态化。
2.2 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认知情况
老年人认为老年教育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合计占比7887%,想参与老年教育占比7957%。在老年教育意义的认知方面,8099%的老年人认为老年教育活动可以丰富老年生活,7798%认为可以增加生活幸福感。在老年教育意义重要性排序上,依次为满足兴趣爱好(5542%)、丰富业余生活(4885%)、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4547%)、参与社会活动(3694%)、发展专长和实现个人价值(3535%)、教育子孙(3037%)。老年人普遍认识到老年教育对老年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主观上有参与老年教育的意识,老年教育在运行和实施中会受到老年群体的欢迎。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认知对其普及和推广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各层面参与到老年教育体系中。
2.3 老年人期望的学习场所
老年人在学习地点选择上,6252%选择距离近,2131%选择可以接受公交车5站以内的距离,1616%认为距离远近无所谓。在被问及学习机构可以提供接送服务时,希望免费接送占6234%,可以接受适当接送费用占3766%。老年人期望的社区老年教育场所排序为:社区学习中心(5258%)、老年学校(3730%)、附近专业的培训机构(3481%)、自己家网络课程(1456%)。社区老年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中,老年群体认为教育活动场所不健全占5719%,认为教育实施地点距离远占4519%。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老年教育学习场所设置问题,是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的重要参考因素,也是制约和决定老年教育能否实施的重要因素。老年人更希望学习场所能够满足其日常学习需求,可以就近学习,老年教育亟须高校、慈善组织等社会多方力量协同协调、资源整合,对老年教育学习场所有效设置,以适应老年教育的多点位、多样性、方便性等特征。
2.4 老年群体参与学习的时间特点
老年群体选择“周一至周五白天学习”占3996%,选择“双休日学习”占3464%,选择“周一至周五晚上学习”占2540%。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1~3个小时(3481%)、1个小时以下(27%)、不学习(2558%)、3个小时以上(1261%)。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一周三个学习时间段的选择,其占比相对均衡,说明老年教育在3种时间中开展,均会有老年人参与学习。老年人对学习时间的选择没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教育机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确定适合的教学时间。
2.5 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费用倾向
在支付社区老年教育费用方面,5613%老年人表示不愿意支付费用,4387%老年人愿意支付费用;其中能接受每月300元以下费用占3766%,大于每月300元费用的占621%。此项调研结果表明,老年群体在生活等各项支出中,老年人会将支出更多投入到医疗保健等方面,教育支出占比相对较小。而老年教育具有公益属性,政府在老年教育项目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政策上出台优惠、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加入到老年教育,形成立体式、网格化的老年教育体系。
2.6 老年教育课程偏好情况
老年人参与老年教育的课程内容偏好:自我保健教育(3766%)、艺术教育(2043%)、体育教育(1421%)、法律常识教育(1297%)、文学教育(87%)、专业学科教育(604%)。其中,有3446%老年人认为教育活动形式单一,5719%认为教育内容安排不能满足老年居民的实际需要。老年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增加自我保健课程内容、教学学时,丰富教学形式,开发适合老年群体身体特征、满足学习诉求的教学模式。
2.7 老年人再就业意愿
在参与老年教育学习活动后,老年人希望可以“再次参与相关社会工作”占比为53.29%。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优势减少,人力资源的有效设置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循环利于提高整体社会效益。老年教育需要设计有助于老年群体再就业的相关课程,在可行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中,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现状,根据聘任老年人的岗位要求,提供系列岗位培训课程和技能实操课程,向老年群体提供再就业岗位。
3 结论与建议
3.1 政府主导构建网格化社区老年教育系统
3.1.1 健全政府为主导的老年教育系统
老年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在于政府主管部门设置缺失、政府相关部门统筹管理不协调。社区在开展老年教育工作时,存在体制不健全、机制不通畅、运行不系统、管理不明晰等问题。老年教育在现实实施中,出现招生管理、学费审核等各方面没有正规对口的政府审批主管部门,老年教育的监督监管机构缺失。
老年教育需要建立管理老年教育办学机构的审批监管系统和实施老年教育的各级政府执行系统,教育系统可以派驻老年教育指导专员进驻到街道、社区,与基层政府部门协同开展老年教育,这两套系统之间形成闭环、协调机制。
3.1.2 建设政府各机构工作考核制度
政府各部门在政府工作绩效考核等方面,没有关于老年教育工作的相关考评规定、考查办法和量化考核指标,应制定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和量化政府各部门绩效考评标准。政府协高校、社会办学机构等多方力量,按照老年教育的发展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任务完成目标,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压实任务,保证老年教育有章、有序、有效地实施,让老年教育普及到各社区(村)居委会,设置多种性质、多种形式的学习点,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
3.1.3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31个省市中(含计划单列市,不含港澳台),老年教育在立法、各级法规中,虽然在2016年国家出台相关规划后,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法规规划,但是其合理性不足、规范性不高、操作性不强,应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规。
3.2 引入社会多方力量建设多渠道社区老年教育
老年教育的学习场所和学习点可以由社区、高校、慈善机构、养老机构、行业协会、社会办学机构等部门设立,其性质可以是政府国家所有、高校老年大学所属、社会办学机构私有等,例如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学习点、高校设置社区学习点等,鼓励多渠道办学,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使社会形成网格化老年教育系统。
社会办学机构目前在老年教育中,没有发挥出更多的、应有的作用,政府应注重对社会办学机构从事老年教育实行规划和政策引导。国家实行“双减”政策后,很多社会办学机构面临淘汰、转型,寻求更多的生存机遇和发展空间,例如英语、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等方面的培训机构和社会办学力量,可以在政府补贴优惠扶持政策引导下实施老年教育。
3.3 依托老年群体需求设置老年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是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选取、课程课时设置、教学环节设计、技能实操培训、教学设备使用、教学方法选择等各方面,应进行优化。课程体系优化应以老年人需求为重要参考因素,科学、合理、适合地建设。社区老年教育课程设置,应根据老年群体身体特征,在上午设置核心课程教学,下午开设音乐、美术、体育、书法、刺绣、化妆、文学欣赏、手工、茶艺、烹饪等课程,教学内容实际有用、教学形式丰富多样,教学环节设计双向互动,以老年学员动手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配合线上教学,将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运用到线下教学中,让老年人可以随时查找教学资料,线上线下教学联动、教学互动。
3.4 构建“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的融通互认机制
老年学习者有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需求,以获得再就业的资质和能力。“1+X”证书制度中的“1”为学历证书,“X”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分银行制度让学习者的学习经历转换为“学分”,“存入”学分银行。“1+X”证书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需要在顶层设计中建立融通互认制度和机制,二者之间实现可行的学时和学分转换。老年学习者在两种制度融通机制下,将参与社区教育的学习经历、学习成果转换为学分,“存入”学分银行,学分银行中与职业技能证书相关的“学分”累积达到职业技能证书评价标准后,学习者可以申请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1+X”证书制度实现了教育制度和就业制度的融合,其运用到社区教育中,能够实现社区老年教育的有效普及和成果价值。学分银行制度是保障社会学习者学有所成的终身教育体系。老年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建设应建立在两种制度融通互认的基础上,老年教育更加规范、更具有持久性。
参考文献
[1]高程程.协同治理视域下社区老年教育社会化路径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技術大学,2020,(04):2635.
[2]程仙平.基于发展指数的老年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制与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21,(11):103109.
[3]李光,赵瑜.从“老年大学”到“老年学习共同体”——新时代老年教育的新思考[J].职教论坛,2021,(06):103108.
[4]李洁.我国地方老年教育条例的立法评析与完善[J].终身教育研究,2022,(01):6668.
[5]程笑笑.老龄化趋势下老年教育发展的政府扶持研究——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20,(05):3035.
[6]周康.老年教育课程建设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以武汉市几所老年大学及社区教育学院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05):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