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团队的Seminar课程教学在草学研究生专业课中的应用

2023-10-30席溢赵丽丽陈超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0期
关键词:研究生

席溢 赵丽丽 陈超

摘 要:以贵州大学草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为例,探讨了构建课程团队,开展课程Seminar教学的实施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基于课程团队的Seminar教学,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科研热情的保持,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等。但要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课程团队;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0.076

0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学历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其培养的各个环节不同于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主要以传授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培养科学研究能力或专业技术能力为主要目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与数量同高校发展与生存息息相关。当今世界,学科融合、创新发展、信息爆炸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同时,人才培养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性。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也走向了“强国教育”,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频共振。

如今,新时代赋予农学教育更重要的使命,农学高等教育也面临了新挑战。面对第四次产业革命,面对“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幸福中国建设”等战略需求,面对适应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型人才需要。“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是根本问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教学能力影响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农学高校教师承担着重要使命,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需要的“新农人”。

草学研究生属于农学研究生培养的范畴。“十三五”以来,中央连续几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出了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草牧业,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等,草学研究生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使命。本着培养“新农人”的目标,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本团队整合教师资源,构建课程团队,开展课程Seminar教学模式。

1 课程Seminar教学模式

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是将高等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一种研讨式教学方法,20世纪初开始引入我国。Seminar教学体系主要是两种:一种是学术Seminar;另一种是课程Seminar。学术Seminar,以学术交流的为主,在会议分享、论文写作、汇报工作等應用比较广泛。课程Seminar,以知识学习为目的,教师指定课程主题,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师生进行交流讨论。课程Seminar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分为:确定选题、文献查阅、课堂报告讨论、点评总结、提交报告、成绩评定,其中课堂报告讨论是的重点和核心。

课程Seminar教学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对于研究生教学,学生通过讨论学习,拓展了知识面,触碰了学科前沿,激发了科研热情,提升了学术水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内容的丰富度,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多种教学相结合的Seminar教学模式不断推出:多学科协作教学模式(Seminar+MDT)、问题驱动教学法(Seminar+PBL)、项目教学法(Seminar+TBL)、案例教学法(Seminar+CBL)、学科竞赛+Seminar+创新创业等。无论哪一种融合模式,宗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基于团队的Seminar教学方法

课程Seminar教学要求学生根据选题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要求教师对所选专题充分地熟悉,在研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真正理解选题内容。老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能。因此,本团队组建课程团队,基于团队开展课程Seminar教学。组建课程团队,资深教师可传授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青年教师可利用自身的学术背景和信息优势,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师成为一个团队,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顺畅的教学、沟通渠道,帮助学生对课程的各个分支有更准确的了解。

提出基于团队的Seminar课程教学方法应用在草学研究生专业课,其意义在于以下几点:

(1)草学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综合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牧草生态及草地、牧草栽培管理、牧草加工与利用、保护牧草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等,涉及生态学、农学、畜牧学、植物学、植物病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团队教学,有助于取长补短,促进课程知识面的全面性,实现研究生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性,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与水平。

(2)如今,信息爆炸,知识不断拓展和整合,科研项目涉及的领域更多,需要联合多学科才能适应新的变化和挑战,独立个体的知识狭隘性受到挑战。

课程团队的组建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互助氛围。团队成员目标一致、取长补短,互助协作,激发团队教师的动力、保持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

(3)课程Seminar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

教师主要是确定选题,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Semianr教学内容主要以学科相关的前沿研究为主,学生需要课前做大量的准备,搜集并阅读文献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Seminar教学时,学生分为不同的课题组,大家一起相互学习,共同讨论文献,总结交流内容。

课题组中,需要进行分工,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内容,提高每个人的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5)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研究生已具备相关的、基础的知识结构,但草学科研工作需要接触很多学科的知识,课程Seminar教学,一个同学或一个团队只需要对一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在课堂上讲授汇报后,大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同学们就可以通过较少的时间了解更多的知识。

(6)中国在“说”方面的锻炼较少,通常有怯场、不敢表达、不善交流等问题。

通过Seminar教学,汇报者在锻炼了表达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作为听众的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学术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研素质。因此,课程Seminar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与学术交流能力有良好的作用,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基于团队的Seminar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将基于团队的Seminar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上汇报、成绩评定三个部分。以贵州大学草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课遗传学与植物生理学为例。

3.1 实施过程

贵州大学草学专业根据教师研究背景分成了不同的团队。以遗传学与植物生理学为例,组成了涵盖70后、80后、90后的教师团队,课程设置36个课时,每次课3个课时,一共12次课。分成遗传学板块和植物生理学板块,每个板块由老师主导,教授重要的理论知识2次课,剩4次课为学生主导的Seminar课堂。

(1)课前准备。

教师团队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和专题内容,提前布置课程研讨专题,告知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专题,成立小组,分配任务,收集资料,积极探讨交流,提炼观点,为Seminar课堂汇报做准备。比如植物生理学板块,教师团队发挥团员优势,由老师指导教学过程、年轻老师收集资料,讲授光合作用、矿质元素等重要理论知识。布置根系生理、逆境胁迫、生殖生长、激素作用等相关内容为Seminar教学讨论内容。学生根据兴趣分为4个课题组准备汇报内容。

(2)课上汇报。

课程团队教师进行分工,每一次Seminar教学有一个主导老师,对课堂进行引导。汇报人清晰、有条理地把团队成员对专题的理解融入汇报中,让课堂的参与者理解。其余同学听取汇报的同时,应认真思考。汇报人汇报结束后,其他同学根据汇报内容或与研讨专题相关的内容提问,可以持有不同看法,提出见解,供大家共同讨论。讨论是Seminar课程教学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思想的碰撞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探究意识,实现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的目的。

(3)成绩评定。

教师根据学生准备的材料、汇报的情况、研讨时的表现及对研讨专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

3.2 面临的问题

(1)学生方面。

课程Seminar教学法,学生课堂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但学生往往准备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自我管理的主动性。

(2)教师方面。

课程Seminar教学法,需要教师对课题足够了解,同时还要有引导能力。但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外,还需要完成科研任务,可能还有行政方面的工作。实际教学中,可能不能对学生的问题做好充足的准备,使研讨内容不是很深入。

4 结语

组建课程团队,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有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师,成员间相互交流学习,强化了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Seminar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互相讨论,得到了知识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锻炼。但需要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雁.“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实践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3,9(10):1922.

[2]王战军,赵敏.新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新使命、新举措[J].现代教育管理:2023,(04).

[3]李笑笑,车钊,吴巩,等.新农科背景下传统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策略[J].现代农业研究,2023,29(3):4144.

[4]金煜,邓舸,冮明鸣,等.Seminar教学法在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4):279282.

[5]雷延飞,孙韬,李宁宁,等.Seminar结合PBL教学法在高职院校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34(6):752755.

[6]秦美青,高东杰.高等数学“PBL+TBL+Seminar”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菏泽学院学报,2022,44(5):103107.

[7]尹彩萍,张应烙,郭振宇,等.学科竞赛助推农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探索和实践——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创新与品牌,2022,(9):7577.

[8]孟麗红,刘友存,陈永林,等.“CBLPBLSeminar”教学模式在高校“水文学”课程中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2,(18):141144.

[9]许艳艳,邵礼仙,葛小琴,等.Seminar联合MDT教学法在心脏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7):9293.

[1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1]王岭,王德利.草学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与思考[J].草学,2020,(S1):6164.

猜你喜欢

研究生
研究生作品选登
研究生美术作品欣赏
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研究生会在研究生教育及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研究生就业遭拒是因为学历太高吗?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