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邵丽“ 挂职系列 ”小说的非虚构特征

2023-10-30杨兆昕

今古文创 2023年39期
关键词:小说

【摘要】邵丽的“挂职系列”小说,是指邵丽在挂职期间及其以后创作的以反映人民生活和书写时代忧思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作品,在非虚构写作风靡文坛的当下回望该系列小说,可以发现该类小说中作家多担任行动者的身份、小说叙事视角多为第一人称叙事,主题思想则自觉反映时代忧思,小说显示出颇具特色的非虚构写作特征。

【关键词】邵丽;非虚构特征;“挂职系列”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9-004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9.014

20世纪80年代,随着董鼎山教授将非虚构一词引进中国,“非虚构”文学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2010年伴随着《人民文学》建立了“非虚构”专栏,非虚构文学正式受到广泛关注,并由此形成了创作热潮。人民日报将非虚构写作计划命名为“人民大地·行动者”,计划的宗旨是“以‘吾土吾民’的情怀,以各种非虚构的体裁和方式,深度表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表现中国人在此时代丰富多样的经验。” ①该计划特别指出,“不仅要求作者对真实的忠诚,要求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品质。还特别注重作者的‘行动’和‘在场’,鼓励对特定现象、事件的深入考察和体验。” ②而目前学界针对“非虚构”的学术性定义仍在讨论中,但整体上分为两类:一是以王晖等人为代表,认为“‘非虚构’是相对于‘虚构’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具体文体的写作,而是一种文体类型的集合” ③;二是以张文东等人为代表,认为“非虚构”是一种创新的叙事策略或模式。

学界针对“非虚构写作”的定义仍处于讨论与争辩中,但随着大量“非虚构写作”的典型文本的出现,其特征已较为确切,即以“作家的行动和在场性”“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下移性”以及“走向吾土吾民,深入考查和体验特定现象和事件的为人民的属性”为主要特征。邵丽的“挂职系列”小说是作家邵丽深入基层后的创作——主要指的是邵丽在挂职期间及以后,发表的十几篇既反映官场生活,又揭示底层生活的作品。其中的中篇小说《刘万福案件》(2011年)、《第四十圈》(2014年)和短篇小说《村北的王庭柱》(2010年)、《挂职笔记》(2011年)、《老革命周春江》(2011年)五个篇目的非虚构特征尤为明显。

本文针对邵丽挂职系列小说中的非虚构特征的研究主要以张文东等人关于非虚构写作的观点为基础,并以《人民文学》针对“非虚构写作计划”的命名为关键词展开研究,试图从叙事策略角度分析邵丽挂职系列小说中的非虚构特征,并理解作者在“挂职系列”小说中的求真理想。

一、“行动者”——书写挂职生活体验

2005年至2007年邵丽以副县长的身份在河南省汝南县进行了挂职锻炼,这段工作经历直接促使了作家写作动机的生成,并对邵丽的创作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邵丽曾说:“如果你专门去体验生活,实际上那不是你的生活,而是你生活之外的生活。” ④她在《挂职笔记》中提道:“作为一个小说家,当我被派往一个百多万人的大县挂职副县长体验生活时……那時候我显然以为,挂职的意义不在于职,而在于挂。我是确确实实被挂在生活之外了。” ⑤而即使是“挂在生活之外”的体验,依然赋予了邵丽“行动者”与“在场者”的身份来观察基层官场与人民生活——邵丽因此能够站在更为客观的立场来观察她周围群体的真实生活状态,这段经历成为她实现非虚构表达的基础。在非虚构写作中,有作家认为“谁来写比写什么更重要。” ⑥这不仅是对非虚构写作中写作主体“行动者”和“在场者”身份的强调,更是对写作主体自身素养的要求。近年来伴随着“非虚构写作计划”的出现,以梁鸿等作家为代表性创作出典型的底层非虚构作品的热潮,众多文学爱好者进入了非虚构写作的队伍中,与此同时非虚构文本的文学性也逐渐受到热议,而邵丽的“挂职系列”小说的产生前提是写作主体以作家身份来体验挂职生活,其“在场者”和“行动者”的身份使其占有了第一手写作资源的同时产生了写作动机,因此其“挂职系列”小说实现了“在场者”的非虚构表达。

二、“大地”——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下移

第一人称叙事与非虚构小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性,但于非虚构写作的作家而言,以第一人称叙述能够更好证实其“在场者”和“亲历者”的身份,第一人称视角的叙事增加了事件本身的真实感与作家表达的真诚感。在《村北的王庭柱》《挂职笔记》《老革命周春江》《刘万福案件》《第四十圈》5篇挂职小说中,作者选择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直接讲述自己在挂职期间体验到的基层生活的不同侧面,小说开篇就选择直接暴露作者的真实身份,《挂职笔记》《刘万福案件》《第四十圈》中邵丽都选择于第三段说明了自己下派到县里挂职当副县长的身份并借此身份开始讲述自己于基层的所见所闻。《村北的王庭柱》《老革命周春江》则是在开端就交代了自己身为作家的身份,并以此身份讲述有关小说人物主体的内容,“挂职系列”小说中邵丽多借助“挂职作家”的真实身份进行“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的真实言说。

并且在“挂职”系列小说中,以“第一人称”进行叙事时“我”的目光始终是与所生活的大地齐平的,“我”站在“基层官员”与“小人物”的立场上,叙述官场生活而规避官场黑幕的书写,摆脱传统官场书写模式的范式转而还原官员的日常生活;写底层群众而不单苦吟诵苦难,力求真实再现“小人物”的内心的困顿与挣扎。《挂职笔记》一文中,祁副县长身为县长也有着自己的难处,他虽管计划生育但也面临着超生的问题,暴露出官员和普通人一样——想要通过绵延子嗣来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而“我”在挂职结束的宴会上与和我工作背景相似的县委书记谈心时的对话,更是真实反映了基层官员工作的难言之隐,“每任县委书记来的时候都豪气干云,想改变这里的一切,到最后什么都不能改变,如果有所改变的话,只能是县委书记变了,这里的一块砖你也变不了。” ⑦“我”大为诧异,“下来之前就常常听说县委书记是土皇帝,一言九鼎,真实的情况怎么会是如此?” ⑧县委书记却说:“说起来这个县有一百多万人,光四大班子领导就有五六十人,可真正操心管事的,就县委书记一个,最后所有的矛盾都堆在你这里……” ⑨邵丽选择下移叙事视角,把官场看作普通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立足日常生活,反映官员于朴实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为。

“挂职系列”小说中的《第四十圈》里展现了齐光禄从一个良民到谋杀者有迹可循的路径,他无论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来说,生存条件一直被抢夺且受到连续性的不公待遇。《刘万福案件》中刘万福面对不公从隐忍、无奈到产生违法乱纪的行为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民众深陷自身生存的困境无法逃脱从而走上极端的犯罪道路。此篇目中的细节性事件十分值得关注,身为“赵县长”的“我”在寒假期间去走访慰问贫困户,并在其女儿的建议下决定举办大型公益节目,让贫困户通过上电视的方式得到帮助。但那个“爷爷领着五个孩子的家庭”始终没有露面。其中的一个女孩面对我们问道:“为什么只有到春节才能看到你们的笑脸,摸到你们温暖的手?……当你们在电视上拉着我们手笑的时候,我和妹妹却在底下看着你们哭。你们从来没想过,把我们一家人的痛苦拿去展览我们会是什么心情?” ⑩这位十六七岁的孩子道出了部分受助者民众的真实心声——老百姓的苦难不应该成为某个节假日中相关部门的表演道具,更不应不考虑他们的尊严将帮扶形式化,老百姓渴望的并不是没有尊严的怜悯,而是可以解决燃眉之急的实实在在的帮助。邵丽在“挂职系列”的小说中聚焦于时代洪流中这片土地上的平民,他们甚至有的会因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身陷生存困境之中,即使写官员也规避了宏大叙事,將他们看作是历史前进历程中的普通人,“她的创作即便写官场和官人,也不仅仅着眼于人的日常生活和自然属性或动物本能,而是同时也有,或更多的是人的社会存在和文化传承。” ⑪她的目光始终关切着这片热土上的形色人物,意在以下移的叙事视角实现和小说中人物的平等对话,并在微观叙事中展现社会风貌,这种由下至上的叙述方法与非虚构写作的路径是一致的。

三、“人民”性——唤起时代忧思

邵丽在挂职笔记中,对现实生活与社会转型期的城乡精神世界给予了深切关注,在作家的问题意识下表达着城乡困惑与人性的光辉。书写时代忧思的意图与非虚构写作不谋而合。但值得注意的是,邵丽的非虚构写作对人民的生活并非只是简单的复制,非虚构小说不能也不该成为传统的历史记录,陈铎指出:“非虚构对‘生活真实’的恪守,更多指向文学的社会学层面,而小说借由对真实事件的虚构传达出作家对混沌经验的多重理解,它试图抵达的则是人性和人的精神层面的真实。” ⑫这也是非虚构写作的文学性所在。邵丽的非虚构表达意在唤起时代忧思,她在实现为人民发声的写作意图中呈现的非虚构表达仍然兼顾作品的艺术性,因此作品呈现出的特点不同于某些虚构小说浮于表面的自足性,也区别于传统纪实性小说的严肃性,总体上的特点是处于上述两种特点之间的非虚构性。

为了实现为人民的书写,“挂职系列”小说中邵丽为建立作者、读者和小说人物的“情感共同体” ⑬,展现真实而复杂的风土人情,从而更大程度唤起时代忧思,所做的努力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邵丽选择在自身的道德立场中重构自我认知与情感,体现作家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作者在《刘万福案件》这一小说中叙述故事的同时,不断向读者揭露重构的心路历程:小说故事概况源于生活,但正如作者在小说开头所言“我被这个故事俘虏了,我体会了和他的悲哀同样的悲哀” ⑭,在这种写作动机的驱使下,作者以刘万福真实的经历为基础重构写作元素,营造了“三生三死”的记忆点,力图具象地再现其遭遇矿难、车祸再到尊严受损这一困苦历程,还原底层民众此时内心真实的困顿与挣扎,同时也诠释了以刘万福为代表的底层民众在精神负重不断加码的过程中,仇恨情绪的爆发并非意料之外的结果。

洪治纲指出在非虚构写作中,“作家,当事人,读者之间呈现出情感与观念的同步共振的状态……其中,作家的平视姿态,以与当事人形成的信任同盟,是非常重要的前提,也是主体间性得以建构的基础。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信任才有默契,有默契才能道出真相,并确保所叙述之事的真实。” ⑮邵丽在建立这种平等的信任同盟过程中的方法则是选择隐匿自我主观立场,作家带着问题意识探索事件的真相,但并不直接判断事件或人物的好坏,于是多个人物主体在与作家平等的关系中表达自己的声音,文本从多个侧面来为读者呈现事件的真相。在“挂职系列小说”中,邵丽隐匿个人主观立场下呈现出来的官员与百姓都不是非好即坏的人物典型,有利于读者最大限度地观照现实进而去审视人性的复杂。《第四十圈》中,作品从官员视角和百姓视角分别陈述对齐光禄的评价——周友邦以官员视角认为他家风很差而偏向对去世的公职人员充满惋惜,而百姓视角则认为虽然齐光禄出手太重,但还是坚决认为老百姓闹事的原因在于涉事的官员对案件处理得不合适。在意见相左的陈述中,身为叙述人的“挂职县长”讲述这些故事时,主动隐匿自我立场后留给读者思考,从而展现更加客观真实的基层生活。

邵丽在写作中不自觉采用非虚构策略进行创作来探索周遭的境遇,展现真实的社会。为实现这种表达的需要,她不仅对自我情感与自我认知进行了重构,同时自觉悬置了自我的主观立场,小说文本形成多维度展现人民真实生活图景的结构。非虚构写作处理下,读者进行阅读时不需对人物作太多的预判,只需跟随叙述人的讲述便可拥有较为清晰且纯粹的视野观察小说中的人物,能够在作者波澜不惊的理性叙述中探索事件真相,不局限于作家个人的逼仄情感,体悟城乡背景下官与民的真实内心历程。邵丽的“挂职系列”小说站在人民立场上关注着时代变动中人民的主体地位,书写着涵盖了不同阶层的时代忧思。

四、结论

邵丽的“挂职系列”写作以个人真实挂职经历为基础,以第一人称展开的叙事内容,兼具“在场者”的“真实性”与“重构与悬置”的“自觉性”,且两方面于互补互动中显示出作者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问题意识。而对其非虚构的特征形成的叙事效果的研究不应单纯是针对形式上的谈论,邵丽的“挂职系列”写作因其鲜明的非虚构写作特征,于“求真”的同时兼具对自身经历的深刻体悟与反思,试图用自身经验书写人性和精神层面的真实,为当代文学长廊中增添了紧贴大地的实实在在的官与民的形象,在时代变动中表现出当代作家的文学敏锐感与社会承担意识。

注释:

①《“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启事》,《人民文学》2010年第11期,第208页。

②《“人民大地·行动者”非虚构写作计划启事》,《人民文学》2010年第11期,第208页。

③王晖:《“非虚构”的内涵和意义》,《文艺报》2011年03月21日,第五版。

④邵丽:《寂寞的汤丹》,春风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86-87页。

⑤邵丽:《寂寞的汤丹》,春风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87页。

⑥沈闪、黄灯:《黄灯:我怎样写作〈大地上的亲人〉》,《关东学刊》2019年第3期,第154-161页。

⑦邵丽:《挂职笔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8页。

⑧邵丽:《挂职笔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8-19页。

⑨邵丽:《挂职笔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9页。

⑩邵丽:《挂职笔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102页。

⑪於可训:《主持人的话》,《小说评论》2015年第1期,第128-129页。

⑫陈铎:《现实性、日常性与审美性:论邵丽“挂职系列”中的官场书写》,《写作》2019年第5期,第42-49页。

⑬洪治纲:《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主体情感与观念》,《文学评论》2022年第5期,第112-120页。

⑭邵丽:《挂职笔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第62页。

⑮洪治纲:《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主体情感与观念》,《文学评论》2022年第5期,第112-120页。

参考文献:

[1]张延文.邵丽艺术风格论[J].小说评论,2015,(01): 137-142.

[2]张文东.“非虚构”写作:新的文学可能性?——从《人民文学》的“非虚构”说起[J].文艺争鸣,2011,(03):43-47.

[3]洪子诚.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94.

作者简介:

杨兆昕,女,河南鹤壁人,长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小说
何为最好的小说开场白
小说课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我们曾经小说过(外一篇)
妙趣横生的超短小说
明代围棋与小说
闪小说二则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小说也可以是一声感叹——《寒露寒》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