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里的中国》:非遗影像叙事创新的三重维度

2023-10-30李振鹏彭加汛

新疆艺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技艺遗传文化

□ 李振鹏 彭加汛

《非遗里的中国》节目片头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实物载体与文化空间,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不断丰富,并流传至今的生活文化。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非遗里的中国》以我国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为创作内核,挖掘非遗传统中的历史底蕴、东方美学与中国智慧,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传承理念,通过协力共叙的主体演绎、显隐互摄的符号解读、由物入神的文化认同等三重叙事维度,赋能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一、协力共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演绎

非遗是人类长期从事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所衍生的精神活动,非遗影像叙事则是以镜头语言再现非遗传承主体及其现实行为,并以挖掘文化内涵、弘扬非遗精神为宗旨的文艺创作。依据叙事学的观点,叙述者是叙事行为的关键要素之一,创作者借助艺术再现的方式,通过叙事主体的语言和行为来阐释相应的故事内容。《非遗里的中国》通过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以协力共叙的主体演绎方式,全面而深刻地诠释了中国非遗的历史传奇和今生故事。

一方面,《非遗里的中国》将非遗传承人置于叙事中心,突出传承人在非遗传承全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非遗里的中国》十分注重从非遗传承主体出发,生动地展演和叙述非遗的文化故事。节目的叙事内容分为“大非遗”和“小非遗”两种类型,前者是知识容量丰富、内涵深刻的非遗项目,后者则是知识容量相对较少,适合以“简、短、快”的方式进行展示传播的非遗项目。在“浙江篇”里,节目组将叙事重心放在“龙泉青瓷烧制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台州刺绣”“铜雕技艺”四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徐朝兴、顾明琪、陈克、朱炳仁等年长传承人和金逸瑞、陶虎、林霞、朱军岷等年轻传承人为叙事中心,讲解上述非遗的历史渊源、技艺知识、文化内涵以及当代运用现况,使观众更为立体和多元地感知非遗文化,从而领会非遗传承者坚守初心与创新发展的人生使命。而对于“小非遗”,节目更多地以顺次镜头,展现非遗传承人从事非遗实践活动的场景及其文化结晶,拉近观众与非遗之间的时空距离。

另一方面,《非遗里的中国》通过非遗叙事者多元化的创新方式多层次地诠释非遗项目的知识与意蕴。“视角”是“叙事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①,简言之,即为谁在感知故事。《非遗里的中国》突破了以往文化节目中“外聚焦型”视角解读内容的局限,以多元叙事者的视角切入,采用灵活变换的感知视角,强化非遗叙事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该节目中,内容叙事主体不限于非遗传承人,而拓展为节目主持人、专家学者、明星嘉宾等多元角色,他们与非遗传承人协力共叙非遗里的中国故事。每期节目由主持人撒贝宁、龙洋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作为固定嘉宾,潘鲁生、陈数、袁弘、李玉刚、祖峰等知名学者与明星为飞行嘉宾,共同叙说非遗文化的历史流变及当代传承故事,并深入非遗技艺和活动,全面展现非遗的核心价值。例如,在“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单元,撒贝宁、单霁翔、潘鲁生、陈数等人组成的非遗体验团就在非遗传承人顾明琪的指导下,分为两组,以竞技形式体验了烧水、煮茧、索绪、添绪、绕丝轴等手工技艺,借助兼具知识性与新奇性的非遗游戏增强了节目的叙事张力,使观众在别样有趣的节目环节中深层次地体悟非遗文化基因及其传承者的日常生活。

《非遗里的中国》“浙江篇”嘉宾阵容

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的创新应用

非遗保护具有主体间性,它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共生、共在、参与和分享”②,而非遗影像叙事则是借助数字媒介实现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非遗里的中国》以多元主体协力共叙的“引导式”和“贴近式”叙事手法,重塑了非遗传播的现代平台,使非遗传承人与观众在无形的影像空间中实现对话与互动,共同促进非遗的永续发展。

二、显隐互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解读

非遗是人类基于对文化生境的主体判断与选择,进而创造与发展的生命符号,具有鲜明的无形性与精神性,但由于传承者的主体性实践,非遗又更多地以显性的物质载体或仪式活动将蕴含其中的意涵予以呈现。迈克尔·波兰尼曾将个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前者是以表象加以概述的知识,后者是通过潜移默化进行传播的知识。③《非遗里的中国》坚守非遗共享、共建、共传的创作理念,通过显隐互摄的叙事方式,全面且详尽地呈现出非遗的显性知识,并在荧屏的角色互动中巧妙地传播非遗符号的缄默知识。

一是借助媒介优势全面呈现非遗的显性知识。《非遗里的中国》本着知识传播的创作原则,利用影视媒介便捷、直观的平台优势,将非遗的文化知识予以挖掘和展示。在每期节目的“大非遗”环节,节目组会安排非遗传承人对相关的非遗事象进行翔实的讲解,并与嘉宾共诉、共享、共践非遗活动,并在最后辅以技艺(工艺)流程图,更为直白地呈现非遗的文化构成,使观众全面地理解非遗的显性知识。同时,节目更为关注身体叙事在非遗表达能指上的灵活运用。身体叙事是以身体为媒介符号的叙事手法,“以动态或静态、在场或虚拟、再现或表现的身体形成话语的叙事流程,以达到表述、交流、沟通和传播的目的”。④相较于文字、图形等符号媒介而言,身体叙事着力于调动感官的积极性,强化动态叙事的传播特征。例如在节目中,龙泉青瓷制作技艺传承人徐朝兴练就了“有条不紊”的“跳刀”技艺,台州刺绣传承人陈克自创整理百套针织技法……手艺人的指尖勾绘为艺术品增添了独有和天然的人文关怀,传达着非遗传承的“工匠精神”。又如,宁德霍童线狮是福建地区的传统民俗,由于线狮重达数十斤,通常由数十人协力完成整场杂技表演,通过人狮分离、以线操控的形式使线狮呈现出坐立、奔跑、蹲卧等动作和神态。在“福建篇”中,节目不仅以镜头语言再现线狮杂技“前台表演”与“后台操控”等身体民俗表征,而且通过嘉宾单霁翔体验线狮技艺的环节,借助单一的非主体性的反差视角,复刻和烘托了线狮技艺中团队合作、共创互赢的文化内蕴。无论是非遗主体的文化展演,还是非遗传承客体的文化寻绎,《非遗里的中国》都致力于以身体叙事的形式全面呈现非遗的表达能指,在文化互动的过程中凸显非遗的活态性,拓展观众对非遗事象和精神的感知方式,从而完成了非遗显性知识的传递过程。

二是以角色互动巧妙传播非遗的缄默知识。非遗是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并不断演化至今的文化象征物,由于其具有深刻的历史积淀,携带着鲜明的文明基因,其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时空隔阂成为阻碍当代大众接受与认同非遗本体的重要因素,“非遗失语”的现象日益突出。《非遗里的中国》以角色互动为叙事线索,在非遗展演行动中诠释非遗文化的生成逻辑以及传承发展的终极使命。一方面,节目创作关注非遗在现代语境下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现实焦点,着力破除大众对非遗的文化误解。每处“大非遗”叙事展演均划分为传统非遗与创新应用两个方面,前者着墨于非遗本体的历史流变、核心技艺及其物态产品,后者则侧重非遗事象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例如,晋江布袋木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历史已逾千年之久,节目既通过非遗传承人蔡美娜亲身演绎活灵活现的木偶人,传递出显性的文化知识,同时还嵌入“创新应用人”身份,创造性地展演了布袋木偶由机械臂操控的创新应用,呈现出科技助力非遗的未来方向,传达非遗应时而变、与时俱进的文化特点。另一方面,在节目嘉宾与传承人互动的过程中,节目嘉宾的精炼点评也为非遗传承本心、创新理念的形塑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山西篇”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的文化演绎既呈现了中国古建筑美学与技艺智慧,又为现代建筑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嘉宾单霁翔谈及的“榫卯之间,纵览千年,飞檐画栋,震古烁今”和主持人龙洋总结的“承先辈绝技,铸今人匠心,观琼楼玉宇,扬中华文明”共同揭示了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守初心、担使命、创未来的文化图景。

传承人讲解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传承人展示苏绣技艺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而非遗作为无形的生活实践,与时俱进是其演化发展的本真要义,《非遗里的中国》则借助媒介优势,传承和发扬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显性知识,并以巧妙的角色互动,深刻阐发非遗活态性发展理念以及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化寓意。

三、由物入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丰富而深厚,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社会记忆,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延续发展。有学者曾指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日常生活所表现出的核心信仰与价值观体系,即“基于共同的传统生活方式的‘民俗认同’行为”⑤。非遗是民众延续文化传统并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践行的主体性活动,《非遗里的中国》不拘泥于“叙物”,还强调“入神”,在“由物入神”的过程中,发挥非遗在增强文化认同方面的重要功能。

通过勾勒文化记忆以加强文化认同,是《非遗里的中国》叙事建构的重要创作手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深蕴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记录着中华民族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的文化品格,亦是现代发展的文化镜像,它将传统性与现代性相融合,建构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图景。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记忆具有群体性,而实现群体记忆传承的关键则是在社会交往中提取其记忆的延续性⑥,在“云南篇”的节目中所呈现的彝族《梅葛》便是实例。《梅葛》是云南彝族创世史诗,以梅葛曲调唱述彝族先民的创世历史、伟人功绩,展现了古代彝族人民的生活全貌,节目将彝族梅葛曲调与国际交响乐结合,使这一历史叙事长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由此勾勒出彝族专属的千古记忆,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使身处“异文化”语境的观众更为深刻地理解与认知彝族文化。总之,非遗影像能凭借数字技术建构出无形的演绎场域,以此促进观众认识与理解蕴藏其中的精神文化符号,唤醒观众的文化记忆,进而加强社会大众的非遗文化认同。⑦

与此同时,《非遗里的中国》更侧重挖掘非遗内涵,突出文本,塑造中国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论断,为非遗影像创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展面文本是“受符码和元语言严格限定意义的文本”⑧,能使接收者快捷且直白地理解文本意义,其发挥着知识传播、塑造社会形象的现实功用。首先,从本质上而言,《非遗里的中国》是非遗类纪实作品的典型代表,它借助纪实的影像符号,由内而外地诠释独特的民族精神,塑造了中国的文化形象。例如,茶文化盛兴于唐宋时期,径山茶宴则是流行于余杭地区的茶宴礼仪民俗。节目在“浙江篇”中创设径山茶宴的展示场景,将其中的制茶、点茶技艺予以呈现,并辅以节目嘉宾对茶文化的历史溯源,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以茶论道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气质。其次,节目将内涵丰富的非遗事象与东方美学相融合,形塑了魅力中国的文化形象。在每个“大非遗”的叙事单元,节目组会精心建构非遗创新秀演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以真人互动的方式,加之XR 技术、CG 特效,创新呈现非遗传统中的中华文化基因,尽显东方大国的独特魅力。最后,节目充分观照“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文化分布特征,深刻展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形塑了多彩中国的文化形象。节目借助影视媒介的延展性,挖掘内涵各异的地方非遗,并依托影视传播平台,将非遗事象中的文化因子转化,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节目拍摄地涵盖浙江、福建、江苏、云南、山西、四川、广东、湖南等11 个省份,以中华大地多彩的非遗文化全面彰显中国文化底蕴。

四、结语

2022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非遗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非遗是个人和群体生产经验的文化总结和标志符号,而非遗影像则是以非遗为核心元素的“文化再生产”。《非遗里的中国》致力于创设传统与现代的共享平台,在非遗文化演绎的过程中为观众深层次地认识传统与感知文化提供多重视角,勾勒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促进传统文化的时空存续。文化是悠久的,亦是常新的,影视艺术的介入为非遗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时代活力。在未来,非遗影像叙事应形成“多圈层”互动的常态思路,以生动的、活泼的、有趣的方式推动非遗的活化再生。

注释:

①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 页。

②宋俊华:《契约、中间人与规则:非遗保护的行动逻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4 期。

③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2 期。

④郑大群:《论传播形态中的身体叙事》,《学术界》2005 年第5 期。

⑤张举文:《文化自愈机制及其中国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4 期。

⑥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335 页。

⑦刘玉堂、李振鹏、赵帅鹏:《影视民俗:角色身份、价值意蕴与未来路向——基于〈雄狮少年〉的分析》,《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 年第1 期。

⑧冯月季:《传播符号学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122 页。

猜你喜欢

技艺遗传文化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非遗传承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谁远谁近?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