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老街的深情叙事
——评小说《王三街》

2023-10-30刘长星

新疆艺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王三库尔班阿克苏

□ 刘长星

阿克苏王三街民族团结故事沙画作品剪影

新疆作家图尔贡·米吉提的新作——长篇小说《王三街》以新疆阿克苏市的一条老街——王三街的发展历史为背景,叙述了一个家族的历史,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从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社会的重大历史变迁,展示出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和睦团结亲如一家的生活原貌。

一、以情动人

图尔贡·米吉提在谈到创作初衷时说:“从小,我就听王三街上的老人们讲这段让人泪目的民族团结故事,汉族商人王福才以及养子王三的故事在我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甚至晚上做梦都能梦到他们。”《王三街》首先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作品中饱含作者浓厚的情感,作者用一种深情投入的方式去讲述历史,追述往事。作品中所传达的深厚情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邻里之情

在《王三街》中,王先生说,邻居之间就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邻居肉孜卡尔万夫妇都因感染瘟疫病逝后,王先生义无反顾收养了他们刚出生的儿子,即作品中的王福星(小名王三)。这样的邻里深情在作品中成为一种常态,作者写道:“虽然老王是外地人,但他们多年以来,就住在同一个城市,同一条街上,他们两家之间的差异也早已经随着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而被遗忘,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正如王先生所说,“我的邻居,你们这里不是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嘛,做邻居就相互帮靠,不然就做陌路人。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

作品中另外一组非常重要的人物关系是王先生和邻居库尔班·依那也提。王先生离开阿克苏要回到故乡天津,他把自己经营的客栈以及自家庭院全都委托给了邻居库尔班·依那也提。当八年后他再次回到阿克苏时,库尔班·依那也提不仅主动把客栈与庭院还给了王先生,还从地下挖出他每年存的租金,如实交给了王先生。库尔班·依那也提不昧钱财,诚实公正,让再次回到新疆的王先生十分感动,也让作为读者的我们非常感动。王先生庆幸自己遇到了好邻居,“一个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能如此忠心耿耿地替他办事着实让他十分感动。”“这样的人值得做一辈子朋友。”

除了对王先生和肉孜卡尔万、库尔班·依那也提两家之间的邻里深情进行较多叙述之外,作品还多处写到阿克苏各族群众之间的融洽交往。比如,王先生一家对周围邻居帮助,对王三街商贩的支持与提携,王三“因为自己能帮助到大家,所以每天都精神愉悦。”作品中不断展示新疆各民族群众团结和睦、血脉相融的自然情感。

(二)家庭亲情

《王三街》讲述的是王先生一家的历史,作品注重家庭内部的亲情叙述,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父子之间,都让人感受到亲情的厚重。比如,王先生和妻子历经多年风雨相濡以沫,王先生病逝后被安葬在妻子墓旁,这对恩爱一生的夫妻实现了最终的团聚。作品中王家第二代王三和妻子提拉汗同样是一对恩爱有加、心灵相通的好夫妻。即使提拉汗不能生育,但夫妻二人依然能彼此理解相互信任。

王先生对王三视如己出,并没有因为他是养子而忽视他,反而非常看重对他的教育。他把年幼的王三交给私塾的胡先生进行教育,使王三从小就有了一定的文化功底。当王先生在天津生活了八年后,因思念去世的妻子想要返回新疆时,也只有王三陪伴他再次回到阿克苏,大儿子王石城、二儿子王石康都留在了天津。文中王三对父亲说:“您到哪儿,我就跟着去哪儿。”长大后的王三逐渐成为父亲生意上的好助手,成为王家的顶梁柱。他和王先生之间既是父子关系,又像朋友一样,亲密无间,让人感到温暖。

(三)思乡之情

在《王三街》的描述中,阿克苏当地有不少人是从内地来到新疆、扎根新疆的。王先生的妻子来自兰州,王先生祖籍天津,私塾的胡先生说过:“在他心里还总是涌动着一种浓浓的乡愁。”

作品中有两次返乡描写。第一次是在妻子病逝后,王先生驾马车带着三个儿子返乡,历尽艰辛,终于从阿克苏回到了天津老家。第二次是作为警察的王三在押货成功后,从兰州返回天津,寻访两个哥哥,才得知大哥已经去了香港,二哥一家已被日军杀害。两次返乡都笼罩着一种悲壮之情,结果都是寻亲而不遇,空留哀伤与遗憾。这种不断渲染的乡愁意识、怀乡之情,让人很自然地想到余光中的著名诗篇《乡愁》,想到中国文学诸多作品中不断吟唱的一种家园之思,中国人对故乡的浓浓的眷恋之情。《王三街》所展现的怀乡情绪似乎又回到了中国文学的古老抒情传统。

(四)爱国情怀

作品中的爱国情怀首先表现在王三身上。当抗战爆发后,新疆各族人民也在积极响应全面抗日的要求。王三积极开展募捐支持抗战,在他的率先示范与积极影响下,阿克苏的抗战募捐活动取得了成功,募集物资的数量远远超出了预期。

《王三街》中也刻画了共产党员形象,作者没有直接写林基路的经历,是从王三的视角去渲染林基路的英雄形象。从最初的不相识,到最后对林基路为代表的共产党员的支持、认同、敬佩,王三的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王三突然想起关押在迪化监狱的林基路。他的远大理想就是一心想着救国救民。也许只有林基路这样甘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真正的勇士们才能救中国,才能让中国老百姓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受林基路等人的影响,王三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了崇敬之情、感恩之情。新中国成立之后,1950 年新疆迎来了解放,王三把自己所拥有的财富献给了政府。他充满了爱国情怀,他知道,正是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忘死,才换来了今天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王三街》虽然没有直接写中国军民的抗战历史,但侧面写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抗日精神。比如,王石城夫妇反抗日军,杀死日军军官,最后被日军残忍杀害。从王三、林基路、王石城等形象的刻画,我们可以感受到《王三街》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以看出中国人民不畏外敌侵略、勇敢反抗的斗争精神。

从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到抗战卫国、新中国的解放,作品的家国情怀让这部小说的情感力量更加深厚感人。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这样一种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被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王三街》在叙述一个家族的发展历史、追忆新疆社会历史变迁的同时,把邻里之情、家庭亲情、思乡之情、爱国情怀等诸多情感融为一体,让读者为之动容,为之感叹。

二、人物形象富有深厚文化内蕴

《王三街》中的两个主要人物王先生和王三非常富有意味,作者在他们身上融入了诸多文化的想象、象征与寄予。

王先生的出生地是天津,他长期在新疆阿克苏做生意,生活在新疆,最终也长眠于阿克苏。可以说,王先生是天津人,又是新疆人,新疆和天津都是他的故乡,王先生既代表了新疆文化,又代表了天津文化。新疆文化不是孤立的,和国内其他地区(天津)血脉相通,是彼此不能分割的整体。

王三形象同样文化意味丰厚。王三的父母是维吾尔族肉孜卡尔万夫妇,他是被王先生夫妇这一汉族家庭抚养长大的。王三形象即意味着汉族与维吾尔族的血脉相融,团结一家亲。从生活、文化、精神等多方面来看,新疆各民族群众真正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不能分离。

新疆人、新疆形象、新疆文化,其根源就在中华文化中。《王三街》中出现了《诗经·卫风·木瓜》、李白的《关山月》、宋之问的《渡汉江》、李商隐的《乐游原》等大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这是作者有意的一种处理,无不彰显着王先生、王三等新疆人精神深处的中华文化因子、传统文化底蕴与中国文化精神。

猜你喜欢

王三库尔班阿克苏
王货郎回家过年
王货郎回家过年
报仇(小小说)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阿克苏诺贝尔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阿克苏诺贝尔
阿克苏诺贝尔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毛泽东与库尔班,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千古佳话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三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