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的新疆书写
——评小说《王三街》
2023-10-30朱冬梅
□ 朱冬梅 马 洁
《王三街》故事原型人物王三肖像
新疆阿克苏作家图尔贡·米吉提著、玉苏甫·艾沙翻译的长篇小说《王三街》以天津商人王福才和他收养的维吾尔族邻居肉孜卡尔万家的孩子王福星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以时代的变迁为暗线,讲述了阿克苏著名老街王三街的发展变迁,写出了新疆阿克苏各族人民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对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文化、共同命运及共同身份的认同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的新疆书写。
一、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家国一体”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既是一切秩序的起源,又是维持秩序的模本。儒家“天下观”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家国情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家国情怀以“家国一体”理念为关键,家庭伦理规范及“孝”“悌”原则是国家得以存在和稳定的基石,“道德自觉——家庭和谐——政通人和——天下大治”是“家国一体”的行动纲领。作家图尔贡·米吉提和译者玉苏甫·艾沙以其“双语”思维能力和多元文化视角的创作实践,将家国情怀融入《王三街》的创作中,创作出“没有血缘却胜似血缘,不是一家却胜似一家”,有助于新疆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主义主旋律作品。“家国一体”在《王三街》中具体呈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塑造了一批亲近和睦、亲如一家的王三街居民。首先,阿克苏王三街的居民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和睦融洽,如天津商人王福才夫妇和他们收养的维吾尔族孩子王福星(即王三)一家。其次,王三街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如在王先生前往天津时将客栈托给库尔班·那依打理。八年来,库尔班·那依将客栈各种账目记录得清清楚楚,并计算好利钱,在王先生回到阿克苏后如数交还。这些具有淳朴民风的王三街的居民形象将儒家文化内核中“求善”道德追求与新疆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及社会的和谐诉求完美融合,彰显儒家文化对人物身份的社会建构,是新疆精神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民族形象的重要体现。
二是建构了对中华民族、中华共同文化认同的“家国一体”叙事方式。家国情怀在《王三街》中潜移默化为“家国一体”的自觉叙事行为。家庭悲欢离合与民族国家盛衰巨变相互指涉,家庭命运与国家命运相互映照。《王三街》最具代表性的是“两代人”模式,以不同血缘、不同民族三代人融合为一家人的方式实现族际互动与民族交融记忆的重现与召唤。“家”不仅仅是血缘亲情伦理意义上的“家”,更延展为人类学意义上“全新的政治基础上的文化与族缘联合体”的“扩展家庭”(王三街)。可以说,小说从“家和万事兴”“祖国大家庭”的文化基因中升华出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这个大的创作主题。
长篇小说《王三街》作品分享会在新疆文联举行
作者图尔贡·米吉提分享创作历程与感悟
二、精神原乡的文化地理空间
文化地理学者迈克·克朗认为,媒介因“提供了理解世界和空间的不同方式”而具有了空间意义,故成为生产地理关系的“想象”地理空间。《王三街》通过人与地的故事来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王三街》所书的现实地点位于阿克苏。阿克苏各民族聚居在一个地理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因其地理特质形成一定的地域文化,因此也保留着民族的原生生活习俗和文化内涵。在王先生从天津回到阿克苏后在茶馆与众人相见时,小说写道:“屋子正中间的大炕上,铺着大大的餐布,餐布上摆着些金灿灿的窝窝馕。”客人们围坐在餐布边上用刀刮掉馕背面的盐粒配着白茶吃。小说描写了人们共同聚集在茶馆这样一个空间,从而建构起一个共有的地域文化的语境。
小说的主人公王先生在阿克苏和天津两个地方都强烈地突出了故乡情结。天津相较于阿克苏,是一个现代的繁华城市,却给主人公王先生以旅馆的感觉。反而生活成长的边疆城市阿克苏以人情美、人性美给主人公以家的感觉。阿克苏生态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和谐。可以说,阿克苏的精神原乡是20 世纪中国乡土小说中精神的一部分。小说营造了阿克苏——一个精神的寄放处,一种超越个人的精神故乡。《王三街》在空间上以“想象”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空间,勾勒出新疆各族以和谐为中心的空间观念,从而使各民族读者获得共同体归属感。
三、精神一体的文化认同构建
历史记忆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历史共同记忆,是实现各民族精神一体的有效途径。《王三街》借助新疆阿克苏王三街的素材再现集体记忆,创造集体记忆,通过对历史文化记忆的构建完成精神共同体的塑造。
小说一方面通过对王三街这条街道,对阿克苏的历史的现代叙述、现代重建,发现历史的当代价值,获得定义过去的权力,并通过特定价值的选择性记录唤起观众集体记忆。比如小说通过书写阿克苏各民族休戚与共、共同抗敌、同舟共济的历史,表达民族融合的整体观念,且将其内化于集体无意识,逐渐成为构建“大一统”历史记忆的重要资源。
另一方面,作为承担集体记忆重要载体的民俗文化以“凝聚性结构”实现民俗文化的凝聚及认同功能。比如,小说中很多唐诗宋词的引用,民间流传的四大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岳母刺字》的讲述,都在强调各民族团结共进的文化渊源。小说中还大量使用有着“文明的碎片”之称的民间俗语,如“水往河滩流,钱往富人身上流”“财富不会永远属于你”“别从富人那里要钱,不从油馕上找毛”“鸟儿随主人,事儿靠脑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马槽子架高了,马脖子会僵硬”。这些俗语从文化上建构起一个公共空间,各族人民在这个相对稳定的空间中进行思想交流,从而使个体与集体的归属感得到强化,体悟到精神文化的共同体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