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点衣,中国点衣属地衣一新记录种
2023-10-30何宣宣贾泽峰
何宣宣,贾泽峰
(聊城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1 引言
Meyer在1825年新建了点衣属OcellulariaG. Mey.。该属隶属于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茶渍纲(Lecanoromycetes)、厚顶盘亚纲(Ostropomycetidae)、文字衣目(Graphidales)、疣孔衣科(Thelotremataceae)[1]。
该属多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特征为地衣体壳状,多为橄榄绿色,表面光滑或粗糙,厚0.1~0.5 mm;子囊盘圆形,直径(0.1~)0.3~2 mm;多具轴柱;盘被炭化;子囊含1~8孢子;子囊孢子横隔透镜型或砖壁型,12~350 μm × 6~50 μm;I+紫罗兰色或I-[2,3]。
目前世界范围内报道点衣属400种[4,5]。最早报道自中国的点衣属物种是采自台湾的OcellulariaalbaMüll. Arg.[6],随后,中国又报道了10种,主要分布于湖南、广西、贵州、台湾、香港等[7-14]。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点衣属类群进行进一步研究,为我国地衣型真菌物种资源开发及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本研究所用材料来自福建,现馆藏于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菌物标本室(LCUF)。
2.2 表型分析
采用OLYMPUS SZX16解剖显微镜对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解剖,采用OLYMPUS BX53复合显微镜进行观察、拍照并记录数据。用碘液检测子囊及其孢子的淀粉样度。滴加 10% KOH溶液、NaClO饱和水溶液、P 溶液(将对苯二胺溶于无水乙醇,配成5%乙醇溶液)进行观察颜色反应。采用薄层层析法(TLC)对地衣化学物质进行鉴定[15,16]。
2.3 基因型分析
DNA提取、PCR扩增、测序。使用Sigma-Aldrich REDExtract-N-AmpTM植物PCR试剂盒从子囊盘中提取基因组 DNA,采用PCR扩增核糖体RNA基因区,即大亚基rDNA(nuLSU),引物为AL2R/LR6[17]。50 μL PCR反应体系包含引物(AL2R与LR6)各2 μL,基因组2 μL DNA,19 μL ddH2O,25 μL 2×Taq PCR Master Mix。扩增程序包括94 ℃预变性5 min;95 ℃变性30 s,58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共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目的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由铂尚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测序。序列信息见表1。
表1 系统发育分析所用标本信息和 GenBank 登录号
构建系统发育树。使用软件Geneious v.6.1.2(Biomatters Ltd., Auckland, NZ) 对原始序列进行组合和编辑。选择与点衣属亲缘关系较近的Leptotrema作为外类群[18,19],并从NCBI网站上下载所需的20条nuLSU序列(见表1),自测序列、NCBI下载序列和外类群序列运用Geneious v.6.1.2进行序列比对并导出,用MAFFT version 7对导出的序列进行校准[20]。使用CIPRES Scientific gateway portal(http:∥www.phylo.org/portal2/)[21]进行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 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 BI)分析。最大似然法(ML)使用RAxML-HPC BlackBox v. 8.2.12[22]进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各节点进行1 000次重复以评价自展支持值;对于贝叶斯分析,使用jModelTest 2.1.6[23]计算最佳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了GTR+I+G模型,最后使用MrBayes v. 3.2.7a构建系统发育树。获得的系统发育树文件在Figtree v.1.4.4中查看和编辑。
3 结果
3.1 系统发育分析
在本研究中,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 ML)和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 BI)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因此,我们在这里只给出ML系统发育树,自展支持值(bootstrap) ≥ 70%显示在节点上;基于nuLSU序列构建Ocellularia的系统发育树,共包括21条序列,10个分类单元,其中Leptotremawightii(Taylor) Müll. Arg.作为外群。
图1 基于 nuLSU 序列构建的点衣属系统发育树(粗体表示本研究新测序列,其余为GenBank下载序列)
3.2 分类
槟榔点衣,如图2。Ocellulariaarecae(Vain.) Hale, Mycotaxon 11(1): 136(1980)。
注:(a、b)地衣体和子囊器(标尺1∶ 1.0 mm);(c)子囊盘横切面(标尺1∶200 μm);(d)子囊孢子(标尺1∶100 μm)。图2 槟榔点衣(马振国 FJ220304)
Type: Thailand['Siam'] - Insula Koh Chang, ad corticemArecaecatechu. leg. Johs. Schmidt, 1900[TUR-VAIN 26767, holotype]。
地衣体壳状,树皮生,表面灰绿色,粗糙,无光泽,具微疣状突起。
子囊盘近圆形,贴生,直径0.6~2 mm;盘缘四周具疣状突起,似花状;中央具一黑色孔口;具炭化的轴柱;盘被炭化;子实层厚200~270 μm,清晰状,透明;侧丝较单一,平直,宽1~3 μm;囊层被浅黑色,厚15~27 μm;囊层基浅褐色,厚20~35 μm;子囊含有1个孢子;子囊孢子长棒状,两端稍尖,无色,砖壁型,孢室密集,165~210 μm × 24.5~37 μm,I+紫罗兰色。
化学反应:K+红棕色,C-,KC-,P-;含有副原冰岛衣酸(hypoprotocetraric acid)(TLC)。
基物:树皮。
研究标本:福建:漳州市,贡鸭山国家森林公园,观音亭,海拔1 158 m,2022年7月13日,马振国 FJ220304(LCUF)。
世界分布:澳大利亚[24],泰国[25]。中国新记录种。
讨论:该物种主要特征为地衣体壳状,具炭化的轴柱,子囊1孢,子囊孢子砖壁型,含有副原冰岛衣酸(hypoprotocetraric acid)。本研究标本与模式标本(Thailand)特征一致;本研究标本与澳大利亚(Australia)的标本特征基本一致,但本研究只检测出副原冰岛衣酸(hypoprotocetraric acid),而澳大利亚标本特征描述中还含有其他微量酸(2-hydroxyhypoprotocetraric acid, 2-hydroxynornotatic acid)。
Ocellulariaarecae(Vain.) Hale的分类特征类似于O.eumorpha(Stirt.) Hale,后者子囊1孢,子囊孢子砖壁型,大小为150~245 μm × 28~50 μm,含有副原冰岛衣酸(hypoprotocetraric acid),但后者不具有炭化的轴柱[3]。该种与O.eumorphoidesFrisch也较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的子囊孢子较小(70~125 μm × 19~28 μm)[3]。
根据分子数据分析,该种与Ocellularia其他物种明显分开,且与O.arecae聚为一独立分支,支持值高达 100%,综合以上特征鉴定为O.arecae。
4 致谢
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50001)的支持,感谢标本采集者提供实验材料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