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10-30肖熠琳

科教导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产教联网院校

肖熠琳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7)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AI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作为一个以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为主要学习方向的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物联网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影响各个行业和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满足物联网产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急切需求,高职院校必须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融合,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多变性和需求的多样性。

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

2010 年,国务院发布《促进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领域及相关政策措施,这对物联网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23 年7 月,商务部等13 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创新培育智能消费。各项政策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家居等领域市场的信心,具备物联网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广东省近年来在物联网相关发展上的投入卓有成效。自2016 年以来,省政府印发了《广东省物联网行动计划(2016―2020)》等多个文件。截至2021 年底,我国物联网相关企业有65 万余家,其中广东拥有10.4 万余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整体行业处于创新与转型时期,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将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创新项目中,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和转型。外部行业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实习和实践机会,便于其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培养因其专业、行业特点要求,需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所属区域的市场需求,这就要求专业的培养模式实践必须建立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

2 广东某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现状与局限

为更好地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实践,广东某高职院校以问卷方式对校内物联网专业各级学生(包括部分毕业生和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开放式调查,获取物联网专业学生对专业培养的现状认识与诉求。通过对问卷、访谈和其他形式获取资料的梳理,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广东某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师生的现状调查

2.1 高职院校师生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的认识有待提高

此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形式,参与调查的学生共210 人,专业教师13 人。其中学生对物联网专业实践的回答显示,67%的学生表示对物联网专业的实践机会比较满意,希望有更多的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33%的学生认为与物联网产业的企业接触不多,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产学合作项目。29%的学生表示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技术培训,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而专业教师均强调了实践和产学合作的重要性,有15%的专业教师表示需要进一步加强与物联网产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项目参与。

2.2 课程内容与工作实践差距大

有38%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实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普遍感觉在学校的课程中,实践性内容少,且与未来工作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在课程中更多地接触到真实案例和项目实践,以便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有23%的专业教师认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2.3 学生期望增加就业指导

学生对就业指导有着比较多期许,42%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增加更多的就业指导服务。学生普遍认为在毕业前、后缺乏相关的指导和支持,不清楚如何进行职业规划和求职。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规划指导、简历撰写和面试技巧等就业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和岗位需求。

3 产教融合背景下创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教育改革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应用技术。多年的研究与实践表明,产教融合对学生的培养与发展有利。一方面产教融合能帮助高职院校了解实际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界提供的实践机会和项目合作,增加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1 实地需求调研

学校通过产业需求调研,以及对行业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当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特点。通过分析结果,学校能了解哪些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将获得更快的增长,哪些技能和能力在企业中受欢迎。这些信息有助于高职院校深入了解当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和主要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制订人才培养目标。调研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用人供需数量变化、用人供需结构变化、供需匹配方式变化。用人供需状况可用于参考专业招生人数,用人结构和供需匹配方式则是学校培养模式中重要的资料来源和参考。调研要具备持续性,最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持信息的持续更新。调研过程详见图1。

图1 广东某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调研流程图

3.2 优化专业课程

现有的物联网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体系性,包括公共基础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即学生们需要学习物联网概论、电工技术、程序设计、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中掌握专业所必需硬件、软件的基础知识和物联网综合应用技术。根据不同的专业培养方向,还会开设相关方向的课程,便于学生将专业课程的技能应用到智慧农业、工业控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方面。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从事网络综合布线、物联网系统设计、物联网工程实施与施工、物联网工程维修维护、智慧社区系统设计、智慧农业系统设计、智慧农业工程实施与施工等工作。

专业原有的课程规划比较合理,但缺乏将当地产业实际需求和师生反馈融入课程内容,因此,学校可从结构、内容、形式三方面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方面,以技能证书和竞赛为抓手,扩充学生的行业交流活动与技术能力,以产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在校成长为线索,构建成长结构,以实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以资源提升学生就业机会。内容方面,以校企合作带动教师团队成长,持续更新、归纳、总结课程案例,真实应用调研信息,持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形式,广泛运用混合式教学,积极利用专业优势,构建教育信息化2.0 课堂。

3.3 促进产学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一直是产学合作领域的主要形式,也是一种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合作方法。实训基地模拟了物联网产业中的真实工作环境,学生参与各类实践项目,例如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搭建、传感器应用的实验、云计算平台的开发等。通过实践项目,学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产学合作的关键在于 “产” ,企业往往是投入较大的一方。平衡合作关系,梳理合作意愿与资源,切实为企业提供产生效益的服务,是提升企业合作意愿的根本。这种服务不仅仅是人才输送层面的,还有基地本身也可以作为企业的第二第三生产基地或后备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如果学生在实训中取得了优秀成果,企业可以考虑将这些成果转化为真正的产品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提供支持。这样的校企实训基地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的建设,不仅能满足教学需求,还能借助企业引入市场竞争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最接近行业需求的检验。学生则通过证书学习和竞赛积累,多方面丰富自身竞争力,以实训基地为平台转换科研成果,以专业参赛社团尝试参与市场竞争,最终达成岗位技能的提升。

3.4 强化就业指导

就业问题关系到学生的根本利益。好的就业指导应该是基于专业的,并且贯穿学业过程的始终。物联网专业的技术专业化程度高,由此所形成的职业类型专业性强。在入学之初,强化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和规划,确定专业选择,并根据个人兴趣、专业优势以及行业需求,制订合理的职业发展计划。结合校企合作而开展的实训平台,丰富学生技能的同时也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岗位,学生在实际产品项目上发挥企业岗位应有的作用,从而增加自己的就业把握。强化就业指导,提供职业咨询和辅导服务,学生可以将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咨询相关专业人员,获得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校企合作平台的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辅导,为学生提供更具有市场价值的建议。

4 结语

通过产学合作掌握职业标准,通过实际调研了解问题,通过证书与竞赛扩充知识领域,通过结构和内容改进人培养模式,通过不断检验教学成果反馈整个人才培养模式。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运转,形成以5P 方法论,即professional standard centered(以职业标准为中心)、problem initiated(以问题来启动)、program based(以项目群为基础)、process as a guide(以过程为导向)、presentation at milestones(阶段性报告)为方向的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 “产” ,即对院校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本研究立足本地区外部产业情况对物联网专业进行培养模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暴露出课程内容偏多,课业负担重等问题。教师的能力需要加强,一方面要增强与产业的联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将市场需求、人才需求转化为授课内容的能力,以促进整体培养模式的不断改善。

猜你喜欢

产教联网院校
“身联网”等五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抢占物联网
可再生能源与物联网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