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的逻辑内涵与实践理路
2023-10-29陈小花
陈小花
摘 要:将青年工作作为党的战略性工作,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光辉历程进行经验总结得出的必然结论,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与党的青年工作理念的发展变化。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在实践中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青年工作专业化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偏离、青年工作实践动力与国际诱因阻力之间存在矛盾、青年工作协同化的要求与分散化运转现实相冲突等。要加速建立青年学学科知识系统,重视培养青年的“三气”,加快构建青年工作协同机制,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增强青年工作的技术自觉。
关键词:青年工作;青年;战略性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618(2023)01-0008-05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度开放课题“算法推荐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2ZD01)阶段性成果。
把青年工作作为全党的战略性工作,是党的二十大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提出的新论断与新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青年—国家”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肯定了新时代青年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责任的战略性地位,又提出青年工作守正创新、奋发有为的方向与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并把握好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的逻辑内涵,明确新时代青年工作“何以可为”与“如何可为”,更好引导广大青年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一、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的逻辑内涵
“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1]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工作的基本经验,而且提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重要方法遵循。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的重要性论述,既从“过去—现在—将来”的历时性维度科学总结了青年的地位与作用,又从共时性的维度肯定了中国青年作为“先锋力量”的角色与责任。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既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实践历史思维的生动体现,又是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赶考之路的客观需要,折射出党的青年工作的科学性、时代性与发展性。
(一)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光辉历程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将人民性作为自己最鲜明的属性,在依靠人民的实践中服务人民。青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富生机和最具活力的群体,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或者改革时期,始终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重视,成为了社会运动的“先锋队”与“急行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鲜明地表明了党对青年的信任与厚望:“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革命的希望寄予青年。”[2]从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来看,自青年这一群体在五四运动登上政治舞台以来,中国青年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卓越斗争、艰苦奋斗、勇毅前行,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与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斗争,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艰难探索,抑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锐意变革,广大青年始终是一支磅礴力量。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更是踔厉奋发,“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了青春、建立了重要功勋”。[3]
从党的青年政策发展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通过建章立制将党的战略性中心任务作为青年运动的主题。1923年6月,中共三大通过的《青年运动决议案》明确了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的历史定位,提出广大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参与到反对军阀与帝国主义的运动之中。1936年11月,党中央出台了《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提出要重视教育青年捍卫祖国领土不受践踏、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斗争之中。1953年10月,党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团的领导给各级党委的指示》,要求全体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无限的忠诚与热情参与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强对青年的强劲引导,出台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青年发展规划纲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
(二)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是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用“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这一论断,简洁而又深刻地阐述了不同时期与发展阶段必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时代任务与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从战略性的地位定义与定性青年工作,正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重要特征”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表现,不仅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是”与“何以能”等问题,而且明确提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变化以及未来奋斗的方向与任务。一方面,这一论述指明了广大青年“身处哪里”的问题,有助于深刻理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標进军的关键时刻”这一历史定位背后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另一方面,这一论述也回答了青年“我当如何”“我该往何方”等问题。
新时代中国青年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更加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5]新时代青年身处“两个大局”这一特定的时空场域,既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又必须积极锻炼、主动磨练,养成广阔的国际视野与卓越的斗争本领。为满足广大青年的成长成才需要,更好地在新时代建功立业,党的青年工作必须在新的时空节点作出有效的调整完善。明确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正是对党的中心任务发展变化的有效回应,这意味着要在政策维度为广大青年提供更加广泛全面与扎实高效的规划布局,在目标维度上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奋发有为,成为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
(三)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反映了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理念的变化
如前所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便高度重视凝聚青年力量,始终将他们团结在党的事业周围,而中国青年也不负党和人民所望,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科学思考、精准布局、有效施策,领导广大青年夺取了无数的胜利。党对青年的领导具体实践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这就意味着党的青年工作理念、思路、手段与方法都必须与时俱进。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入推进,青年成长生活的条件和学习生活的环境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元宇宙技术等崭新现象不断涌现,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思想价值观念与学习生活方式,也同时构成了党的青年工作的新形势与新境遇。要增强党的青年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准确把握住广大青年最新的思想动态与生活习惯,进而开展针对性、精准性的工作。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强调有效的价值引领必须是“快乐的、直觉的、自我认可的”,[6]这就启示我们新时代青年工作必须直面青年所处时代背景,适时地调整理念,探索与时代特征、青年需要相契合的体制机制。将青年工作上升为党的战略性工作,便是中国共产党主动思考如何在新形势下凝聚好青年力量的自觉表现。一方面,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有助于更加广泛集聚各方力量,形成“大格局”。青年的所思、所惑与所需涉及方方面面,难以孤立地依靠某一力量,而必须凸显协同性与系统性。将青年工作上升为战略性工作,有助于更好地理顺体制机制与调配资源,为青年发展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有助于及时回应青年关切与社会变化。各部门要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地进行研究,不断制定相应措施,为青年成长与发展创造条件。
二、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要源源不断把各方面先进分子特别是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教育引导青年党员永远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7]《决议》高度阐明了党的青年工作的方向与价值,也为青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指南。但实践中,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青年工作专业化发展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偏离
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的论断与决策既是对党的青年工作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提出了增强青年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的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尤其重视青年工作的专业化建设,在知识支撑上重视汲取社会学、教育学,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中国共产党从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寻求理论与方法的做法能够有效地开阔青年工作的知识视野,为青年工作实践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但随着青年工作地位的不断提升与环境的日益复杂,欠缺专门性青年学学科的现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实践的深化发展。从青年的成长过程来看,青年的成长体现出强烈的曲折性与变动性,难以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解释框架,必须深入分析其中的规律与机理。从青年的发展诉求来看,青年所关切的问题与所面临的困难并非是單一、孤立的,而是丰富、交织的,这就需要持续性、全方位地进行审视和阐释。与此同时,近年来青年群体中原子化、虚拟化等现象不断涌现,加剧了青年与青年工作的复杂程度。为此,当前从相关学科中寻找与青年有关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青年工作的做法已经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必须建立更加专业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青年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与当前关于青年问题知识系统呈现碎片化的现实之间存在的偏离,无形中倒逼青年学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二)青年工作实践动力与国际诱因阻力之间存在矛盾
青年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与价值导向性。中国共产党依靠青年工作不断强化青年一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知度、认同感与忠诚度,引导他们以担当作为的姿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之中。从这个角度而言,青年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工作。要增强青年工作的实践动力,必须善于向广大青年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以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等系列问题。广大青年只有在“认知—情感—信念”上与中国共产党同频共振,才能更加自觉地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有机联系起来。中国共产党在为广大青年理想信念“点灯引路”,引导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同时,西方意识形态也利用各种方式诱导青年。一方面,它们利用文化交流、学术讨论、社会调查等形式故意对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歪曲叙事,企图弱化广大青年对党和国家的认知与信心。另一方面,它们利用其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向青年宣扬错误思想观念,大肆将错误社会思潮向网络空间倾销。近年来,诸如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在网络空间甚嚣尘上,很大程度上干扰了青年正确价值观念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西方国家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污名化”解读与对广大青年的扭曲化诱导,成为新时代青年工作必须直面的现实问题。
(三)青年工作协同化要求与分散化运转现实之间的冲突
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青年工作极其高度的重视,具体表现则是要从顶层设计、整体大局、多元协同等维度进行认知与设计。但当前青年工作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依然存在较大问题,具体表现在青年工作更多处于分散化运转的状态。其一,“家—校—社”一体化建设的机制尚未形成。家庭、学校与社会在青年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能力素养,这就要求“家、校、社”之间要结合各自优势与特点形成衔接性机制。以家庭教育为例,2021年10月,我国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对政府如何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规定与约束,但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家庭对此法律的知晓程度相当低,制约着青年教育的深化发展。其二,“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在实践中具有较大难度。“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是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这一决策的生动表达,但是其实现需要依靠组织、人力、财政、教育等多部门共同发力,不断优化青年成才发展的政策环境,满足他们多样化层次化的发展需求。但客观来说,当前青年工作主要以共青团组织为主导,其他部门在参与的深度、力度与精细度等方面依然有待加强。为此,必须思考如何尽快加速健全党委领导下的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破除当前青年工作分散化运转的现实。
三、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的实践路径
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要求将“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贯穿于党的工作全过程与全方位。青年工作以党的中心任务为重要依据,结合时代现实条件与青年身心发展特点,将他们凝聚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与新规律,把准方向、摸准脉搏。”[8]这一重要论述一方面充分阐释了“时代之青年”这一命题,即青年与所处时代之间的密切互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发展之青年”的意蕴,即青年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的任务与要求,必须直面困难与机遇,形成行之有效的系列策略。
(一)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必须加速建立青年学学科知识系统
恩格斯用“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来强调理论思维之于实践的重要性。广大青年学习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严重增加了青年工作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加快建立青年学学科知识系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张黎群就提出建立专门的“青年学”的观点。张黎群认为,青年这一群体具有特殊性。在地位上,他们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处于根本性与基础性的地位;在身心特点上,他们具有强烈的变动性与差异性,难以运用某种划一的分析框架对丰富的青年现象进行解释。针对青年这一群体现象的特殊性,必须建立“青年学”学科,系统凝练总结青年的成长规律。但在实践中,受限于青年学学科范畴难以建立、学科属性不好界定等问题,青年学并未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依靠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的形式存在。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提出了建立与健全青年学学科范畴与理论框架的必要性以及迫切性。为此,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要求在教育学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专门设立青年学二级学科,系统深入地总结青年与青年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是非常必要的。将青年学列入教育部的学科目录,建立专业性的青年学学科,能够凝聚一大批稳定从事青年与青年工作相关问题的专家学者,进而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反哺青年工作实践。
(二)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要求重视培养青年的“三气”
习近平总书记用“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重要论述勉励广大青年担当作为,自觉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识与本领。“志气、骨气、底气”(以下简称“三气”)作为广大青年源源不竭的内在精神动力,三者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引导着青年人的价值方向。志气是指广大青年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信念;骨气是指厚植爱国情怀,养成自立自强的精神;底气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无限信心。培养广大青年的“三气”,打牢他们对中国道路、中国事业与中国精神的信心和决心,成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重点内容。一方面,青年工作要抵御错误社会思潮的渗透,提升广大青年批判各类空间“歪风邪说”的自觉性,重点在于增强广大青年的“三气”。青年人养成“三气”,无论是面对西方国家的造谣抹黑,或者是错误社会思潮的干扰,不但不容易受到蛊惑,而且更能积极主动进行抵制与批驳。另一方面,青年工作要强化“青年—国家”之间的亲密性,必须重视培养广大青年的“三气”。青年群体养成“三气”,有助于深化他们对“中国人”的理解,自觉校正人生目标,将“小我”融入国家繁荣发展的“大我”之中。
(三)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要求加快构建协同机制
青年工作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形成“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良好格局。一方面,从历时性的角度看,青年的成长发展要历经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在多个主体之间形成合力。提升青年工作的质量与水平,要求青年工作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一体化机制。家庭、学校与社会在青年培养教育的不同阶段既承担着差异化的职责,又具有各自的特点优势,这就要求它们彼此间建立相互衔接的合作机制。不同主体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据《教育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青年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从共时性的角度看,青年的学习、生活与工作面临着复杂多样的问题,这也意味着青年工作诉求的丰富性与繁复性。优化青年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多部门之间的联席会议机制,只有组织、人力、财政、教育等各部门在党委的领导下形成常态化与规范化的联席会议机制,专题研究青年相关问题,才能更加及时高效地为青年释疑解惑与排忧解难。
(四)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要求加快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
面对“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与战略落实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要求必须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为青年创造“宜学、宜居、宜业、宜家”的城市环境。2022年4月,中央宣传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本质就是要求将“青年优先发展”的“观念体系”转化为城市治理的“行动体系”。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要凸显“标准化+差异化”的理念与实践。首先,加强规范性建设,形成“城市+县域”双轮同时驱动的标准化格局。各地市要积极探索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规范化的程序、节奏与标准,避免“一阵风”“应景式”的现象。其次,坚持分类实施,形成“务实+精准”的差异化格局。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标准化建设并不代表要否认各地区的经济基础与发展特點,而是要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因地适宜,体现特色。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青年在职业发展、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精准化诉求,为他们提供一批具有鲜明务实性、发展性的政策和项目。
(五)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要求增强青年工作的技术自觉
新时代青年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还体现在要善于引入最新的技术成果,增强青年工作的技术自觉。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为青年工作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力量。“青年工作+技术”的实践模式表面上看是运用最新的技术成果推动青年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型升级,但究其本质,也是促进青年工作价值与理念的与时俱进。比如,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既提出青年工作针对性与精细化的具体化要求,也为青年工作对新时代青年的思与行进行“精准画像”与“智能引导”提供了有益的助力。一言以蔽之,面对当代青年原子化与圈层化的双重生存样态,青年工作要善于引入这些技术成果,为广大青年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发展提供更多智能化与精准性的引导教育与支持帮助。
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新时代的时空场域对青年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作出的科学论断,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格局、全局思维与长远眼光。将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既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既要在理论层面将青年工作的有益经验升华为科学理念,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推动青年工作的制度创新与方式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青年工作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形成合力与多措并举,扎实地推动广大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21.
[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02).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6]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M].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0.
[7]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69.
(责任编辑:黄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