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3-10-29林智荣刘曙华黄旭文
林智荣 刘曙华 黄旭文
摘要:“数字丝绸之路”注重营造一个更加开放、和平、安全和创新的网络空间,在政治维度重塑全球数字治理价值共识,在经济维度构筑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安全维度提出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新路径,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明确建设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并将中国—东盟信息港作为主要支撑平台。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是南宁建设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的核心载体,其成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地方实践。基于以上背景和目标,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的建设成效、现存问题、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并从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五大平台的角度,提出高质量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的具体路径及对策措施,以期为深化中国—东盟数字领域合作提供助力。
关键词:信息港;中国—东盟;数字丝绸之路;南宁核心基地;数字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 F49;F1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2479(2023)04-080-10
Exploring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for the Nanning Core Base of China-ASEAN Information
Port in the Context of the Digital Silk Road Initiative
Lin Zhirong, Liu Shuhua, Huang Xuwen
Abstract: With the aim of fostering an even more open, peaceful, secure, and innovative cyberspace, the Digital Silk Road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reshaping global digital governance, promoting new digital mod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ing cross-border digital regulation pathways. Guangxi has actively pursu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gital Silk Road towards ASEAN, with the China-ASEAN Information Port as a key supporting platform. The China-ASEAN Information Port in Nanning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connecting Nanning and ASEAN, serving as a local model for Digital Silk Road implementation.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facing the Nanning core base of the China-ASEAN Information Port. The study explores five main platforms: infrastructure, information exchange, technical cooperation, economic and trade services, and cultural exchange. It proposes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Nanning core base, supporting the deepening of China-ASEAN digital cooperation.
Keywords: information port; China-ASEAN; Digital Silk Road; Nanning core base; digital economic cooperation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且新技术正在向各个领域渗透,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由此成为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点领域。2017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演讲中提出:“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 21 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1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强调:“中方愿同东盟一道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数字互联互通,打造‘数字丝绸之路。”1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数字丝绸之路”应运而生。由于独特的区位条件,广西处于面向东盟推进数字经济合作的前沿,中国—东盟信息港获批国家战略平台,以及广西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为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动力。作为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平台,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以下简称南宁核心基地)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因此,高质量推进南宁核心基地建设和发展,探索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及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的新模式,成为新时代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地方实践。
一、新背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三大维度诠释
“数字丝绸之路”是数字经济赋能下“ 一带一路”区域国际合作领域向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将成为连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的数字通道。对于这条数字通道,在全球层面可以从政治、经济、安全三大维度进行诠释。
(一)政治维度:重塑全球数字治理价值共识
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同等重要的要素,数据已成为与之并驾齐驱的第五要素。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分配,已上升至许多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例如,美国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日本提出综合数据战略,欧盟及其成员国已制定大数据发展战略。在数字经济规则领域,美国与欧盟等都在分别推行各自的模式2,数字霸权主义和数字保护主义导致全球数字治理失衡。中美之间的数字竞争是两国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是当今国际政治最突出的特征之一3,“数字丝绸之路”成为美西方对华遏制的重要领域4。“数字丝绸之路”以共建共赢共享为原则,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强化价值认同,倡导构建数字命运共同体,是当前破解西方数字霸权主义和数字保护主义的有效武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实践能够有效破解西方数字帝国主义5,重构全球数字治理新秩序,而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将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二)经济维度:构筑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数字经济国际合作逐渐成为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动能6,“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涉及“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共建信息基础设施、开展数字经济合作、建立数字经济规则和治理体系等,有利于逐步缩小数字鸿沟并为世界经济发展赋能。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将进一步带动全球网络互连、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和数据赋能,促进数字贸易、数字金融、跨境电子商务、智慧物流、数字医疗、数字文化等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推动形成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实现数字经济“四链”融合。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可促使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通过新的合作载体实现互利共赢7。不难得知,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将不断深化中国与东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
(三)安全维度:提出全球跨境数据流动规制新路径
由于跨境数据流动存在安全风险,出于维护国家主权、数字安全的需要,加强对跨境数据流动的规制成为许多国家的必选项。《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强调,各方应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深化对话与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1。在“一带一路”建设由项目导向到规则导向的转变下,进一步健全国际规则体系已成为“数字丝绸之路”建设的主要目标2。共建“数字丝绸之路”题中应有之义是加强国际数据合作,建立全球数据安全多边机制,促进形成安全、统一、高效的全球数字流动规则体系,维护各个国家的数据主权。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推动与东盟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和数字治理对话,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数据安全合作治理路径,构建中国—东盟数据安全生态共同体3。
二、新基础:中国—东盟南宁核心基地高质量发展现实基础
在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的背景下,南宁核心基地以东盟国家为重点,强化平台共建和协同发展,全面深化与东盟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大数据产业协同、网络安全合作、数字人文交流等,实现互利共赢。
(一)南宁核心基地建设成效
1.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南宁核心基地的平台作用,积极推进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信息枢纽建设,深入落实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部署,中国移动(广西)数据中心(一期)、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一期)等建成运营,具备数据资源储存、共享的基础条件。推动网络共建共享和千兆光网建设,中国—东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基本建成。5G规模组网建设及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全面启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站点加密设置,截至2022年底,南宁市累计开通5G基站站点15932个,市级跨境资源共享站点数达到23座4,正向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面升级,并与广西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并网,形成广西应用规模最大的市级跨境资源共享网络。中国联通南宁区域性通信業务国际出入口局高效运转,南宁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并扩容,国际直达数据专用通道不断优化,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运营,促进互联网企业与平台经济加快发展。通过构建海陆空全方位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有效提升与东盟国家的信息互联互通能力。
2. 信息共享深入开展。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建成运营,累计注册企业126家,挂牌交易数据产品168个,数据服务调用次数超过7亿次5,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中国—东盟信息港老挝云计算中心、柬埔寨云计算中心建成,缅甸等东盟国家云计算中心正加紧建设。南宁市卫星遥感大数据服务平台上线,北京系列遥感卫星华南地面接收站已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南宁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可为中国—东盟遥感卫星应用和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供空间信息服务。中国—东盟跨境征信服务平台运行成效明显,促成广西企业与越南、缅甸等海外企业达成跨境商贸合作。中国—东盟传统医药信息交流平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建成投入使用,设立中德远程医疗肿瘤中心、国际远程会诊中心,开展互联网医疗模式。
3. 技术合作全面推进。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聚集华为、浪潮、科大讯飞等50多家企业6,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大赛连续举办。入驻该协同创新中心的云宝宝公司成功上线发布“爱南宁”App和“爱南宁”App东盟版,智慧城市应用向东盟拓展,为东盟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南宁样板”。中国—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浪潮集团东盟运营总部(云创谷)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且部分建成,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成为中国与东盟数字技术合作的重要载体。跨境电子信息产业链加速成型。面向东盟的北斗技术应用逐步推广,基于北斗高精度的中国—东盟跨境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地质勘查安全管理与救援移动终端在泰国、老挝等5个东盟国家推广使用。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高效运转,构建覆盖中国与东盟的创新网络。
4. 经贸服务不断增强。中国—东盟经贸中心揭牌运营,中国与东盟国家近30家商协会、知名企业及国际机构等入驻,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一站式”服务平台。中国—东盟数字贸易枢纽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贸易枢纽中心落户南宁,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商贸物流平台。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南宁国际铁路港等项目加紧建设且部分建成,南宁空港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迈入快车道,Lazada(来赞达)首个跨境创新中心落户,菜鸟网络东南亚物流枢纽(南宁)开仓运营,南宁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量、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快速增长。着力培育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主的外贸新业态,通过越南语、泰语、马来语等小语种主播定期在跨境平台及海外社媒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开展跨境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出口业务,拓展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路径。
5. 人文交流全面铺开。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云平台、远程医疗中心、跨境旅游服务平台、智慧养老平台等加快建设,中国与东盟人文领域交流不断拓宽。相继建立广西大数据研究院、中国—东盟信息产业研究院、广西数字经济研究院等智库,组建中国—东盟大数据交易产业联盟,搭建中国与东盟区域性大数据交易产业的产、学、研、用、投相结合的合作平台。以“一键游广西”项目为龙头,推动中国—东盟跨境旅游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专业的东盟国家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朱琏针灸国际研究马来西亚二级推广基地等高效运营。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广西新媒体中心)、中国—东盟数字出版基地等投入运营,中国—东盟影视演艺中心一期工程即将建成,中国—东盟网络文化产业加速融合发展。中国—东盟网络文化产品译制服务平台的文化产品在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等东盟国家的广播电台播放。举办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峰会、中国—东盟5G融合应用论坛、中国—东盟数字创意大赛、中国—东盟跨境電商外语主播大赛、中国·南宁海(境)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国—东盟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推进中国与东盟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新业态领域开展路演,助力加速构建中国—东盟创新产业聚集新生态圈。
(二)南宁核心基地建设现存问题
1. 核心竞争力比较缺乏。南宁周边省份的省会城市(如广州、贵阳等)加速推进数字平台建设及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发展,而南宁数字经济相对滞后。近年来,南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但总体实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与先进城市相比,在用地支持、税收减免、投融资、平台建设、人才支持等政策及促进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方面,南宁核心基地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电价优惠取消、宽带接入资费过高等原因,南宁核心基地内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投入运营面临较大困难。
2.产业集聚力不强。南宁核心基地各类数字经济产业园区还处于起步阶段,进驻企业较少,导致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由于进驻的数字经济企业规模不大,企业关联性不高,缺乏大体量、高层次项目引领,主导产业带动力较弱,产业集聚集约能力不强。中国链接东盟的关键通信节点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南宁核心基地缺少互联网转接点等关键支点,大数据产业集聚程度不高,未能形成区域性的大数据支撑产业,全产业链集聚整合力不强,数字经济产业链尚不完善,建链补链的工作亟待加强。
3.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南宁核心基地建设与东盟国家的联系至关重要,但由于国家安全、制度差异、经济发展差距及地缘政治格局存在不确定风险因素,东盟国家参与南宁核心基地的企业及企业间合作项目不多,尤其在跨国产业合作、信息领域对外投资等方面项目较少。双方联系沟通渠道不畅,存在单方面“一头热”“单打独斗”等现象,这直接导致南宁核心基地开放程度不高,对南宁建设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的支撑力不足。
4.资金、人才等领域存在短板。南宁市级层面尚未出台针对南宁核心基地的专项支持政策,也未安排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企业对技术开发投入的强度不够, 人才吸引的竞争力不足,缺乏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等专业人才。招商理念和招商措施有待强化,项目谋划不够精准,项目包装经验不足,项目包装质量不高,未能充分利用已签署实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优势进行招商,这直接导致与东盟国家的对接沟通不足。
三、新形势:中国—东盟南宁核心基地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1. 全球信息化新浪潮和第四次科技革命。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1,成为促进国际交流、深化区域合作的引擎。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步伐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层出不穷,新技术正在向各个产业领域渗透并融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各个环节,主要生产方式由传统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变革正在推动生产关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作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经济模式广泛渗透并加速发展,新的产业模式、经营模式和组织形态不断涌现,为南宁核心基地高质量建设提供新契机。
2. 中国与东盟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次区域合作成为大部分国家的应选之策。30多年来,中国—东盟关系蓬勃发展,成为亚太区域最为成功、最具活力的合作典范,也是东亚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引擎2。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不断增多、合作持续深化,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更为紧密。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连续举办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升级版建设正促使平台功能从服务“10+1”合作向服务RCEP成员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拓展3。RCEP生效实施,中国与东盟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提速,双方深化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需求剧增并将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3. 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领域的高度契合。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先后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东盟国家达成《东盟信息通信技术总体规划2020》《2017—2025年东盟电子商务行动计划》《东盟电子商务协议》《东盟数字一体化框架》《东盟数字总体规划2025》《斯里巴加湾路线图:加速东盟经济复苏和数字经济一体化的东盟数字转型议程》等区域性协议,各成员国相继制定数字化战略及政策框架。2020年11月,第23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发表《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4,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合作日趋紧密。中国与东盟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较强互补性,东盟成为中国开拓数字经济合作的重点区域1,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将开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数字化转型的新征程,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将促进双方深化数字关键技术合作。
4. 南宁市处于历史最佳战略机遇期。国家层面出台支持建设壮美广西的重要文件,赋予南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的新定位新使命。依托一系列国家战略平台,南宁核心基地与东盟的数字经济合作正不断深化。其中,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建设将带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信息、跨境电子商务、数字医疗、数字文化等数字产业集聚发展;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南宁核心区建设将带动数字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行业快速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将对智慧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产生强大的需求并推动行业发展;南宁综合保税区、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南宁市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建设将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跨境贸易等高质量发展;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将带动智慧临空产业集群的发展。这一系列国家战略平台的叠加,将扩大数字经济市场需求规模,有效吸引开拓东盟市场的数字经济企业入驻。
(二)面临挑战
1. 国际环境持续复杂多变。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巨大冲击,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面临重构。尤其是国家之间产业分工与竞争格局正在深刻改变,全球价值链主导权的竞争明显加剧,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全球经济处于长期低谷的风险明显上升。东盟面临“数字鸿沟”、本土数字化生产能力不强、数字治理水平不足、数字市场无序竞争加剧、数字贸易壁垒程度较高等挑战。以上一系列不利因素将影响南宁核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对中国与东盟国家推进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
2. 跨境数据流动存在安全风险。在东盟成员国中,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已制定数据保护法,其他东盟成员国并没有制定相关的数据跨境法律法规。其中,新加坡的数据保护法律强调特定行业数据类型的保留期,确保未经授权的数据无法访问和限制修改。虽然马来西亚的法律没有限制企业在马来西亚开展数据中心建设,但是企业仍需严格遵循个人数据保护法,企业收集存储的数据(尤其涉及个人隐私保护和安全的数据)受到法律监管。老挝、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在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均无明确约束,大部分东盟成员国在大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等领域的技术仍不完善。同时,在涉及数据资源交换、大数据交易、应用业务开展提供载体支持等方面,其离岸数据中心具有“境内关外”的特点,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此外,跨境数据流动规制强调数据安全、限制数据流动的保护主义倾向,对数字贸易发展的阻碍不断加大。
四、新路径:推进中国—东盟南宁核心基地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优化
着力推进南宁核心基地的基础设施、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经贸服务、人文交流五大平台建设,构筑面向东盟的区域性数字经济高地。
(一)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平台
按照量力而行、有序推进的思路,积极完善面向东盟的信息基础设施,强化信息互联互通枢纽功能,进一步提高信息辐射和带动作用,打造完善的国际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1.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面向东盟的国际通信基础设施,推进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效运营,提升跨境数字基础设施联通水平。加强南宁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持续优化提升南宁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结构和链接方向,提升网络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探索建设点对点的国际数据专用通道,进一步提升南宁国际互联网数据传输能力。积极争取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在南宁核心基地落地。
2. 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实施《中国—东盟信息港算力网络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年)》,着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筑强算力网络运力体系,积极争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支持南宁核心基地范围内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参与与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合作,联合建设中国—东盟“智能计算”国际服务走廊,为东盟国家政府和企业提供云计算、人工智能算力算法服务1。
3. 推进区块链应用示范。推动中国—东盟区块链创新中心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区块链创新应用大赛,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区块链关键技术及典型应用示范项目。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区块链应用创新实验室,围绕“区块链+跨境结算”“区块链+跨境征信”“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数据交易”等应用开展创新。加强区块链关键技术研究,推动区块链在各行业规模应用,打造一批区块链典型应用示范项目。面向产业、行业和场景提供区块链服务,推动南宁星火·链网骨干节点建设。
4. 加强5G基础设施建设及应用。推动5G基站和光纤骨干网等建设,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进5G规模组网和5G应用示范工程,扩大高速互联网接入和连接范围。进一步完善以5G为引领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持企业参与东盟5G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探索开展面向东盟的5G技术應用基础研究和构建渠道拓展机制,加强与东盟在5G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创新等方面的交流与互鉴。推动面向智能制造、数字治理、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的5G专网建设,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场景的差异化5G网络应用需求。
(二)推动形成互信互认的信息共享平台
按照信息互通、资源共用的思路,积极推动面向东盟的经贸、金融、物流、北斗导航等领域信息共享和互信互认,促进跨境信息共享与交流合作。
1.促进发展空间信息服务。积极构建和完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授时综合服务体系,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卫星定位、遥感、地理信息等技术方面的合作。推动建立空间信息应用研发平台,支持头部企业面向东盟国家开展多种空间信息应用场景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推进空间信息设施持续建设,加快面向东盟的地理信息、卫星应用及跨界融合产业的示范基地建设。
2. 稳步推进数据要素跨境流动。依托海外数据中心,面向东盟乃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开展离岸数据服务,打造“数字丝绸之路”重要信息枢纽。积极吸引一批面向东盟市场的数据要素型企业,深化与知名数据供应方合作,逐步培育中国—东盟数据要素市场。面向东盟乃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构建一批数据融合应用场景,推进数据要素跨境融合应用,提升数据要素应用实效。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进一步加强跨境数据流动监管。
3. 积极推动海外数据中心运营服务。充分发挥中国—东盟信息港云计算中心(海外中心)、澜湄云计算创新中心等示范作用,支持推动企业在东盟国家布局建设海外云计算中心,重点支持老挝、柬埔寨云计算中心高效运行,支持缅甸云计算中心加快建设,拓展数据中心国际和区域一体化布局。支持建设中国—东盟离岸数据中心,打造高标准、高安全性和高定制化的离岸数据中心,为中国与东盟电子商务平台、金融行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大数据行业发展等提供基础支撑。
4. 探索推进开展大数据交易。支持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升级成为面向东盟的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大数据线上交易系统,探索面向东盟提供数据资源交易服务,为平台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数据采集、存储、计算、清洗、分析、咨询、展示、应用等全链条、全方位、一站式的生态服务,打造面向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汇聚、处理、使用和交易各类数据产品的枢纽。支持符合条件和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参与公共、行业、产业等不同类型的数据流通,鼓励南宁核心基地数字经济企业参与建设中国—东盟大数据交易产业联盟。
(三)推进构筑共建共享的技术合作平台
按照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构筑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服务体系。
1.深化智慧城市技术示范合作。优化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营,深入开展智慧城市示范与合作,推动与东盟开展智慧城市技术产业、重点应用领域、集成解决方案方面最佳实践和标准互认的交流。深化跨平台、跨区域、跨领域应用,分门类、分国别有序推动新型智慧城市产业细分行业融入东盟。支持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企业通过项目合作、技术输出等方式走出国门,面向东盟乃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推进智慧城市技术的示范应用。积极争取与东盟智慧城市建立伙伴城市关系,深化与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城市点对点合作,共建中国—东盟国际友好智慧城市生态圈。
2. 加强数字技术交流合作。鼓励企业围绕智慧城市、工业制造等重点应用场景,优先开展5G、北斗、卫星遥感、物联网及“互联网+新能源”等数字技术应用示范。加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南宁产教融合基地等一批数字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中国—东盟(华为)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东盟信息港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和德科创中心等与东盟国家开展项目合作。鼓励各类技术合作交流平台组织高层次的技术转移活动,强化技术转换配套服务。开展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应用合作示范,在5G、北斗技术、卫星遥感、物联网等领域打造一批应用示范合作项目。
3. 加强“双创”示范合作。加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在南宁核心基地设立创业孵化“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创业者提供各类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创业补贴等高效便捷的服务。积极打造高水平双创平台,支持争创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双创示范基地,探索面向东盟国家布局建设“创新飞地”。搭建国际化数字领域创业创新交流平台,探索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科技创业创新交流活动。找准数字经济产业链创业创新突破点,加强对相关产业创业创新企业的扶持。鼓励龙头数字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充分利用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南宁市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打造不同特色的离岸创新创业载体,为海外人才实现离岸创新创业、海外创新成果落地提供支持保障。
(四)着力完善互利互赢的经贸服务平台
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思路,持续深化面向东盟的数字贸易、数字金融、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领域合作,拓展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构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网络。
1.积极发展数字贸易。围绕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数字贸易中心城市,积极营造贸易数字化良好环境,培育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促进贸易主体转型和贸易方式变革。积极开展数字产品、数字服务、数字技术贸易,支持发展面向东盟的云服务、通信服务、跨境电商、数字内容、数字商贸、数字金融、社交媒体等数字服务贸易新业态,推动建设面向东盟的全要素、全场景、全产业链的特色数字贸易枢纽,服务南宁创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
2. 稳步发展数字金融。优化数字金融融通服务生态,构建跨境支付体系,支持建设各类数字金融科技合作平台,推动数字赋能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产品营销、运营管理、服务体系、风险防控等领域的创新,打造数字普惠金融产业链。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中国—东盟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试点,积极构建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规划建设数字人民币展示体验中心。积极探索拓展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和跨境贸易数字货币使用场景,促进其适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领域中的支付、交易、结算、流通等场景,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先行示范区。
3. 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支持跨境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新模式发展,积极发展跨境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直接出口业务,加快跨境电商物流通道、跨境电商生态圈建设,不断提升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交易额。支持企业在东盟国家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支持一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南宁核心基地建立面向東盟的区域总部,构建立足东盟、面向全球的跨境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培育壮大一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支持企业建设海外运营中心,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和生态圈。实施跨境电商品牌出海行动,加快跨境电子商务的品牌化发展。
4. 着力发展智慧物流。依托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面向东盟的交通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南宁综合保税区、中国(南宁)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南宁市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等平台,建设智慧跨境物流产业园区,搭建面向东盟的智慧物流供应链运营中心,提高物流全链条运行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着力加快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南宁国际铁路港等项目建设,构建面向东盟乃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物流产业链供应链。引进头部物流科技企业、物流大数据服务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共同打造跨行业、跨区域的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断优化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物流体系。
5. 大力推进数字服务出口。全面集成南寧核心基地数字服务平台、技术与企业资源,实施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创建工程。重点面向东盟做大做强软件、社交媒体、通信、大数据等数字信息服务,加强小语种译制、数字版权交易等数字服务贸易,支持研发面向东盟非通用语种的翻译软件,鼓励推出一批小语种网络实时翻译、语言包等特色产品。支持知名数字服务企业落户,鼓励本土企业向数字服务供应商转型。加快传统服务贸易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数字生产性服务外包,支持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跨境数字技术服务。
6. 积极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围绕服务南宁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聚焦产业链生产企业需求,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数据整合,形成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供应、需求、采购、物流、价格等数据信息,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零配件线上交易平台。加大数字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力度,重点扶持电子信息行业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带动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汇聚,推动更多企业在南宁核心基地布局产业链核心环节,着力构建“大湾区—南宁核心基地—东盟”电子信息供应链。加快南宁·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园、瑞声科技南宁产业园、南宁泰克半导体存储产业研发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构建面向东盟乃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电子信息产业链。深化农业大数据应用,开展智慧农业示范合作,积极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农业产业链供应链。
(五)全面打造民心相通的人文交流平台
按照平等互鉴、开放包容的思路,促进中国—东盟文化、医疗卫生、教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和共同发展,打造面向东盟的人文交流合作示范区。
1.推进人文交流平台升级升格。促进与东盟国家人文领域的数字化交流,推动与东盟文化的交流互鉴、繁荣发展。推动开展中国—东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系列主题活动,积极推进云上博览会、数字论坛、数字大赛等领域人文交流平台升级版建设工程,进一步拓宽人文交流渠道,全面拓展服务范围和合作领域。聚焦数字文旅、数字医疗、数字教育、数字抗疫等重点领域,积极构建人文交流新平台,加强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领域的数字化合作。积极探索人文交流平台高效运行的新模式,采取“线上+线下”双平台融合、大会全景呈现模式,实现“云开幕、云论坛、云展览、云发布、云对接”。
2. 推进数字医疗合作。推动中国—东盟跨境医疗合作平台建设工程,鼓励驻邕各医疗机构联手第三国或第三方互联网企业开发面向东盟的跨境医疗平台,发展跨境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系列应用场景。强化数字医疗合作领域线上线下互通互融,面向东盟推广普惠数字医疗,发展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医疗服务,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中医药文化合作交流活动,鼓励中医和民族医疗机构推广远程医疗诊断。鼓励开展面向东盟的国际智慧医疗服务及数字医疗产业合作,探索市场化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和运营机制,支持和推进与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的城市开展远程医疗合作试点。
3. 加强知识产权合作。全面对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共建南宁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体系。结合RCEP知识产权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知识产权合作运营平台,打造面向RCEP国家的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面向RCEP国家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生态圈,提供境内外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国内外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在南宁核心基地设立分支机构,推动专业化、国际化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报关报检机构、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仲裁机构、调解组织、信用服务机构等专业机构落地并开展业务。
4. 深化数字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向线上拓展,鼓励和支持驻邕高校搭建线上教育平台,面向东盟乃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开设线上教育课程。针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信息、电子信息、跨境电子商务、科技创新等领域,着力加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构建面向东盟的线上职业教育云平台,开展面向东盟的线上职业教育,推进面向东盟的数字人才联合培养。建立中国(南宁)—东盟产教融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提供精准化产教融合信息发布、检索、推荐和相关增值服务,与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云平台的功能和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学院等平台的作用,着力培养面向东盟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数字经济人才。
5. 加快数字文旅发展。推动数字科技与特色旅游深度融合,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打造数字赋能的中国—东盟数字旅游服务体系。大力开发面向东盟的文化旅游产品,积极打造品牌数字文旅IP,探索面向东盟国家的数字文旅发展新模式。在“一键游广西”智慧旅游平台的基础上,完善多语种信息服务和跨境旅游指南功能,加快实现“一键游东盟”功能。优化完善智慧旅游平台“乐游南宁”app及微信小程序,实现与“一键游广西”智慧旅游平台的无缝对接,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一站式的旅游服务功能。
1习近平.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5-15(3).
1习近平.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N].人民日报,2020-11-28(2).
2陈敏冲,杜奇华.共建“数字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2(11):45-51.
3王晓文,马梦娟.美国对华数字竞争战略:驱动因素、实现路径与影响限度[J].国际论坛,2022(1):78-97,158-159.
4原倩.新发展格局下数字丝綢之路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路径[J].宏观经济管理,2022(7):21-27.
5陈健.“数字丝绸之路”:应对西方数字帝国主义的中国方案[J].东南学术,2021(4):56-65.
6马慧敏,贾丽平.“数字丝绸之路”背景下数字经济合作对策研究——以东南亚国家为例[J].国际经济合作,2022(4):14-25,92.
7方芳.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国际环境与路径选择[J].国际论坛,2019(2):56-75,156-157.
1新华社.全球数据安全倡议[EB/OL].(2020-09-08)[2023-05-23]. https://www.gov.cn/xinwen/2020-09/08/content_5541579.htm.
2赵骏,翟率宇 “数字丝绸之路”国际规则体系逻辑架构——以实体化“一带一路”实践为鉴[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2(7):56-69.
3罗圣荣.东盟数字经济与中国—东盟“数字丝绸之路”建设[J].当代世界,2023(3):59-65.
4数据由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宁市大数据发展局提供。
5赵超,张越,田甜.我区加快构筑数字广西“新基座”[N].广西日报,2022-08-10(1).
6韦静,郑钰萍.搭政企合作平台 助力产业提速发展[N].南宁日报,2023-04-13(5).
1严金明,李储,夏方舟.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公地治理模式优化与政策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21(3):1-8.
2刘波,李庭华,朱金莉,等.三十年对话合作 十八载魅力东博[J].当代广西,2021(18):24-25.
3陈雨.第13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综述[J].东南亚纵横,2021(6):86-93.
4陈星.RCEP框架下中国—东盟数字版权保护制度研究[J].东南亚纵横,2022(5):73-84.
1罗圣荣.东盟数字经济与中国—东盟“数字丝绸之路”建设[J].当代世界,2023(3):59-65.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桂政办发)〔2022〕76号)[EB/OL].(2022-12-02)[2023-05-10].http://www.gxzf.gov.cn/zfgb/2023nzfgb/d3q202331/zzqrmzfbgtwj202301/t161121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