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实践

2023-10-29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舆论马克思主义受众

韩 珺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由于其存在着独特性的同时又拥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因此,长久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发展和创新,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能够成为新闻行业中的主流思想观念,不断去指导新闻工作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新闻行业的变化之大,全媒体传播之下,信息社会的网络舆论环境越难越难以控制,网民数量攀升,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情况下,网民通过微博、微信以及短视频等平台随时随地发表各种言论,舆情的走向越发难以控制,全媒体时代下各种思潮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形成了一定的阻碍,加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舆论环境的指导难度。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工作中占据中流砥柱的地位,对于舆论环境的指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着手,进一步探讨全媒体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积极作用和发展方向。

一、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新闻事业发展的指导性理论,它的发展必然与时代的背景息息相关。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新闻事业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经过新闻界的积极探索和推进,使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不仅自身的理论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同时也被赋予了时代内涵,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大背景的变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

(一)零散研究到系统学习

改革开放之初,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大多是零散的,研究者只针对实践所需要的内容,片面地选取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理论一小部分进行探索,研究不够深入。但是随着经济政治的好转,国内的新闻学者开始反思并系统深入的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的新闻思想之后,深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新闻真实性、新闻舆论乃至新闻自由等方面的作用。从1983年开始,《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列宁与新闻事业》《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等一系列文章书籍的出版,弥补了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上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观。

(二)研究领域全面拓展

1992年初到十八大这段时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研究的领域全面拓展,研究者不再只局限于国内的新闻状况,而是将视野延伸到了国外,利用西方传播学理论的成果去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这一阶段,国外理论与国内实践之间架起了桥梁。1993年《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一书的出版,对当时新闻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深刻的影响和长远的意义。之后有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广泛,还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活动,相关文献增加。进入新世纪,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材书籍逐渐丰富,结合当时领导人新闻思想研究的内容居多,在后来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和应用,新闻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研究体系科学深入

十八大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再次进入了高潮,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针对新闻宣传及舆论引导工作召开了三次会议,并且在会议中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新闻工作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求。之后不论是从学术上还是实践上,专家学者都进一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舆论中的重要作用凸现出来,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舆论观“党媒姓党”的观念越发深入人心。[1]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媒体融合、全媒体、智媒体等发展也引起了新闻届的关注,在这媒介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会怎样发展、如何应用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舆论也成为了亟待探讨的话题。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全媒体环境中的作用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让受众娱乐至死的心态逐渐被放大,舆论导向越来越难体现主流价值观,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背离了媒体发展的理念。同时不良舆论的发酵也将影响中国的形象,越来越多的人抓住的受众在网络上隐蔽且发泄的心理,刻意制造煽动性的话题,刺激群众的情绪,引起网络暴力。信息的碎片化、复杂化逐渐影响了受众的判断力,最终导致舆论状态一发不可收拾。[2]因此,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指导舆论环境的主要力量,能够正确地把握舆论的航向,对传播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新闻事业主旋律有重大意义。

(一)凸显中国新闻特色,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流传和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多元包容的体系,能够做到与时俱进,而中国媒体与新闻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是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的媒体环境实践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符合中国传媒环境的理论,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逐渐中国化,适应我国传媒发展脉络的同时,也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风格,这有利于我国的文化价值通过媒体对外传播,扩大了我国文化影响力,秉承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流媒体更加能够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更好地扩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二)彰显主流价值观,净化网络传播空间

全媒体时代为信息开通了高速通道,各式各样的信息流通过网络迅速汇集成为海洋,传播的手段和形式丰富多样,受众市场的超级细分乃至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都被大数据精准定位,但是高速智能化发展的背后,是信息大爆炸的征兆,无形中给舆论环境增加了许多压力,埋下了许多难以预料的种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真相至上的至上的原则,坚守实事求是的底线,将一切虚假新闻低俗信息遏制在信息流之外,服从党的领导,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彰显主流价值观。

(三)弘扬马克思主义思想,时刻保持新闻理性

我国一直坚持党管媒体,因此从纸媒时代,新闻信息从选题到发布都要经过层层把关,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价值的导向性。传统媒体一直以来也是恪守职责,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基调,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发展我国的传媒事业。但是在全媒体时代,通过严格的把关去控制媒介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既不切实际,也会引来一些所谓“言论不自由”的恶评。因此在全媒体时代,媒体想要长远发展,依旧要坚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新闻行业也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做到与时俱进结合实际。

三、全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方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任何时代对于新闻行业的指导性都很强,在全媒体时代下,更是引导网络舆论的科学指南。因此,为了能够妥善解决新闻工作在全媒体时代存在的问题,也为了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全媒体环境中的作用最大化,需要我们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历程,同时科学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下环境中的应用模式,更好地保证在全媒体时代下仍旧能够恪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3]

(一)创新与丰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受众接受信息方式的改变在不断的调整自身的同时,针对其理论体系和传播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创新和改变。但是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盲目的去讨论创新并非最正确的选择,想要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首先要对网络舆论的大环境做一个系统的分析,针对全媒体时代下舆论环境的主要特征,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则,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针对性的去指导舆论工作,才能够真正提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舆论环境中的导向力和影响力,进而带动媒体的传播力。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因为其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多元包容,所以才能够在新闻行业跨时代的发展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创新的同时一定要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哪些原则应该坚持到底,哪些方式可以进行创新。[4]当今的全媒体环境有些内容已经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短视频横行更是传递了一些错误的信息和歪曲的价值观,因此,新闻工作者始终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真实性、正确性等原则,任何情况下都是在大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去做出新的改变,丰富理论指导实践。

(二)理论加实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一种指导新闻工作的理论,就要将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结合起来,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真正运用到新闻实践当中去,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指导舆论环境的作用。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在进行新闻报道之前就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工作的前提,恪守其中的原则,不断提醒自己新闻并不是一项凭借自身感觉和主观情绪去进行的工作,而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对待新闻要客观谨慎,走一步考虑三步,积极引导舆论环境向着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真正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融入到实践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理论结合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不能够忽略受众的需求,尽管一直以来媒介都推崇内容为王,认为只要有传播力的内容就不难引起受众的关注,但是更多时候还是要以受众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因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指导新闻舆论工作时,不仅要坚持党性,更要坚持人民性,站在亲受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探究受众的心理,生产人民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才能够更好地引导舆论,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既融入到实践工作中,也融入到人民群众中。[5]

(三)学习与传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全媒体时代想要对舆论环境起到更有效的指导作用,只做到理论结合实际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将全媒体时代下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根植于媒介行业从业人员和人民群众的内心,这就需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新闻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利于培养新闻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模式,也能够积极引导舆论,因此全媒体时代,更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教育。教育可以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高校新闻教育,可以从课堂入手,从学生开始培养,学校应该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课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教育,行业内要定期组织培训,从技能上和思想上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从业素养。

传媒行业想要把握时代的主旋律,不断地追随社会发展的步伐是正确的,但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闻行业不论在怎样的大环境下继续前进,始终都应该明白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做好舆论的掌舵人,新闻敏感的培养是建立在坚定的理念基础之上的,想要在新闻舆论工作中稳操胜券,就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作用,针对工作中的问题不断对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全媒体时代认清现实,找对方向,尽管传播环境有所变化,但始终坚守本质会让新闻舆论工作根基更深,信念更强。

猜你喜欢

舆论马克思主义受众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