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提升的研究与思考

2023-10-29朱文元

学周刊 2023年32期
关键词:家校德育工作效能

朱文元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古城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1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步入了新时代,它对学校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并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所谓立德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即要重视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感化和激励学生;而树人则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学情来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来改变、塑造和发展学生,最终使学生成人成长。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更为重要,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有效开展。而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是主力,他们在班级工作中承担着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等多种角色,也被称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能并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给班集体的整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的内涵与班主任工作职责有着密切关联,从目前学校对班主任工作要求的角度来看,班主任职责主要包括这些方面:其一,全面了解并掌握所带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其二,组织和进行班集体建设,这是班级前进的动力;其三,为教学活动的政策开展做好保障,这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四,确保班级各项活动的稳步推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五,协调家校管理,力争推进家校共育。借助著名教育家郑燕祥教师对教师效能的定义,目前对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内涵的阐释为:班主任通过采取各种教育活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核心素养方面所产生的功效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价值导向、精神激励、行为规范和人格塑造这四个方面,对学生的成人、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当前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内容狭隘,价值导向的作用难以凸显。为了指导新时代的班主任德育工作,教育部在2017 年颁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这一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五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打好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班主任依然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还是从服务于教学工作的角度出发,重点开展行为习惯教育,而其他方面则被弱化,导致德育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难以发挥出来。

2.德育教育方式单一,精神激励的作用难以发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来看,坚持正面的引导和激励、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开展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精神激励以及引导作用。但从部分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方式来看,部分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还是以管为主,强调对学生的服从教育,经常出现批评学生甚至惩戒学生的现象,这样的德育教育方式难以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它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进行德育教育的一切手段,都需要与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联系起来”要求相背离,甚至会引起学生抗拒与戒备心理,导致德育教育工作难以走进学生内心,其精神激励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3.德育教育理念落后,人格塑造的效能弱化。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工作要求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从班主任的德育实践来看,这一理念并未真正走进班主任的内心,“重智育轻德育”的旧有理念影响依然很大,同时部分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不出事”即可,缺乏对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的意识,这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人格塑造的效能也被弱化。

4.学生参与度不高,行为规范教育效能减弱。根据新时代学校德育教育的要求,在班级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德育的对象,也是德育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壮大班级德育力量,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但很多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缺乏对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视,不重视调动和发动学生,也不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班主任只是简单安排几名班干部来完成相关的工作,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到班级德育中来,这不仅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也会影响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可度,这就导致班级开展的行为规范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

5.协同育人意识不足,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新时代的班级德育工作要求落实“三全育人”,即要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但部分班主任缺乏协同育人的意识,不重视利用任课教师和家长的力量参与其中,班主任往往是在“孤军奋战”,同时还要兼任教学的繁杂任务,导致部分班主任身心俱疲,班级德育工作效果不佳,甚至形成恶性循环,部分班主任甚至有了“逃离”这一岗位的想法。

三、新时代背景下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的有效策略

1.强化班主任提升意识,提升班主任的理论储备。步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关注度在不断提升,新的政策要求也不断出台,这些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的依据,它也会直接影响德育工作效能,因此学校必须要重视强化班主任提升意识,让广大班主任理解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

学校要把对相关政策理论的学习纳入班主任队伍建设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相关政策与文件,如《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主要文件,使广大班主任知晓新时代党和政府对德育教育的新要求,准确、全面地把握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特别是要熟悉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与相关要求,并鼓励班主任积极思考如何把这些德育教育内容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相结合,使学生知晓自己全面发展的内容和努力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同时,学校也要鼓励教师积极充实自己的理论储备,要有主动学习、不断学习的意识,这样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工作效能。

2.丰富德育教育的方式,重视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同样也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需要班主任结合新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德育教育的方式,特别是重视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这也是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

首先,班主任要利用疏堵结合的方式来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学生成长有其内在的规律性,特别是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但是非观念较为淡薄,因此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班主任要减少单一的训导式的德育方式,而要把疏导与封堵结合起来,从而提升德育教育效果。所谓疏导就是班主任要预见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当学生处于某一阶段时,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潜在性的问题,教师要提前进行引导,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对于学生已经发生的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告诉学生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要和学生一起追根溯源,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尽量避免学生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而不是抓住问题不放,这样也能够起到“亡羊补牢”的效果。

其次,要重视班主任的言传与身教。现在的学生普遍早熟,也有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所以在班级德育工作中仅仅依靠教师的反复说教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甚至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时一定要重视言传身教的影响,力争成为学生的榜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班主任也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看到教室地面有垃圾,班主任就主动打扫,看到哪里卫生不彻底,班主任也要亲自参与,给学生做出榜样,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接触中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

最后,要重视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尝试走进学生的内心。教育的本质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唤醒人的内在潜能,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青少年学生也需要尊重,因此班主任要想提升班级管理的效能,一定要尊重和关爱学生,学会耐心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情感需求,然后再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进而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德育教育效果。

3.重视德育理念与时俱进,提升学生人格塑造能力。理念影响行为,因此要想提升新时代背景下的班主任德育效能,理念的与时俱进也非常重要。具体来说,首先,班主任要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恪守职业良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业作风。班主任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和学生观,要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要立德树人,把学生的成人与成才结合起来;还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正确面对学生的差异性。其次,班主任要不断提升德育理念,特别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工作理念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班主任要提升自身的德育知识素养和德育工作能力,德育知识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层次,它能够对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则包括其认识方面的能力和实践方面的能力,认识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又能够不断提升认识,这样班主任的德育素养才能够不断提升,才能够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方法更多,其工作的效率也会逐步获得提升。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行为规范教育的实效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德育工作也是如此,因为学生是德育工作的中心,德育工作的开展一定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所以要想提升班主任德育效能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方式使学生参与到班级德育中,从而有效开展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

首先,班主任要强化班干部队伍建设。班主任要选拔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重视发挥班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要重视班干部的培训工作,提升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还要敢于放权,多给其锻炼或者创新的机会,这样班主任也能够获得一定的“解放”。其次,给每一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一些岗位可以尝试实行“轮岗制”,如“值日班长制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这样也能够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最后,要多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班主任可以从活动育人的角度多开展各项育人活动,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5.家校有效联动,助推班主任德育效能提升。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工作需要全员育人,其中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因为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影响其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校之间携手联动,才能够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够助推提升班主任德育效能。

具体来说,班主任首先要拓宽与家长沟通的渠道,确保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一方面班主任要利用好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如家长会、入户家访等方式;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通过电话、微信、智慧校园等多种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其次,要注重沟通的及时性和效率。家校双方要本着工作提前做的原则,不回避学生存在或者出现的问题,及时交流解决问题的对策,家校双方尽快达成教育的一致性。最后,要转变沟通观念,调动家长的主动性,即建立常态化的家校沟通机制,而不是学生出现问题时才进行沟通,力争前瞻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总之,在新时代的学校工作中,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要重视,而提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针对当前影响班主任德育工作效能的问题,我们要采取恰当措施予以应对,不断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和效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家校德育工作效能
家校距离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