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探究

2023-10-29孙泉元

学周刊 2023年32期
关键词:初高中高中物理阶段

孙泉元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为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自2014 年开始新高考改革率先从上海和浙江两地开始,到2023 年已经推进到全国所有地区。相对于原来的高考模式,新高考告别了原来文理分科的搭配模式,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更加公平、科学和自主。在此背景下,物理学科成为学生的选考性科目。从对参加2017~2022 年考生人数的数据分析来看,选择物理类的考生人数有较大波动,其下降趋势较为明显,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物理类所代表的方向与国家科技人才的培养关联密切,甚至会影响我国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确保物理类考生的质量与数量则成为很多高中关注的焦点。通过学生反馈来看,很多学生并不是不想选物理学科,而是因为进入高中阶段后感觉到高中物理教学进度快、难度大,自己难以适应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由此可见,做好初中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衔接工作势在必行,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新高考的新要求和新变化

为了推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1995 年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高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新高考改革强调基础性、选择性,同时也赋予高中和高校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打通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如高中选课、高校选科的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高考模式,目前主要是两种模式,即“3+3”模式和“3+1+2”的模式,其中前一个“3”是指3 个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和外语,另外的“3”和“1+2”则是学生的选考科目,即学生可以在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政治这些科目中进行自主搭配。

高考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次选拔性考试,所以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会非常谨慎,每一位学生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够选出适合自己的优势组合。在此背景下,高中物理学科因为难度较大,且学习耗时费力,教师教学进度也比较快,所以从新高考实施以来,在“3+3”模式下,选考物理科目的学生人数减少;而在“3+1+2”模式下,物理类考生在个别省市也有明显减少,达不到原来七比三的比例,这对高中物理学科来说也就面临着发展中的困境,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成为广大高中物理教师的关注点。

二、新高考下进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重要性

教育是百年大计,新高考实施以来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物理学科的关注程度更高,无论是从新高考实施的目的来看,还是从学生实际需求以及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来看,开展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势在必行。

从新高考实施的目的来看,它主要是为大学阶段的高等教育选拔更合适的人才,进而顺利实现学生由通识教育到专业教育的过渡与转变,而高等教育的不同专业也与学生高中阶段所学习科目有着密切关联,特别是物理学科,因为它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关联密切,因此理工类科目几乎都和高中物理学科有关联,选考物理类组合也是高校选拔人才的基础,需要保证选考物理类考生的数量和素质。而从学生实际需求来看,大部分学生希望选考物理学科,但是在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后,他们明显感受到了物理学科学习的压力和困难,为了高考的总成绩,部分学生只能选考其他科目,这是导致物理类学生减少的主要因素。从物理学科自身来说,高中物理较初中物理变化非常大,无论是教学要求还是教学内容的难度都有较大的提升,而学生并未做好心理上、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准备;而很多高中教师也缺乏对初中教学内容以及学情的深入了解,在新高考下的教学中缺乏针对性的调整和变化,导致教与学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契合,进而使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不适应的情况愈加严重,学生会感觉到选考物理会影响自己未来的发展,导致有些学生只能是“忍痛割爱”,这对高中物理学科教学的开展也会产生不利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务必要重视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这不仅影响到了学科教学的推进,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选拔都有重要影响。

三、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

随着新高考的实施,高中物理学科教学出现了多方面的变化,如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而新的高中物理教材也开始使用,这也给开展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结合新高考的要求,可以尝试从这些方面着手来开展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工作:

(一)强化物理教师研究意识,全面把控课程标准和教材

课程标准是实施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也体现了国家对课程推进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对于学校教学工作来说,它是开展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2017 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并且在2020 年进行了修订,这是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参照;而在2022 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也正式出台,它也成为开展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指南。因此,要想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在关注高中新课标的同时也要了解初中新课标,特别是新课标在课程目标要求、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能力层次等,这样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才会更强。

同时,高中物理教师也要了解初中物理教材的新变化,现行的初、高中物理教材都存在“一标多本”的现状,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有一定差异性,特别是新课标实施后,很多地区的初中物理教材都有变化,如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其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有明显调整,同时强化了实验教学的作用,教材的可读性更强但是难度明显降低,部分学习内容与高中学习内容有较明显的跨度,学生容易遇到困难,需要给学生搭建衔接的平台。因此高中物理教师也要重视对初中教材的研究,准确把握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状况,为开展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重视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初高中物理教学工作虽然都属于物理学科,但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学生特点和学习内容的差异较为明显,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工作需要高中物理教师了解这些内容,因此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非常有必要。

1.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师的交流工作。对于普通高级中学来说,绝大部分物理教师没有初中授课经验,也不了解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同时初高中学校的纵向交流不及时,这就容易出现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实际需求难以契合的问题,对此需要搭建初高中教师交流的平台,如初高中的“同课异构”活动,或者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研讨活动,使高中教师深入了解初中物理教学和学生情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经常组织高中物理教师到初中学校听课,这样在开展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时才会更有针对性。

2.发挥优秀教师引领示范作用,推进以老带新的经验交流。高中学校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对刚刚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了解也较多,也积累了一些推进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经验,因此学校要重视发挥这些优秀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就要系统地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活动,也可以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把新入职教师带动起来,提升教师在衔接教学中的技能,为在衔接教学中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做好准备。

(三)多方着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1.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具有主体地位,因此要想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物理教师首先要了解学情,全面掌握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基础状况,落实生本理念要求。例如,物理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中考物理成绩与物理试题难度来初步掌握学生物理学习的起点,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师生座谈的方式了解学生初中阶段物理学习详细情况以及对高中阶段学习的想法、目标,在此基础上再制定衔接策略。

2.重视方法指导与习惯养成,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学习。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较初中阶段有较大变化,它不仅知识量显著增加,理论性和系统性更强,综合性也在提升,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这需要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进行调整,这也是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注重提升学习效率,落实到学习习惯上则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首先,务必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容量大、难度深、进度快,学生要想在课堂上跟上进度必须要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通过预习学生能够初步预判出课上听课的重点,提升听课的针对性,在此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帮助学生养成高效听课的习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专注度,同时针对疑难问题和重点问题及时做好笔记,还要积极主动参与教师设计的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不做“旁观者”而是力争成为“主角”。再次,要养成及时复习、查漏补缺的习惯,针对课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或者同学请教,并及时做好归纳总结,可以尝试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最后,要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理解和消化吸收知识、提升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质量,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力争彻底解决。

3.关注学生心理状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快地融入并适应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教师也要重视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整。即学生在入学初期,教师就要把初高中物理学习的共性与差异提前告知学生,使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对高中物理学习的畏难心理,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也要告知学生一些如何从初中阶段迅速、有效地融入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的建议,使学生在思想上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此外,高中物理教师也要重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推进学生的衔接工作,例如教师要注意关心、关注每一名学生,对待学生的问题要有耐心,多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去激励学生,逐步缓解学生畏难心理,进而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四)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融入高中阶段学习

1.巧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内驱力。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以形象教学为主,学生感觉较为容易,但进入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以抽象为主,学生进而产生晦涩难懂感觉的现状,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衔接教学时可以把物理学史融入其中,给学生介绍典型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以及物理学曲折的发展历程,感受科学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坚韧品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2.联系生活提升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从新高考的变化来看,生活化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新要求,教师可以把相对枯燥的内容与学生熟知的生活联系起来,如通过太空中宇航员倒水的现象来进一步理解万有引力定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价值所在。

3.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进入了高中课堂,它给初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强大助力,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其操作便捷、丰富直观、动静结合的优势,把抽象的学习内容直观、具体地呈现给学生,辅助学生消化和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五)编写适合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资料

开展新高考下的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工作,需要辅助性的教学资料,这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才会感觉有抓手、有参照,因此需要高中物理教师结合衔接教学的需求来编写适合学生的资料。目前来看,主要需要两类资料,其一是衔接教材,其二是衔接性试题。在衔接教材编写上,一定要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全面进行衔接,避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找准“衔接点”;还要注意试题的梯度性,可以遵循“螺旋式上升”的原则进行设计,提高衔接试题的质量。

总之,新高考的新变化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如何使学生迅速、有效地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是重要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教学工作。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情为出发点,对衔接教学的各个环节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使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物理学习,为适应新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初高中高中物理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也谈初高中衔接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