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石
2023-10-29王洪才
王洪才
(厦门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当下教育理论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这是教育系统对“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求解,也是教育界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反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后,教育界即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1],教育学界普遍倾向于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命题中必然包含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命题[2],科学地解读它就成为教育学界必须面对的课题。该命题不仅包含着中国教育发展经验的总结,也包含着对当下教育发展面临问题的判断,特别包含着对中国未来教育发展路径的选择,因此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课题。毫无疑问,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必然是面向未来的,不仅直接指向2035年教育总体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且指向2050年即第二个一百年目标,亦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设计如何实现这些奋斗目标非常重要。但在设计未来前景时,不可能不对过去教育发展经验进行历史总结,因为这是通向未来的基础。可以看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命题的关键是对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障碍问题的判断。如何判断该问题则决定着教育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走向。
根据教育学界长期反思所达成的共识,可以发现应试教育乃是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顽瘴痼疾,因为它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升学上而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上,也是“唯分数”“唯学历”“唯职称”“唯帽子”“唯奖项”的根源,要解决“五唯”顽瘴痼疾必须从根源着手。换言之,如果不解决应试教育问题,中国教育就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因为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3]。目前,应试教育的病灶正在全社会蔓延,今天整个社会运行机制都在走向应试化。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应试教育问题呢? 我们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为解决应试教育问题而生[4],它是解决应试教育的真正良方! 因为它是以承认每个人都具有创新创业潜能为前提假设[5],从而把开发人的创新创业潜能作为教育的根本使命。那么,教育发展成效就应该以创新创业潜能开发的效果作为评判标准,否则就是与教育根本要求相违背的。一旦教育评价标准改变了,那么教育运行的逻辑就会改变。如此,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奠基石。
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命题的意义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然是关于教育发展问题的总命题,它必然是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总体概括,这些概括已经形成了一些权威性结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九个坚持”[6]。
1.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这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特征或本质特征,一句话,如果没有这一条,其他的就无法存在。
2.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特征,因为它既是对中国教育发展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还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立德树人作为一个综合命题,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1)成人以德,简言之,“人以德立”,无德则不立;(2)育人以德,“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育人就是以君子人格来教化人;(3)立德为务本,本立而道生,道生则万物长,正因为如此才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之说,立德树人就是百年大计。
3.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这是对教育战略地位的肯定。今天,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各项事业都无法顺畅开展。当然,教育需要预先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规格需求,主动克服人才培养周期造成的滞后性,从而能够对社会发展做出先导性的贡献。
4.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仅是我们坚持道路自信的体现,而且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性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
5.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我们办教育从根本上讲也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中国社会发展服务,从长远讲就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石,这既是根本点,又是出发点。如果不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不能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当然就无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自然就无法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那么这样办教育就是无效的,也是不可能长久的。
6.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关注人民福祉始终是教育关注的中心问题,如果教育不能服务于人民利益,那么它就是无效的。当下,人民期盼高质量教育,它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国家强盛,也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所以教育发展就应该把人民的关切当成自己的逻辑起点。
7.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当前,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很多,很多是体制机制问题,而且积弊很深,究竟是绕着走还是面对,考验的是教育人的责任担当,作为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必须勇于面对问题,克服一切困难,那么就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8.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发展的长远利益所在,也是教育发展的总体利益所在,因此也是教育发展的定盘星和指南针,是中国教育优良传统的反映,即在我国教育史上一贯坚持民族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个人与组织都应该服从于这个最高的目标。
9.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既是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经验的总结,也即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主体,不抓住这个根本,教育质量就无法提升,所以,在任何时候,教师队伍建设都是基础工作,也是基础工程中的基础。
“九个坚持”可以说是对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基本特征的概括。它一方面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概括,另一方面是对中国教育发展要求的概括。我们认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最为直接的含义就是要回答如何建设教育强国问题,“九个坚持”指明了方向与路径。要建设教育强国就需要理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深刻蕴涵。
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蕴含的四重命题
(一)正确认识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特色
中国教育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有一些经验是值得骄傲的,从而构成“中国经验”的一部分。
1.教育发展速度特别快。中国教育发展速度快是一个公认的事实,无论是义务教育的普及速度,还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速度,一旦我们确定了发展目标,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这也是世界上普遍羡慕的政府动员能力的体现,当然也是体制优势的表现。虽然在发展速度快背后也隐藏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存在着质量缺陷,但规模扩大也是教育现代化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不少研究都揭示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机制问题,认为这种发展机制与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样的,即各级政府都采用了锦标赛机制[7],这极大地激发了各级政府的政绩意识,从而下决心大力发展教育,舍得投资。虽然这种行动背后具有强烈的政绩主义冲动,但客观上推进了教育规模的扩大,从而为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条件。
2.教育体系总体上比较公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又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表现。为了保证教育公平,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就近入学政策,取消了一切学杂费,而且采用一定的补贴政策,在“小升初”实行免试政策,这对于居民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了保障;在高等教育领域,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全国统一的高考招生选拔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客观地推进了社会流动。虽然这个公平仍然是一种机会公平或形式公平,不是结果公平或实质公平,因为实质上的公平是针对每个人不同发展需要和发展潜质而分配适合的教育机会,而目前的统一考试模式则主动摈弃了各种个性特色差异等影响因素,这些显然影响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成长。
3.教育规模非常巨大。这既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也是必须面对的基本事实——因为我国人口基数非常大,所以教育规模历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基础,这种状况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特色。有人总结我们的发展经验是由两个部分构成,即在改革开放前35年是穷国办大教育,而进入新时代后则是大国办强教育[8]。
4.政府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是我国教育计划管理体制特征的反映。我国教育采用垂直式管理体制,政府的行政动员力量非常强,这样使教育发展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包括东部教育对西部教育的定向支持,能够对少数民族实施优惠政策,对贫穷落后地区实施扶持政策,并且能够动员全国力量实施定点精准教育扶贫。
5.党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始终居于领导核心地位。这既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所在,又是中国教育的根本特色。因为我国所实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外生性的现代化[9],所走的是一条追赶型发展道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动员能力就无法实践。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教育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而保障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正确面对中国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
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钱颖一之思。钱颖一认为,我国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效果是“均值大、方差小”[10],直接结果就是拔尖创新人才少。对于这种问题的出现可以有多种解释方式。我们认为,这与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采用统一的知识传授型教育模式有关,这种模式受到统一考试制度保护,它虽然保证了绝大多数人掌握了基础知识,提高了智力水平,从而消除了发展的低谷现象,但同时也抑制了高峰的出现。
2.钱学森之问。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为什么我们大学难以产生杰出人才?”的问题[11],这个问题与钱颖一所思考的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说指出了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难题,即我们大学还缺乏比较自由的学术环境,无法激发学生展开自由思考,从而学生发展潜力难以真正展示出来。
3.教育发展不平衡。因为我国教育发展基本上采取的是地方主导发展模式,教育发展好坏与地方教育投入关系比较密切,地方教育投入水平不仅与地方经济关系比较紧密,也与地方政府的教育理念密切相关。这些都造成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区域教育发展的差距比较大,也即教育不仅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而且中西部发展与东部发展差别也比较大。
4.教育投入各自为政。虽然我国在教育发展政策上是统一的,但在教育投入问题上基本上是一种各自为政状态,各地在教育投入上受地方长官意志影响比较大,随意性非常大,从而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很不均衡。在教育投入上注重外在办学条件改善,而对办学理念提升和办学质量提高关注不多。
(三)科学分析中国教育发展的突破路径
1.重点发展模式——这是我国传统上采用的主要发展策略,是在穷国办大教育情况下产生的一种办学模式,它成为一种教育发展路径,当前已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效应。这个模式突出特点就是采用资源分配倾斜模式,重点发展少量的学校或项目。其背后的逻辑是相信一切教育发展问题都是资源的问题,并且相信物质激励是教育政策工具的优先选择,从而展现出对物质决定论采取盲目崇拜态度,这对今天社会上流行的物质主义风气具有推波助澜作用。
2.均衡发展模式——这是我国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采用的一种辅助性的发展策略,它实际上是一种受均衡社会理论影响的发展模式[12],因为它认为教育发展关键在于弥补教育发展短板,认为只有均衡发展模式才是高质量发展模式,运用“木桶理论”解释[13]就是教育发展水平取决于短板的高低或短板是否被补齐。
3.实验探索模式——这往往是改革创新所采取的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探索性发展模式,它认为并不存在一个成熟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必须开展实验探索。比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实验模式,目前人们虽然认识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但如何才能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创业人才却没有什么成熟答案,这也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问题。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教育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我国开设基地实验班、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等等皆属于此类。
(四)科学设计中国教育发展的前景
对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状况可以做如下的基本展望。
1.人均受教育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我国目前虽然高中的普及率非常高,但距离发达国家的人均受教育水平仍然存在着不小的距离。虽然教育年限高低并不代表教育发展水平之间的根本差异,但确实能够反映出国民素质水平高低。为了提高我国国民基本素质,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2.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达到相互协调的程度。目前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协调,国人受传统文化影响,对职业技术教育仍然采取比较轻视的态度,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人的成长之本,是人的谋生之源,换言之,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职业教育。当然,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消极的文化符码,这种消极影响如何祛除一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不协调,基础教育重视知识灌输,对人的多方面能力发展重视不够,与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素质培养要求不一致。学前教育存在着过度化的问题,造成了幼儿智力受到过度开发,影响到人的成长潜力开发,影响到人才发展后劲。继续教育的特色不明显,目前继续教育仍然是一种补偿性的学历教育,而不是以职业技能提升为主的发展性教育。目前特殊教育很不发达,特殊教育系统很不完备,它在融入普通教育系统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3.优秀人才辈出。这里的优秀人才首先是指拔尖创新人才,指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目前大学教育虽然开展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实验,但总体上看仍然严重缺乏优秀人才成长氛围,因为优秀人才成长需要自由探索的环境,需要鼓励人才的独创性发挥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努力构建的目标,也应该是全社会的文化氛围建设目标,换言之,不能只是一种局部的改革试点,而应该是整体改革方向,如果是局部的试点很难形成持久发展态势。
4.教育水平具有世界竞争力。这是一种最终结果,也是教育强国的根本体现。如果高等教育具有世界竞争力,就会集中体现在世界级优秀学者的汇集,全世界优秀学子来学,这源于教育具有国际高声誉度。人们往往用大学的学术水平代表教育强国的发展程度,但学术水平高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但主要应该体现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原创性贡献上,如诺贝尔科学奖就往往反映了这种贡献能力。
三、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命题
(一)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命题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新发展理念就聚焦于高质量发展主题上[14]。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经济建设,还包括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建设,当然也包括教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呼唤。
1.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发展战略角度讲是从注重规模扩展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这是一个必然趋势。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其他类别教育,质量提升都是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受到关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发展主题自然要向质量提升方向转变,但如何转却不确定。所以,寻找转型路径是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的重点。
2.教育高质量发展从理念角度讲是教育活动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发展转变。过去人们比较崇信知识就是力量,但由于人们对知识内涵缺乏有力的解释,从而知识很容易变成学历的符号,认为学历高就是知识水平高。在教育规模比较小的情况下,学历高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在高等教育规模非常巨大的情况下,学历的优势渐渐丧失,知识的含义需要重新界定。如果所学知识是无用的,就不可能是有力量的。如果知识是通过死记硬背方式获得的,那么它的作用可能是负向的,因为它可能阻碍人的思维发展,当然也就限制了人的创新活力,这也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考核标准已不再是他有多少知识,而是他能够做什么,也即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特别是要具备解决困难与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社会普遍需要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3.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培养结果上讲是从接受容器(制器)向创造主体(育人)转变[15]。社会上人才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标准的变化和对教育理念的重新审视。以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常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即以接受的知识量多少或知识的难易度来衡量,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关注。教学活动重心应该落实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如此就必须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即必须把人作为思考问题的主体看待,必须让学生体验到问题的真实情境,不然就很难产生问题意识,从而也就很难产生思考问题的动力,那么思维能力就得不到训练的机会。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在问题意识中产生的,在具体思考过程中成长的,在解答问题过程中得以升华的。
(二)困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问题仍然是人们具有非常强的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与心态
从根源上说,急功近利思维方式与心态都是被动型人格造成的。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被动心态,就是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别人干的,不是自己想干的,是被迫做的,从而普遍存在着一种打工人(打工仔)的心理,即认为自己是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只图眼前利益,得过且过。不幸的是,这种风气也感染了教育,表现为教育的主动性失却,跟着社会风气随波逐流。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人们也往往是不自信的,对未来没有什么期望,从而也缺乏自我认同感,当然对生活也是缺乏激情的。具体表现为对人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似乎一切都听从环境的安排,仿佛一切都是机缘巧合的结果,从而对逆境绝对不反抗,这种状态说到底就是主体精神缺乏。
(三)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题就是如何祛除应试教育的顽瘴痼疾
应试教育之所以能够根深蒂固,就在于它具有外在的公平价值,因为它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客观标准,从而能够满足人们对公平的诉求。可以说,它只是照顾了表面的公平,并不符合公平的实质,因为它失去了对个性的尊重。人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创造性,只有个体创造性得到充分开发,人的价值才算得以实现。
对于如何既照顾公平又能够满足个性发展要求似乎是一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事情。究竟是为了机会的公平还是每个人的实质发展,两者并非一种非此即彼关系,协调两者关系可能需要进行一个结构化设计,如在什么条件下必须是以公平为主的,到什么阶段后则必须以个性发展为主。但人们已经习惯了表面公平模式,特别不习惯于个性化模式,认为个性化很容易变成差异化、乃至特权化,“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可能正是造成创新人才培养乏力的真正文化根源。
目前应试教育开始走向普遍化、弥散化,已不再囿于基础教育,而是向全社会蔓延,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似乎都是在追逐外在目标,不是为了内心的自由和心灵解放或自我实现。这些都会导致人变得越来越被动,这种情况必须改变。遗憾的是,应试主义在新管理主义下得到了强化,因为新管理主义非常强调效率。新管理主义强调目标导向,注重外部激励,从而人的自主性就必然受到抑制[16]。因此应试主义与新管理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四)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培养人的主体精神方面进行突破
主体性是作为现代人的基本条件,可以说没有主体性就没有现代性[17]。毫无疑问,作为主体的人首先应该是自由的人,是能动的人,而唯有自由的人才是能动的人。唯有能动的人才能发挥主体性,才具有创造性,才敢于打破常规,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这样才可能创新。如果一切行动都听从指挥,那么创新就不可能发生。因为作为被动的人,其内在潜能无法得到充分激发,那么创造性就无法释放。
人的能力发展从根本上讲就是基于主体性的激发。人的一切能力发展都依赖于个体的主观意志的努力,当然这也是基于主体自我规制的结果,即通过自己设定目标,自己努力去达成。如果一个人的主体性无法激发,那么他就不可能有自己的成长目标,也就无法成就自己。但主体性的展现也必然是建立在社会环境对人性和个性的尊重上,换言之,主体性与环境之间具有很强的依存性,如果缺乏社会环境的有力支持,个体的主体性就无法充分激发。因而,只有在环境比较适宜的条件下,个体才能充分释放自我,主体性才能较好地表达出来。显然,如此环境不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往往是建立在国家对个体权利保护的基础上或是社会有意识建构的结果,如果没有国家和社会对人的基本权利的重视和保护,或者说如果个体感觉环境是不安全的,那么个性的主动性就难以充分激发。
四、创新创业教育承担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突破重任
(一)教育高质量发展依赖于教育活动所有主体的创新精神激发和创业能力生成
在今天,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依然是创新,没有创新,教育发展中的顽瘴痼疾就难以被突破,这绝非某项制度简单的废、改、立问题,而是对整个教育体系运行机制设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进行根本性调整的问题,换言之,这是一个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当下,我们不得不面对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在现实中,教育活动主体普遍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缺乏对自我发展目标进行根本性设计,因为人们终日忙于外在目标的实现、眼前利益的获得,对于自己究竟是谁关注较少,因而生活过得一点也不充实,几乎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从而出现了学习疲劳和职业倦怠。即便如此也不敢放松自我,因为内部竞争非常激烈,存在着严重的内卷化。在这种状态下,人的创新精神很难被激发,创业能力也在大幅度下降,因为缺乏内在动力加持,所以变成了一种疲于应付状态。显然,如果不能普遍地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就无法促进人的创业能力生成,那么教育发展就仍然是低质量的。
(二)创新精神激发是克服功利化之弊的根本途径
目前,人们都在抱怨社会上急功近利风气盛行,但很少有人真正思考如何来改变该风气,好像都觉得自己无足轻重,无能无力,所以也无可奈何,只能是抱怨一下而已。我们认为,如果不认识功利化的实质,功利化风气就难以根本破除。认识功利化实质,就是认识其根源。人们行为之所以表现得功利化,从本质上说就在于人们对自我价值认识的严重缺乏,即认识不到自己需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那么就只能听从外部驱使获得一些眼前的利益。功利化实质上表现就是缺乏长远追求。如果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价值,就会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就会产生深层次的行为动力,就会对眼前的利益诱惑视而不见。
显然,认识自己潜能价值绝非易事。但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价值,才能成为真正自己,不然自己就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一种被外在命运驱使的状态。如果外界没有一个比较宽容的环境,不鼓励个体进行试错,那么就很难发现自己的潜能。人都是在无数次的尝试之后才真正发现自己的成长目标和发展方向。而学校固定的科目训练所提供的机遇是极少的,往往仅仅适合于少数人,这样就培养了大量的失败者。所以,只有多样化的教育体系才能促进人多方面成长,单一的教育体系容易造成人的发展走向片面化。创新精神激发旨在使人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人正是在克服困难过程中才开始认识自己的,也是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发现自己潜能的,人的真正知识获得也是通过这一方式实现的。因为人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开始挑战自己,开始对世界和自身产生新的认识,于是就开始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直至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这种自我超越过程就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三)创业能力生成是个体和社会之福祉
创业能力可谓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因为自立自足是一个人获得尊严的基础,也是一个人获得独立性的前提。创业需要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发展方向为基础,如此个体的创造性才能充分释放,个体追求才是自觉自愿的,这样个体才能是幸福的。任何社会都需要人人都具有充分的创业活力,如此社会才能生机勃勃。显然,这需要人人都具有充分认识自己的机会,教育就应该为每个个体充分认识自己提供机会,如此才能使教育成为个体发现自我潜能的最重要机制。毋庸置疑,它要求教育能够为每个个体都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否则人的潜能就会处于一种受压抑的状态中。目前基础教育应试化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生学习时间过长,牺牲了休息和娱乐时间,也挤占了多方面发展的机会,结果造成了学生身心健康严重恶化。在高等教育阶段,偏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和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兴趣阙如,结果导致了隐性逃课行为比较普遍,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满足获得学分,与发展个人兴趣和开发自我潜能无关,从而无法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四)创新创业教育肩负创新精神培养和创业能力生成责任
目前,社会上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仍然是不科学,因为没有认识到它的普遍意义[18],甚至存在不少误解,如不少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过是缓解就业的一种权宜之计,多数家庭认为自己孩子不适合创新创业,绝大多数家长希望自己孩子未来目标就是获得稳定工作。这些想法都没有意识到目前社会环境已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再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来对待学习与职业的关系。当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具有闯劲,必须具备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这实际上就是广义的创新能力;同时要求每个人都具有克服困难的能力,这实际上就是广义的创业能力。显然,这些都是对每个个体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每个个体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应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19],然而它并未受到普遍重视。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是一种外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即创新创业教育并未变成学校办学的内在追求,因而并未成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而是为了完成上级指示要求,换言之都是为了完成规定动作,即处于一种“要我做”状态,也即并未深度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内涵[20]。未来,无论哪一级教育机构都需要向内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机构转变,即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即变成“我要做”的状态,此时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
五、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要不断突围
(一)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要办学理念转变
从理论上讲,今天每个学校都应该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自己工作的核心目标,因为人才培养是教育的中心工作,只有学生成功,才能证明自己办学的真正成功;而学生只有具备了创新创业能力,他们才能真正走向成功,从而才能证明办学的成功。显然,目前高校的主要注意力仍然集中在排名上,似乎排名代表了一切,大学一切活动都围绕排名转。虽然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大学不能围绕排名转”,而实际情况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这就形成了高校办学的一种顽瘴痼疾,如果不加以根治,中国大学就很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为这样办学不可能面向真正问题,不可能真正激发创造性,而且围绕大学排名转也是缺乏大学理念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缺乏办学定力的表现,这是一种受外力驱动的办学形态,因此是低级办学水平的体现,而高级办学状态必然是一种自主的发展状态,不是自主的就不可能是一流的。如果没有建成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就很难说已经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也很难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动力,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就很难真正实现。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要评估机制转变
毋庸赘言,评估机制在任何时候都发挥着导引作用。目前教育盛行的量化评估机制导致了人的追求表面化。此外,教育评估项目越来越琐碎,缺乏统一性,造成了大学工作缺乏重心,教师和学生精力分散,难以专心致志做好任何一件事情。从理论上说,多样化的评价指标有助于督促学校全面开展工作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但从实践效果看,由于这些评估项目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容易使各个评估对象为了刷绩点而疲于奔命。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或是学生,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就无法实现认识深化和能力转化,而且很容易造成身心俱疲,就会把各种评价项目当成运动来抓,如搞突击、全面动员、一哄而上。因而,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在于让学校端正办学观念,让学校认清社会发展需求,也需要让教师认清自己的职业价值,特别是让学生认准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都可以在自己的优势领域进行深入挖掘获得突破,进而实现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增长并做出社会贡献。如果各种评价杠杆不能围绕一个中心共同发力,就很难使高校形成自己的优势特色,使教师形成自己的优势领域,使学生明确发展目标,最终难以实现各自能力发展的突破。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要全体教师创造精神的激发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承认,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主体是教师,特别是教师的创造精神,如果没有教师的创造精神发挥作用,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就难以令人满意。目前人们切实地感受到绝大多数教师是游离于创新创业教育之外的,他们对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不怎么了解,也不怎么关心,因为他们的主要兴趣是在自己的职称晋升上(唯职称),是在如何获得科研项目上(唯项目)和如何发表学术论文上(唯论文),至于学生该参与什么样的创新创业活动或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得如何似乎与他们不相干,这种心理状态就使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多数课程教学活动是绝缘的。如果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是满足于自己准备的教学内容是否授完,而不关心学生是否接受或接受后效果如何,那么教学活动就变成了一种程式化作业。这种教学状态亟待改变,否则就难以使创新创业教育深入课堂,使创新创业教育获得实质性效果,因为只有各门课程教学都灌注了创新创业精神,才能真正在校园内形成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才能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强大支撑,也才能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形成努力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自觉性。
(四)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要社会构建创新创业文化
目前,社会舆论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动力来源,因为社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需要,反映了人民的呼声。遗憾的是,由于社会舆论缺乏正确的引导,致使社会舆论往往关注的是一些教育表面现象,并没有触及教育发展中的深层问题。毕竟对教育问题的辨识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不少人对教育问题的理解也往往只能从感性经验出发。如社会虽然意识到就业问题的严重性,但没有深度思考解决就业问题的真正出路;由于社会大众对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不甚了解,从而对人才究竟该如何培养缺乏发言权。在此情况下,社会上不少人对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持一种排斥心理,认为创新创业是一种富人的游戏,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素质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要求,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正在决定一个人的事业成败,没有意识到按照传统就业老路根本就行不通了,没有意识到就业问题的解决最终依靠的是每个人创造性的激发,依靠的是每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开发。显然,社会舆论的压力并没有完全传导到大学,许多大学依然按照学科中心主义的路线发展,没有把发展重心放在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上,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上。所以,社会舆论焦点应该集中在督促学校变革创新上,这首先要解决教育改革存在的内在动力弱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