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元整体思路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探究
——以“友谊的天空”单元为例

2023-10-29谭颂佛山市华英学校广东省佛山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交友友谊法治

■ 谭颂(佛山市华英学校/广东省佛山市)

对于所有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心理和身体都处于发展阶段,并且已经接受了专业化的教育,有了一定学习基础,但是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又都是不同的。对于单元教学目标来说,这是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师应合理把控单元教学设计,让学生们都能够从整体上深刻理解关键知识点,以此让学生构建起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所存在的联系,从大方向上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想。

一、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设计的解读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对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教师要善于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增强其责任心,使其有担当,更加深入了解社会,能正确区分善恶,并具备道德与法治认同感和法治意识。而基于单元整体思路来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可以把握教学的大方向,利用同单元同主题的不同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具体手段,加强其对知识点的应用,掌握单元整体学习的核心内容。而且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来说,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存在连贯性的,即主题和主题之间有着一定联系,单元和单元之间也存在联系,而教师基于单元整体思路来设计教学工作会让整个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充实、高效,可以把握正确的授课方向。

二、基于单元整体思路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

1.落实课前的系统预习

只有善于预习才能学好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因为预习的效果将直接决定着后续的教学效果与学生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在单元整体思路背景下,课前预习会促进重点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所以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关注预习工作,给学生们设置具有价值的预习任务,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观念,最终掌握有效的预习手段,激发自身学习欲望,为后续学习提供保障。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友谊的天空”时,要把这一大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坚持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教师要积极整合具体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来科学设计具有价值和深度的教学目标,还要融入学生群体,掌握学生心理以及认知规律,科学设计各项学习任务,以此提升整合教学的整体效果。此外,教师应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收集相关案例,通过这种手段实现正确区分情绪和情感。以友情、爱情当作关键话题,促使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探究。此时,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观察每一位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而布置学习任务。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限制学生的预习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完成预习环节后,教师要采用提问的手段考察学生的最终预习成果,并依据学生的预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2.优化、完善整个教学过程

要想确保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善,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我们也可以把这一教学过程当作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基于单元整体思路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要注重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教和学的相互促进和补充。所以说,教师要迎合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各项要求,坚持遵循单元整合教学的引导,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过程,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观念,体现出自身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和其他同学以及教师的互动交流中高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

例如,为学生讲解“友谊的天空”这一单元时,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坚持以单元整合策略作为指导,创新课堂教学过程,而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就是要根据教材来科学设计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以科学的教学目标作为指导的背景下,逐渐细分各项学习任务,落实对单元重点的认知,然后再采用现代化学习技术,像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创新、升华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提前制作好的教案,通过教案帮助学生梳理重点,同时还要展现出多媒体技术具备的、图文并茂的特点,实现和学生的良性互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友谊的存在,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除此之外,还要善于采用合作学习手段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沟通交流,在合作中感受到友谊的存在。在课堂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利用微课来为学生们梳理本节课应掌握的重点,以故事的形式结尾,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提升学生认知并解读单元教学主题

当教师在基于单元整体思路来设计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时,一定要先明确单元教学的主题,而后再进一步设计具体的教学计划。因为在不同的单元中,教学主题都是存在差异的,但是其最终的教学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在后续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师要融合单元主题的特征,系统探究单元中各小节知识点所存在的联系,采取合理手段来把各小节内容串联,构建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还要具备核心价值观,善于在单元教学工作中渗透价值取向,需要具备正确的教学思路来设计整个教学流程,通过这种手段使单元整体思路的实施效果更加显著,确保整个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让学生在接受专业化教育的同时,更加全面地吸收重点知识内容。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友谊的天空”这一单元时,教师就应先在实际授课前系统探究该单元的核心内容,在设计教学手段时展现出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交友观,懂得怎样和他人交流沟通与正确结识朋友。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网络交友是学习的侧重点,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进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交友其实和现实交友具有相似性,也要遵守各种道德规范,通过这种手段来明确基本单元教学主题后,教师再设计后续教学内容,开展专业教学工作,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4.积极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授课的目标

在当教师有了单元教学主题后,后续的教学工作就是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且设计具体的单元学习目标。在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单元知识的特征,同时还要融入学生群体,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在基于单元整体思路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工作中包含的学习内容较多,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采用层层深入的设定手段,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工作,以此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像“友谊的天空”这一单元,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在经过系统学习后,学会与他人交往沟通,并和朋友形成真诚的友谊,增强学生的交友能力,从而结合该单元内容的关键知识点以及初中时期学生在教育中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来梳理单元教学主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式来和同龄人进行交往,进而收获良好的友谊,合理采用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交流媒介。此外,教师还要渗透网络交友意识,让学生在网络交友中准确分辨各种交友误区,而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则应在课堂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研究讨论,并给学生特定的主题,从而让学生们产生思维上的碰撞,通过交流形成正确的网络交友观念。

5.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结合

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本身就具有理论性,如果教师单纯讲解理论知识重点,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因此,应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换句话说,就是把书本上的重点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含义,将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提升教学深度,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素养,所以在单元整合这一教学思想下要综合考虑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延续性。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友谊的天空”这一单元时,教师要将理论融于实践,要采用情景教学模式,提前给学生创造特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融入情境中,深入思考“什么才是友谊,友谊对自身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让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交流,并让学生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在学生思考后,再为其设计“友谊的天空”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依据自身的真实经历,采用自主参与或者团队活动的方式收集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和友谊相关的事例,并说出自身想法。在完成这一项教学工作后,教师鼓励学生书写实践心得,从而为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除此之外,还应关注课内和课外的相互融合,要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并不只是单纯从教师、道德与法治课本上获得,教师要让学生从课堂走到课外,积极地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用心去感受生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实践知识,使课内外相互交叉、渗透。此时,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具备现代化教学理念,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使其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善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前给学生收集好相关知识重点,积极整合课内外重点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6.依据教学重点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工作中,当教师给学生明确了单元教学主题以及设计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后,应进一步结合单元教学内容的特征来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当教师给学生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时,要确保其创设的教学活动具有教育意义,并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让学生主动融入活动中,提升活动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加深探究思考,从而全面吸收单元重点知识内容,而且教学活动的开展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提升其思维能力、思维品质。而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的研究和分析,在掌握了一系列知识重点后,教师则应进一步设计开放的实践调研活动,像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调查班级中学生的实际交友情况、网络交友情况,并且在调查中准确记录各种数据信息,落实对比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的调查结果,即学生们都对网络交友更感兴趣。

但是,在网络交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面临着各种问题,他们渴望能够在网络中结识新朋友,但是又害怕自己被网友欺骗,部分学生还未能形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能力。所以说,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法治意识,要具有理性辨别的能力。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能系统分析问卷内容、准确梳理问卷结果,同时还能应用该单元的重点内容,提升实践探究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这种活动会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让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进而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7.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的评价工作

在基于单元整体思路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做好评价工作,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其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而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应及时抛弃传统评价手段,制定各种评价标准,对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理解程度、问题探究能力开展全面评价。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融入学生群体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每位学生在理解相关知识点时存在的误区,帮助学生针对性地处理问题。

评价工作的开展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问题,认识到自身缺陷,同时还要积极肯定学生。因此,教师应对学生开展赏识性评价,积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给予其激励和表扬,以此来让学生们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对道德与法治学习形成正确的认知,发现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魅力。通过这种手段提升基于单元整体思路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效果,让学生接受专业化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此时教师也要具备终身学习意识,要善于反思,在业余时间收集相关素材以拓展教学资源。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意识到基于单元整体思路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全面解读单元教学主题,明确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单元授课目标,依据教学侧重点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单元教学设计工作,以此来给学生们设计具有价值的学习目标,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构成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交友友谊法治
以城为“媒”话友谊
孔子论交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美好的友谊
风记得我们的友谊
闲谈“交友”
友谊之路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