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3-10-29张明霞山东省夏津县教师进修学校山东省德州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习作

■ 张明霞(山东省夏津县教师进修学校/山东省德州市)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师,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正确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德育体系中最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更是对学生道德品质、言行举止等进行正向引导的基础标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学科不仅是学生各个阶段学习的重要科目,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载体,其中所包含的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人物事件、传统文化、情感表达、景物描写等内容,无一不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力支持。基于此,本文从七个方面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探究,以期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最终目的,希望对广大小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助益。

一、挖掘教材爱国元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小学语文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就是展开教育活动的根本依据。教师不仅要提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而全面的分析,还要对其中的基础知识、文化内涵以及情感表达等内容进行全面挖掘,如此才能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小学语文教材的设计中有很多爱国元素的渗透,其中不仅有显性的内容,也有许多隐性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不局限于文章表面对“祖国的赞美”,还要注重对文章内涵的全面挖掘,如此才能给爱国主义教育“开好头,指好路”。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有许多歌颂革命先烈的文章,如二年级上册的《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四年级上册的《梅兰芳蓄须》、下册的《小英雄雨来(节选)》《黄继光》;六年级上册的《狼牙山五壮士》《金色的鱼钩》等文章,这些都是能够给学生直接带来强烈震撼和感动的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就能够直接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进而会在这种“显性教育内容”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而在教材当中,还存在着一些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如二年级上册的《黄山奇石》《日月潭》;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这些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感,但是学生通过自身对文章的学习,加之笔者对“隐性内容”的有效引导,不仅能够拓宽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了解,更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进而实现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辅助爱国主义教育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因此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以及认知能力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而相对抽象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则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理解阻碍和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依靠口头讲述来展开知识教学,学生不仅会感觉到爱国教育的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也会对语文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趣味的教学情境中感受、体验爱国情感,让情境教学法全面发挥出自身的辅助作用。

例如,在进行《将相和》这篇文章的教学时,笔者就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别呈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场景,促使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情境演绎中体会廉颇、蔺相如等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如此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有效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进程,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再如,在进行《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教学时,笔者就将多媒体与情境教学法进行了融合,通过给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资料,将教材中的文字以形象而具体的方式重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震撼,感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同时还辅助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结合实际生活元素,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学科有着很强的实用性,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语文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学生也能在生活实践中实实在在地感知到语文知识的存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同时,生活中的许多事件也存在着爱国元素,给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拓宽了方向,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生活元素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深化学生爱国情感的逐步深化,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进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文章的教学时,笔者为了能够让学生更为全面地领略祖国的壮美山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愫,笔者就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的旅行经验,向所有学生描述自己身处于祖国山川美景时的震撼感受。在分享后,笔者再在学生分享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和引导,从而进一步推进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之后,笔者再进行文章内容的具体讲解,学生就能更为顺利地产生情感共鸣,并能更专注于课文的学习。同时,在讲解完具体内容之后,笔者又让学生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种“爱国元素”,有的学生说国庆节前夕街道上悬挂的国旗,有的学生说平常生活中佩戴的“红领巾”,还有的学生说每周一的升国旗、奏国歌的活动内容等。通过与生活元素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有效拉进了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

四、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阅读是其核心内容,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其综合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要对阅读教学提起高度重视。科学而有效的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还能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加深刻地感知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以及作者的内心感受。故而,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认识到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带领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例如,在《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文章教学完毕之后,笔者为了能够更进一步深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给学生提供了诸多与之相关的革命人物的阅读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并在阅读之后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撰写自己的阅读心得,通过阅读感知革命先烈不畏强暴的伟大精神,认识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笔者也会在日常教学中给学生布置整本书的阅读任务,为学生选择一些反映国家发展、历史故事、伟大人物等方面的书籍,如《刘胡兰》《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国家大事件》等书籍,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或小组阅读,还可以在课下与家长、教师进行对读,并在一定时间之后开展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其中的道理。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更多英雄故事,也能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进而推动了爱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五、通过习作练习指导,实现爱国主义教育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又一重点内容,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还是学生应用知识、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习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与思想,对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也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将习作活动与其进行巧妙融合,通过习作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会抓住教学内容或者重大节日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如在国庆节时,笔者会让学生以“我最敬佩的革命英雄”“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进行习作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笔尖抒发自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在对文章进行构思、润色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爱国情感。

再如,在《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教学完毕之后,笔者为了深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让学生撰写了读后感,并让学生将自己所撰写的文章通过学习软件发送到了学习平台,笔者再根据学生的习作内容、文章结构、读后感的习作形式等方面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让学生在笔者的正向引导下,对文章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组织丰富教学活动,践行爱国主义教育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来说,爱国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年龄、性格、兴趣、认知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不能仅仅依靠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是要在对教学方式不断创新的基础上,通过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实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多元、丰富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认真体验,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去感受和了解爱国的意义,践行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笔者经常带领学生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如展开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辩论活动、表演活动、课外参观活动等等,通过趣味的活动感知爱国教育内容,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如在教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之后,笔者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绘画作业,让学生根据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将自己心目中的西沙群岛绘制出来,在下次上课时向其他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的绘画内容和绘画灵感,最终让学生评选出创意最新颖、绘画最逼真、色彩最丰富的绘画作品,同时将其挂到班级展示墙中进行展览。

再如,在教学《少年中国说(节选)》后,笔者让学生在课下自行寻找了此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并选择其中的精彩部分进行演讲,最后再由笔者与学生组成的评委小组,从情感态度、语言流畅性、动作着装等方面进行打分,评选出“最佳演讲员”,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又如,笔者也会带领学生观看一些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电影,如《长津湖》《红海行动》等,让学生在震撼的场景中对爱国主义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践行爱国主义教育。

七、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成爱国主义教育

前文提到,小学语文学科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师若想要实现对学生的深层次爱国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教材内容和课本知识,还要加强对实践活动的重视,如此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才能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实践活动这一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促成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同时也形成了赋有中国意蕴的传统节日和纪念日,如清明节、国庆节、公祭日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迎合这些赋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如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遗址、慰问革命老兵、参观革命英雄纪念馆、扫墓等活动。同时在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解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和英勇事迹,让学生在残酷的历史中感知祖国的伟大和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进而产生对祖国的高度认同感。除了带领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参观学习以外,笔者也会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外参与实践活动,如到先进的乡村参观游览,了解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飞速进程,体会我国发展的全新气象,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实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新时代赋予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使命,也是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积极研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通过“挖掘教材爱国元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创设生动教学情境,辅助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实际生活元素,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运用课外阅读活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习作练习指导,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丰富教学活动,践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促成爱国主义教育”这七个方面完善教育教学环节,为爱国主义教育寻找更多的实施路径,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切实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习作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习作展示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