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扩展阅读探究

2023-10-29施建英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华发小学钦州市第四十三小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内容环境

■ 施建英〔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华发小学(钦州市第四十三小学)〕

教育教学领域的网络环境,主要是指在互联网、大数据等的支持下,具有电子课件、微视频等数字教学资源和各类教育软件、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白板等。在此类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主题内容,引入丰富多彩的数字教学资源,借助新型教育平台,利用多媒体教室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项目,但仅靠课内课文阅读无法达成阅读教学目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开展课内扩展阅读教学,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内扩展阅读,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之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扩展阅读的意义

1.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

在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师实施与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课内扩展阅读,可以让学生阅读更多好书与优秀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在网络环境下引入丰富多样的阅读内容,打破时空限制,更好提高课内扩展阅读的效果。

2.增加学生知识储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学时间是以教授课内课文为主,但是仅依靠有限的课内阅读资源无法满足实际需要。教师根据课内阅读文本主题和内容,引入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扩展阅读内容,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比如部编版四年级上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师根据本课主题内容,可以引入《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也可以引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技术》等科普短文,可以让学生认识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成果,有效增加学生与科技相关的知识储备。

3.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内阅读教学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此时教师可以引入主题相同、内容相近的扩展阅读内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熟悉文本内容,总结行文逻辑,感受思想情感,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比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上《盘古开天地》的阅读教学后,教师引入《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归纳故事起因、经过、结果,总结夸父的形象,说说其中的寓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扩展阅读的问题

1.阅读目标不太明确

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基于网络环境实施课内扩展阅读,教师需要明确中高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阅读基础,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优势,组织与开展各类形式的扩展阅读活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都是盲目地开展课内扩展阅读教学,首先存在的问题是阅读目标不太明确,指导方式与课内阅读相差无几,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无法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无法有效扩展学生知识储备,无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导致扩展阅读的效果不佳。

2.过度依赖教材内容

教材是小学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中最为基础的资源,教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但在课内扩展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度依赖教材内容,引入的课外资源较少,阅读内容较为滞后,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在部编版四年级下的《飞向蓝天的恐龙》,恐龙知识是丰富和有趣的,如果教师只让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则无法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无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在《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阅读教学中,不仅教材后面没有提供扩展阅读资源,一些教师也没有引入课外与纳米相关的阅读资源。

3.网络运用不合时宜

网络环境下,教师需要充分借助数字化的资源、新型教学平台等,实施课内扩展阅读教学,但有时在实际使用中没有把握好分寸,存在过多或过少使用、运用不合时宜等问题,影响了学生自主阅读。课内扩展阅读应当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具体阅读是由学生具体完成,如果教师运用网络过多就会干扰学生,比如增加花哨的图片等,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阅读教学舍本逐末,影响了整体课内扩展阅读的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的策略

1.根据课程主题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

基于网络环境的支持,为更好地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实施课内扩展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明确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基础与认知情况,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去各大网络平台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素材,确定好课内扩展阅读的书单。教师可以将书单展现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文章,可以利用班费购置相关图书,也可以让学生分享和交换阅读家中的图书,或提供电子阅读资源,在教室内创建图书角,方便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例如,《蟋蟀的住宅》这篇文章选自法国作家法布尔的经典科普书《昆虫记》,文章用趣味、生动的写作方法描写了各种各样的昆虫,涉及昆虫的外观、习性、动态等。本单元阅读要素是:感受准确而生动的表达方式,认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四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自主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工具,根据本课主题和内容,在各大网络平台上搜索阅读资料:确定阅读书目是法布尔的《昆虫记》,麦加文的《昆虫》,比安基的《森林报》等;确定阅读文章是《昆虫记》中的《蝉出地洞》《螳螂》《绿蝈蝈》等。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文本,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昆虫生活,学习细致的观察方法与生动的表达方式。

2.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营造活跃的阅读氛围

古人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同个性品格的人,对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会造成不同的影响。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运用丰富有趣的图片、微视频和动画等资源,在课内扩展阅读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可以营造积极活跃的阅读氛围,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以此提高扩展阅读的效果。教师基于扩展阅读主题,展现色彩鲜明、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画面,提出启发与引导问题,如此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相互探讨,进而达成更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例如,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下第五单元的阅读要素是:根据课文写作顺序,学习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在《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篇课内阅读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扩展阅读,阅读材料是《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扩展阅读内容,在网络上收集丰富的图文与视频资源,借助多媒体工具创设对应阅读环境,如针对《七月的天山》展现天山南北的壮美风光。基于此,教师提出问题:你感觉天山的风景怎么样?你要怎样向别人介绍天山?在这些引导式问题的带动下,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扩展阅读。

3.生动直观展现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在课内扩展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自主阅读内容,还要让学生生动直观展现阅读内容,通过组织分角色朗读、知识竞答赛、表演情景剧、诗歌朗诵等活动,要求学生分小组参与,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需要认真选择课内扩展阅读内容,多选择趣味性的故事,顺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便于小学生阅读和展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针对性点拨指导,开展科学评价。

例如,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的《将相和》这篇课文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课内扩展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本文的出处与特点,选择合适的趣味性阅读文本,确定选择《史记》中的经典篇目,主要从《项羽本纪》《平原君列传》《孟尝君列传》中选择,包括《破釜沉舟》《毛遂自荐》《鸡鸣狗盗》。以上三篇扩展阅读的内容既具有故事性,也具有趣味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后,可以让各小组自主选择一篇进行排练,参与表演情景剧的活动,在网络环境下展现大幅图画,播放相关音乐。教师根据各个小组学生的展现情况,给予适当点拨与指导、科学的评价,让学生说说从中学到的道理。

4.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内扩展阅读中,为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效果,教师需要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通过科学示范以及专项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在指导阅读方法中,教师借助丰富多样的网络资源,借助电子白板展现原文,运用软件工具进行画线、标注等操作,用思维导图展现文本逻辑结构,指导学生先略读、再精读、写批注等。

例如,在教学《将相和》后,教师要求学生课内扩展阅读《毛遂自荐》,此时需要明确单元阅读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教师借助丰富多彩网络资源,先指导学生略读,用画笔工具画出这篇故事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等,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能了解本文的大致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在精读指导中,教师依托原文与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提取和总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根据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本篇:起因是秦军包围赵国都城邯郸,经过是毛遂主动请求出使楚国,毛遂发挥聪明才智与楚王交涉,最终迫使楚国出兵,结果是秦军撤退。在这样的指导后,教师再要求学生自主阅读《鸡鸣狗盗》,巩固学习成果。

5.设置扩展阅读任务,指导学生合作探究

新《课标》中提出: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扩展阅读中,教师也需要根据扩展阅读的主题内容,设置扩展阅读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参与合作探究,在规定时间内共同完成相关任务。

例如,在讲授《草船借箭》一文后,教师根据本文的出处《三国演义》,为例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结合主要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特点,选择了《空城计退敌》作为课内扩展阅读的篇目,设置相关扩展阅读的任务。主要任务是:基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总结内容;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人物特点?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这篇故事与《草船借箭》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最后司马懿知道自己中计,也发出了长叹: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最后,教师根据各组学生代表的展现情况进行总结。

6.展现扩展阅读成果,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新《课标》还提出:基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与不同学段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关键要素,突出重点难点,让课程评价更加整体与综合。因此对于课内扩展阅读而言,教师也需要创新评价方式,在让学生展现扩展阅读成果后,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在归纳总结后进行科学评价,由此发挥信息化工具与资源的优势,让评价发挥更大的价值,培养学生扩展阅读的信心。

例如,根据上述《空城计退敌》这篇扩展阅读,教师需要先让各组学生分别展现各自的阅读成果,然后借助大屏幕与思维导图等进行总结,让学生深入理解这篇文章。在此之后,教师先让各组学生自评、组际互评,需要找出优点与不足。最后,教师根据各组学生的展现情况,从阅读过程、阅读态度、阅读结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将各组分值输入统计工具中,根据分析结果实施综合评价。在评价中,教师要多给予鼓励、表扬等性质的评价,以此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心。

综上所述,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中高年级的课内阅读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参与扩展阅读。以上是从多个方面探究课内扩展阅读的策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与认知状况,有针对性地落实以上阅读教学策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知识储备,达成阅读教学的目标。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内容环境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主要内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