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电影中的真善美:基于电影《小鞋子》的分析

2023-10-28李春光

北京青年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小鞋子真善美

摘  要:《小鞋子》(又译天堂的孩子)是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代表作品,也是伊朗知名度最高的儿童电影。影片以儿童视角呈现了伊朗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伊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儿童世界的纯真、善良和美好。该片对于儿童电影的创作和表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即儿童电影创作要坚持以表现儿童世界的“纯真”为基本要求,要以给儿童弘扬“善良”为重要方向,更要把培养儿童“求美”的态度作为儿童电影的终极追求。

关键词:《小鞋子》 真善美  儿童电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1]电影是一门集文学、美术、表演、音乐、摄影等方面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包罗了世间万象,刻画着芸芸众生,描绘着人情冷暖。同时,电影也是反映社会现实、表达生活态度和传递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儿童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分支,是电影艺术花园中最纯洁、最靓丽,最让人着迷的花朵。纵观世界电影史上的儿童电影,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拍给儿童看的儿童电影,比如《小兵张嘎》《哪吒之魔童降世》《熊出没系列电影》《哈利波特》等,这类电影更着重于呈现儿童世界的游戏性、幻想性、创造性等特征;另外一类是拍给成人看的儿童电影,比如《小鞋子》《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城南旧事》《地球上的星星》等,此类电影更多是以儿童题材表现成人世界,立足儿童视角反应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相关问题。[2]所以儿童电影有时候并不仅仅是给儿童看的,也是给长大了的成人看的,优秀的儿童电影不仅要让儿童从中感受纯真、善良和美好,在他们的心田播撒真善美的种子,也应该能让成人观众重新去体验逝去童年的美好,找回遗忘已久的良心,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通过儿童眼光去思考问题、看待生活以及感悟人生。因此儿童电影在创作时要同时兼顾儿童与成人两类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应该努力使其成为真正“全龄化”、最适合“合家欢”的电影类型。[3]

说到儿童电影,就不得不提伊朗,伊朗电影的审查制度非常严格,但儿童题材的电影却备受激励,导演们为了规避严苛的电影审查制度,只能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另辟蹊径,积极探索儿童电影拍摄的视角和内容。虽说拍摄儿童题材的电影是很多伊朗导演们迫于无奈的权宜之计,但也从客观上刺激了伊朗儿童电影的崛起和繁荣,使得儿童电影在伊朗得以灿烂绽放。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世界电影舞台上一直寂寂无闻的伊朗电影突然异军突起、大放光彩,成为世界电影舞台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而引领此次风潮的首先便是伊朗的儿童电影。1987年阿巴斯导演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开启了伊朗儿童电影的黄金起点,此后大批导演加入儿童电影的拍摄行列,质量上乘的儿童电影也如雨水春笋般争相涌现,儿童电影逐步成为当代伊朗电影的独特标志和黄金名片,代表了伊朗电影的最高水准,也是伊朗电影走向世界影坛的敲门砖。[4]在伊朗众多儿童电影中,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执导的《小鞋子》(又称天堂的孩子)可谓是其中一颗最为璀璨的明珠。可以说该片是伊朗电影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儿童电影,自上映以来获奖无数,也是伊朗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电影。影片并没有华丽的镜头语言、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只是从儿童视角呈现了一个平淡、淳朴、真实却生活化十足的故事情节。观众更多是被男女小主人公的纯真质朴、善良有爱以及影片中所呈现出的美好和希望所感动,无处不在的真善美情节不仅是这部分影片的魅力所在,也是考量所有儿童电影品质优劣和水平高低的基本审美标准,所有儿童电影都应该把蕴含及传递真善美作为创作和表达的共同追求。

一、守真:儿童电影创作与表达的基本要求

“真”即真实的、本质的、原始的,多指未经开发和未染世俗的本真状态。我们在形容儿童时多用纯真、童真、天真等词汇,也表明儿童世界应该是不掺杂一星半点世俗丑恶的纯净透明的状态。明代思想家李贽的“童心说”指出:“夫童心者,真心也。”儿童题材的影视作品所关涉的正是人性中最为本真的心灵特质,即童真。[5]缺乏童真,儿童电影就失去了灵魂,所以儿童电影创作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守真”,即要在影片创作和表现的过程中极力还原儿童世界的天真特质,以儿童视角呈现儿童世界的至真至纯。《小鞋子》的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是伊朗最擅长拍儿童电影的导演,他自1992年涉足影坛以来,共拍摄了十几部影片,在他拍摄的影片里几乎都以儿童为主角,着重去展现儿童的生活片段,或是带着浓浓的儿童情绪去表现成人世界,体现了导演对儿童世界的痴迷探索精神。[6]他自己也说过:“纯真是儿童世界最令人折服的。”饱赞儿童世界的马基迪,其拍摄出来的作品自然最能体现儿童世界的质朴与纯真。

《小鞋子》是马基迪导演的代表作,也是他借童心表现童真的佳作。影片中所刻画的儿童之真,不染任何杂质,晶莹剔透,凸显了导演对儿童内心世界的深切妙悟。[7]影片用大量的镜头和情节来表现儿童世界的“真”,如男主角阿里弄丢了妹妹莎拉唯一的鞋子,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也为了不给家庭增添负担,他承诺一定帮妹妹找回或重新获得一双新的鞋子。为了兑現这个承诺,阿里想尽了办法,也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始终没有放弃努力,这种为了一个承诺而纯粹努力的真诚在阿里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也只有在儿童身上我们才能看到这种真挚的坚持。又如阿里在与富人家的孩子玩耍时所表现出来的快乐以及临走时看着熟睡的新伙伴的那种依依不舍,体现了儿童世界的简单和真实,因为尊卑、等级、贫富等观念只存在于成人的世界与观念中,儿童的纯真是可以跨越贫富差距和阶层鸿沟的,这也印证了马基迪导演所说的那句话:“成人世界很假,儿童天地最真”。再如阿里得知长跑比赛的季军奖品是一双运动鞋时,苦苦哀求老师允许他参赛并高兴地跑回家告诉妹妹一定会为她赢回鞋子。这个举动很天真,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在比赛中一定能获得第三名,但又很合乎儿童的年龄特征,因为孩子的愿望很简单,他们通常也认为只要努力愿望就会实现。阿里真挚而坚定的眼神,不禁让屏幕前的我们也对比赛结果充满了期待。最后戏剧性的是阿里没有获得季军而是意外获得了冠军,奖品也由小鞋子变成了参加度假营和一套运动服,阿里成为了“不幸”的胜利者。当众人高兴地与他合影为他祝贺,阿里却流下了委屈和失望的泪水,大家皆以为阿里哭是因为高兴,但只有阿里明白,他想要的并不是冠军,而是季军。大部分人会觉得阿里很傻,因为从世俗的眼光来看,冠军可比季军要荣耀许多,但在阿里心中无论冠军奖杯多么光彩夺目,也不及那双鞋子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和意义。成年人会权衡利弊,儿童更关注自己希望的结果,这种无功利目的“真”是儿童世界所特有的。最后,影片中多次给阿里和妹妹眼睛特写的镜头,他们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是那么的干净清澈,纯真无暇,让人心生怜爱。九岁的阿里和七岁的妹妹莎拉正是无忧无虑地躺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但生活的艰苦不得不让他们过早的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他们的生活没有玩具、糖果,甚至连想要一双鞋子对他们的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负担,我们也许会从他们那双明亮的眼眸里看到委屈、失落和忧郁甚至超出年龄的成熟与懂事,但更让我们感动的是阿里和妹妹的眼睛里自然流露出的那种真诚与善良,给人一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纯洁与纯粹感。好像在他们灵动的眼睛里,贫穷、窘迫和寒酸都显得并不是那么的糟糕和羞耻,可能贫穷会使人消沉,但他们的眼神依旧真挚坚定,脸庞也仍存笑意,也许贫穷可以限制想象,但绝对无法掩盖他们身上那种纯真的特质。这也许才是导演在影片中想要真正表达的,在经历种种困难后,还能继续保有一份难能可贵的纯真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影片中所刻画和表现出来的童真、童心不仅可以洗涤儿童观众的心灵,也可引发很多成人观众的共鸣,这也许正是影片感动世界的重要原因。

二、扬善:儿童电影创作与表达的重要方向

“善”即善良,意为心地温厚,没有恶意,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关于人性的善与恶,人们一直争论不断,但无论是人性本善抑或本恶,都不是我们讨论善恶的根本目的,帮助儿童向善、从善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优秀的儿童电影其故事内容一定是积极向上的,也应竭力弘扬向善的价值观,要多向儿童传递善意,多给儿童呈现善行。很多观众认为《小鞋子》是一部描述伊朗底层人民贫苦生活的苦难教育片,但导演并没有刻意地去渲染贫穷和苦难,也不是想通过电影来歌颂苦难,因为苦难并不值得赞扬,这正是马吉德·马吉迪的高明之处——穷而不悲、哀而不伤。[8]导演更多是想通过影片让我们看到底层社会人民的苦涩柔情,告诉我们在面对苦难时要始终保持善良,也唯有善良才能让苦难开出温情之花。

《小鞋子》这部影片基本围绕丢鞋-找鞋-换鞋-买鞋-赢鞋的故事线展开,之所以能够享誉世界,成为经典,最迷人的地方就在于贯穿影片始终的善良。首先,我们从商店老板与阿里的对话中可以得知,赊账是阿里购买东西的常态,但老板说归说终究还是同意了阿里的赊账,即便阿里为了找鞋子弄翻了商品,老板虽然大发雷霆,却也始终没让阿里赔偿;即使自己的生活很糟糕,阿里的父母仍然会让阿里给年迈的邻居送汤,当然邻居也会热心地回赠给阿里零食;老师知道阿里的情况后,会找教导主任替无助的阿里求情,使他免受迟到的处罚。其次,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会主动安抚莎拉,帮她捡起掉在水中的鞋子;同校女孩捡到了自动铅笔,虽然自己很喜欢但还是主动归还给了莎拉,在物质匮乏、条件贫苦的年代,不贪占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这种善良尤显珍贵;有钱有势的富人不仅给阿里父亲提供了工作,还鼓励阿里与他的孙子一起玩耍。也许正如很多观众想的那样,富人也许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孙子找个玩伴,但是相比于其他富人的态度,能在阿里和父亲找工作屡次碰壁、无奈失望时,肯提供一份工作并给予丰厚的报酬,这份善良就足以消弭贫富之间的藩篱。而这些善意的瞬间,给本该灰暗压抑的影片蒙上了一层温暖安宁的色彩。最后,当妹妹发现丢失的鞋子穿在同校另一位女孩的脚上后,一路尾随发现她的住址,并叫上哥哥气冲冲的准备要回鞋子,可当他们发现女孩的父亲是一个盲人时,兄妹两相互对视,并心照不宣地放弃了要回鞋子的想法,没有任何对白和音乐,只是留给观众两个小小的背影消失在巷子里,这一幕把人性的善放大到了极致,成为全片最触动人心的地方。兄妹两的这种善良跟他们的父母以及周围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为只有被经常善待的人才能善待别人。阿里一家生活在贫民区,经济窘迫是周围人的生活常态,但影片中左邻右舍之间的相处并不是自私和冷漠,而是互帮互助,真情守望[9],正是这些时时可见、处处可感的善良与温情,冲淡了阿里和妹妹童年生活中的艰辛苦涩,又把善良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小鞋子》也叫《天堂的孩子》,之所以叫《天堂的孩子》也许就是想告诉我们虽然他们生活在如此艰难的人间,但他们也生活在良善搭建的天堂。好的儿童电影就应该像《小鞋子》这部影片一样,在带给儿童感动的同时,也要能调动起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起他们的爱心,更要把善良深种在他们的内心,使他们不断受到爱和善的陶冶并能最终成为真正善良的人。

三、求美:儿童电影创作与表达的终极追求

“美”即美好的,通常是指那些令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充满希望的事物和现象。拥有审美能力对于儿童至关重要,因为它支持着儿童更健康、更有意义和更完整的生活。儿童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很多态度和行为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其实每个儿童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只是取决于能否被慢慢的唤醒,儿童电影是面向儿童的重要文化作品,也是儿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儿童启蒙教育尤其是美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0],自然要担负起传递美的价值观和激发儿童审美潜能的重任。而具有丰富的审美意味与美育价值正是《小鞋子》成为儿童片经典不可或缺的原因。[11]北京大学戴锦华教授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小鞋子》是一部非常典型的伊朗电影,准确地说,是一部在国际视野中、在环球电影舞台上具有典型特征的伊朗电影。”[12]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房屋住宅、街道小巷、商铺学校、居家装饰、饮食服饰以及配上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都原汁原味的还原了伊朗的民族特色,展现了浓浓的异域风情,可以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遥远神秘的伊斯兰国度,感受到伊朗人民朴素生活里最简单平和的美好,这对于培养儿童感受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艺术文化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审美体验。当然“美”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不尽相同,精致华丽是美,绚丽浪漫是美,同样返璞归真也是一种美。很多人会认为真实的东西是最不好看的,但看完《小鞋子》这部电影,你会发现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马吉迪的电影创作深受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写实风格的影响,其拍摄的影片留给观众最强烈的艺术感受是诗意纪实的影像风格。[13]《小鞋子》这部影片可以说把马基迪导演的精神气质和美学追求发挥到了极致,该片用质朴的镜头、真实的场景以及无华的语言呈现了一个诗意流淌的生活世界,看似简单质朴但却直击人心,影片并没有刻意煽情,却带给观众沁人心脾的触动。衡量电影美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拨动人的心弦,而《小鞋子》这部影片很好地做到了这点。

从主题表现来看,儿童电影要尽可能避免过渡消费苦难和贩卖焦虑,如果儿童电影所表现的主题、内容或情节过于沉重,可能会给儿童幼小稚嫩的心灵留下难以抹灭的阴影,即使是反应生活或社会现实的题材,也要尽可能在沉痛黑暗的背后表现美好,传递希望,所以生产美、表达美、传播美是儿童电影创作永恒的使命[14],让儿童透过电影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以及不断追求生活中的美则是儿童电影创作的终极追求。同时我们需要理解的是真、善、美是相互统一的关系,真是基础,善是方向,美是升华,真的东西必然包含善和美的品格;善的东西也必然包含真和美的因素;而美的东西,也必然具有真和善的成分。[15]如此来看《小鞋子》这部影片中无处不在的真和贯穿始终的善本身就是人性之美的重要体现。虽然影片表面上看带有浓厚的苦难和悲情色彩,但如果细细品味会发现,导演已经自然地把各种美好和希望隐藏于细节中,比如影片中不断出现的奔跑镜头和画面,仿佛在告訴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要停下努力和拼搏的脚步,展现了伊朗贫苦人民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象征着饱受战乱影响的伊朗人民对美好未来和幸福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这是一种精神之美。再如阿里和妹妹在清洗脏鞋时吹出的泡泡,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色的光芒,这象征着只要永葆乐观的心态,积极挖掘身边美好的事物,生活就可以变得多姿多彩;还有影片最后当阿里把因跑步磨破的双脚放进水池,一群金鱼游过来亲吻他受伤的小脚,治愈着他的伤痛,抚慰着他的心灵,淡蓝的池水,红色的金鱼配上舒缓音乐的画面真的很美。导演还在这里巧妙地使用了隐喻,因为金鱼在伊朗文化中有象征生机勃勃和带来好运的寓意,在影片中则预示着黑夜之后总有黎明,风雨过后终现彩虹,因为阿里父亲的自行车里微微露出的两双新鞋子就是期待和努力之事终将圆满的有力证明,这是一种希望之美。影片的艺术基调与导演马基迪对艺术的理解有关,他认为:“所谓真正的艺术是什么?不是说你心里面有悲痛,我再给你雪上加霜创造悲痛。而是把你从悲痛当中拉出来、解脱出来,这才叫艺术。”影片中这些蕴含美好的场景和细节不仅升华了主题,也在无时无刻地提醒着荧幕外的我们,何以解忧克难,唯有热爱生活,贫穷和苦难不是改变信仰的理由,只要心怀期待,美好终会到来。

四、结语

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作品,所传达的真善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以及充满艺术的观感,能够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儿童起到润泽心灵、引领成长的作用。[16]《小鞋子》这部经典的儿童电影告诉我们,优秀成功的儿童电影要坚持以表现儿童世界的“纯真”为基础,要以给儿童弘扬“善良”为方向,更要把培养儿童“求美”的态度作为儿童电影的终极追求。儿童电影作为真善美的影像符号和传播载体,要始终把传播真善美的价值观、伦理观和道德观作为创作的普遍追求。[17]儿童电影若能把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在儿童心田,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就达到了儿童电影的最高境界,即有效地发挥了儿童电影的启智润心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2][4]黄津、黄献文:《在天堂的后面——伊朗儿童电影新探》,《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1期。

[3][5][10]杨洪涛:《儿童题材要触达真心》,《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5月31日。

[6]王侠:《马基德·马基迪电影中的儿童世界与文化蕴涵》,《电影文学》,2020年第4期。

[7]曾藕元、夏彩菊:《论〈小鞋子〉中的童真》,《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8][13]路灿、徐辉:《马吉德·马吉迪电影中的诗意美——以影片<小鞋子>为例》,《电影评介》,2015年第20期。

[9]张新英、李欣蔚:《〈小鞋子〉与只想当季军的冠军》,《博览群书》,2021年第6期。

[11]贺国光:《电影小鞋子的美育价值》,《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12]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14[17]彭静宜:《儿童电影:以爱与美之名》,《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年5月27日。

[15]宋圭武:《做学问要努力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光明日报》,2020年1月14日。

[16]李艳:《让优秀的儿童电影成为童年之光》,《福建日报》,2022年5月30日。

Truth, Kindness and Beauty in Children's Film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Film Children of Heaven

Li Chunguang

Abstract:Children of Heaven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Iranian director Majid Majidi and the most famous childrens film in Ir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ldren, the film presents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people at the bottom of Iran,expresses the yearning and pursuit of the Iranian people for a better life, and embodies the innocence, kindness and beauty of the childrensworld. Thefilm has important referencesignificance for the creation and expression of childrens films, that is, the creation of childrens films should adhere to the innocence of childrens world as the basis, carry forward the kindness for children as the direction, an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childrens attitude of seeking beautyas the ultimate pursuit.

Keywords: Children of Heaven; truth, kindness and beauty; childrens films

責任编辑 李志强

收稿日期:2023-3-6

作者简介:李春光,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儿童电影与儿童教育等。

猜你喜欢

小鞋子真善美
小鞋子的波尔卡
小鞋子不听话
小鞋子来排队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习惯了真善美才能拒绝假恶丑
仰望童年的天堂——影片《小鞋子》剧情简介
做一个真实有用的人——读《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