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角下的童书出版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策略研究

2023-10-28辛德萱

国际公关 2023年17期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

摘要:书籍出版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出版领域掀起了童书出版的热潮。跨文化视角下的童书出版将本土图书推进到一个新的领域,也为童书出版搭建起走向世界的桥梁。本文围绕跨文化童书出版的意义以及将童书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策略进行探究,以跨文化童书出版推动国内童书出版的发展,同时拓宽国内童书的出版领域。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童书出版;本土化与国际化

跨文化视角是新时代不同国家文化交流与理解的代名词,着重体现 “跨”的含义,跨越不同国家、区域、民族以及不同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跨文化这一新视角的出现为融合国内童书出版与海外童书出版开创了契机,近年来,我国童书出版市场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儿童读物成为家长教育启蒙孩子的刚需。[1]但本土童书出版在海外的传播力度不强,国内儿童接触较多的是海外儿童图书,针对这一现象,出版社应加强本土童书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提高本土童书的影响力。[2]即通过强化本土童书出版在海外的传播影响以及研究童书本土化与国际化相互融合的策略,有效地对外宣扬我国具备少儿文学与民族文化特色的童书,促进本土与国际儿童出版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加快推动国内童书出版融入国际市场的进程。

一、跨文化童书出版的意义

(一)扩大本土童书的传播影响

随着国家与社会不断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各类书籍的出版被逐渐重视。人们对童书出版的需求量不断递增,不同国家的儿童对于童书的需求都是一致的,童书极简的风格与精美、活泼的插画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3]但由于不同国家文化存在的差异性与多元化,其童书中所表达的童话故事的风格也各具特色。积极推广本土童书,有助于不同国家的儿童及成年人了解海外的风土人情。对于刚开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而言,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童书是不错的首选,有助于帮助其在学习基本汉语汉字的同时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与区域特点,向外国人传播中国故事。通过本土童书向海外的传播,向全球介绍属于自己国家的本土文化故事,为儿童出版开辟新的发展与交流空间,让带着本国地域特色的图书走向海外更多国家,实现对本土童书的传播,推动由跨文化视角下童书的传播与交流转变为不同民族特色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4]

儿童的童真是没有国界的,儿童共有的天性全世界都一样,因此本土儿童读物的推广在无形之中为世界各地的儿童搭建了一座跨国界交流的桥梁。加强中国儿童文学的海外传播交流与合作,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之一的本土童书出版变成我国童书国际化的一大亮点。做好本土童书的推广,讲好独属于中国民族自己的故事,有助于让世界看到中国童书,了解一个善意、真实、立体的中国。[5]童书读物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所需养分,而中国童书出版更关乎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本土童书的国际化代表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水平。推广本土童书是跨国际、跨民族、跨文化地将各国各个民族不同文明历史文化进行传播,有助于开阔儿童的阅读视野,为儿童阅读打开新天地,促进儿童对于不同地域特色文化的认同与尊重。

(二)促进国内儿童读物的多元化

近年来,国内儿童读物的需求持续增大,童书出版量呈小幅上升趋势。其中海外兒童读物的引进是童书出版量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开阔国内童书出版空间的同时丰富了国内童书出版的资源。对于国内儿童而言,跨文化童书出版丰富了童话故事的多样性,有助于培养儿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拓宽了本土童书出版的多样性。外国儿童读物的出版也是跨文化的产物,不但拓宽了各个国家儿童文学交流合作的渠道,有效地促进了多元儿童文化的包容与融合,还加速了文化传播的全球化进程。

童书出版领域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及大量海外童书的引进,为国内童书出版社以及国内童书作家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发,从中汲取了更丰富更先进的创作元素,使国内童书出版的主题变得多样化,降低了童书出版在题材、内容方面的重复率,提高了国内童书的出版质量。且国外童书内容增加了涉及儿童生活与学习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丰富国内童书题材类型的同时,提升了童书内容上的创新,愈加注重儿童读者的特点。例如,海外儿童读物 《小王子》 《法布尔昆虫记》等经典认知类童话故事,用海外童书独特的感知方式以及娱乐互动的表达形式,向儿童讲述趣味的百科知识,有助于启发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这类童书的引进,促使国内童书内容融入不一样的趣味叙述和互动方式,满足儿童多元化认知知识的需求。

二、融合本土化与国际化童书出版的策略

(一)提升国内童书质量,拓宽国际渠道

随着全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于儿童读物的需求愈加多样化与个性化,童书品类的划分也越来越丰富,根据儿童的兴趣、年龄以及童书功能不同进行分类,儿童阅读变得越来越具有针对性。随着童书出版国际市场的打开,海外对国内童书的需求在日益增多。在满足海外童书市场的需求时,要保证国内童书的质量。例如,深入探讨研究海外对于儿童读物有需求的群体,明确此群体的兴趣点,出版更适合此群体的儿童读物。除此之外,将富含中国元素的插画融入到儿童读物中,让中国插画艺术作为中国童书的艺术担当。再者,可通过参加国际童书交流会或者国际童书展览会等渠道,抓住与国际优秀童书作家以及出版社合作、探讨问题的机会,吸收其他国家优秀的童书写作手法,提升自身的童书出版水平。不但作家、出版社要去交流会学习,国内童书排版、插画、设计等负责人都要去交流学习,了解海外优秀的童书编辑、排版以及设计内容等技巧与发展方向,从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角度,创作与出版适合国际童书交流的儿童读物。

童书的品质与童书内容的表达是推动本土童书在海外长久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土出版社需加强原创童书的出版与创作,为本土童书的版权输出打好基础,提升童书内容的创新能力。不同国家对于童书的见解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在编辑本土图书内容时,克服文化差异的特性,注重海外儿童所喜欢的风格,在展示中国文化特点的同时,适度更改童书的排版、调整童书出版结构或是文字内容的表达方式。推广国内童书的同时,要将童书的语言设置成流通性更强的英语或者请相关国家的翻译将童书内容翻译为本土国家的语言,扫平儿童阅读障碍,制作海外儿童读得懂、喜欢读的图书。随着国内童书在海外儿童中的认知度逐渐提高,出版社要及时抓住机会,设置具备国际视野以及中国民族特色的儿童读物,为本土童书国际化夯实基础,让带有中国特色的儿童读物走向全球。

(二)把控国际童书质量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童书出版市场上对于海外儿童读物的引进需求较大,而引进海外的儿童读物,出版社并不能确保引进的每一本海外童书所表达的内容或是童书的品质都符合我国儿童阅读的风格。对于大量不同种类的海外儿童出版物,出版社需要挑选出适合国内儿童成长的有益的儿童读物,要用包容与尊重的心态去看待海外儿童读物,接受文化的差异,寻找国内外儿童读物的共性。例如,大部分海外儿童读物的内容更加偏向娱乐性,教育性目的并不是很强烈。因此,出版社在引进时,要认真做好童书的筛选,在进行市场调研之后,再去选择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适合中国儿童读者的童书。掌握足够多的优质海外童书資源,是从大量海外童书中筛选出优秀的题材引入国内的基础。想要掌握国际上有关童书最新的版权资料,要主动去探索国际童书市场的走向,负责引进国际童书的编辑要利用自己所具备的外语专业与优势,把浏览各个国家童书排行榜变成自己每天的工作习惯,提前获得童书的选题资源,第一时间了解国际上最受欢迎的童书题材类型,洞察不同童书类型的变化。

筛选国际儿童读物时,要考虑国内儿童的喜好、阅读能力以及儿童生长环境等重要因素,筛选高品质、高质量的国际儿童读物。例如,着重筛选海外著名出版社的童书出版物或是在海外影响大、知名度高、受欢迎的儿童作家的作品以确保所选图书的品质和内容具有权威与可信度。将引进海外儿童读物的内容进行调整,如在故事开头加一段概括故事整体的内容,或者插入与我国文化相关的插画,辅助国内儿童阅读。高品质的国际儿童读物不仅要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和启发作用,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让儿童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乐趣。

(三)拓宽营销方式,提高中外互译水平

跨文化童书出版的发展离不开销售环节。国内童书的销售主要分为线下和线上售卖;线下书店营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将国内本土童书与引入的海外童书进行分类,详细划分出明确的售卖区域;第二,划分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童书,摆放方式从幼到少有序陈列,让家长在选择童书时更加快速方便。线上营销时,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消费者不能自己翻阅查看童书的内容,针对此问题,一方面,线上网店要注重童书详情页的制作;另一方面,由服务入手,在消费者进行咨询时,为其提供详细的解答。在海外渠道营销本土童书时,要与当地出版机构多沟通多交流,熟悉对方本地营销特色。部分地区更注重线下营销,线上营销的方式不普遍,针对这一现状,国内出版社可培养一批专门外派的营销人员,与海外出版社合作营销本土童书。个体书店或出版社营销效率与社会关注度不高,而学校对于儿童图书的需求较大,并且合作发展较为稳定、长远,基于此,可通过与当地学校合作等方式,专门为学校不同年级的儿童提供童书,使国际化童书营销渠道更加通畅。

跨文化视角下童书出版最突出的特点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大背景。语言是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也是文化的载体。童书翻译的主要任务是将本土童书读物中所表达的思想观念以及民族文化完整且正确地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童书语言互译的问题非常关键,不同国家童书的表达方式以及语句、词汇的用法都具有本地特色,这就需要大量优秀的翻译人才,不但要准确地翻译童书语言,同时翻译家自身对于所译本土童书的用词、语境以及语句表达方式都要有所研究。要培养专业的童书读物翻译家或者翻译团队,在翻译某个国家的童书前,去当地学校与儿童读者进行沟通交流,与当地童书出版社或者作者相互交流,汲取经验。营销与翻译是童书国际化最重要的步骤,是跨文化童书出版之路的基础,也是童书出版跨文化营销路径通畅的重要环节。

三、结束语

跨文化视角下童书出版不但能够推动国内童书出版走向国际,还能提升本土童书的影响力与知名度。本文从跨文化童书出版的意义以及童书本土化与国际化相互融合等方面,阐述了童书国际化的益处。让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童书跨文化传播得更长远,在海外童书出版的舞台上散发独属中国童书的魅力,让更多海外读者认识、了解中国童书,有助于各国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中国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参考文献:

[1] 孙学敏.新时代童书出版的多元路径[J].文化产业,2023(12): 10-12.

[2] 李欣一.原创科普童书出版现状与应对措施探讨[J].采写编,2023(04):133-135.

[3] 赵翾.当代中国童书出版与阅读研究[J].新阅读,2023(02):

30-32.

[4] 刘鑫.共同体框架下童书对外出版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以博洛尼亚书展为视角[J].今传媒,2021,29(09):82-85.

[5] 刘星保.推动地方童书出版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改革发展为例[J].出版广角,2022(15):6-10.

作者简介: 辛德萱,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出版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跨文化视角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赏析
跨文化视角下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
跨文化视角下的旅游日语资料翻译
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跨文化视角下的外国文学作品鉴赏和翻译探讨
关于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探讨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菜名英译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图腾文化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