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

2023-10-28牟进鹏孙超王明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林业产业对策措施烟台市

牟进鹏 孙超 王明慧

摘   要:从烟台市林业产业发展形式、品牌建设、科技支撑、产业政策等多角度详细介绍了烟台市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烟台市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整体水平不高、龙头带动能力不强、投资渠道不健全等问题,探讨了落实完善林产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开展基地建设、努力打造林产行业品牌、加强林产食品安全监管、努力拓展林产品市场、努力强化科技支撑等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措施,提出重点发展果品生产加工、木材生产加工、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和野生动物驯养、木本粮油等产业,努力形成“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势互补、科学协调”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为烟台市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林业产业;烟台市;现状;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8-0037-03

近年来,烟台市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地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朝阳产业,努力推动全市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林业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比其他一些地方林业发展和农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烟台市今后还要强化科技支撑,打造产业品牌,多措并举、提质增效,真正找到林业发展的出路。

一、烟台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形式多样,壮大产业规模

截至2021年底,烟台市经济林面积达到440万亩,其中,苹果栽培面积约329.1万亩,桃约9.8万亩,樱桃约37.3万亩,梨约14.6万亩,葡萄约20.5万亩,板栗约11.1万亩,核桃约7.2万亩,柿子约1.7万亩,杏约2.6万亩,茶树约2.6万亩。经济林产品总量达到716.7万吨,产量较高的是苹果、梨、桃、葡萄、大樱桃、板栗、柿子[1]。2021年,全市实有苗圃数量634处,实际育苗面积7.47万亩,主要育苗树种有苹果、樱桃、梨、葡萄等经济林苗木;月季、龙柏、白蜡等城镇绿化苗木,黑松等生态林苗木,全年实际用苗2 476万株,其中使用容器苗418万株,良种362万株,使用较多的树种主要为苹果、樱桃、黑松、月季等,树种结构中以防护林和经济林类树种为主。采收种子636公斤,主要为麻栎、黑松、元宝枫等;实际用种6.26万公斤,主要用种为麻栎、黑松、元宝枫等。全市苗圃主要分布在招远、莱州、海阳等传统苗木较强的县市区,规模较大的育苗企业有烟台实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烟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烟台现代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以生产经营苹果苗木为主,在烟台市苗圃地面积较大,年产大量脱毒优质苗木,远销新疆、山西、云南等地。全市花卉种植面积377公顷,其中,设施栽培花卉75公顷,盆栽植物产量277万盆,销售额6 700万元,从业人数5 700余人,有规模以上花卉企业2家。

(二)提升林下经济,发展立体产业

依托烟台市丰富的林业资源,众多林农等涉足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林下经济7万多亩,产值5 000多万元,主要发展是林药、林菌、林禽、林畜、林蜂等,其中林畜类效益较好。例如,龙口物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圈养和放牧相结合的新技术选育发展金山天宝黑山羊,发展黑羊产业,形成产、供、加、销一条龙产业,其林下驯养基地的黑山羊种羊达到3 000余只,散养商品羊20 000多只。海阳市羊得草养羊合作社发展养殖成员户260多家,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从事畜牧养殖,年出栏跑山鸡50 000余只、跑山羊3 000余只,切实带动了周边村域经济发展。昆嵛山林场发展林下中药材100余亩,主要种植黄芩、桔梗、黄芪等中草药,对珍贵、特有种类进行引种栽培、精深加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加强品牌建设,激发产业活力

自莱州市被命名为“中国月季之乡”以来,多年来烟台市精心打造月季品牌,已连续举办了31届月季花节,有力提高了“莱州月季”的品牌影响力,激发了月季产业发展活力。目前,莱州市境内培植月季花360多个品种,保留品种1 300余种,年产月季花1 800万株,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月季花生产基地,而且莱州中华月季园成功申报了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分库。昆嵛山保护区和莱阳濯村被命名为“中国森林养生基地”,招远辛庄镇被评为“山东省十佳苗木乡镇”。在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第十届中国花博会、首届胶东五市林产品展销会等展会上,烟台市连续多年获金奖和银奖均居全省前列,进一步扩大了地域品牌影响力,提升了烟台林业产业知名度。

(四)推广现代产业,打造本地亮点

一是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随着林业产业基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面积逐年增加,烟台市林企林农开展基地建设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目前已发展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17处、山东省十佳观光果园10处、山东省“齐鲁放心果品”14家。二是加强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在森林资源集中、林业产业聚集的村庄,引导、扶持和规范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設,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密切产业上下游经济利益链条。目前,烟台市已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1 400多家,涉及农户近10万户,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32家、市级示范社34家。三是多种发展模式共同发展。围绕经营主体和发展方式多样化,积极推动规模以上企业涉足投资林业,鼓励林农自发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自行经营大户和自产自销散户。

(五)培育扶持龙头,发挥带动作用

近年来,烟台市积极推荐企业参加各类评选活动,推动林产行业品牌建设,鼓励各类林业企业发挥技术、管理、品牌、销售等方面的优势,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化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林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注重提高林产品的质量,打造林产品品牌,增强特色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促进产品销售。大力引进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发展林业加工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林业骨干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已培育市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59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

(六)提升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发展

近年来,烟台市积极推进以科技促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烟台地区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松材线虫病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黑松×赤松杂交种子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胶东珍稀野生灌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单叶蔓荆优良品种选育及无性繁育关键技术研究”等4个科研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科研成果。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鲁楸1号等楸树良种繁育及栽培示范推广”“良种核桃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示范区建设”“实生欧洲榛子优良品种选育研究”“大红甜石榴良种选育技术研究”等项目进展顺利。另外,国家及省级项目“装饰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耐盐碱林木及经济作物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北方沿海防护林抗性树种及配套技术引进”“红榉等珍稀濒危观赏树种引种驯化及繁育技术研究”“油用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和“无絮毛白杨良种引进及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七)落实产业政策,激活发展活力

烟台市鼓励以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参与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建设和生产经营。鼓励通过联合、联营、股份等形式推进林地使用权流转,组建集生产、营销、开发于一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做好对上沟通工作,加大与财政、金融、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力度,指导协调县市区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切实扩大涉林贷款覆盖面,目前经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林权抵押贷款8 000余万元。积极争取林业贷款贴息、农业综合开发等上级资金,努力落实林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近三年完成林业贷款贴息补助上千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尽管烟台市林业产业规模较大、产值较高,但是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一是水果、干杂果对比明显。据统计,烟台市水果种植面积约为390万亩,干杂果种植面积仅为50万亩左右,水果如苹果、樱桃每亩效益也高于干杂果板栗等,农户更青睐于种植水果类经济林。二是林下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虽然烟台市林下经济遍地开花,但是规模大、效益高、具有典型性的林下经济企业寥寥无几。

(二)产业整体水平不高

除苹果、大樱桃、葡萄等传统产业外,其他产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集群还没成形,产业化水平较低。以林产品为中心的上下游主体没有形成关系较密切、有较强凝聚力的产业利益链条。精深加工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生产的初级、低端林产品较多,知名品牌、自主品牌产品较少,市场占有率不高,附加值较低,拉动基础资源增长的能力较低。

(三)龙头带动能力不强

尽管烟台市林业龙头企业、示范社创建数量较多,但是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企业各自为战,产业联结作用不足,对农户示范带动作用不够,没有形成产业联盟,上下游之间配合主动性不够,价格定位话语权较弱。

(四)投资渠道不健全

当前林业产业建设资金的获取渠道主要是申请中央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省、市财政对林业投入资金较少,社会资金由于考虑到林业周期长、回本慢,不愿投入到林业行业,林业投入渠道比较单一,严重制约着林业产业的发展。

三、对策措施

依据全市林业产业资源分布状况,按照“分区施策、差别管理、统筹调控”的方针,实施与区域资源相适应的差别化林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果品生产加工、木材生产加工、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林下经济和野生动物驯养、木本粮油等重点产业,努力形成“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势互补、科学协调”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

1.落实完善林产政策措施。积极跟踪上级政策动向和扶持重点,抓好项目对接,不断增加资金争取力度。强化公共财政对林业生产投资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把林业产业建设、管护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体系,逐步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适应财税体制改革新要求,协调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引导基金和调整收费、税收等方式吸引资金投入林业。认真研究和把握林业国际合作新动向,主动参与林业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和民间组织援助等国外市场资金[2]。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地市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碳汇交易机制和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者参与碳配额交易,让更多碳汇成果惠及林农,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稽查制度,确保林业建设专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2.积极推动开展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发展特色用材林、名特优新经济林和木本粮油经济林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种苗、花卉等优势产业,核桃、板栗、榛子等干杂果,柿子、蓝莓、无花果等特色水果,以及茶叶、油用牡丹、林下中药材、野生动物驯养等,拓展林业产业发展空间,挖掘培植林产经济新增长点,建立节约型、立体型的林业发展模式,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加快推进特色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北方果树苗木、城镇绿化苗木、造林苗木、造型苗木和鄉土树种苗木全面发展。培育具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形成“一县一类、一镇一种、一村一品”。发挥已有野生动物资源开发和利用优势,引导企业、农户驯养繁殖和开发利用市场前景好、养殖技术成熟、国家允许商业性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拓宽群众致富渠道。

3.努力打造林产行业品牌。依托丰富的经济林资源,按照靠特色优势、靠龙头企业、靠文化内涵和靠质量诚信的“四靠”要求,继续组织开展或推荐市级以上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评选,培育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林产品品牌,开展行业品牌创建,形成在全省全市有一定知名度的林产林企龙头集群,带动全市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举办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韩登山节等重要节会及富有地方特色的樱桃采摘节、红色游等主题活动,不断提升森林旅游影响力,做大做强森林生态旅游业。通过招商引资引智,把生态旅游、养老服务培育成全省的示范和样板。积极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商品、纪念品、艺术品,拓展森林生态旅游产品,逐步形成规模化、系列化和品牌化的发展格局。

4.加强林产食品安全监管。鼓励推行食用林产品标准化生产,开展林产品食品安全监测。加大对特色产品、名牌产品和原产地标识品牌的宣传,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行生产记录档案制度、达标合格证制度,重点抓落实抓成效,实现食用林产品信息化管理。加强质量安全监测,根据各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监测,扩大食用林产品品种范围,增加检测批次,并实现全覆盖。强化食品安全宣传引导,深入组织开展宣传周、食品安全进社区等宣传活动,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食用林产品安全知识,提高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营造企业守法经营、消费者用法维权、监管者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确保林产品质量在源头环节得到保障。

5.努力拓展林产品市场。按照自然形成和资源半径,培育壮大优势经济林产品区域性市场。鼓励参加各类林产品展会节会,展示烟台市林产品特色,搭建自主自由的贸易平台。抛弃老旧的线下销售理念,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线上网络销售渠道,丰富销售门路,加大营销力度,增加销售收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内外林业生产合作,拓展烟台林业发展空间。依托烟台市众多港口,發挥连结东北、华东物流的区位优势,建设山东半岛重要木材集散地。

6.努力强化科技支撑。围绕林业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重点环节,支持有实力的林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增加科技投入,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推广林业实用技术,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到基层开展林业科技人才培训,指导帮助林企林农发展林业产业。积极利用已有技术宣传平台做好技术服务,进一步带动林业产业相关行业向产业化、高质量方向发展[3]。深入开展森林康养科学研究,充分利用本地森林生态环境、景观资源,建设森林浴场、森林氧吧、森林康复中心、森林疗养场馆、康养步道、导引系统等服务设施,开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健康养老等森林康养服务。

参考文献:

[1]   卢元.台安县林业发展问题及对策景[J].安徽农学通报,2020(16).

[2]   付春玲.中国林业产业发展前景[J].农民致富之友,2019(15).

[3]   王燕,孙燕会,单丙文.当前林业产业发展面积的形势与挑战[J].种子科技,2019,37(10).

[责任编辑   妤   文]

猜你喜欢

林业产业对策措施烟台市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医院财务风险的控制及预警措施探析
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
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布局河北文化发展新常态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求
如何做好林业产业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