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2023-10-28韩晓瑞
摘 要: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文章结合分层教学理念,对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估算教学;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作者简介:韩晓瑞(1993—),女,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东路第一小学(兰炼一小)。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而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新课标要求,积极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尤其是在估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学情优化教学,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成长发展基础。
一、分层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重要性
(一)小学数学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1.适应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在数学基础、思维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分层教学强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分层教学也能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难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3.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分层教学将学生按照不同的水平进行分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逐步提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阶段估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提升学生的数感
数感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对数量关系的一般理解,对数学知识的直觉感知,培养学生的数感素养是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技能的基础。在小学数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数感,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2.调动学生数学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在解决估算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近似”等估算策略,调动学生对数学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估算方法,能够迁移应用知识解决一些现实中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2]。
二、当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教师方面
第一,对估算教学不够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而忽视了估算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良好估算习惯和数学思维的养成造成不利影响。第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一些教师在进行估算教学时,往往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三,教学拓展性不强。小学数学教材中关于估算的内容有限,而且比较抽象。一些教师未能结合教学主题拓展知识内容,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估算时,缺乏具体的内容和实例,学习效果不佳。
(二)学生方面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有限,往往估算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对估算的概念认知不清晰。一些学生对于什么是估算、如何进行估算等了解不足,这导致他们难以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估算解决数学问题。第二,估算方法不当。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常常出现估算结果不准确的问题。第三,估算意识不足。一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想到精确计算,而没有想到使用估算。
三、基于分层教学理念的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一)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估算是小学数学学习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社会活动中有大量的数学信息,需要用数式来表示,了解常用的计算方法和思想方法,并能应用它们解决简单问题,了解用具体数据表达数量关系和统计结果的一般格式。为此,教师要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3]。在生活问题情境中,学生充分感知情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在以多种形式观察事物后能初步进行判断或估算。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小学生存在的不同学习问题,分层设计问题情境。如一些学生对估算的重视不足,没有认识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突出作用,习惯选择精算方法来获得准确的结果,未能有效掌握估算技巧;一些学生对具体的估算方法学习不到位,估算顺序不对,最终得出错误结果。这些学习问题会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估算情境时不知所措,出现计算错误,影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对此,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小学教师应合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估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认识估算的重要性,教会学生估算技巧[4]。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的生活情境:“小红带了20元去超市购物,她想买5.6元的蛋糕,12.8元的葡萄和1.5元的棒棒糖。请问她带的钱够吗?”一些学生马上意识到,小数点的计算需要具备较强的数学能力,而在生活情境中,排队购物需要快速算出自己是否拥有足够的资金,因此掌握估算的技巧十分重要,这能够有效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对于感知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再以问题引导:“如果你是小红,这时候身上并没有带笔和纸,那么你如何判断自己的钱够不够呢?是不是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如此使學生逐渐形成估算意识,能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进而提高估算教学的有效性。
(二)预留思考空间,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估算和精算是小学数学中两种重要的运算能力,而估算相较于精算是一个更需要发挥想象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解决估算问题留出充足的思维空间,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具体教学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尽可能独立地学习和交流,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在解决估算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以估算118×8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估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学生思考后提出,这个式子可以转换为110×10、120×10和100×8等。这样的式子估算起来比较简单,教师能以此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辅导,说明正确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结合自己的探究结果,深入理解知识,不断提高估算的准确性。而关于乘法高位计算的进阶内容,一般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分析法、凑数法及位数判断法等。学生在学习乘法高位计算时,挖掘出其中的估算元素,提出估算可以作用于提升精算的效率的想法。如在计算98×3时,可先将98视作100,估算得出结果为300,再计算2×3=6,300-6=294,得到最终结果。
在加法估算中,学生则在自主探究后提出可以通过添加一个整数,提高计算的效率。如在计算507+338时,可将507+338凑整为500+340,之后结合所学加法规则,得出估算结果。
充足的思考空间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估算,获得学习成果,积累学习经验。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兴趣高涨,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加强与教师、同学的协作和沟通,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估算能力,领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三)学练结合,巩固估算知识
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这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好地内化知识。因此,在估算课程教学中,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置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加强估算练习,在估算练习中提升学生估算的技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受益[5]。
以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为例,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估算具体数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张图片,展示由100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大正方形,将部分小正方形涂红,引导学生理解红色的小正方形代表的是一百份中的几份。图形的排列具有规律性和直观性,学生能在练习的过程中轻松掌握百分数的概念。之后,教师再结合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估算,让学生通过读数和判断数量进一步认识百分数。图形化的练习题能使学生快速理解知识,掌握估算方法,树立学习信心。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进阶题,让学生转换百分比。
对于比较分数大小内容的学习,估算方法也十分重要。教师可以设计分层作业如下:基础类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给图片中的条件,通过估算来判断分数大小;进阶类作业,直接给出两个分数,以竞赛的形式要求学生快速比较大小,以此提高学生的估算速度。
在学生获得新知识后,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开展多样化和综合性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真正巩固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在估算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以学习“时间”的知识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看手表的情境,设计让学生估算“从下午4:30到晚上7:15过了多久”的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1小时等于60分钟的知识,对问题展开分析——以整体估算法得出从下午4:30到晚上6:30是2个小时,从6:30到7:15是1个小时少了15分钟,由此得到估算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多种估算方案,拓展思维,从而有效发展估算能力,掌握估算知识,使学生在估算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四)合作交流,提升学生估算技巧
由于学生在各个层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有不同的逻辑思维方式,在分析问题时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多互动,在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参考他人的做题方法,巧妙地解决估算问题。只有学生共同努力,相互交流,才能更全面地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找到估算技巧,而后小组交流,整理并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在全班分享,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同一问题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因此在合作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掌握多种解题方法,进一步提升估算技能。
在学生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发挥“以强带弱”的作用,将全班学生进行分层,而后合理分配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强项,带动小组成员学习,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稳步提升。
除了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学生传授多样化的解题技巧,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做出选择。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反思,指导学生完善知识架构,并对学生做出综合性评价,使学生能够有效查漏补缺,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数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转变教学观念,以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分层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技巧,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整体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林艺琳.多层融合 培育数感: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意识培养方法点滴谈[J].考试与评价,2021(4):27.
靳茹.小学估算教育的价值与呈现路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156-157.
苗东军.对小学估算教学现状的调研与分析[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9(6):53-58.
张文娟.趣味化,多层化,多元化:兼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J].考试周刊,2013(38):85-86.
马寶悦.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估算能力培养策略[J].吉林教育,2018(2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