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策略探讨

2023-10-28赵慧敏杨影

求知导刊 2023年25期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

赵慧敏 杨影

摘 要:目前,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培育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如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待增强,学校的教学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有效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科学精神素养;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赵慧敏(1996—),女,长春师范大学。

杨 影(1970—),女,长春师范大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然而,目前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培育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根据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不同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科学精神素养的内涵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我国公民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对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科学精神不仅能够展现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水平,还能够展现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力。当面对人生道路的多种选择时,他们需要沉着冷静、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

中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对中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1]。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有助于其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真正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避免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冲击。

(二)有利于学生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其发展尚未成熟。部分学生知识储备丰富,善于积极思考,辩证思维能力较强;但是,还有部分学生知识储备不够,辩证思维能力较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使学生解放思想,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合理的选择,使其能够在追逐人生目标的旅途中,深刻地感悟人生智慧,领悟生活的意义。

(三)有利于学生增长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的行为表现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部分中学生的劳动意识还有待增强,他们在参与劳动时,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部分中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较弱,他们不善于在复杂的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部分中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稍弱,他们没有深刻理解技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不够。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够彻底地解放思想,辨识发展形势,追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发展的机遇,以积极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提升自我。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一方面,部分教师对科学精神素养的认识不充分。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新课标缺乏深入的研究,对新课标含义、特点和价值的理解深度不够。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弱。高中教材知识内容丰富,学科难度较大,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素养。但一些教师对此不够重视,疏于学习,理论知识储备不足。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其一,部分教师开发科学精神素养相关课程资源的意识较弱。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侧重于讲授教材重难点。而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通过多样的活动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开发多样的课程资源,以达成教育目标。然而,部分教师未能有效把握这一教学要点。其二,部分教师的教育理性思维稍弱。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部分教师依赖自身的教育经验来授课。教育经验固然重要,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重视教育理性思维,有效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其三,部分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相对单一。当前,教师不仅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达成知识目标,还需要达成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培養能力以及引领情感的过程就是培育核心素养的过程[2]。这要求教师通过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然而,部分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整体评价模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和个性,导致科学精神的培育难以落实。

(三)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待增强

教学改革的顺利落实需要多方努力。学生是课堂主体,因此,学生要认识到科学精神的价值,具备充足的理论储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才能够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然而,部分学生对科学精神的价值认识不充分,理论素养稍弱,这增加了科学精神培育的难度。

(四)学校的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部分学校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视程度较低,忽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培育,且未能组织相关教学培训,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学校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为了使学生取得较高的分数,将有限的政治学科教学时间用来组织学生背诵和大量做题,导致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进度缓慢,甚至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总之,学校整体的教学环境有待改善。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教师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1.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的主要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科学精神的内涵、特点和价值,了解科学精神素养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从而更好地落实育人目标。

2.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等方式,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认真思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一个学校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定期参与阅读经典著作的读书活动,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如此,教师不仅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还能够通过探讨理论知识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1.开发课程资源

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以及师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都是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的重要资源,教师可以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资讯整理成案例,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如在讲授“老人摔倒应不应该扶?”等道德两难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辩证地看待问题,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升思维能力。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精神。

2.发展理性思维

教师不仅要加强教育学专业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形成研究自觉和写作自觉。教师教育经验要体系化、科学化。教师应积极参与集体教研活动,在活动中群策群力,形成较强的教育理性思维,以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达成育人目标。

3.采取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师在评价学生科学精神的发展水平时,不应该仅仅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来判断,而应该采取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认真记录学生的表现,包括学生在面对多元价值观时的判断,在面临复杂道德问题时的选择,在解决现实问题时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做出决策时的创新精神。学生的素养发展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正确的评价方式下,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才能稳步提升。

(三)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精神。教师应从科学精神的内涵、特点、价值等方面出发,使学生明确科学精神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做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给学生布置阅读经典著作的任务。除了阅读书籍,学生还可以观看和马克思相关的经典电影,如《青年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等。学生提升理论素养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将教材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只有形成较强的理论素养,才能更好地发展科学精神。

(四)营造优质教学氛围

1.提升政治学科地位

学校应该推行教学改革,提升政治学科地位。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改变旧有的思想观念。学校应该开展专家讲座,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认识到政治学科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展教学,为达成育人目标而努力,学生和家长才能够以更加认可的态度配合教学改革。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与教育发达地区的重点高中开展教学合作,派遣本校骨干教师前往他校交流合作,学习他校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的优秀经验,以更好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

2.加强教师培训

学校应该增强科学精神素养相关培训。通过培训,教师可以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更加清晰地认识科学精神,不仅可以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内涵、特点和价值,还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提升课前准备、教学设计的精度,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

3.使素养培育工作与高考相适应

学校应该积极探索与高考相适应的科学精神素养培育模式。從短期来看,学生的科学精神培育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从长远来看,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取得更好的成绩,也就是说,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与高考并不矛盾。为有效落实素养培养工作,一方面,教师需要将科学精神培育与高考接轨,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抓住高考的重难点,解析试题;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将高考和科学精神培育相结合,在研究高考的基础上,辨别哪些试题要求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如此,学生既能够取得高分,也能够增强综合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精神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教师应该重视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学生应该增强课堂参与能力,学校应该营造优质教学氛围。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携手并进,才能够落实科学精神素养培育任务。

[参考文献]

王习胜,张建军.学会科学思维 培育科学精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逻辑与思维》编写述要[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1):72-77.

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4-7.

猜你喜欢

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设计及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分层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