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结合 《孝经》 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10-28张丹李丰辉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老年护理孝经课程思政

张丹 李丰辉

摘  要:为探讨课程思政结合《孝经》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文章将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3届高职护理班级的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在选择学生人数时,将60名作为总的研究人数,采取课程思政结合《孝经》的教学方式,之后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教学后学生对于老年人的态度评分、择业价值动机评分均明显高于教学前,P<0.05。采取该种教学方式后,学生参加“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初级与中级证书考试的通过率分别为100%与98%。因此,课程思政结合《孝经》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孝经》;老年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4-0109-04

课程思政不仅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产物,同时更是迎合当前新课改发展的趋势与要求[1]。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的内容可知,对于医学专业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醫德医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尊重,提升其综合素质[2]。老年护理学是医学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其积极性,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为老年群体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通过对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可知,课程思政存在重理论少实践的不良情况,并且诸多学生存在“疏老人”的态度,对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该种情况进行改进[3]。目前诸多学校开始将课程思政与《孝经》进行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传递“孝”道,使其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孝”的内涵,为了能够有效地使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够提升“孝”道思想,使老年护理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4]。本研究对老年护理教学进行以下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3届高职护理班级的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在选择学生人数时,将60名作为总的研究人数,男8名,女52名,年龄范围为16—21岁,平均年龄是(18.2±0.3)岁。纳入标准:1. 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2. 均已进行公共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排除标准:中途退出的学生。

(二)方法

1. “课程思政”目标。孝道传承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倡导老年护理的孝道观念能够为老年患者提供效果更佳的护理照顾。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需要对老年护理专业课程的特征予以全面了解,围绕教学大纲与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融入家国情怀、道德规范与职业素养,将老年护理课程思政目标确定为“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而能够增强学生担负中国老年护理事业的使命感,使其树立爱岗敬业的正确价值观。

“课程思政”通俗来讲,就是在现有思政课程基础上,在所有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学生成为“又专又红”的专业技术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实现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老年护理学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研究在医院、社区、家庭等环境中维护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对老年人实施整体护理的一门重要的护理课程。

2. 课程思政的主要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需要依据教学大纲整合教学模块,并且需要将“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证书内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内容在较大程度上融入教学内容中,实现岗课证联合教育。为有效地适应并满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要求,教师需要将“1+X”证书制度引入到实际的老年护理学的教学中,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过程中采取利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方式,以便能够对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公正、客观地评价,使学生在躯体、心理、社会方面对老人进行了解,从根本上消除对老年护理的固有观念,从而能够养成积极的专业态度。

将“孝”作为情感传递主线,对学生进行初心篇、礼敬篇、大爱篇的讲授:(1)初心篇。在本章内容中,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对学生的情感触发点进行捕捉,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其学习兴趣予以激发。教师可利用网络视频《一切如你》为学生介绍我国实际的老龄趋势与特点,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快速地了解实际情况与课程内容、临床相关工作情境等,以便使学生从根本上认同老年护理专业。之后利用微视频《说文解字:孝》为学生充分讲解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与职业标准,从而加强学生的了解与理解,并使其将“孝”能够继续传承下去。让学生表初心、立决心,在充满仪式感的状态下开始授课。(2)礼敬篇。教师将学生进行平均分组,在课前为学生发布学习任务,使学生进行提前预习,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例如在讲解老年患者安全用药的知识时,教师可简单地为学生介绍古代医学家关于老年人用药的相关观点,通过对中医知识内容的深入讲解,可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观察方式,以便能够及时有效地明确老年人用药情况,进而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3)大爱篇。“5分钟林思考”是关于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思考,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情绪,启发学生的人生思考。对此,教师可将“5分钟林思考”变换成“5分钟孝思考”,为学生讲解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死亡的教育、权益保护等知识。课前为其布置预习任务,使其通过查找相关影视剧中关于“告别”的视频,之后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进行探究学习,从而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对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进行体会与理解。课后教师可通过教学平台为其推送关于我国临终关怀现状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的思考。

3.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课堂教学中,思政元素由学生集体“人、出门诵”和个体或小组解析完成。诵读的过程是调动人体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发挥作用对知识进行编码和转码的过程,能同步完成识记和理解,是领悟言语意义的主要方法是提升文化素养的主流渠道,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尤其适合国学经典的学习。专业内容由教师导人案例情境,组织学生围绕案例问题开展讨论与辩论。通过创设情境和教学互动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认知动力,正面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培养专业情怀和能力。

4. 人生与未来的思考。教师需要全面告知学生相关的注意事项:(1)期末成绩中不加入《孝经》学分。(2)课程结束后需要提交1份总结。教师需要从每个小组中各选取1名组长,由其带领组员共同解读《孝经》。授课开始前1周与授课结束后1周为学生发放老年人态度量表与护生老年护理择业价值动机问卷,指导其自行填写,再进行全部有效地回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

(三)观察指标

1. 教学前后学生对于老年人的态度评分,利用老年人态度量表对学生进行评估调查,偏见与欣赏是该量表的两个主要评价内容,对于偏见维度而言,主要分为14个条目,对于欣赏维度而言,主要分为11个条目,上述25个条目均运用1—7分的评分方式,25—175分是该量表的评估值范围,将正向计分法作为欣赏维度的评价方式,将反向计分法作为偏见维度的评价方式,评估值越高,提示对老年人的欣赏程度越高、偏见程度越低。

2. 教学前后学生对于择业价值动机评分,利用护生老年护理择业价值动机问卷对学生进行评估调查,包括兴趣、实用性、重要性、代价等维度,其中兴趣维度、实用性维度、重要性维度、代价维度分别分为3个条目、3个条目、5个条目、3个条目。上述14个条目均运用Likert5级评分方式,1—5分分别代表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评分值范围为14—70分,护生对老年护理工作赋予的价值、自身期望值隨着评估值的提升变高,老年护理择业动机随着评估值的提升变强。

3. “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考试结果。

(四)统计学处理

导入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率(%)的形式表示,分别使用t与x2方式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教学前后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评分比较

教学后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评分明显高于教学前,P<0.05,见表1。

(二)教学前后学生对择业价值动机评分比较

教学后学生择业价值动机评分均明显高于教学前,P<0.05,见表2。

(三)“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考试结果

采取该种教学方式后,学生参加“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初级与中级证书考试的通过率分别为100%与98%。

三、讨论

老年护理学是护理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讲授的主要内容即为老年群体提供良好的护理照护,使其相关的疾病及不良心理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然而当前诸多学生并未具有深刻的“尊老、爱老、敬老”的思想意识,并且也未能够充分掌握关于老年护理学的相关知识内容。面对上述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教学。

当前诸多院校均纷纷采取课程思政结合《孝经》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效果是综合能力的多维评估,除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知识与技能外,更需要改变学生的不良观念与行为,加强对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从而能够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5]。该过程需要经历长期过程才能够实现,并且还需要加强学生对思政所传递的价值观予以理解、认同,进而能够外化于行[6]。结合《孝经》的讲解,教师能够更加深入地为学生介绍“孝”道的内容,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其更进一步的理解“孝”的含义,从而更好地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并全身心地投入该项工作中,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如何充分挖掘老年护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其植入形式丰富多样,创新教学设计;如何运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提高思政教育效果以期待“课程思政”模式能在医学课程教学中有更多更深的应用实践,为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质性评价主要包括心得体会、线上线下讨论、实践活动、学习成果展示、小组汇报等形式,教师是在实施课程思政时,不仅可通过行为观察与记录等方式对思政效果进行评估,也可将知识技能考核评价标准与思政元素的评分内容予以充分结合[7]。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行为、思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行为、语言等方式,使学生运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达对老年人的态度与情感。还可采取访谈交流的形式,使学生表达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观点与未来从事老年护理行业的意愿。除此之外,还可通过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使教师明确学生对于“孝”的相关内容的理解水平,进而能够及时改进教学方式。

对课程思政效果进行评价时,问卷调查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方式,然而若采取单一的问卷调查方式会发生调查内容片面、深层信息被遗漏等不良情况[8]。因此教师需要按照思政教育实施的方向,利用成熟量表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评估。当前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关怀能力量表(CAI)、共情能力评价表、护生老年护理择业价值动机问卷等是较为常用的量表与问卷。不同的量表存在不同的评分侧重与使用特点,教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良好的选择与搭配。在本研究中,教师主要运用老年人态度量表与护生老年护理择业价值动机问卷进行评价,通过研究结果可知,教学后学生对于老年人的态度评分、择业价值动机评分均明显高于教学前,提示课程思政结合《孝经》的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效用。

课程思政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与价值,教师需要予以充分的认知,并将其充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然而教师也需要清楚认识到,思政教育并非一蹴而就的课程表达,不仅需要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实践,更需要将思政教育内容与课外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其日后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提供可靠保障,最终成为符合国家需求的老年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蓝花红,张捷,陈炜,等. 老年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及效果浅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3):99-100.

[2] 黎跃华,王志东. 在老年医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13):1- 4.

[3] 马娟,龙纳,索海英,等. 课程思政结合《孝经》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22,20(33):4740-4743.

[4] 孟王桃,张春慧. 高职老年护理课程思政导向下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J]. 全科护理,2022,20(09):1294-1296.

[5] 赵梦媛. 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老年护理学课程为例[J]. 卫生职业教育,2020,38(02):47-48.

[6] 王峰,卢玉仙,闻纯. 基于“课程思政”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32):7-10.

[7] 夏玉香,吕娇云,姜贺. 课程思政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J]. 天津护理,2021,29(03):283-287.

[8] 彭爱霞,卢庆晖,罗秋婷,等. 基于《孝经》的“课程思政”在中职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实践[J]. 中华护理教育,2020,17(07):625-629.

(责任编辑:淳洁)

猜你喜欢

老年护理孝经课程思政
《孝经丛书》与《孝经总类》异同考
——从明代朱鸿《孝经》类编著来看
《孝经郑注》辑本三种平议
蒙古文《孝经》及其词语释义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老年护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调查研究
高校护生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创新模式的探讨
基于老年护理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医内容整合和优化对策探讨
《孝 经 纬》述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