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1+6”模式研究

2023-10-28高法文邹姗珊李爽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高校

高法文 邹姗珊 李爽

摘  要:高校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深圳六所高校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总结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1+6”模式,即在校党委层面做好党史学习教育的顶层设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网络平台、物理空间、主题实践、为民服务、课题研究等六个载体相结合,使其在多重力量的驱动下长期开展并取得成效。

关键词: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4-0001-05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国各级党组织认真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全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2]。

建立党史学习教育的长效机制,对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要意义[3]。大学生是思想传播和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探讨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其影响更为深远[4]。作为塑造灵魂、培育人才的主阵地,高校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尤为突出[5]。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有哪些成功的实践?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要考虑哪些因素?有哪些方式方法可以参考借鉴?这些方式方法又各有什么特点需要注意?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希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提升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

一、研究对象

深圳是我们党在进行伟大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迅速崛起的城市,本研究正是基于深圳六所高校的实践研究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它们分别是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南方科技大学是深圳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是历史悠久的著名高校与深圳合作进行异地办学的成功典范;深圳技术大学是深圳面向高端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职高专的龙头代表;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是广东民办职业院校的优秀代表。六所高校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高职高专,既有本土高校也有异地办学高校,既有公办高校也有民办高校,比较全面地涵盖了多种类型,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021年,上述六所高校都高度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获得了广东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深圳市委及市委教育工委巡回指导组的高度评价。笔者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负责党务工作的一员,同时在2021年作为深圳市委教育工委第一巡回指导组的负责人之一,参与了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技术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的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及相关考察、学习、交流、总结。因此,本研究将根据上述六所高校在2021年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实践,梳理、研究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可行模式及举措。

二、基本思路

在2021年度,六所高校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极为丰富,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特色亮点也非常多。但是,因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这一特殊年份,党史学习教育中的许多具体做法与百年党庆相关,不具有长期持续性,因此并不适合直接纳入长效机制的举措中。

从党建工作长效性建设的基本规律可以判断,要建立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一方面必须有指导性政策文件明确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必须与执行力强、持续性好、影响面广的组织、渠道、平台等相结合,才能形成足够强的内在驱动力,在长时期内持续取得良好的学习教育成效。基于以上思路,结合六所高校的实践,本研究提出了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1+6”模式:“1”为在校党委层面做好一个有关党史学习教育的顶层设计;“6”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网络平台、物理空间、主题实践、为民服务、课题研究等六个载体相结合。

三、“1”个顶层设计

高校党建工作能否有效开展,校党委的顶层设计至關重要。每一年年初校党委的党建工作方案,都会成为该年度各基层党组织的行动指南、衡量标尺,深刻影响全校党建工作的成效。

在2021年党中央发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号召后,六所高校迅速制订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方案,为全年度党史学习教育的全面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南方科技大学将党史学习教育列入学校党委的年度重点工作中,并分别制订《党史学习教育总体方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总体方案》等。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制订了《中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委员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学校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成员、主要职责及工作制度等要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行动方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深圳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也制定并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学习重点和工作清单。

从六所高校的实践可发现,校党委对全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顶层设计方案是全校各级党组织及其他各相关部门和组织的行动指南,方案中明确的定性、定量指标对一系列工作及活动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没有校党委的顶层设计方案,各项工作和活动就缺少遵循。因此,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各高校党委对其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在每一年的党建工作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中明确相关内容和要求。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各级党委,每年的党建工作会有一定的侧重点,但党史学习教育一直是作为主线之一长期贯彻的。各高校党委也必须在确定年度党建工作侧重点的同时,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根主线长期坚持贯彻,从而确保在师生之中、校园内外持之以恒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四、“6”个相结合

(一)与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相结合

思政课程与党史学习教育在对大学生的教育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受众面广、连续性强的特点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极佳的结合载体。而课程思政可在各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这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更为灵活多样的平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打造精品思政课,学校领导班子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堂开展深学领学,为学生讲授专题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了以数名老教授为核心的党史专家名师团队,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建设示范课堂、集体备课等方式,将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中。南方科技大学开设了“红色基因与时代使命”“改革创新与先行示范”“红色音乐中的党史”等一系列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的特色思政课程,并邀请数位院士参与授课,效果颇佳。深圳技术大学将“四史”内容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形势与政策”等课堂,并新开设“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科技发展”选修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中国改革开放史”“历史的三峡”等5门“四史”选修课,编印出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圳案例100篇》《深圳的光荣与使命》等教材。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党史思政”精品课程2门,将“四史”内容融入“形势与政策”等课堂。

六所高校几乎都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单独开设课程,或者将相关内容融入思政课程中,教育效果明显。由于思政课程是每学年或者每学期持续授课的,所以在长效性方面非常稳定。此外,党史的内容和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可以和课程思政相结合,在各专业门类的课程中多形式融入党史相关内容。从实践情况来看,相较于思政课程,党史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灵活度更高,但稳定性也会变弱。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指引或激励措施,适当明确两者结合的度、量等。

(二)与网络平台相结合

网络平台为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建立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一是对于教育者而言,网络学习资源一旦开发好之后,后续的保存和维护成本通常很低;二是对于学习者而言,由于电脑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学习起来非常方便。

在2021年期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了党史学习教育“百个精品微党课”,收到师生原创作品138件。一位党员教师的作品《让党旗在科技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被人民网刊登,还有多个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采用。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颂歌献给党”快闪拉歌网络接力活动、“四史”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在学校官网建立“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学校官微设立党史专栏,官网专题网站和官微党史专栏每日转发“党史回眸”“党史百年·重要论述”内容。南方科技大学开展“百名书记讲党课”,114名党组织书记参与讲课;推出全校党建宣传片《在路上·再长征》、基层党建宣传片《我们是组织委员》。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主研发“学党史加油站”微信小程序,分规定动作、自选动作两大模块,各部门通过小程序直观地进行自我评定,引导促进广大师生学习党史。

网络平台有维护成本低、使用便捷等优点,但对于学习者而言,因为其碎片化的阅读特点,且自己的手机、电脑上往往有吸引力的资源也很多,因此党史学习教育的资源要想能自动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是不容易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校一方面必须精心制作学习资源,让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必须将学习活动形成一定的制度,或者跟已有的学习计划融合,引导、督促学习者去学习。

(三)与物理空间相结合

大学校园普遍具有比较大的物理空间,师生人群密度高、活动开展频繁,非常适合进行浸润式文化空间建设,这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长期开展提供了一条重要渠道。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充分利用校园各类场所,打造了一系列红色地标,包括“文化浸润廊”“初心讲习所”“立德树人轩”“湾区时代馆”“青马书屋”“永葆初心见学点”“薪火党性锤炼基地”等。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学习园地、活动平台、精神地标”的建设目标,在校园内建设了“党建公园”“党建多功能会议室”。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了长达百米的“永远跟党走”思政文化长廊,并将510平方米党建领航工作展馆打造为“浸润式”党史课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将党史嵌入校园文化中,打造党史标识小景,建设“党建馆”“党建示范路”,将党史元素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南方科技大学也建成了“党史长廊”和“党史学习书坊”。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校园虽然大,但也寸土寸金,加上物理空间设施的建设通常需要大笔经费投入,综合成本比较高。因此,党史学习教育的物理空间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结合学校的现实条件以及教育目标认真研究、精心选址、用心设计打造。打造的空间既要有一以贯之的基本理念和可供长期使用的基础设施,又要有较好的包容性使之可以与时俱进开展最新的主题教育,而非长期一成不变。此外,还要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向师生保持高度的开放性,使其“浸润式”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四)与主题实践相结合

高校师生的各类主题调研、参观、考察等学习实践活动非常频繁,在师生群体中的覆盖面非常广。同时,这类实践活动的组织方也需要寻找有意义的主题和内容,以确保活动的教育成效。因此,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师生开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也是一种有效途径。

深圳技术大学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赴江西、福建、湖南等地,開展党史研学暑期社会实践,重走红色路线。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师生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到深圳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东江纵队北撤纪念公园,开展百名党员“踏寻东纵抗战足迹,传承东纵革命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组织多个“赓续红色血脉”党史学习实践团,前往全国12个省,16个地区,40个红色实践学习基地,开展特色宣誓、访谈红色人物、致敬英雄前辈等活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党史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利用暑期组建实践队伍180余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主题学习、调查实践活动200余场。南方科技大学组织30多个基层党组织走进数十个红色革命遗址或红色场馆,组织师生参观“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推进改革开放史主题实践教育。

主题实践活动通常花费的成本是比较高的,此外还要特别防范安全风险。因此,每一次主题活动的开展,都要周密策划。不过,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主题实践活动需要身临其境且身体力行,参与者的体验方能深刻。此外,虽然对于一个高校而言主题实践活动的绝对数量通常很庞大,但对于每一个师生而言机会宝贵,因此这类活动是受普遍欢迎和好评的。

(五)与为民服务相结合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是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契合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关键一环。

六所高校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南方科技大学根据全面的调研和意见征集,确定5项校级重点项目和80项基层实事项目,建立问题清单,精准施策逐一解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面向全体师生共开展三轮“急难愁盼”问题征集,通过归类整理,分别形成三轮责任清单,共涵盖60项问题,各职能部门分类别、分层次制定整改举措并落实。深圳技术大学多形式多渠道调查了解师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梳理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在年末已将事关学校发展的15个重大问题、涉及师生反映较为集中的90项诉求全部整改完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制订了“十项重点民生项目”,校领导牵头落实推进,通过广泛开展调研,收集群众反馈问题清单115项,分门别类建立项目台账逐一解决。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收集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办实事清单122条,全部如期解决。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对收集的33条具体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形成《中共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按时解决。

众所周知,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是会随着社会的变化和高校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坚持不断地发现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而这恰恰也是党史学习教育长期开展的内在要求。2021年末的调查证明,六所高校广大师生群众对党史学习教育最大的认可正是源自各类“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只要与为民服务、解决问题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就将永远具有强大支持力。

(六)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党史学习教育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开展,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并无简单的答案,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方式方法。高校是向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力量,如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高校自身来加强研究。一方面可以鼓勵师生申报校外各级相关课题,另一方面高校自身也可以设立党史学习教育专项课题,并发动师生申报研究。

例如,在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史学习教育专项)中,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分别立项3项,南方科技大学立项1项,深圳技术大学立项1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内也立项8项党史学习教育专项课题。

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师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课题研究,一方面可以获得党史学习教育方面的发展动态及政策建议,另一方面也可获得研究团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助推力,这些团队通常也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的重要力量。

五、结语

本研究根据深圳六所高校在2021年度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研究发掘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建立的“1+6”模式,即校党委层面做好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进行的顶层设计,各党组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网络平台、物理空间、主题实践、为民服务、课题研究相结合,形成内在驱动力使其常态化开展,让师生不断从党史学习中获得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如下不足,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加以完善:一是本文讨论的相关模式仅是基于前述六所高校的实践梳理总结的,没有纳入其他高校的实践;二是“1+6”模式主要是基于六所院校一年的实践进行总结,虽然已经重点考虑了可持续性、内在驱动力等因素,但是真实效果仍然有待在后续的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 求是,2021(07):4-17.

[2]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N]. 人民日报,2021-12-25(01).

[3] 石云霞. 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理论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3):1-7.

[4] 莫长庆. 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9-10.

[5] 马丹丹,郑淑华. 以“四史”学习教育推进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四重维度[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3):63-66.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高校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创新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落地生根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刻把握兵团屯垦戍边历史
以史为鉴,切实提升青年一代思政工作质量
学习习近平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