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精准护理联合IPC在预防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围术期DVT的应用研究*
2023-10-28曹晓东
曹晓东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 528225
卵巢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逐渐呈现出患病人群低龄化的特点,腹腔镜下根治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能够达到切除病灶、缓解疾病进展的目的[1],但手术涉及盆腔操作,易使血管壁损伤并促使组织因子释放,对外源性凝血系统产生直接影响,故而形成高凝状态,加之腹腔镜CO2气腹所引起的下肢血流动力学改变、术中特殊体位、被迫长时间制动致使血流缓慢等因素[2],综合致使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风险加大,加强围术期护理是关键。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是一种利用机械充气外对下肢静脉产生力反复压迫,从而促进血液回流的装置,配合腹腔镜下根治术不仅能辅助手术顺利完成,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术后DVT发生的作用[3-4]。精准护理能够使手术室护士从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并能根据卵巢癌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更加合理、可靠的护理方案,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保障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减少因为心理障碍等非预期因素对手术结局造成的不良影响[5]。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我院行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对象,分析术中精准护理联合IPC预防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围术期DVT发生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选取2022年1—8月行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80周岁;ASA分级为Ⅰ~Ⅱ级;病例资料完整;病灶无转移、浸润且无血管侵犯;符合手术指征且无手术、麻醉禁忌证。排除标准:近6个月有创伤史或手术史;合并严重器质性病变;合并严重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共纳入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3.75±4.18)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4.06±3.8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方法和预期治疗效果;术中根据临床经验对行腹腔镜卵巢癌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及常规护理,安置麻醉体位、手术体位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保持患者舒适体位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调节手术室温度为24~26℃,使用双层被毯覆盖保温;术后嘱患者在机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早期下床活动,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组实施术中精准护理联合IPC:(1)建立专项护理小组。(2)制定专科化术前访视计划:制定宣教手册讲解DVT的发生原因、形成机制、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对手术中应用IPC的认识和护理依从性,访视内容主要包括观察患者下肢皮肤颜色、触摸患者下肢是否有肿胀、感觉皮温、为患者做腓肠肌试验和Tommy’s测试等,并根据Caprini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发生DVT的风险等级。(3)术中精准护理:①室温护理:在手术床上铺设充气加温毯并提前将温度设置在37℃左右;②体温护理:应用Drager vista xl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体温变化,同时应用Ranger输液加温器预设温度为39℃,确保静脉注射液温度为37℃左右,手术冲洗液、消毒液也加温至37℃,另外,术野皮肤可以使用手术薄膜覆盖以减少体温的流失,室温也需随患者体温变化而调节,维持在22~28℃并在手术结束前调高室温;③体位摆放:帮助患者摆放改良人字位,臀部置于手术床镂空处并超出边缘10cm,在麻醉前调节两只腿架的角度(即大腿与腹部平面成150°,两大腿外展≤90°,小腿与大腿成120°,左腿高度略低于右腿),同时将双下肢抬高15°~20°,减少腘静脉受压,调节好后在腿架上垫好小被套于麻醉前让患者感受并进行微调,直至舒适为止。(4)IPC操作及护理:采用DAESUNG MAREF DVT-2600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设置常规治疗参数[即压力旋钮调到压力设定为40mmHg(1mmHg=0.133kPa)],手术全程佩戴按摩,气泵安装时间与麻醉诱导同时,充气带的使用方法为先根据患者腿围选择适合的充气带类型,将其套于小腿及足部,注意充气带与皮肤之间使用布套保护皮肤,然后将充气带连接到与气泵相连的连接管组件上,注意妥善安置管路,避免导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气泵的操作方法为先按开机键启动设备,并将系统调整为充气带自动模式,然后检测气泵和充气带的充气、放气性能是否正常,自检完成进入正常运行模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围术期DVT发生率、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血小板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其中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以及D-二聚体(D-D),前三项指标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D-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小板相关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以及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护理满意度:在术后第2天手术室护士访视患者时,向患者发放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80发为非常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00%。
2 结果
2.1 DVT发生率 观察组围术期有2例发生DVT,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围术期有8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
2.2 凝血功能相关指标 护理后观察组Fbg、FDP、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T水平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2.3 血小板相关指标 护理后观察组PLT、PDW、MPV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小板相关指标对比
2.4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06<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因受到其术式、手术体位、手术操作、手术时长及卵巢癌中癌细胞分泌促凝物质等因素影响,围术期发生DVT风险较大。国内多项临床研究表明,IPC能有效降低围术期DVT发生率,促进围术期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非预期死亡率[6]。IPC的工作原理是模仿骨骼肌波浪形泵血生理作用,可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液流动,避免手术导致血流缓慢引起的凝血因子黏附于血管壁,最终达成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同时兼具安全、无创、舒适等应用优势[7-8],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喜爱。
精准护理来源于精准医疗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护理人员经过培训,可以为患者量身定制护理方案并精准实施,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卵巢癌患者在围术期会因为担心自己的疾病、手术创伤、术后并发症等而出现过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通过精准护理可以给予患者更为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继而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临床依从性[9-11]。联合IPC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预防围术期DVT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应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采用术中精准护理联合IPC的观察组患者围术期DVT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也更高,表明术中精准护理联合IPC预防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围术期DVT发生的效果更为理想,通过更加具有人性化和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关爱,使得患者在围术期接受更加专业的护理服务,继而提升了舒适度与满意度[12-13]。
PT、D-D、Fbg、FDP是反映血液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亦是反映机体血液高凝状态的标志物。手术后患者会因为动静脉受损而影响到血管功能,导致凝血系统被激活,加之术中与术后的长时间制动会导致血流减缓,故而呈现出血液高凝状态,这也是导致DVT发生的关键[14-1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均维持在正常值且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术中精准护理联合IPC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对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另外,本次研究还观察了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PLT、PDW、MPV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从侧面证实了术中精准护理联合IPC更有助于保护患者的动静脉,减少因为手术所造成的损伤,从而有效预防DVT发生。
综上所述,术中精准护理联合IPC可以有效预防腹腔镜卵巢癌根治术围术期DVT的发生,同时可以将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血小板水平维持在正常值,从而提高患者的术中舒适度与护理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