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

2023-10-28刘自彦

传媒论坛 2023年17期
关键词:图书信息化环境

刘自彦

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图书报刊和电视广播,在互联网上呈新的媒体形态,5G技术的普及给大众获取资讯带来了新的方式,也给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因此,编辑工作者必须认清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法进行创新,为群众呈现出与时俱进的作品,提高图书出版效率,推动图书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出版社的出版编辑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但是随着广大受众人群对图书的要求日益严苛,出版编辑也应该在工作创新上做出长足的探索。就当前现状分析,还有一些出版编辑人员的思想没有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出版编辑工作还没有能够得到优化变革,直接制约了出版编辑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受众的满意度。正是围绕着这样一个背景,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环境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面临的机遇,之后从自身定位的明晰、市场发展方向的高度契合以及出版编辑人员自身素养的提升等三个维度对改进的方式进行了探讨。希望这些建议和观点能够为出版编辑工作者们未来的工作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信息化环境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面临的机遇

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也在不断的变革进步。在信息化的背景环境之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战略高度之上,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在这个既是挑战又是机会的大背景中,每一名图书出版编辑工作者都应该抢抓机遇,奋勇争先,让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根本性的提升。笔者在研究探索过程当中专门围绕着信息化的宏观背景阐述和解读了图书出版编辑工作面临的全新机遇。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信息化的背景环境让图书出版编辑人才的资源总量日益丰富。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自然也就成为带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最为关键的软实力。大多数出版编辑企业主体都拥有着较为漫长的发展历史,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凝聚了更多的出版编辑专业人才。我们可以将这些人才看成是信息化转型发展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图书出版编辑工作人员的自身素养与图书的质量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联性。可以说,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只是进行图书传播和图书宣传的一种关键路径,从本质上来看还要在图书的内容上不断取胜,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多读者的青睐和认可。高质量的图书出版编辑人才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创造能力和信息输出能力。因此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应该把握“人才机遇”,让人才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凸显。

其次,信息化的背景环境为图书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更多的机遇。网络的不断发展也让很多质量低下以及粗制滥造的网络文章广泛流传。这些文章虽然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获取一定的流量,但是由于其内涵不够丰富、内容不够健康,这些文章最终也会为读者们所摒弃。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专门针对网络图书质量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列化的提案和举措。如此一来,高质量的信息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也就为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营造了更为健康和谐的发展环境。图书出版编辑工作者在图书质量的把握和控制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让这些人员集中发挥自己的亮点和竞争力。

最后,信息化的背景环境能够更清晰、精准地了解图书市场的发展诉求,能够直接对接广大受众的基本要求。图书市场在历经了多年的深耕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化和成熟化的市场调研手段和市场分析手段。很多的出版社都能够借助多元化的方式方法对市场进行细分,对消费者的喜好进行资料整理。对于图书编辑来说,读者的阅读偏好、年龄特征、群体细分等都是重要的市场信息,而当前例如微博、微信等诸多新媒体往往不加以区分,将各色信息一股脑地推给受众,这种传播方式历来被读者所诟病,读者并未在互联网条件下享受到该有的快捷与高效,反而要自己花时间去对图书内容进行甄别。而传统图书编辑在这一方面有着专业的解决方案,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将更好地提升信息的传播效率与精准度,这也是其转型发展的一大机遇。

综合来看,信息化的发展环境对于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开展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契机,敢于把握契机、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够为未来该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营造更为良好的环境氛围。

二、信息化环境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策略探究

(一)明晰自身定位,优化发展理念

信息化环境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创新发展应该以意识作为支撑和引领。思想层面上的与时俱进才能够让行动的落地更加铿锵有力。因此,图书出版编辑首先需要从思想上认知到信息化环境在此行业领域发展过程中的良好机遇。“创新”和“改革”无疑是两个最为核心的关键词。笔者认为,可以从自身定位的明晰以及发展理念的创新两个维度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方面,从明晰自身定位的维度上来看,图书出版编辑目前承担的一个最为核心的角色就是广大读者的“服务者”和“信息的传递者”,这也就意味着老旧的思想应该被全面打破,如果总是固守成规就难以在出版编辑工作的创新上取得实效。提升对信息化技术、新媒体的重视程度,并且善于深入地挖掘图书资料当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精髓,这才是未来每一位图书出版编辑需要努力的方向。明晰自身的定位对于每一名图书出版编辑人员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任务。编辑在工作当中切不可妄自尊大,一味地将自己的偏好作为衡量稿件的唯一尺度;不能将自己凌驾于广大读者之上,而是要通过真诚的沟通去了解客户的需求、去满足读者的喜好。从精准的定位上着手出发去考量如何能够为广大的读者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这也是全面提升出版社竞争力的一个关键举措。

另一方面,在发展的思路上、理念上、制度上进一步优化。目前,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于传统出版行业的冲击力是相当大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当中取胜,营造“书香”氛围,就需要完善制度、创新思路。图书出版社需要根据当前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对图书出版编辑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分、对工作制度进行规范、对监督制度进行完善。在完备化的制度保障之下才能够让每一名图书出版编辑踏实工作、勇于拼搏。当然,图书出版社还需要在制度的细分上不断努力和探索,将传统的制度建设和信息化时代下的制度诉求相互整合,实现制度层面的变革创新,这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制度引导效果。

(二)契合市场发展方向,创新图书选题策划

信息化环境下图书出版编辑的工作还要全面契合市场发展方向的基本诉求,对突出的选题进行精心考量和分析,这样才能够确保各项工作与广大读者的诉求处于相互对接的良好态势,进而提升广大读者的忠诚度和满意度。笔者认为,其实现路径主要包含有如下亮点:

其一,以市场化为基本的发展导向,对图书的发展动向全面把握、对观众的诉求全面把握。信息化对于出版编辑行业的冲击力和影响力是相当深刻的,每一名图书编辑都需要了解市场的供需现状、了解受众的兴趣喜好和个人偏好,以市场的发展方向为依据进行未来工作方向的调整,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局限和束缚,在图书编辑出版领域进行创新性、特色性的选择,这样才能够拥有“高人一等”的优势。一般来说,问卷调查活动和访谈活动是传统选题的主要实现路径,但是这些方式不仅要进行前期的问卷设计活动,同时还需要进行一对一的问卷发放、进行当时结果的收集整理,其中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也是相当庞大的,而且获得的结果有时也并不具有很高的代表性。但是在信息化的背景导向之下,可以积极发挥网络调查的基本方式,通过“大数据”以及“数据库”等工具,利用最短的时间清晰、精准地了解到广大读者的基本诉求,以大数据为切入点进行合理选题,这样可以为受众多元化诉求的满足创设契机。

其二,在信息化的环境之下还要从图书营销的工作上着手进行新路径的探索。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便是“营销”。当前的图书出版编辑人员应该是“全能型”人才,应该对营销的理念有一定的了解,如怎样满足市场的要求、如何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等等。因为图书营销活动不仅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利润收益和竞争能力,而且也直接关系到广大图书出版编辑的个人利益。出版社不能够完全的规避“图书过度积压”所产生的风险危机。很多图书出版社以“读书会”等方式为主导来进行宣传和营销,通过读者和编辑之间沟通联系的强化提升购买力。但是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图书营销需要打破传统的线下局限,将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进行融合对接,目前当当网、京东商城等线上平台都应该成为图书营销的平台,发挥新媒介的支撑性作用才可以让图书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节节攀升。

(三)关注人才培养,夯实智力支撑

在上文的分析当中就已经清晰地提出,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出版编辑人员是综合性的人才,同时也是发展性的人才。为此,出版社应该重点关注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让这些图书出版人员成为行业支柱、成为行业新星。

首先,强化对图书出版编辑人员的政治理论引导是根基。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可以被看成是意识形态领域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每一名图书出版编辑人员都需要切实提升自身工作的政治敏锐性,具有大局观念、具有积极向上的意识认知,这样才能够让图书的“正性”引导作用变得更为凸显,才能够在整个社会内部营造一种欣欣向荣而又积极向上的文化之风。

其次,强化对图书出版编辑人员创新型工作方式的引导是关键。对于图书出版编辑人员而言,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日益提升是他们所需具备的关键素养。为此,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出版社应该强化对图书出版编辑的专业化知识的引导。这些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新型校对软件的应用方法,这样可以让他们提升拼写校对等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需要借助微信等新媒体的方式与读者、客户进行沟通。因此,出版社应该强化对于出版编辑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创新培训,从培训体系的丰富化设计到培训方式的灵活化推进都是需要重点关注到的内容。

再次,强化对图书出版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引导是核心。图书出版编辑个人专业素养的提升也是十分关键的。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编辑才能够进行精准的、新颖的选题,才能够在图书的排版设计、呈现方式规划等领域提出一些新观点。而且,职业素养还代表着一名图书出版编辑的道德水准。

最后,强化对图书出版编辑人员的市场敏感度意识的培养是保障。图书出版编辑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广大的读者高度认可,吸引读者、凝聚读者,这样才能够为未来工作的全面推进打下基础。为此,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出版编辑还需要关注自身营销能力的强化和提升,不仅在线下推广上进行更多的思考,同时还要全面把握线上推广营销的基本理念,这种冲破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束缚的新型方式可以让编辑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顺畅,进而让图书的出版价值和亮点意义获得大放光彩的契机。

三、结语

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成为主流,导致人们对于传统图书的购买率大幅降低,对我国传统的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对于传统的图书编辑而言,只有与信息化进行积极的融合,创新自身的编辑以及出版工作模式,才能在较大程度上促进图书编辑出版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传统图书行业的健康运行。为此,笔者在对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认真的梳理总结之后,先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图书出版编辑者在自身工作领域面临的新机遇,之后从如下三个层面为未来工作的高质量发展、高效率提升提出了一些想法和策略:首先,要明晰自身定位,优化发展理念;其次,要契合市场发展方向,创新图书选题策划;最后,要关注人才培养,夯实智力支撑。当然,信息化环境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历经漫长的探索过程,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需要编辑出版行业中每一位从业人员深耕努力。

猜你喜欢

图书信息化环境
月“睹”教育信息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图书推荐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环境
班里有个图书角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