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社会责任
——例谈高考化学中传统文化的考查

2023-10-28

高中数理化 2023年16期
关键词:选项陶瓷考查

沈 涛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铁一中学)

高考化学中,对传统文化的考查为高频考点,题型通常为选择题,难度中等偏易.主要围绕经典史籍中的化学成就以及古典文籍中的材料,考查有关物质的名称、成分、制备、基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彰显化学的久远与魅力,反映化学最本质的特征.本文结合部分高考中涉及传统文化的考查,落实“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

1 关注古代医药,弘扬传统文化

A.洗涤 B.粉碎 C.萃取 D.蒸发

分析“水洗净”是指洗去固体表面的可溶性污渍、泥沙等,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洗涤;“细研水飞”是指将固体研成粉末后加水溶解,涉及的操作方法是溶解;“去石澄清”是指倾倒出澄清液,去除未溶解的固体,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倾倒;“慢火熬干”是指用小火将溶液蒸发至有少量水剩余,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因此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萃取,答案为C.

背景知识《医学入门》为中医全书,共有8卷,是明代李梴(字健斋)所撰,内容包括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小儿病、外感病、内伤病、外科病、各科用药及急救方等,诊法重视脉诊与望诊,并强调问诊重要性,主张初学者必先学会问诊.同时《医学入门》按药性的寒凉温热及其效用,把900余味药分为治风、治热、治湿、治燥、治寒、治疮、食治7门,药味分类明晰,简明实用.书中除引录各家学说外,并附己见.李梴以《医经小学》为蓝本,为了便于初学者记诵,书中主文采用歌赋的形式撰写,而以注文加以阐释说明,其歌赋与注文均根据前人的著作内容自行编写,不仅符合经典之旨,汇集历代各家学说,而且阐明了自己的见解.

命题预测《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中国古典医学巨著为命题背景素材,考查方式一是根据截取的一段文字材料判断分析药物提取过程中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如蒸馏、蒸发、升华、萃取等实验操作;二是判断药物成分的类别与性质,可能会涉及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考查.要求考生掌握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间的性质差异.该类试题起点高但落点低,只要读懂题意然后迁移应用相关化学知识就能轻松解答.备考时要提高文学素养,读懂涉及的化学药物提取及性质描述类素材,了解或者能根据语境推测一些古专业术语的意思.

A.青矾成分是KAl(SO4)2·12H2O

B.绛矾可用作涂料及油漆

C.“煅过变赤”是因为产物为Fe(OH)3

D.“煅过变赤”过程产生CO2气体

分析青矾即绿矾,成分为FeSO4·7H2O,选项A 错 误.FeSO4·7H2O 煅烧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14H2O,所以绛矾为Fe2O3,可用作涂料及油漆,选项B正确.“煅过变赤”说明反应生成Fe2O3,选项C 错误.根据以上反应方程式可知煅烧过程产生SO2和SO3,选项D 错误.故答案为B.

2 关注古代陶瓷,弘扬传统文化

A.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

B.陶瓷主要成分为SiO2和MgO

C.陶瓷烧制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D.白瓷的白色是由于铁含量较高

分析陶瓷是良好的绝缘体,传统陶瓷是典型的绝缘材料,常用于高压变压器的开关外包装和器件,选项A 正确.陶瓷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不是SiO2和MgO,选项B错误.陶瓷烧制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 错误.由于Fe2+、Fe3+和铁的氧化物均有颜色,故陶瓷中含铁量越多,陶瓷的颜色越深,白瓷的白色是因为铁含量较低甚至几乎不含,选项D 错误.故答案为A.

背景知识定窑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瓷传统烧制工艺极其复杂,从当地掘取石英、长石、黏土等原料,按一定配比加工成泥料,经陈腐后方可进行拉坯成型操作.修坯后进行刻划装饰,用浸入法施釉并进行芒口处理的器坯即可入窑烧制.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是发明了覆烧法和火照术.定窑大量采用覆烧方法并使用了一种垫圈式组合匣钵.这种烧制方法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既可节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变形,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对促进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命题预测陶瓷的原材料是黏土,是传统硅酸盐产品,而无机非金属材料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考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考点,它与工业生产生活联系紧密,陶瓷是中国文化的代表符号,因此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是高频高点.考查的内容是围绕硅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用途等,如二氧化硅的结构特点、硅酸盐氧化物的表示形式、新型陶瓷的应用、彩釉的成分判断等化学核心考点的考查.试题的特点依然是起点高落点低.试题难度不大,注意题干信息的提取,准确迁移应用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即可解题.

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由大量的硅氧四面体基本单元构成

B.瓷器质地均匀,硬度高,是纯净物

C.粉上多彩高温瓷器的主要成分是各种氧化物,其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D.粉上多彩高温瓷器含有氧化铁,导致青釉器颜色为青色

分析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由大量的硅氧四面体基本单元构成,选项A 正确.瓷器中含有各种氧化物,因此为混合物,选项B错误.瓷器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碳酸钙形式存在,因此不会发生选项所述反应,选项C错误.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因此不会导致青釉器颜色为青色,选项D 错误.答案为A.

3 关注古代工艺,弘扬传统文化

A.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挥发性

B.鎏金工艺中金发生了化学反应

C.鎏金工艺的原理可用于金的富集

D.用电化学方法也可实现铜上覆金

分析加热除汞,说明汞易挥发,选项A 说法正确.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然后加热汞挥发后留下金,整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说法错误.金溶于汞中,然后再加热除去汞,使得金的纯度增大,可用于金的富集,选项C 说法正确.用电解的方法,铜做阴极,电解液中含有可溶性的含金离子,则可实现铜上镀金,选项D 说法正确.答案为B.

背景知识鎏金是自先秦时代即有的传统金属装饰工艺,是一种在东周和汉代以后民间极为流行的传统做法,亦称火镀金或汞镀金.先后称为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青铜上鎏金的技术发明于战国时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命题预测造纸、制火药、烧瓷器、酿造、染色、油漆及制革等工艺都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命题角度有可能涉及物质的分类、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基础等知识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积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古代的中医药、陶瓷文化等隐含着古代化学史;考生应重点关注古代的陶瓷文化、冶金文化、古代的本草医药和炼丹术、古代酿酒制醋、四大发明等着力引导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热爱化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实践性,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完)

猜你喜欢

选项陶瓷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跟踪导练(四)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陶瓷艺术作品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