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传播研究
——以《粤海风》期刊近年来实践成果为例
2023-10-28卢瑜
卢 瑜
广东省文联主办的文论期刊《粤海风》扎根现实土壤,深刻领会新时代文艺发展的相关工作方针与政策,在媒介融合、内容创新、平台搭建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贡献出文论期刊的一份力量。文章将结合《粤海风》的实际情况,谈一谈《粤海风》这一传统纸刊在新时代的转型实践以及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
一、新时代文论期刊发展的理论维度和现实叩问
文论期刊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发展,首先是要明确立刊之本,打好基础、定好方向。依据2021年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综合传统期刊所遇到的发展难题、新时代文艺工作与文艺理论评论事业的发展要求以及“互联网+”时代新媒介的特质,文论期刊需要重新定位自身的模式、价值、功能,通过转型激发新的生命力,并在国家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重视以下三对关系:
首先,是守正与创新的关系。新时代文论期刊需要融合新旧媒介,发挥出传统期刊与新兴媒介各自的优势,使二者能够协同服务于优质内容生产、平台搭建与人才培养。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论期刊具有蓄能思想资源的核心价值。信息革命引发的万物互联,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期刊这种传统媒体在表达技术和传播方式上,很难竞争过新媒体。但传统媒体仍具有信息供应者的独家优势,比如专业化的作者队伍、长期形成的品牌效应、广阔的信息渠道、丰富的经验、长远的传播时间,这些优势都不是新媒体在短期内可以企及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新时代文论期刊要打造成媒介融合的产物,要承担起指针与桥梁的作用,做到因势利导、与时偕行,积极参与到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话语体系建构是一个双向互动的系统性过程,它既包括由经验性“名称”向规定性“概念”的升华与转化过程,即基于问题意识自下而上对现实需求的提炼与反思;也包括从顶层设计的概念演绎到大众认知的引导普及过程,即自上而下重归人民生活和问题场域。作为沟通学理话语与通俗阐释的“桥梁”,文论期刊理应在场且意义非凡。相比致力于概念提炼与经验总结的文艺理论刊物与部分脱离社会关切的同仁刊物,文论期刊贯彻执行的是“上通下达”的路径,更多聚焦在理论话语再次回归问题场域接受检验这一过程。因此,探求去绝对化的理论、链接更广泛的受众,在上层设计与公共话语、精英场域与大众诉求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新时代文论期刊新的发展方向。
其次,是专业性和政治性的关系。人文学科和文化领域刊物的内容生产往往与意识形态建设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政治功能。文论期刊应立足于本身的学术性、专业性,注重学术逻辑、学术公正、学术自由,用有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来凝聚社会共识,塑造人文品格和文化自信,为国家的振兴和民族的复兴做出贡献。例如,粤港澳大湾区虽涉及“一国两制”,但粤港澳文化同根同源,三地之间关联亲密,交流互动频繁,所以立足大湾区的刊物应以实践标准为指向,围绕湾区建设的“大局”,把提升大湾区文化精神和人文素质作为主要目标。除此之外,在粤港澳文艺与学术交流的基础上,学界、文化艺术界还需形成合力,依托政策优势,促进区域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相信未来会涌现出更多元的跨地交流,甚至跨界联盟的方式,让人文湾区的文化资源在流动中生发活力。
最后,是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文论期刊的选题和成果刊发,既要基于本土化研究,分析文艺研究和实践的中国经验、总结中国模式、解决中国问题,又要以中国经验为重要依据,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话语、文论话语体系贡献力量。在提供数据信息服务,开放获取或定制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充分考虑本土意识和对外传播之间的关系。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国家话语在谋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识倡导的思考逻辑起点,也是文论期刊进行专题策划、年度选题,以及持续推进刊物的品牌建设方面长期考量的维度。
二、《粤海风》在文论期刊转型与建设中的探索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所带来的新转机及其引领作用,辐射到文化建设各个领域。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全球瞩目的第四大湾区,拥有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的区域优势,文化建设也朝着与大湾区整体目标相匹配的方向加速发展,即打造一个文化创造力兴盛活跃、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交流的国际化水平极高、文化消费动力充足的优质文化生活圈。文论期刊《粤海风》作为大湾区文化建设的一份子,面对新发展机遇,在知识扩散和文化的交流传播方面,可以释放更活跃、更有创造力和世界性的拓展空间。《粤海风》立足自身历史与经验,以理论为指导,在融合中求发展,在传统期刊转型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实践探索。
(一)内容精耕方面
1.紧贴时代需求,加强专栏建设,探讨大湾区文艺前沿问题。2019年,《粤海风》率先推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观察”专栏,登载文章内容涵盖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及网络、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多个艺术门类,先后刊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内容生产与文化建设刍议》[2]《理论的准备——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的想象与实践》[3]《以百年来粤港澳三地歌曲及其影响为例谈青少年文化交流》[4]等近百篇有影响力的文章,汇集了如陈培浩、王威廉、房伟、郑焕钊、杨丹丹、唐诗人、冯娜、李玉新、岳雯、姚睿等一批兼得学术与艺术气质的优秀作者,以及获得高建平、胡智锋、杨庆祥、刘大先、霍俊明、王海平、姚国强等人文社科学术带头人的支持,做到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发展的当下与未来,深入探讨人文地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挖掘出属于大湾区的文艺经验和文化资源,如高建平教授的《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看湾区文艺的意义》便揭示了新文艺中心的形成对文艺发展的辐射作用。
2.立足岭南,以点带面,推进特色专题策划。在根植岭南文化,坚持全国乃至世界性文艺研究视野的选题理念下,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主题策划的源头活水,推出了二十多个专题或专辑。2020年8月,编辑部发起“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征稿活动,推出两期“乡村文化振兴”专题内容,充分做到了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之后又接连推出“建党百年与文艺实践”“艺术乡建”“戏曲与俗文学文献的域外传播研究”“‘创意冬奥’:2022年北京冬奥会文化评论”“香港回归25周年专题”等兼具前沿性、现实性与建设性的专题,在业界广泛传播,收获了众多好评。
3.打造文艺理论评论精品,编撰出版文艺发展报告、文学读本选编、导读等行业蓝皮书,如出版《广东文艺发展报告(2017—2022)》《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读本》《星槎万里——广州十三行故事》等项目,促进了富有岭南特色的文艺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此外,《粤海风》在文艺评论阵地建设的成果也得到了各界的肯定,出版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观察报告》《人文湾区·岭南三秀》丛书入选中宣部2020年地方优秀外宣品;《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等6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篇文章被中国作家网、高校影视评论、跨界经纬、迦陵学舍等公众号平台转载;《粤海风》也多次推荐优质评论作品参加“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获得了业界与学界关注。
(二)文论期刊与人文研究的组织联动方面
1.创新“云工作坊”模式,突破疫情制约。高校工作坊是编辑队伍与各高校青年编辑人才、青年学术人才联合搭建的工作平台、交流平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粤海风》通过组建“云工作坊”延伸工作手臂,更好地促进了工作群体间的交流互动。“云工作坊”汇集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一批青年硕博群体,借助杂志及其新媒体平台推进文艺评论和创作工作。
2.搭建专家智库,覆盖老中青研究队伍。《粤海风》积极搭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专家智库,夯实大湾区文艺发展与交流的人才基础,搭建起涵盖老中青各个年龄层段、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辐射全国各地高校及研究院所的文艺专家智库。在日常刊发的稿件中,40岁以下青年作者优质来稿占比达50%,其中《大湾区视野——粤澳智库建设探析》[5]《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图景的群体构建:符号、叙事与意象》[6]等高转载率的文章均出自粤港澳三地的青年学者。发掘培养具有学术艺术潜力的青年人才,如筹划开展“十年艺见·粤海风潮”优秀文艺评论评选活动,鼓励引导青年文艺理论评论者们对广东文学艺术十余年来的重要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等开展评析,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评论的青年力量。
3.聚焦学术热点,策划、组织开展学术会议。在电影《掬水月在手》获金鸡奖前,《粤海风》举办“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研讨会”,顺势推出评论专辑,所选文章及会议综述被多家海内外媒体及学术团体新媒体公众号转发,引发了专题性文艺评论热潮。近两年来,《粤海风》参与主办、承办、协办文艺评论有关主题研讨活动超10余场,如“新文科视域下文学研究与文学理论创新”研讨会、“新史料与新视野:中国传统戏剧前沿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新时代艺术审美与价值建构——广东文艺新气象专题研讨会”等,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艺评论阵地建设。
(三)传播形式的多元融合方面
《粤海风》注重自身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杂志的影响力和传播度,积极与主流新媒体平台南方号、南方网、粤学习等联动,主动推出文图与音视频结合的内容,生产出更贴近文艺现场、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文化成果,比如推出的刘斯奋对话林岗、小林漫画作者林帝浣、作家张欣、“冰墩墩”设计师曹雪、《潜伏》导演姜伟等一系列对话访谈类内容,阅读量创下新高。同时通过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协同传播,产出贴近时代热点、影响力广泛的文化产品,比如依托线上策划与新媒体平台推出的“电视剧《人世间》评论专辑”,充分融合了新媒介传播速度与文艺理论评论的敏锐性,小而精的优质内容获得了业内好评;香港回归25周年研究专题推送也入选了第九届广东省网络文化传播精品。
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改变,加速了期刊生产方式的数字化、知识传播的网络化和知识服务的智能化。近年来,《粤海风》在实践层面也做了探索,稳定推出互补性较强的文论内容产品,以传统纸刊带图书出版;以融媒体化为手段,拓展新媒体传播平台,打造内容传播新形象新路径。目前,《粤海风》官方微信公众号订阅人数达2.5万;“粤海风”人民号累计阅读量达25万次;“粤海风”南方号也进入试运营阶段,阅读量接近1万次。此外,《粤海风》还与暨南大学文学院文艺评论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跨界文化研究中心等高校机构联合开展融媒体内容建设,充分扩展“粤海风”的品牌影响力。
三、结语
2021年,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每一位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以文化人、以艺通心,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2023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四周年,大湾区文艺话语正在对话沟通中加快构建,《粤海风》与大湾区文化传播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作为文论期刊,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坚持文艺研究与评论的底色,自觉担负起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向度,要坚持与时代同行、发时代新声,坚持与青年学人共成长,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文论期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