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网络舆情治理:形成逻辑、问题检视及实践理路
2023-10-28马德坤
向 羽 马德坤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话题经过网络汇聚、交融、加工和碎片化传播后,与国际政治外交、政党形象、社会情绪、价值观念相互交织,迅速发酵,网民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宣泄、发表自己的主观想法,个体情绪随着话题的讨论而不断演化,最后导致各种信息缛繁杂乱、真假难辨,负面舆情如“滚雪球”般聚合、扩大、衍生,进而引发次生社会风险。面对网络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与时俱进、主动作为,旗帜鲜明讲导向,科学把握时度效,在众说纷纭中凝聚共识、汇聚正能量,不断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疏解能力,让网络从社会发展的“最大变量”变成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因何必要:深刻把握网络的“最大增量”价值
当今世界正处于以信息化为基础重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能不能适应和引领互联网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1]网络时代下,诸多机遇、发展、风险、矛盾因网而生、因网而聚、因网而增,“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2]。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网络舆情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屡次强调以网络强国建设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通过“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来“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3],紧紧抓住引领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
(一)壮大主流舆论阵地,让理论宣传“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维护政治安全,保证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境外反华势力愈发猖獗,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抹黑中国,歪曲丑化党的历史和伟大实践,企图破坏党长期执政的群众根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针对网络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方式便捷化等特点,党中央通过各种新闻网站、APP、社交媒体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网络宣讲工作,以“接地气”“生活化”的理论内化让党的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党的创新理论响彻网络空间。这样便能不断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群众明辨是非、抵御渗透的觉悟和能力,让党的根基更稳固,厚植“四个自信”的强大底气。
(二)做强网络正面宣传,奏响团结奋斗“和谐曲”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4]正确的价值导向、理想信念无论对个人发展还是社会和谐进步都至关重要。树立正确价值信念的方式千千万,但效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无疑是网络宣传。网络的存在,让曾经默默无闻的“好人”“好事”被不断挖掘出来,这些真实、具象、鲜活的人物和事例在不断的转载、评论中充盈网络、沁润人心。同时,一系列生动向上的文艺佳作,生动展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宏大图景和壮丽场景,在弘扬优秀价值观的同时,更能潜移默化地营造催人奋进、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三)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凸显群众舆论监督话语权
网络为群众提供独立表达、信息交互的广阔场域,成为社会参与、利益表达和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对群众个人而言,网络的出现拓展了利益表达的方式和渠道,群众利用网络舆论针对社会痛点、堵点合理发声、提出诉求,很容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拓展和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对党政机关而言,网络实现了与群众的密切互动,能够最大限度吸纳民智,规范决策程序,增强公共政策的民主性。此外,群众通过网络舆论监督能够获得更多主体性,一改以往被动参与、主动性不足的弱势,网络舆论的强势和无处不在也在“倒逼”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为人民服务,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腐败现象大幅减少,推动党政工作的透明化、公开化,有效提高政策的对接和落实水平。
(四)强化舆情风险防控,全面提升监管精度和时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基层矛盾纠纷不可避免地增多。基层矛盾看似很小,但源头多元复杂,广布社会各个角落,一经发酵很容易成为关注热点,倘若处理不善就可能发展成为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凭借网络空间广阔的“情报网”,职能部门能够及时发现部分“细微”纠纷,并随时关注事态走向,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是面对重大突发舆情能够提前部署,联合社会各治理主体协同治理,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思想到位、人员到位、行动到位,从而减轻负面舆情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二、缘何艰难:正视网络舆情的“最大变量”风险
网络的迅速普及,释放了社会交往互动中蕴含的强大潜力,网络舆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往往成为事件发展的重要推手。但庞杂的网民群体良莠不齐,价值观更是多元复杂,屡屡在网络空间“带节奏”“乱发声”,致使社会负面情绪滋生,不良内容泛滥,给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群众安全带来极大挑战。
(一)网络多元思潮泛滥,冲击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态势依旧存在,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始终抱有敌视态度,不遗余力地尝试各种途径向中国群众灌输西方思潮、鼓吹西方道路,试图从内部瓦解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颜色革命”的阴谋。从现实生活来看,敌对势力往往善于抓住中国社会某一热点借机炒作,无视客观事实,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大肆宣扬西方价值理念,抹黑、造谣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举措。部分群众认知水平有限,逐渐被“带偏”,针对社会的热点问题在网络发表不当言论、传递负面情绪、颠覆主流价值。除直接诋毁我们党政形象之外,西方势力也在不断拓展其理念灌输的方式和领域,通过文艺作品、商品消费符号等高隐蔽性的方式诱导群众,制造舆论,潜移默化地瓦解群众精神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二)信息虚实参半制造“爆点”,为达目的不计后果
舌虽无骨,亦能伤人,文不能言,字字诛心。后真相时代,部分群众理性让位于感性,情感宣泄大于事实真相。部分网民习惯对网络热点问题随意大抒其感,以偏概全,混淆视听,坚信自己是正义和道德的一方,借“呼吁理性”散发负面情绪,以“政策问责”加剧官民对立,用“灰色想象”刺激网民敏感神经,归根到底是为博取流量爆点,获取关注和高额财富回报。更有甚者直接歪曲事实、恶意造谣,故意钓鱼引战,影响群众的认知和判断。社交媒体半匿名的状态更是造就一大批网络“打手”“水军”,他们恶意诽谤、乱扣帽子,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动辄对他人进行无理谩骂和人身攻击。同时,网络监管的不善、不力,让网络上评价或攻击他人成本极低,使部分网民能够有恃无恐地突破社会规则约束,实施不计后果的网络施暴行为,造成一幕幕悲剧。
(三)舆情源头细微难溯,扩散链条多、速度快、范围广
网络传播超越时空局限,极大程度拓宽了信息获取来源,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相应地,负面舆情传播、扩散的速度也随之增加。作为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较快的大国,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关系到群众利益的方方面面。部分群众迫切想要反映诉求,于是近乎零门槛的网络平台就成为广大群众“发声”的主要场所。网络负面舆情治理的难点就在于每位网民的每一次“发声”都有可能引起较大的社会影响,一旦有网民刻意带偏“节奏”或相关职能部门发现问题不及时,就可能引发舆情危机。此外,各类网络交互平台的出现使舆情传播“点多线杂”,各种信息真假难辨,相关职能部门难以在短时间内追溯舆情源头,被迫陷入事后治理、消极被动的窘境。
(四)政务新媒体管理不善,任性发声加重舆情
面对网络负面舆情,“官方”的声音尤显重要。正面、及时、合适的引导与调控能及时给网络舆情纠偏,让群众更多、更耐心地关注事件真相,削弱网络舆情发展锋芒,促使其向衰退阶段过渡。但一些党政部门更多沿袭治理舆情的老路,秉持“疏不如堵”的原则,滥用权力“封堵”“删除”“压制”关键信息,或是不合时宜地发表明显违背社会常识的不当言论,试图把网络舆论朝着正面方向生拉硬拽,极大影响“官方”的权威和形象。在屡次教训中,部分党政干部认为“发声”就会被针对,所以对于一些热点敏感舆情事件,便不敢、不愿“发声”,试图通过冷处理、慢处理、“挤牙膏式”的一问一答等方式蒙混过关。这些低效的处置和应对方式显然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复杂的网络舆情新生态,只会加剧群众的信任危机,导致舆情进一步扩散蔓延。
三、何以实现:新时代网络舆情治理的中国实践
面对网络舆情带来的新发展和新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辩证把握网络舆情治理契机和风险,科学谋划、多管齐下,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独具中国特色,实践成效斐然。
(一)“上”“下”一致,坚持党对网络舆情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网络舆情治理,关键在党,责任在党。总结新时代党管网络舆情治理的实践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网络,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群众,落实好政治家办报、办刊、办网的方针,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善用网络语言、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理论传播,不断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筑牢共同思想根基;二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深化理论研究,坚定理论自信,始终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正确引导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三是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各治理主体共同治网,形成各治理主体各司其职,统一高效的网络舆情治理格局,以坚强的政治定力推进网络舆情治理向纵深发展。
(二)“管”“用”结合,打造动态预警、精准高效的网络舆情监管体系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网络技术趋于成熟,在网络信息传递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相关部门着重加强网络监管,进一步完善平台运行规则、加强账号规范管理,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对网络舆情的管控能力显著提升。不日新者必日退。新兴网络技术在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同样蕴含巨大潜能,相关部门也在实践探索中取得一定进展。一是构建“智能机审+人工复审”信息审核模式,整治不当信息和言论,极大提高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二是完善网络内容过滤技术,有效避免虚假信息、敏感信息未经审核随意传播,同时利用算法优势及时对重大网络舆情进行流量疏导,减轻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三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进行舆情风险评估,科学制定解决方案,提升治理效能。
(三)“破”“立”并举,营造清朗向上、真实可信的网络舆论生态
近年来,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秉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工作原则,发扬“敢抓敢管,勇于亮剑”的工作作风,集中整治乌烟瘴气、暴戾恣睢的网络舆情生态,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亿万网民风清气朗、艳阳高照的精神家园。一方面持续开展“清朗”“净网”“秋风”等专项行动,聚焦舆情多发、频发领域,靶向施治,严厉打击历史虚无主义,遏制错误价值观的传播势头;持续巩固“饭圈”治理成果,廓清文娱领域良好风尚;加大低俗、猎奇行为整管力度,纠正“流量至上”的畸形导向;深入整治造谣传谣问题,防止渲染灰暗情绪;加强网络暴力治理时效,构建文明和谐的舆论生态。另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人民至上”“真理之光”“非凡十年”“胸怀天下”“文明家园”等主题,以形式多样的内容供给、特色活动、传播方式提升正能量作品的吸引力、感召力,激浊扬清、抑恶扬善,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网络文明蔚然成风。
(四)“引”“育”同步,构建多元参与、精诚共治的网络舆情治理格局
解决网络舆情的乱象,根本方法不在于限制网民发声,而是在于引导网民走向“成熟”。网民“成熟”一方面体现在素养提升,做到文明上网、理性表达;另一方面体现在责任担当,有序参与虚假信息鉴别和负面舆情的纠偏。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网格局,“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成为治网共识。广大网民主动承担起疏导、辟谣、传递社会正能量的职责,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质效。积极培育体制内外网络意见领袖,推进高校舆论宣传人才培育工作,任用网络舆情分析师与大数据舆情管理人才,加强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培训,练就一批政治坚定、本领过硬、主动作为的“官方”网络发言人,网络舆情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五)“德”“法”并施,持续规范网络主体行为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道德作为柔性的自我觉悟,能够唤起网民内心良知,化解隔阂、消除戾气、弘扬正气;法律作为道德的屏障、底线,对道德无力约束的网络行为予以规范和惩戒,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面对网络舆情复杂的发展态势,相关部门“对症下药”,打出德治法治“组合拳”。一方面,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诚信、和谐、互助等优秀传统美德,推动网络空间形成正确“义利观”“是非观”;同时,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督促网民规范使用网络。另一方面,全面推进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聚焦新时代网络安全重点领域妥善立法,弥补现有网络立法空缺,“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犯罪”[5],完善全链条打击、立体化追责体系,大幅提升法治执行力和震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