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乡村风貌设计研究
2023-10-27黄桐
摘 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特色乡村风貌的营建是实现乡村“五大”振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础。本文基于乡村规划设计与本土化设计的视角,提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特色乡村风貌的设计理念,丰富目前我国乡村振兴的乡村营建路径,进而提供特色乡村风貌营建的设计方法,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乡村风貌;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渔村营造设计策略研究——以烟台市蓬莱区邹于村为例(L2022Q06170226)”;烟台科技学院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课题项目“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特色乡村风貌设计策略研究(YK-2022-1201)”研究成果。
党的二十大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其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態、组织振兴”的总体要求。这是对十九大报告所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升华与延续,也是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虽然乡村振兴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经验,还都未形成适应我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框架。长久以来中国乡村因“地缘”及“城乡二元结构”等原因,导致了城乡发展差距过大;乡村民风民俗日渐衰落;乡村劳动力短缺;乡村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城市现代快速化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城乡差距、空心村、乡村经济落、乡村环境污染、村民凝聚力下降等普遍问题。在乡村建设中不乏出现“拿来主义”,形成了“千村一面”的现状,进而出现了特色小镇无特色,美丽乡村无底蕴,乡村振兴停滞不前的局面。甚至有些乡村只是红极一时,随着时间流逝又黯淡无光。因此乡村振兴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做表面文章,应该先由外到内进行顶层规划(特色产业、乡村风貌、人才培养),再由内到外形成内在驱动(传承意识、保护意识、创新意识),进而达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特色乡村风貌的内涵
乡村风貌的演化与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生态等要素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与因果关系[1]。特色乡村风貌是根植于地缘边界所形成的乡村自然环境、民居建筑、宗庙祠堂、在地产业及风土人情,既是乡村在历史变迁中所形成的外在视觉载体,也是乡土文化内在的凝聚力。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市海桥镇古生村视察时,提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指示。实施乡村振兴,首要的工作是整治乡村环境,改变过去增量规划的编制模式,以乡村环境整治为切入点,逐步指导农村实现产业、人居环境和村民精神风貌的全面提升[2]。特色乡村风貌中的“特色”关键在于对乡村过去及现状的深入了解与认识,目前大部分学者及设计实践者,都以乡村环境整治为出发点,进行的乡村空间要素的构建及村貌的还原,致使特色乡村风貌停留于物化层面,无法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从乡土社会学及人居环境的特征来看,特色的乡村风貌具备“颜值”内涵、人文内涵、情感内涵、价值内涵四个维度[3][4],是实现乡村“五大振兴”的有利抓手。特色乡村风貌能够聚集在地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振兴;特色乡村风貌能够展现乡愁吸引乡贤与青年人才返乡,促进人才振兴;特色乡村风貌能够传承乡土人文风俗,促进文化振兴;特色乡村风貌能够保障宜居的生态人居环境,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生态振兴;特色乡村风貌为乡村组织提供了多元化的保障,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因此特色乡村风貌整体规划与设计,是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有特色的乡村风貌营建是实现中国式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如图1)。
二、特色乡村风貌营建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特色乡村风貌的营建是乡村能够全面振兴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必要条件。自我国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试点等工作以来,乡建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多样化与复杂性的特征。从特色乡村风貌的营建的角度,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乡村风貌设计方法单一化。尤其对特色乡村风貌设计无头绪,是当前特色乡村风貌营建面临的严峻问题,也是形成“千村一面”的主要内因[5]。该问题主要出现在设计前期的调研不充分;对乡村历史脉络了解不足;对乡村环境及地貌特征勘察不全面;对乡土建筑及乡村手造工艺理解不够;对乡村居民生活习惯了解不深入;乡村风貌设计过于形成主观意识,进而背离乡村居民的实际需求等。在乡村风貌建设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有的地方没有建立正确的保护观念,为了“保护”,全村拆除[6];有的地方过于依赖墙体手绘,墙绘的主题过于随意,缺少与地域文化的关联性,如大面积依靠单一的方式,也会破坏村落的整体风貌;有的地方无从下手,为了达到“美丽乡村”的效果而过度效仿,使得大部分乡村风貌逐渐呈现趋同化,泯灭了乡村自身的原有活力。所以要实现特色乡村风貌的营建,还需以因地制宜综合的设计手段来进行乡村风貌的规划与设计。
第二,乡村生态资源破坏严重。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是乡村美不美,乡村居民生活是否舒适的重要前提。因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化肥、地膜、农药的肆意使用使得土壤层有害物质剧增。居民的生活污水大多仍采用直接倒在房前屋后或水渠中的排放方式,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这种排放污水的方式不但影响村容,还会造成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植被与森林被大量的砍伐,水土流失、土地锐减,乡村自身应对恶劣的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不断减弱。根据2010年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农村的污染排放中化学需氧量占43%,总氮占57%,总磷占67%,农村的污染排放,与城市相对而言,已经占到了全国的“半壁江山”[7],因此必须要重视特色乡村风貌营建过程中的生态资源修复问题。
第三,乡村整体氛围的缺失。乡村整体氛围的缺失是我国大部分乡村目前的普遍现象,因改革开放后,不少乡村居民外出打工或外出经商,积攒资金后,回乡自建家宅,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乡村建筑开始出现多样化。例如,我们常见的砖瓦房、彩钢房、混凝土房、欧式二层建筑等。传统的土坯房、木构房、青石房所剩无几。传统的门楣、门簪、门墩、门钹等装饰元素被铁门所取代,富有变化的格棂窗也被铝合金窗所代替,只有相对偏远,交通不便的乡村还保有一定的“乡土建筑”[8]。各式各样的审美建筑充斥着乡村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乡不像乡,镇不像镇”的面貌。在无整体规划的前提下,村民自发式进行屋前院内的装饰,导致乡村景观出现了无序,缺乏地域植被的特征。景观带的材质也出现多样化,以简易方式为主,也致使乡村的景观主题模糊不清,缺乏地域性景观植被的统一规划。因此特色乡村风貌的整体氛围应该从乡村建筑的时代性、历史意义及代表性进行整体把控,乡村景观应符合地域植被景观的特色。
第四,乡村公共空间的无序。乡村空间秩序是集合了乡村居民日常活动的附屬空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内部出现明显的“空心村”与“老龄化”趋势,伴随着乡村人口的外溢,这促使了乡村空间秩序逐渐瓦解。不少村庄出现了大量的房屋及土地闲置,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因房主在早期的建造场地规划当中未能纳入放置物品的空间,常年累月积累了大量的劳作工具及废弃用品无处可放,导致一些劳作工具被迫置于房前屋后,甚至置于公共空间区域;乡村村民用于运动及娱乐的基础设施的空间小而分散,整体的公共空间利用率较低,无法满足村民日常闲暇时间的交流与互动。尤其老人与留守儿童较多的村庄,老人主要以打牌或久坐于屋檐之下来消磨时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娱乐与互动需求也无法被满足。
第五,乡村居民对乡村风貌自治能力较弱。目前乡村振兴处于自上而下的乡村建设阶段,乡村居民自身对乡村风貌的保护与可持续创新能力较弱,对乡村传承与发展意识不强,缺少凝聚力。当顶层规划设计者及设计师撤离村后,被改造的乡村基本停留在原始阶段,无法形成以乡村居民的在地化的持续更新与变革,自然无满足时代的需求,而再次萧条。因此在物质条件及宜居环境改善的同时,不能因地制宜、因乡制策地构建乡村居民指导手册,引导乡村居民形成自下而上的乡建参与意识,便无法满足特色乡村风貌的维持,更无法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三、特色乡村风貌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
(一)“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特色乡村风貌设计理念
“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特色乡村风貌设计理念是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提出的顶层规划设计理念。“一村一品”运动是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于1979年在日本大分县开展的乡村振兴运动[9],1983年平松守彦先生将“一村一品(One Village One Product,OVOP)”运动带入中国[10],打开了中国“一村一品”运动的开端,并有大量的学者在“一村一品”的国内外经验对比研究、政策、制度、开展方式、乡村建设民众教育等层面进行了大量且深入的研究,形成了我国乡村振兴“一村一品”发展的理论基础。至2023年1月为止,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展司2011-2022年相继公布了12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名单共计4176个。虽然“一村一品”运动在我国地理及自然条件优越的乡村已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在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普查中,至2022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2071万人,比2021年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受疫情影响,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乡村人口外溢现象依然存在。自乡村振兴政策出台以来,我国乡村经济在不断提升,如何留住甚至吸引乡贤、乡士、有志助力乡村建设发展的人群回到乡村持续建设,与乡村经济基础并不一定存在绝对的正态关系。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一种对故土思念,是一种乡土人文情怀,是一种乡土社会情缘,是一种为乡土而奋斗的精神情韵。
总之特色乡村风貌的营建离不开“一村一品”与乡村形象之间的关系,也离不开对乡韵的挖掘与乡土氛围的塑造,乡村要形成具有地域风情、人文历史、产业特点的特色乡村面貌。“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乡村风貌营建理念不仅对发展较好的乡村具有形象提升及深化的作用,而且对落后的乡村也具有打造特色风貌的建设性引导意义(如图2)。
(二)特色乡村风貌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本文基于“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特色乡村风貌设计理念,迎合目前我国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提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特色乡村风貌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1.借助“乡品”,提升特色乡村风貌辨识度
产业之品是乡村的特色之品(包括二、三产业),如农作物、畜牧业、海产品、传统手工艺、特色餐饮、历史人文等都可以转化为乡村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元素,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应以三维空间的体验为主,二维的视觉感观为辅的形式融入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当中。例如,将这些元素应用于乡村入口的标识、景观雕塑、路灯装饰、地面铺装、休息区的座椅、活动中心、乡村书吧等公共区域。这不仅能够活化乡村的特色产业,还能让人们直观地感受乡村的产业文化,进而提升特色乡村风貌的辨识度。
2.根据乡土建筑,凝聚特色乡村风貌
乡土建筑是特色乡村风貌构成的主要元素,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与建筑构造是乡土建筑自身的特点。首先对乡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应以层级制进行划分。第一层级,将具有历史意义及具有特征性的乡土建筑进行片状区域整合,形成静态的乡土建筑重点保护区域,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凝聚乡村风貌特征。第二层级,把改革开放以来具有时代意义的乡土建筑进行分类,保留个别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乡土建筑,作为乡村历史变迁的见证,增加特色乡村风貌的时空体验感。第三层级,对于与乡村整体氛围不符的建筑,以“新老结合”增置模块化的生活空间,并利用乡土材料改造建筑,形成民宿、餐饮、书吧、特色产业商铺、数字产业等空间载体,为乡村的产品、文旅、康养以及创新产业注入新的使用空间。
3.“一步一景”,形成特色乡村风貌生态景观的多重体验
乡村道路因地势而形成的乡间小道错综复杂,并极具魅力。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石板路,植被与建筑之间的石子路,植被与植被之间的乡村景观带等,都可以转化为开阔、遮挡、闭合等具有视觉感官变化的“观景长廊”。借助地域环境中的山、河、湖、海、沙等自然生态要素,结合环境心理学与行为学,营建赋予变化的乡村道路,达到“一步一景”的效果,形成多样化的乡村生态观景的观赏效果。
4.注入“场所精神”,唤醒特色乡村风貌的记忆
乡村精神空间的营造离不开乡村的血缘关系与传统的生活方式,乡村的寺庙、宗堂都展现了乡村居民对风调雨顺、家族兴旺的祈求。甚至在年代久远的乡村建筑院落中的影壁墙、南墙、倒座内设置的天地神龛都在表明[11],无论哪个民族自古就具有天神信仰的传统,“万物本乎”都深深地刻在乡村的民间信仰之中。其次注重乡村院落及天井文化对家庭的影响,院落是一种小自然的凝缩,代表了“天、地、人”的哲学观。天井连天接地,也暗示了“四水归堂”的家庭观。四合院、下沉式窑洞、土楼、“一颗印”式建筑、“干栏式”建筑、徽派建筑等都有不同形制的院及天井元素。将乡村中连接天与地的空间加以塑造,也可以创作出具有传统人文精神寓意的空间。除了要形成家庭观的精神空间以外,还要建立由乡土熟人社会构成的邻里空间,自古就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指的是在传统乡村中的邻里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帮助。丹麦建筑师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与日本当代建筑大师芦原义信的《街道美学》中都强调了借助建筑外部空间形成交流空间的重要性。因此在公共空间及院落空间内置入家庭、自然、人文、交流的精神空间,不仅能够传承乡土民俗风情,还能够提升乡村居民的凝聚力。
5.营造夜景乡村,烘托特色乡村风貌的夜间魅力
在特色乡村风貌的营建过程中,目前大部分乡村夜景的灯光设置基本满足夜间的照明需求,缺乏美观与个性。现有的单一亮化方式,无法展现乡村夜景特有的文化和意向[12]。因此对于特色乡村风貌夜景的营建应以艺术、环保、安全多维度的方式进行综合设计,尤其要考虑灯光造型、光色的亮度、彩度与乡村整体氛围的关系,并结合现代科技的投影、3D特效、光束等手段创作出具有主题性与富有田园感官的视觉效果。例如,带有田园气息的萤火虫之光;置于水体之上,鲤鱼跳龙门的鱼灯;具有渔村风貌,渔歌唱晚的船燈;伴随朗朗读书声,透过窗棂的烛光;具有节日氛围,结合乡土元素造型的花灯;展现乡村历史人文风貌,投影于建筑墙体的投影灯等。乡村夜景的设计不仅能够展现乡村夜间的精神面貌,还有助于彰显乡村活力,帮助人们从另一个不同的视角来感受新时代乡村气息[13],进而提升特色乡村的整体风貌。
6.艺术介入乡村,打造特色乡村风貌的艺术品位
艺术进乡村是一种“地景艺术”表达方式,以装置与绘画艺术为主。目前所开展的“大地艺术节”也正是由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们深入乡村所开展的艺术创作活动,通过对乡村生活方式与劳作的归纳,以稻田、森林、湖泊、土地、农具等为创作媒介,艺术家们创作出了极具乡土风情的在地化艺术品。例如,利用稻草编织的牲畜及人物;由石块瓶贴而成的昆虫雕塑;废弃木材制作的南瓜椅、木屋;由闲置农具组装的雕塑;利用GPS精准定位种植的稻田画等。这些赋予乡村美学的作品不仅营造了乡村的艺术氛围,还可以在特色乡村风貌营造方面起到点缀的作用。
7.倡导居民参与,为特色乡村风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居民参与是推动乡村居民实现特色乡村风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在挖掘特色乡村风貌的设计要素及方法的同时,对乡村居民乡土传承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要。日本社区设计师山崎亮对家岛渔村、海士町、余野川大坝等偏远、产业相对落后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项目,充分体现了居民参与对特色乡村风貌营建的重要性[14]。根据乡村居民的人群分布及乡村特点,开展以乡村居民为主体的乡村特色访谈活动;以妇女为主的餐饮、加工业、手工艺等培训项目;以儿童为主的乡村探寻等主题活动;以原住居民为主的节日庆典活动,并结合NPO法人社团带动新、旧居民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参与机制,积极开展围绕以本土乡村为主题的教育、环保、文艺、科技、文化等各项活动,进而吸引游客到访。这以自主优化乡村资源的方式,提升乡村自身“造血”能力,为特色乡村风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四、结语
中国传承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经历了百年以前的乡村救治,历经了千年以上的小农治国,乡村建设结构具有特殊的发展路径[7]。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强再次强调:“中国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各地必须因地制宜,保护好、传承好地域文化,不能搞成千村一面。”因此借用乡村自身优势,结合乡土文化营建多元化的“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特色乡村风貌,完善“宜居宜业和美”的乡村环境,吸引各行各业的人才助力乡村发展,突破单一化乡建模式是实现中国式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王敏,杨淑淇,谢雪霞.基于序参量演变的乡村风貌有序化组织机制究:1970年以来国内外乡村风貌研究进展及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21(17):1-9.
[2]张立.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矛盾和乡村发展的未来趋势[J].城乡规划,2018(1):17-23.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8.
[4]吴良镛.中国人居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87-96.
[5]胡春艳,刘晓艳.传统村落“千村一面”如何留住乡愁[N].中国青年报,2016-11-24(8).
[6]张立.中国乡村田野调查2015[J].小城镇建设,2015(10):40-42.
[7]孙君,徐宁.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理论篇[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33-37.
[8]白永生.消失的民居记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78-81.
[9]张婧.日本一村一品运动走向世界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9(5):57-66.
[10]陈兴汉.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一村一品[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6:20-21.
[11]李泉涛,刘栋年.胶东民居营造之道[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46-47.
[12]蓝若珂.基于游赏感知的乡村夜景构建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9.
[13]杨沫,于杨杨.皖北地区乡村夜景照明设计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2(2):13-15.
[14]山崎亮.社区设计[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62-94.
作者简介:黄桐,硕士,烟台科技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