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的生态雕塑研究
2023-10-27刘自阳曾文吉
刘自阳 曾文吉
摘 要:借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展地方生态雕塑研究,对于探索成渝地区绿色发展实践、寻求艺术推动城市发展路径以及促进成渝地区生态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背景,通过综述中国生态雕塑的发展,重点分析了成渝地区生态雕塑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雕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理论与实践;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科研课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的生态雕塑研究——以绵阳、遂宁等主轴重要节点城市为例”(CWYB202248)研究成果。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于1866年提出“生态学”这一术语,标志着生态学从此作为一门科学正式成立。生态学的建立,为生态雕塑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雕塑作为一门极具包容性的三维造型艺术,必然会关注当下社会、自然、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生态雕塑作为一种新兴的雕塑表现形式,是现当代艺术发展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相互关照的产物[1]。其外在形式与思想内涵在人类生存危机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由国外向国内传播,国内外先锋艺术家以发展的眼光积极推动着生态雕塑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一、中国生态雕塑发展概述
中国雕塑自古以来的理论记述相对绘画较少,因此,近现代对于构建中国自身雕塑理论体系的渴望不断高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雕塑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尤其突出,而全民生态意识的加强促使了国内生态雕塑观的形成。较早进行生态雕塑试验的,如中国美术学院洪世清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在浙江玉环大鹿岛和福建崇武海滨利用海边的天然礁石稍加雕琢,因势造型,将自然风光转化成表现海洋生物的雕塑,积极探索赋有“生态”意味的雕塑作品;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雕塑史论方向第一批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雕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尤其孙振华教授在推动生态雕塑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通过多次策划大型生态雕塑展及举办研讨会使得“生态雕塑”的概念普及开来,具有代表性的如相对比较成熟的武汉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主题为“27度角”的首届武汉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于2017年12月17日在当地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雕塑艺术馆及户外空间开幕,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生态雕塑”的概念,92位来自国內外的艺术家通过自身作品表达了对当今人与环境关系的考量。主题为“百分百”的第二届武汉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因疫情搁浅两年后于2021年10月17日在石门峰纪念公园再次开幕,同时增设当地创意天地芷美空间的室内展厅为新的展区,更加全面的阐释了艺术对于“生态”的思考,为公众了解生态雕塑、关注生态问题提供了多方位的平台与契机。
以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为典范,具有“生态”性质的公共艺术展的推出,使得中国的生态雕塑观不再是一个拘泥于艺术分类学上的狭义的雕塑专业概念,而成为一种警醒与推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同时,它又秉持着将艺术与环境相互匹配、相互关照的立场与态度,成为一种重新创造艺术和塑造社会的行为与过程[2]。
二、成渝地区生态雕塑的发展现状
(一)成渝地区生态雕塑发展优势
从地理纬度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与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大、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深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战略地位[3]。这对于国内生态雕塑首展选址成都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从国家政策讲,近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协同多维并进,实现了区域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生态文明战略的协同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绵阳市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中贡献更大力量;遂宁沿着绿色发展之路,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成为成渝地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绿色经济强市。仔细研读,生态、绿色、转型等不只是重庆和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重点,也成为成渝区域城市群的发展高频词。由于跨区域、多部门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制初步建立,两地部门之间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在这种联动机制下,成渝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更好的推进,也为当地生态雕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市民基础[4]。
从历史维度讲,成渝地区由于经历多次人口迁徙所形成的民族大融合,生发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呈现出各美其美、兼容并包、和谐开放的区域形态。再加上成渝地区协同培育区域生态环境市场,深化跨省市生态战略合作,构建起成渝双城经济圈市场一体化,为生态雕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二)成渝地区生态雕塑实践案例
雕塑从架上走向架下,从美术馆走向社区、公园以及乡村,成为了实现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勇于创新,需要打破原有僵局。成渝地区,尤其是重庆与成都两座城市依托优良的环境、艺术和高校资源在生态雕塑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2014年11月,由孙振华教授与时任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焦兴涛教授共同作为策展人,并由蓝顶美术馆主办的全国首个针对“生态”性质的雕塑艺术展——“生态·锦江湿地公共雕塑展”在成都三圣乡荷塘月色旁的锦江湿地开幕。此次展览与研讨会系统性地拉开了国内雕塑艺术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照的序幕,邀请了包括川渝乃至国内外30多位知名雕塑家进行现场创作,展览的关键词包括:原生态环境、就地取材、融入环境以及低成本。例如作品中选用的材料包括稻草、竹子、木头、鹅卵石、废钢筋、废弃电路板、废弃的铁路枕木等,其理念也为接下来在各地举办的生态雕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成都生态雕塑首展落幕之后,成渝地区继续进行了一系列生态雕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可贵的是,这些研究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雕塑园区供人们进行欣赏,而是真正融入到了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如2019年,重庆市雕塑学会以长江经济带发展与长江生态保护为基点完成了重慶市建委委托的“重庆两江四岸公共艺术表现形式研究”课题,从艺术理论方面完善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同年,成都东站西广场以绿色植物为主要媒介,创作了以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原型的雕塑作品,以生态的理念与形式宣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概念;2020年,成都市建业管理局组织“爱成都迎大运”生态雕塑和环境艺术方案征集以迎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1年,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成都市区重要交通节点多处以熊猫为元素,创作了以花卉、绿植等材料为组合的作品,体现出人人享有“生态绿色、文明和谐”的宜居环境,形成游客喜闻乐见的网红打卡点;2022年,“云雾花涧·第二届重庆乡村艺术集”在璧山区七塘镇启动,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乡村公共雕塑创作营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著名雕塑家来到现场驻地创作,此次活动强调人、作品和环境三者的融合,材料同样来源于自然,而且最终回归于自然,力图建立一种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理论与新实践。
(三)成渝地区生态雕塑发展问题
成渝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对其生态发展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生态雕塑的过程中也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首先,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具有巨大的“虹吸效应”,集聚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部分的要素资源,但溢出效应和对周边城市的带动效应却相对落后,缺乏向绵阳、遂宁、宜宾等成渝双城经济圈主轴节点城市的项目、科技、人才、结构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导致川渝其他城市在生态雕塑与城市发展上的联系关注极少,进而缺乏具体性和可行性的举措,无法从宏观上调动整个成渝地区公众与艺术家的积极性。
其次,目前雕塑专业的各研究方向趋于稳定,生态雕塑作为近几年才受到关注的新兴领域,其定位介于雕塑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具有明显的跨界倾向。虽然成渝地区已形成基础的生态雕塑范式,但将“生态”这一主题定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当地学者相对欠缺,而目前涉及生态雕塑的研究多是在艺术家本身研究方向基础之上的附属领域。这种情况表明了目前生态雕塑的研究在成渝地区只是具有上升势头,但并没有作为主流研究方向。
最后,自20世纪80年代末,成都市城市雕塑绘画院、四川省雕塑艺术院、四川省雕塑协会、重庆市雕塑学会以及雕塑公司等具有专业性质的大小规模企业与团体先后成立,促进了成渝地区雕塑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模式延展,当地的雕塑企业形成了一套既熟练又固化的生产流程与工艺方式。但这种相对定型的生产模式与化工材料,很难在短时间内与生态雕塑各方面的需求进行接轨,且这种倡导“现成”“廉价”的生态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雕塑生产企业的利益,并不为多数雕塑公司所接受。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生态雕塑发展建议
成渝地区作为全国首次生态雕塑展的落脚点,其本身就体现了该区域的包容性与前卫性,相继进行的公共艺术活动也证明了成渝地区雕塑行业强有力的发展实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可根据成渝地区自身特点做出调整。
(一)协调推进整体化
加速成渝地区生态雕塑发展并不只是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的使命,成渝地区各方政府都应有意识地主动参与进来。尤其川渝中小城市应认识到,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整体发展过程中不只是力求经济角度的增长,通过关注城市自身生态特点,形成以可持续为主导的发展观,从艺术方面打造健康、绿色的成渝生态圈是提升中小城市知名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绵阳为例,市内大型雕塑多数无法在本地加工完成,需就近到成都或重庆进行制作,然后运回绵阳进行组合、安装,这种长时间、跨区域的模式并不利于当地生态雕塑的发展。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政府应积极拓宽生态科技路径,改进本土雕塑企业老套的生产理念和生产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引领型方向发展。通过加强与成都的互动,实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生态联动,从而促进本地生态雕塑的发展。通过政府组织,借鉴成都与重庆成功案例,根据当地特色举办“生态”主题的艺术创作展览活动以及学术研讨,并且针对落地的优秀生态雕塑作品和具有突出贡献的研究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奖励,进而调动当地生态雕塑创作、研究的积极性,能够增强当地生态艺术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
(二)川渝地区特色化
成渝地区从事雕塑专业的多属高校教师和城市雕塑设计师。高校教师在日常教授雕塑基础的同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川渝当地艺术特色及国内外雕塑的发展状况,了解雕塑在科技、生态等多方领域的涉足。教师可带领有意愿向生态雕塑方向发展的学生进行学习与研究。在创作中,指导学生针对“生态”主题进行试验,根据川渝特点不断探索材料与材料、材料与环境、人与环境等多维度的生态性研究,在实践中反哺相关理论研究并增强内在的生态意识。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许正龙教授在受邀赴曼谷参加第六届艺术工艺与设计国际研讨会时,介绍了亲身参与成都艺术创作营的感受,他在会上强调了雕塑与自然相“和”的理念,以及艺术创作应该更好地赋能乡村建设,更好地回馈社会和群体,更好地回归自然,以国际研讨会的形式扩大了成渝生态雕塑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城市雕塑设计师在设计城市雕塑之初,更应该针对雕塑在该地落成后的可持续性、人文关怀、地缘文化等方面综合考虑,尤其将生态意识作为重点考量因素。例如成都市都江堰的“自拍熊猫”,设计师及其团队通过都江堰的历史文化、城市人居特色寻找创作灵感,将雕塑本身和周围环境深度融合,形成极具成都特色的地标性作品。
(三)企业机制完善化
雕塑企业作为推进成渝地区雕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雕塑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成渝雕塑企业首先要改善固化的对环境有巨大污染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机制,建立环保雕塑生产模式,改造升级原有的生产设备以达到雕塑生产的环保标准。例如,可将3D打印技术引入产品生产过程,形成符合生态雕塑的工业链;企业管理层应多关注国家环保方面的政策,做到上行下效,形成独特的企业生态文化,进而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雕塑企业还应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技术工人的生态意识,不定期开展生态环保主题培训,造就具有现代艺术生产意识的企业技术工人。
四、结语
生态雕塑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未来成渝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成为重要一环。它需要在探索中形成区域生态雕塑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为构建具有当代特色的成渝双城经济圈做出贡献。同时,它需要更多的公众去了解、去接触,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评价体系、交易机制、以及行业规范等。尤其在经历了疫情之后,以“生态”为角度进行艺术创作的反思和讨论显得更为珍贵。
参考文献:
[1]广茂林.生态雕塑[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24.
[2]孙振华.生态雕塑在武汉[J].雕塑,2021(5):10-1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EB/OL].[2021-10-2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49727.htm.
[4]关于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的通知[EB/OL].[2022-2-23].https://www.sc.gov.cn/10462/10778/10876/2022/2/23/2cc8a1ffbe6e4cfcaaad6e237d15b494.shtml.
[5]孙振华.中国当代雕塑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8:70-71.
[6]孙振华.什么是生态雕塑[J].艺术工作,2022(1):24-28.
[7]孙振华.中国生态雕塑概观[J].美术大观,2022(3):65-70.
[8]王要.场域·融合·自然——生态雕塑的艺术特征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9.
[9]张西同.生态·雕塑[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5(2):92-95.
[10]任浩艺,史钟颖.自然材料在生态雕塑中的运用对环境问题的启示[J].包装与设计,2021(4):128-129.
作者简介:
刘自阳,硕士,新乡工程学院教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雕塑艺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曾文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雕塑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