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复与清末民初“德智体” 三育的生成

2023-10-27成晓丽

今古文创 2023年36期
关键词:斯宾塞严复

成晓丽

【摘要】“德智体”教育思想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也是教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最早出现于我国的晚清时期。梳理三育思想输入中国的过程,严复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启蒙作用。甲午之战后,严复受艰危时局的刺激,在斯宾塞群学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严复于《原强》中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救国主张,分析严复的教育思想,可从中把握严复“德智体”三育与国家富强的关系。

【关键词】严复;斯宾塞;德智体;社会进化论

【中图分类号】B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6-005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6.018

甲午海战后,严复从事翻译工作,翻译并引用大量斯宾塞的著作,受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将作为个体的人民看成国家社会的基本单位,提出增强民力、培养民智、提升民德的救国主张,借改造国民性来挽救民族危机,在那时的思想界和教育界影响颇大。

一、严复“德智体”三育的思想渊源

19世纪以来,西学东渐之风流行,一系列新事物、新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德智体”三育思想便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中国。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中国被迫成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各界的有志之士开始倡导向西方学习。洋务派率先向西方进行器物方面的學习,可甲午一战后,洋务派企图通过洋务运动救亡中国的幻想破灭。受甲午失败的刺激,严复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篇章,宣扬自己的救国方案。

1880—1881年,严复自英国留学归国,担任船政学堂教习一职,次年,应李鸿章邀请担任北洋学堂的总教习一职。在这段时间,严复还阅读了大量西方著作,包括达尔文、斯宾塞、赫胥黎、弥尔等人的著作,积累了丰富的西方思想,为严复“德智体”三育思想的生成奠定了基础。在这些人中,严复最推许的无疑还是斯宾塞,在其初读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时,便赞叹道:“不枉在光绪七、八年的时候看到这本未曾见过的书,其中的思想是值得用一生来学习的”。

作为斯宾塞的追随者,严复不可避免地受斯宾塞主义的影响,认为一个社稷的强弱存亡在于国民的“身体之强壮”“智虑之聪明”“德行之仁义”。在《原强》一文中,非常推许《明民论》与《劝学篇》两篇:“《明民论》者,讲述教导民众之方法。《劝学篇》者,谈论勉励民众学习群学之道理,希望民众能够做到增长智慧、练习体力、提高德性三者”。由此便看出严复将“群学”作为民智、民力、民德的纲领。何为群学?“斯宾塞将其表述为,无论是民众间底层的相互往来,还是用以维护秩序的兵刑礼乐,皆是因为群学才得以存在。”严复以砖和墙为例,“砖坚硬而平整,火候得大小一致,否则无法用泥水灰粘住,无需费力便砌成墙矣。如果不这样,则成一粪土之墙而已”,生动形象地描述出个人之于国家的重要性。据此提出“西方各国综合实力对比,均取决于民众的智、德、体三者高低,民众三者水平较高的国家则国泰民安,长盛不衰。”将民智、民力、民德作为社稷繁盛的根源。需要强调的是,严复虽对斯宾塞的“群学”之道非常推崇,但也不是完全照搬到中国,斯宾塞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其发展演变有其自己的规律,进步是必然的,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严复却将其与中国空前深厚的民族危机相结合,作为救亡图存的“利剑”来激发民众的危机意识。此外,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强调局部对集体的决定性作用,社会是为了其成员的裨益而存在,而不是成员为了社会的益处而存在,要保证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严复虽然也强调个人的作用,但其目的还是为了国家总体的利益,希望通过改造民众个人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

除斯宾塞影响,严复自小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后虽出国留学,阅读了大量西方著作,但其一些想法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就连他最尊崇的斯宾塞,也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筛选的,严复“以为斯宾塞兼顾了《大学》《中庸》的要义,是以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作为其思想根本”。由此可见,严复基本上是用儒家的价值观去评价西方的思想。严复介绍斯宾塞的群学思想,也是采用荀子“能群”的思想来解释这一概念,吸收斯宾塞的社会群学思想时,更是融合了庄子的思想,认为人为的改善必须遵从自然的法则,充分发挥天赋予人的“力”“气”“智”,将顺应自然进行人为改革的这一过程也是用庄子的“在宥”来命名。顺应自然是顺应个人天赋个性的成长,人为的改革只是作为辅助人民成长的政策,因此并不主张激进的社会革命,而是采取缓和的教育方法来改造民众,在一定程度上与老子的“无为而治”有相似之处,主张人民通过自治,形成有凝聚力的民族国家,成为真正的国民。“严复所造就的国民,并不是在个人缺乏自律性的状态下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从而凝聚起来的那种民族或国民,而是提高了才智、恢复了伦理性、从而具有公共精神的每个独立个人的集合体。”这一目的更是没有脱离儒家传统“治天下”思想的影响。

二、严复“德智体”三育思想的形成

在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双重影响下,此时严复已初步认识到中西方产生差异的问题关键所在,即竞争进化。严复认为当时的中国缺乏竞争意识,并从地势、人事两方面来分析。地势方面,西方“地势较为破碎,海岸线曲折”河流交错纵横,地势高低起伏,作为天然的屏障。而中国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北起天山,西缘轮台,东南界海,中间面积万里,其地势有利于统一而不利为分散,天然的地势,使得中国与外界交流较少,偏安于大一统。人事方面,西方自罗马之后,峨特、日耳曼等族趁机崛起,西洋被分散为十多个国家。各国之间以胜利为光荣,以失败为耻辱,由此开始互相竞争,到近代以来各国终成为亚洲各国所不可及的实力强大的国家。而中国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便是大一统,维护长治久安,导致中国停滞不前。“物不足则导致争夺,而争夺是社会治理的极大障碍也”,统治者为维护天下安定,只得想办法弱化竞争意识,秦朝销兵焚书,宋代之制科,其目的都是以弱化竞争意识,维护长治久安。长此以往,中国民智日益匮乏,民力日渐衰退。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学习西方很多方面,如设总署、船政、招商局、海军、矿务、学堂、出使等等。“凡认为西方优秀的制度、富强的行业,我们均进行学习,但没有产生任何改变,真有淮橘为枳之叹。”而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民众智力不足,体力、德行又没有办法战胜其他国家。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败北,使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浪潮,中国陷入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严复以甲午战败进行分析:“日本以数舰之船只,仅仅数万人,我最亲之藩国剥夺,使我国政局动荡动摇,并将我最坚之海口霸占,使花费巨大心血打造的威海海军全军覆没。”当此之时,我国中央上到殿阁,下到六部九卿,地方的二十四行省疆吏,居然没有一个人可以胜任折冲屈辱之重担。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在日本面前已无用武之地。战场上“将士不学习,士兵不操练,器械也不会储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军队便乱作一窝蚂蚁,拖着兵器逃跑,转而去投奔敌军。剩下的人纷纷向将领汇报,这大多都是贪图支饷项的无赖之人。使得战活开始后,哨探未起到任何作用。”在严复看来,从朝堂到战场皆无法拯救中国,是“民力已衰落,民智已丧失,民德已凋敝。”提出:目前最紧要的是教育,且要做到三方面的统一,一是提高民力,二是培养民智,三是提升民德。

在《原强》修订稿中,严复提出一系列增强民力、提升民智、培养民德的措施。何为鼓民力?就是增强人民的身体素质,禁食鸦片、废除缠足。严复以为民力是民智和民德的地基,“今者论一个国度之所以繁盛,是以其民众之身强体壮为基础。”“自大脑学习智慧,便需要形神彼此帮助,志气相互流动,先有饱满的精神而后会有雄才大略。因此君子小人费心劳力之事,没有一个不是身强体壮的。”拥有强健的身体而后才产生智略。

何为开民智?即是废除八股文,要求学习欧洲优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提升民众知识水准,开发民众的智力。严复认为民智是繁盛的源头,“民众的智慧是繁荣强盛的根源。”近代西方的富强与西方学术密不可分,西方学术优先物理而后发展文词,重视实用性而忽视装饰性。教导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自感受所学,对知识保持一种质疑的精神,而中土之学,必求古训。过分注重前人学术,既不能纠正前人错误,又不了解前人为何之正确,且今人的词章已出现记忆错误,注释训诂又受到前人拘束,长此以往,导致今天八股取士的局面,严重桎梏今人的思想。因此严复希望借西方学术观念,改造中国传统儒家学术,开发民众智慧。

何为新民德?就是要提高民眾的道德水平,设议院。自秦以来多实行剥削压迫政策,百姓生活负担沉重,百姓长期在封建专制制度的熏陶下,人心涣散,各顾己私。自西周统治者实施宗法制后,人民宗法意识浓厚,往往以宗族为单位,缺乏国家意识,这种思想使利己主义盛行。为改变这一状况,严复提出“在京师设立议院,允许天下郡县实行民主选举,自行管理。”通过设议院,逐步推行自治,教化民众,使民众道德水平提高,从而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发展各种实业,达到“合天下之私以为公”的目的。

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对“大一统”的过分追求,使得中国民众千百年来缺乏竞争意识,民智、民力、民德皆在“安稳”中落后于西方。甲午一战的失败,使严复充分认识到要改变这一状况,只有从民智、民力、民德三个方面着手,提出“增强民力”“培养民智”“民提高德”的教育救国方案,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产生进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严复“德智体”三育思想的实质

严复不主张激进的社会革命,反对康有为、梁启超激变、骤变的变法思想。他的“三育”思想实质上是一种渐进的救国方式,认为“民众之教化,是长期性的,无穷无尽,不可期突然变化”,民众的改造不可求快,需循序渐进。严复把西方繁盛的缘故归结为西方能够做到“学术方面则去伪存真,政刑方面则以大局为重”。据此,中国要想变法富强,需要做到两方面。

其一是自由。西方人注重个人自由,“每个人都得到自由,每个国家都可以自由,互相之间拒绝侵犯。”民众可自由地从事商业活动,创造个人和国家的财富,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西方各国采用民主的政治体制,“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故若用法而不至受法之弊,此其所以为可畏也,民众在享受自由的同时,需要民主的政体进行约束,不可任意而为之。严复认为欲想富强,需实行民主之治,民主即赋予民众自由,然自由则需对民众有较高要求,当时中国民众的德、智、力暂达不到实行自由民主政治的程度,不可盲目进行政治改革,需要先通过教育这一手段使民众的德智力水平提高,达到实现自由和民主政治的程度,而后再实施民主政治,国家才会富强。

其二是学术。严复认为西方是以科学为艺,而西艺是西方政治之根本,西方制造武器开始于奈端,使用舟车原于瓦德,运用电之是法拉第,民众寿命延长则是哈尔斐。由此严复进一步论及西方“名数质力,四者都是科学也。”而中国之教育,忽视科学,仅仅是识字和念书,修饰文词,希望借此获取富贵和功名而已,导致中国的政治,日形其绌,不足以存在,据此提出“故中国此后的教育,应该重视科学。”学者潜心研究,注重科学,破除旧学之禁锢,开辟新学之道路,成为中国富强的捷径。

严复着眼于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并输入“内籀”和“外籀”。他认为违背自然规则,必然会得到严厉的惩罚;顺应规律之,才可使自己生存下来,做到老寿康强。国家也是如此,只有遵守规律,方可文明富庶。而这一规律便是科学技术,严复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教育方法和科学技术来培养民众,使得民智、民力、民德都有所提升,借用科学力量来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无论是从自由的角度,还是学术的角度考虑,严复都把教育当作救亡图存的媒介,将教育与救亡图存、求富求强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塑造德、智、力兼备的民众,,借此来拯救社稷危机,实现民族繁盛。

如果说严复在《原强》中提出的“增强民力”“培养民智”“提升民德”是一个“稚嫩”的救国方针,在维新变法失败后,严复“教育救国”的思想趋于成熟。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到:想要达到兴盛之隆,必寄希望于力、智、德三者之中。而根本途径,则是在庠序学校。他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完善教育培养民众的智仁勇,集中民众的智慧以达到国家富强。严复认为人民的素质是改变社会状况的决定性要素,把提高民众整体素质作为改革的核心。在伦敦与孙中山见面时提出:“为今之计,只有抓紧从教育上着手,逐渐提高民众整体水平!”将教育与改造国民性和国家富强维系在一起。不仅如此,1906年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一文中,严复首次采用德育、智育、体育的字眼,提出以五洲之历史看来,凡灭绝的国家和民族,必是因为民族寡弱而且不能自立;民族愚昧而不能物理薄弱;民族恶劣,政治腐败。“因此教育要分为三个方向:体育,智育,德育。三者并重,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三方面的轻重缓急”,将教育分为德智体三类,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缺一不可,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教育的完善培养民众的智仁勇以达到国家富强,这即是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的核心所在。

四、结语

严复“德智体”三育的教育思想是严复在借鉴吸收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基础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创造性提出的一种教育救国思想。严复将晚清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缺乏竞争意识,并从地势和人事两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民力已颓靡”“民智已卑劣”“民德已薄故”,并提出“提升民力”“培养民智”“提高民德”的具体措施。严复把教育当作一种实现民族富强的间接途径,认为西方的繁盛在于民主与自由,而中国民众水平总体上暂且达不到实行民主政治的程度,需教育进行改造,以提高“民智”“民力”“民德”,而后实现国家富强。

严复的三育思想使近代中国教育的方针产生重大变化,使更多的知识分子投入到挽救民族危机的行列,也推动了近代教育思想的进展和近代教育制度的变革,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在中国教育史上拥有深刻的意义。如今,救亡图存已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新时代下教育改革正有序进行,严复的“德智体”三育思想仍然闪烁着理性的光辉,值得进一步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1]严复著,汪征鲁,方宝川主编.严复全集(卷三)[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严复著,汪征鲁,方宝川主编.严复全集(卷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十八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4]严复著,汪征鲁,方宝川主编.严复全集(卷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5]严复著,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猜你喜欢

斯宾塞严复
严复全集
改变
严复的遗嘱
想要出彩,就要与众不同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斯宾塞的自我安慰
耶!70岁啦!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